生死间的羁绊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ch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少的时候,常会有意无心间说到“等我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死”这个字眼,说出来已经变得很小心了,尤其是在我爸爸得了重病以后,这已经成为我们家里的禁忌字了。
  我的父母都是在没有明显的离去征兆下离开了。很遗憾,在生死交际瞬间,我都没有在场。尤其是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出差,第二天还要给医院管理班的学员们上课。晚上9点接到我弟弟的电话,说母亲状态不太好,要送医院。到晚上10点时,老人就已经离开了。一切之快,让人始料不及。我一面用电话安排着家里的事,一面快速联系负责教务的老师,赶紧找第二天能替我上课的老师。当把最急的事情安排好以后,我就完全陷入了思绪的挣扎中。当亲人逝去,我们有一种被隔离的悲伤和难过。眷恋和怀想着亲人的点点滴滴,呆呆地在桌旁坐了一整夜。这一夜,对我而言,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难挨。
  接替我上课的老师要中午才能到,所以我还得坚持把上午的课讲完。尽管我认为自己是非常敬业的老师,但是那天上午的课,我真的要用很大的力气支撑自己。人变得很机械,留声机似的,没有办法观察课堂上学员们的情绪和反馈。可能大家并不能听出什么异常,但我心里知道,讲得不好。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三年多,但我一直对当时那些班上的学员心怀内疚。特别感谢当时在班上听课的李曙光院长。下课后,她用最短的时间,以高超的车技在雪后的北京一路飞奔把我送到机场,这份情谊一直让我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有些事,我没想到自己会这么不能轻易释怀。曾经书中读过的生生死死都變得太渺小了。原本充满活力的生命,而今只能别无选择地回到生命的尽头,在那里安息。有人说,这是一种解脱;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重生;但我想说,对于活着的人,这永远是一种痛。一对恩爱的老年夫妻在聊到“走”这个话题时,会争着让对方先走。你不要以为他们是为了能活得更长而想留下来。活到这般年龄的人,对“走”已经看开了,这样的选择只是希望把更多的痛苦和思念留给自己而已。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期盼这种带着思念的祝福,能让亲人脱离尘世的牵挂,去往一个更安宁幸福的地方。
  虽然我明白离别是不可抗拒的事情,但是接受这个事实需要时间。我想避开周围的一切,慢慢地疗伤。我开始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剥洋葱的感觉,一层一层地剥,眼泪大滴大滴地肆意流淌,无须擦拭。就这样,一切都是那么的契合,我活在自己向往的孤独空间里,其他的纷扰似乎与我无关了。这种孤独是闭上眼睛能回忆起的温度和故事,睁开眼睛时却发现一切已成为过往。所谓的境由心生,说的正是搅扰我们心理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想法,和围绕它所编造的故事。离去的亲人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家,但很多的生活习惯还是会延续小时候在家里留下的印痕,甚至做出来的菜还在仿效着妈妈所做菜的味道;有几句挂在嘴边的话,正是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对我说的话。我们的身体和呼吸是在当下,但我们的思想总是有过去的影子,其实这既是感情的拉扯,也是生死间的羁绊。
  当孩子不麻烦我们的时候,他们已长大成人;当父母不再麻烦我们的时候,他们已不在人世。其实我们的每天都生活在麻烦中,一个麻烦解决了,新的麻烦又会来。所谓的“死了,死了”便是一切都随着死而了断,我们是在麻烦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生命中的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记忆不仅是昨天和今天的对话,也是生死间的羁绊。
  (宁静姿涵摘自《离爱不远的地方》)
其他文献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那就是做演员、当电影明星。?  好莱坞当时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接着,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轮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之百无情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
早年我经营一家小作坊时,一名女士给我写了封求职信。  “嘿,伊丽莎白。”她直呼我的名字,然后才写她是从某个人那里得知我的名字的,而那个人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她说她“需要”一份工作,而且她正在“考虑转入写作和编辑”。她没有附上任何样文,也没有附上简历,但让我安排一个时间面谈。  我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安排第二天面谈!   当然,这是在开玩笑。我删除了该邮件。   她这种做法几乎就是一种踩雷的做法
我的一亩田里春色已有六分吧,杏花零落,而梨花正胜雪。  风摇花瓣落,点点飘至不远的韭菜池里,一绿一白,绿的晶莹,白的剔透。 人在这色彩纷呈的暖日,眼见田里的菜苗,树苗,花苗,在渐渐流转的光阴里愈加婆娑妩媚,目光流连的地方都是大美。   这种美,来自生命沉寂后的萌动,是教化众生从头开始的自然物语。阳春白日风在香,空气里夹杂了浸润灵魂的气息,让人有所领悟亦有所修为,所以花香啊,草也香,就连土地上爬
我常常和学生说这句奇怪的话:“因为麻烦,所以做吧。”“因为麻烦,所以作罢”才是符合正常逻辑的说法,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觉得“啊,真麻烦”,所以才要去做。比如写感谢信、打招呼、擦洒在地板上的水、为厕所换一卷新手纸等事,正因为你觉得麻烦,才应马上去做。这些事虽然做起来非常简单,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却也是我们很难去做的事。因为我们天生就爱偷懒,还因为我们从未在做完麻烦事后体验到“小小的幸福”。  边
“人之所以要努力,是为了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正月初五,如常于天光大亮中自然醒来,这句话冲破行行重重的疫情刷屏,抵达视野,如窗外灿烂的阳光一样清新。  每天宅在家,小区少有的安静,不知是没人,还是都如此蛰居起来。少了喧嚣的声浪,也少了惯常的人气。如果不是手机里铺天盖地的消息,或许会错觉身处一角远离尘世的孤岛。  这是一段话的首句,就着窗外的好天气,我身心愉悦地读下去,“如果你从没想过做出一些改变,
寻踪一碗面的来历,会惊讶地发现,在它的身后,竟拖着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链条。即使有志于溯流而上,穷追不舍,也至多能追踪至麦子的播种,便不得不戛然止步。面前横躺着的,是一条再也无法继续行进的断头路。但麦子的播种,还远不是那碗面真正意义上的源头——那一粒粒的种子,从何而来,历经哪些人之手,依旧模糊成谜。因为种子也脱胎于种子,种子的祖母还有祖母。  从对一碗面的寻根中,不难窥见人际关系错综交织的样态。生活中
有个读者告诉我,她上了公司裁员榜的黑名单,如果未来3个月业绩还没有提升,她可能就要被解聘了。对这位读者,我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我诉说自己的困惑。  起初她说自己喜欢读书,请我帮她列个书单,可书单列好后,她却从来不看。她说每天事情太多,书拿到手上,还没翻几页就会被打断。后来她又说想学写作,可不知该怎么开始。我告诉她,多读多写,再好的方法如果不动笔也不会有任何成效。可是她又告诉
信息公开透明、表达自由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现代社会,官员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对社会不公的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9月在北京表示,“中国取消户籍制度已是历史必然”,提出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边话音未落,那边的“官方声明”就出来了!当天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公室即发表声明称,潘对“中国取消户籍制度已是历史必然”的言论纯属个人观
《庄子·德充符》里记载了一个“真人”故事。这个“真人”跛脚驼背,但跟他相处的人会整天不愿离去,女生更是哭着、喊着要嫁给他。鲁哀公跟他相处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决定将宰相这一重任交付给他,最后甚至以国相付。  可是,没过多久,这个“真人”便辞职而去。这让哀公惆怅了许久,恍如国中之人再无可与“为乐”一般。于是,哀公只好向国内最有智慧的人——“孔子”(《庄子》常借孔子之口来讲述道理)倾吐苦衷。  “孔子”
1978年,刘墉从台湾移居美国。虽然在国内有一份让人羡慕的教师工作,出版了诗画散文集《萤窗随笔》,但在异国他乡却举步维艰,找一份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天,劉墉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维州丹维尔美术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一名艺术家。  虽然名额只有一个,但高手如云,可谓一职难求。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剩下刘墉和另一名应聘者迈克尔进入面试环节,面试时间为早上7:00,地点为该美术馆南面一楼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