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而且数量多达18个.其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贯穿着高中语文学习的始终,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从宏观角度来看课程标准设计这一学习任务群,是有其现实背景的.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壮大,媒介信息对大众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越来越广,人们阅读和交流的兴趣、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因此,媒介素养的培养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迁移到教育中,迁移到课堂上,就带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落实.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双创”路上,大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问题.本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内外部因素,包括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并提出对策,以帮助大学生走出创业融资困境,实现创业梦想.
对于古诗,如果在学习时仅限于理解意思,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那未免显得单薄,我们还可以从古诗中学到故事写作的方法.古诗篇幅短小,用语简练,更有利于发掘故事写作的技巧,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期刊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语文教学的课堂架构,也是如此.长时间的合,学生无法深入;长时间的分,认知无法聚拢.只有经历“聚则统整”“分则细化”“通则串联”“融则提升”,课文才能彰显出“语言能力”范例和载体的效能.笔者以统编版《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期刊
文学是心灵的窗户,教师是心灵启蒙的引导者,语文是学好文学的基础,让孩子学会阅读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阅读.学会阅读,孩子就获得了一把学习的金钥匙.想要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能只有老师单方面进行培养,学生家长必须和老师配合,双方结合,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素养,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更好地表达.
期刊
为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设计的范畴象正在从“造物”逐渐转向“谋事”,设计学科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之中,学科整合、跨学科交流、开放办学等新趋势促使设计学院教学空间产生适应性转变.
文章选取扬州瘦西湖园林集群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其园林空间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现场调研情况构建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计算空间的连接值以及深度值两个参数,从而对瘦西湖景区全局空间进行理解和描述.选取熙春台、白塔、石壁流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空间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对比可行层和可视层的参数值来探究节点的空间特征和规律,从空间句法的角度分析古典园林造园特色与手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普遍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深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借助互联网的帮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体,并且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视野.
期刊
“镜像”是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指低龄段儿童照镜子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完整的形象,但是自己的身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这使他产生了主体对客体想象性的、虚幻的自我,这种镜像的认识一直持续到成年之后.对低年级儿童来讲,对符号意义的关注远远低于对形象性物态的理解.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知道写字对低年级儿童来讲就是“镜像”,儿童能真切感受到字的整体协调与美观,但对笔画的感知和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衔接却缺乏有效的把控.因此,如果能够在写字教学中从儿童的感知度与运动协调度的整体出发,就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字
期刊
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包括复合链生灾害在内的突发事件对人、物等承载体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便是灾前的有效预防、初期的及时响应,有效措施的落地保障,是要在社会化应急响应或者叫应急管理社会化层面做足文章.众所周知,基层社区等部门的火灾防控的主责部门是地方应急系统,这些部门的火灾防范、初期响应工作,一方面,依靠主责部门的日常风险排查、灭火救援,但相关部门日常风险排查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火灾防范及初期响应更要依靠基层社区等群众广泛参与;另一方面,初期火灾发生后,前几分钟的灭火响
期刊
从“环境-精神-受众”视域来看,在利用高校图书馆策划临时展览时,应充分尊重图书馆的建筑空间,确保展览布置与高校图书馆空间的物理空间环境相匹配、与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精神相契合,并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让临时展览的信息传播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即在高校图书馆空间临时展览的策划实践中,既要注重展出内容的叙事性,以人文精神来弥补展览空间的不足;又要考虑到展览的受众群体特征及偏好,实现“环境-精神-受众”三位一体,以优化观展者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