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讨论生态文学及生态主义文学观入手,以海明威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为例,探讨了作家笔下对主人公本人、大海环境及人与动物描述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旨在说明,透彻理解《老人与海》对全面了解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及倡导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主义文学观 海明威 《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1962年,美国女作家卡逊的长篇报告文学《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生态文学时代的到来,即作家自觉地表达生态意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生态文学,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布依尔、韦清琦,2004)。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以维护生态平衡,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主要伦理取向。然而,面对人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掠夺和摧残,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极其残酷的,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人们逐步意识到人对自然应该加以保护,对生态平衡应该恢复和复建,人应对自然多一份赞美和热爱,每一个人都要有责任感去保护、热爱大自然,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才能重返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观点就是生态主义文学观。
1952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晚年创作完成了《老人与海》。故事讲述了老渔民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故事。桑提亚哥连续出海84天却一无所获,不甘失败的他独自出海,历经艰险终于捕获了一条比他的渔船还要长的、非常罕见的大马林鱼,后将其绑在小船的舷边。但在归程中,绑着大马林鱼的小船却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到港口时,大鱼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海明威曾自我评价说,《老人与海》是他“一辈子所能写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别的优秀而成熟的作品与它相比大为逊色。它可以作为我全部创作的尾声,作为我写作、生活中已经学到或者想学的这一切的尾声。”而对于这部小说的精神内涵,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写道:“该短篇小说颂扬了斗争精神和精神上的胜利,即便物质上一无所得,即便身陷失败之境,仍永不言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行文流畅,朴实无华,意味深长。在以往对该小说的评析中,人们都在欣赏和赞扬主人公桑提亚哥那种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感叹他那希腊古典悲剧般的结局。然而,海明威在小说中除了延续自己一贯的创作风格、赞扬人类永不言败的可贵精神外,还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关注,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意识;表现出当时的他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考,颠覆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超前的生态保护意识,不论是对当时的美国,还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本文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作家笔下对主人公本人、大海环境及人与动物描述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一 对主人公本人的描述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文学观
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生活在古巴的一位老渔民,他生活简朴,无欲无求。他住的“棚屋是用王棕——当地人称做棕榈——的坚韧苞壳盖成的。屋里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一方烧炭起火做饭的泥地。棕色的墙是用棕榈结实的纤维质叶子砌成的,那叶子被压得扁扁的,叠在一起。墙上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一幅《科伯圣母图》”;“他的衬衫打过多次补丁,弄得很像帆船,经太阳一晒,褪成了深浅不一的颜色”、“他赤着双脚”;睡觉时,“他把报纸塞进裤子里,把裤子卷起来做了个枕头,用毯子裹住自己,将余下的旧报纸盖住裸露出来的弹簧,自己就睡在报纸上”;他出海时吃生鱼生虾,“飞鱼生吃味道好极了,又不需要切成块”、“他用左手捡起鱼,吃了起来。他细细地嚼着骨头,连尾巴都吃了下去”、“老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虾头掐了就吃,连同虾壳和尾巴都嚼了下去”、“他靠在船边,从被鲨鱼咬过的鱼身上撕下一块肉。他咀嚼着,发现肉质很好,味道鲜美”;和鱼搏斗时,“他每拉回一段钓线,左脚就赤脚踩上去”;“他告诉孩子,我们得搞一只很好的鱼镖,一直在船上备着。你可以用旧福特车上的弹簧片做刀刃。”他满足于这种贫穷所造成的简单,因为他本身就对生活、对别人无所奢求。他饱受生活磨难却乐在其中,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海明威希望通过对桑提亚哥简单、朴实生活的描述,表达其物质生活简单化的主张,这实际上也是他对当时普遍流行的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观念的否定。
同时,短篇小说中反复提到老人非常关注报纸上登载的棒球比赛的消息,他时常饶有兴致地跟别人谈论棒球比赛和伟大的棒球手迪马乔:“等会儿我回来,你跟我说说棒球赛的消息”、“对扬基队要有信心,孩子。想一想名将迪马乔吧”、“‘我想带名将迪马乔去打渔’,老人说,‘据说他父亲是个渔夫。也许他过去和我们一样穷,能说得上话。’”由此可见,虽然桑提亚哥在物质上很贫乏,但他拥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兴趣爱好,作者借此表明对于人类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满足。
二 对大海环境的描述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文学观
小说开始部分,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出发时,黎明中的大海是那样的静谧,“他划船的时候听得见飞鱼出水的抖动声以及它们在黑暗中升空时直挺挺的鱼鳍发出的咝咝声”、“渔民们只是静静地各自划船,有时候个别船上会有人说话。但大多数船都是静悄悄的,只有船桨入水的声音。”老人并不急于驶向远海,他轻轻地拨着桨,感受着黎明时分海洋的清新气息(陈茂林,2003)。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桑提亚哥坐在甲板上,将鱼钩抛入深水里,静静地欣赏着从深邃的海水里折射出的光柱。此刻,老人眼中的大海生机盎然,种种生命都在为生存而战,它们都显示出了力量和美。老人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美丽的海景,这一切都使老人心旷神怡。
总之,在没有“走得太远”——到达他心中的目的地——并开始捕杀他心中的大鱼之前,老人与大海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老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依赖自然而生存;他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并希望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这是小说中老人的梦想,也是生态主义文学观的理想。老人热爱和赞美象征自然的大海,表现出他对自然世界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 对主人公与海洋动物相处的描述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文学观
在这个短篇小说中,海明威充分表达了老人对大自然的尊重,而对主人公与海洋动物相处的描述则体现了作者的生态主义文学观。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热爱一切生命,同情每一个生物的遭遇。他对小鸟说:“要是你高兴,就留在我家吧。很抱歉,我不能撑起帆,借着微风送你回去。不过我现在有朋友陪伴了。”他喜欢绿甲海龟和玳瑁,它们姿态优雅,速度快,价值高。他抱怨很多人对海龟太残忍了,“大多数人对海龟很残酷,海龟就是被宰杀剁成了块,几个小时后心脏仍会跳动。不过老人想,我也有一颗这样的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的一样。”他羡慕小海豚们,“它们很不错,玩呀,闹呀,相亲相爱。它们像飞鱼一样,是我们的兄弟”。甚至连鲨鱼他也非常敬佩:“它们游得那么快,那么壮健,武器齐备,以致所向无敌。”显然,老人的存在和行为与大海融为一体,人类已经融入了自然生态圈之中。
其次,作品中反复描述了老人在杀死大鱼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敬意:第一天与大鱼较量时,老人就说:“鱼呀,我喜欢你,也很尊敬你,但今天天黑之前,我要杀死你。”随着大鱼与老人的进一步较量,老人对大鱼的敬意也越来越强,他对大鱼说:“你在杀死我,鱼呀。但是你有权利这样做。来吧,杀了我。我不在乎咱们谁杀谁。”老人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他与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得到了直接的体现。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整体生态观,老人寻求的是自我与自然整体(大海)以及整体中的各个其他组成部分和谐、稳定的关系。
在小说中,老人与自然的真正对立是从他钓住大马林鱼开始的。当他发现上钩的是条大鱼时,他心里想:“把它吃下去吧,让钓钩戳进你的心里,把你弄死。大大方方上来吧,让我把鱼叉刺进你的身体。”他的言行中体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狡黠和狂妄(戴桂玉,2007)。随着两者之间较量的持续,老人感知到了大马林鱼的强大并爱上它,尽管他为自己的做法伤感,但是这并不能阻止老人杀死它的决心。在这场人与鱼的斗争中,老人把对自然的悲壮的抗争视为人维护尊严的必然和必需。正如作品所说,老人杀死鱼“是为了自尊心”、是为了让人们和他自己相信“你永远行的”,然而,老人在杀死大鱼后承认,“也许只不过是我比它武装得更好而已”。当他最终战胜了大鱼,拖着它回家的时候,他非但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兴奋,反而就此产生了一种困惑:“是它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由此可见,老人对自己的行为本身产生了怀疑,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人与自然推到了对立的边缘,这是否值得呢?这是老人的自我反省。
小说结局部分,老人一无所获,“他看到了背脊裸露的白线,黑乎乎的鱼头,伸出的长嘴,头尾之间光秃秃没有一点肉”,这象征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老人最后只得到一副大鱼的骨架。马林鱼作为自然力量的一部分最终回归到了一个更为广阔、更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之中。当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大自然时,常常违反客观的自然规律,结果遭受损失,而在观念中这被认为是大自然的报复。所以,老人对人类的破坏行为发出了告诫:“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不’,他说,‘你走得离岸太远,这就毁了你的运气。’”老人对失败的原因也进行了反思:“是什么把你击垮的呢?他想。‘什么也没有,’他大声说,‘我出海太远了。’”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四 结语
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当桑提亚哥和大马林鱼进行殊死搏斗而精疲力尽时,他发出了由衷的感慨:“‘我希望不必再搏斗了’”,他想,“‘我多么希望不必再搏斗了。’”在海明威看来,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从生态主义文学观来看,《老人与海》是一个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寓言故事:渔夫桑提亚哥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个人,他还可以看作是全人类的缩影;大海中的鱼是自然物的代表;大海也不仅是渔夫捕鱼的场所,而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整个自然环境的象征。在这个短篇小说中,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充满希望,到失败而归一无所有,这是老人出海捕鱼的最终结局,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后结局。老人的这种生态意识不是一种自觉的生态意识,而是源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个人物形象,海明威告诉我们:人类要找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就必须找回人类对大自然毫无功利的爱心。
参考文献:
[1]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2] 卢国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 海明威:《老人与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4] 戴桂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四川外语学院院报》,2007年第6期。
[5] 陈茂林:《海明威的自然观初探——〈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6] 欧内斯特·海明威,黄源深译:《老人与海》,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杨敏,女,1979—,陕西汉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工作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学院。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主义文学观 海明威 《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1962年,美国女作家卡逊的长篇报告文学《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生态文学时代的到来,即作家自觉地表达生态意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生态文学,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布依尔、韦清琦,2004)。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以维护生态平衡,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作为主要伦理取向。然而,面对人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掠夺和摧残,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极其残酷的,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人们逐步意识到人对自然应该加以保护,对生态平衡应该恢复和复建,人应对自然多一份赞美和热爱,每一个人都要有责任感去保护、热爱大自然,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才能重返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观点就是生态主义文学观。
1952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晚年创作完成了《老人与海》。故事讲述了老渔民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故事。桑提亚哥连续出海84天却一无所获,不甘失败的他独自出海,历经艰险终于捕获了一条比他的渔船还要长的、非常罕见的大马林鱼,后将其绑在小船的舷边。但在归程中,绑着大马林鱼的小船却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到港口时,大鱼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海明威曾自我评价说,《老人与海》是他“一辈子所能写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别的优秀而成熟的作品与它相比大为逊色。它可以作为我全部创作的尾声,作为我写作、生活中已经学到或者想学的这一切的尾声。”而对于这部小说的精神内涵,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写道:“该短篇小说颂扬了斗争精神和精神上的胜利,即便物质上一无所得,即便身陷失败之境,仍永不言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行文流畅,朴实无华,意味深长。在以往对该小说的评析中,人们都在欣赏和赞扬主人公桑提亚哥那种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感叹他那希腊古典悲剧般的结局。然而,海明威在小说中除了延续自己一贯的创作风格、赞扬人类永不言败的可贵精神外,还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关注,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意识;表现出当时的他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考,颠覆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超前的生态保护意识,不论是对当时的美国,还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本文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作家笔下对主人公本人、大海环境及人与动物描述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一 对主人公本人的描述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文学观
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生活在古巴的一位老渔民,他生活简朴,无欲无求。他住的“棚屋是用王棕——当地人称做棕榈——的坚韧苞壳盖成的。屋里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一方烧炭起火做饭的泥地。棕色的墙是用棕榈结实的纤维质叶子砌成的,那叶子被压得扁扁的,叠在一起。墙上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一幅《科伯圣母图》”;“他的衬衫打过多次补丁,弄得很像帆船,经太阳一晒,褪成了深浅不一的颜色”、“他赤着双脚”;睡觉时,“他把报纸塞进裤子里,把裤子卷起来做了个枕头,用毯子裹住自己,将余下的旧报纸盖住裸露出来的弹簧,自己就睡在报纸上”;他出海时吃生鱼生虾,“飞鱼生吃味道好极了,又不需要切成块”、“他用左手捡起鱼,吃了起来。他细细地嚼着骨头,连尾巴都吃了下去”、“老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虾头掐了就吃,连同虾壳和尾巴都嚼了下去”、“他靠在船边,从被鲨鱼咬过的鱼身上撕下一块肉。他咀嚼着,发现肉质很好,味道鲜美”;和鱼搏斗时,“他每拉回一段钓线,左脚就赤脚踩上去”;“他告诉孩子,我们得搞一只很好的鱼镖,一直在船上备着。你可以用旧福特车上的弹簧片做刀刃。”他满足于这种贫穷所造成的简单,因为他本身就对生活、对别人无所奢求。他饱受生活磨难却乐在其中,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海明威希望通过对桑提亚哥简单、朴实生活的描述,表达其物质生活简单化的主张,这实际上也是他对当时普遍流行的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观念的否定。
同时,短篇小说中反复提到老人非常关注报纸上登载的棒球比赛的消息,他时常饶有兴致地跟别人谈论棒球比赛和伟大的棒球手迪马乔:“等会儿我回来,你跟我说说棒球赛的消息”、“对扬基队要有信心,孩子。想一想名将迪马乔吧”、“‘我想带名将迪马乔去打渔’,老人说,‘据说他父亲是个渔夫。也许他过去和我们一样穷,能说得上话。’”由此可见,虽然桑提亚哥在物质上很贫乏,但他拥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兴趣爱好,作者借此表明对于人类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满足。
二 对大海环境的描述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文学观
小说开始部分,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出发时,黎明中的大海是那样的静谧,“他划船的时候听得见飞鱼出水的抖动声以及它们在黑暗中升空时直挺挺的鱼鳍发出的咝咝声”、“渔民们只是静静地各自划船,有时候个别船上会有人说话。但大多数船都是静悄悄的,只有船桨入水的声音。”老人并不急于驶向远海,他轻轻地拨着桨,感受着黎明时分海洋的清新气息(陈茂林,2003)。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桑提亚哥坐在甲板上,将鱼钩抛入深水里,静静地欣赏着从深邃的海水里折射出的光柱。此刻,老人眼中的大海生机盎然,种种生命都在为生存而战,它们都显示出了力量和美。老人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美丽的海景,这一切都使老人心旷神怡。
总之,在没有“走得太远”——到达他心中的目的地——并开始捕杀他心中的大鱼之前,老人与大海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老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依赖自然而生存;他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并希望融入自然、回归自然。这是小说中老人的梦想,也是生态主义文学观的理想。老人热爱和赞美象征自然的大海,表现出他对自然世界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 对主人公与海洋动物相处的描述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文学观
在这个短篇小说中,海明威充分表达了老人对大自然的尊重,而对主人公与海洋动物相处的描述则体现了作者的生态主义文学观。小说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热爱一切生命,同情每一个生物的遭遇。他对小鸟说:“要是你高兴,就留在我家吧。很抱歉,我不能撑起帆,借着微风送你回去。不过我现在有朋友陪伴了。”他喜欢绿甲海龟和玳瑁,它们姿态优雅,速度快,价值高。他抱怨很多人对海龟太残忍了,“大多数人对海龟很残酷,海龟就是被宰杀剁成了块,几个小时后心脏仍会跳动。不过老人想,我也有一颗这样的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的一样。”他羡慕小海豚们,“它们很不错,玩呀,闹呀,相亲相爱。它们像飞鱼一样,是我们的兄弟”。甚至连鲨鱼他也非常敬佩:“它们游得那么快,那么壮健,武器齐备,以致所向无敌。”显然,老人的存在和行为与大海融为一体,人类已经融入了自然生态圈之中。
其次,作品中反复描述了老人在杀死大鱼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敬意:第一天与大鱼较量时,老人就说:“鱼呀,我喜欢你,也很尊敬你,但今天天黑之前,我要杀死你。”随着大鱼与老人的进一步较量,老人对大鱼的敬意也越来越强,他对大鱼说:“你在杀死我,鱼呀。但是你有权利这样做。来吧,杀了我。我不在乎咱们谁杀谁。”老人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他与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得到了直接的体现。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整体生态观,老人寻求的是自我与自然整体(大海)以及整体中的各个其他组成部分和谐、稳定的关系。
在小说中,老人与自然的真正对立是从他钓住大马林鱼开始的。当他发现上钩的是条大鱼时,他心里想:“把它吃下去吧,让钓钩戳进你的心里,把你弄死。大大方方上来吧,让我把鱼叉刺进你的身体。”他的言行中体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狡黠和狂妄(戴桂玉,2007)。随着两者之间较量的持续,老人感知到了大马林鱼的强大并爱上它,尽管他为自己的做法伤感,但是这并不能阻止老人杀死它的决心。在这场人与鱼的斗争中,老人把对自然的悲壮的抗争视为人维护尊严的必然和必需。正如作品所说,老人杀死鱼“是为了自尊心”、是为了让人们和他自己相信“你永远行的”,然而,老人在杀死大鱼后承认,“也许只不过是我比它武装得更好而已”。当他最终战胜了大鱼,拖着它回家的时候,他非但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兴奋,反而就此产生了一种困惑:“是它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由此可见,老人对自己的行为本身产生了怀疑,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人与自然推到了对立的边缘,这是否值得呢?这是老人的自我反省。
小说结局部分,老人一无所获,“他看到了背脊裸露的白线,黑乎乎的鱼头,伸出的长嘴,头尾之间光秃秃没有一点肉”,这象征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老人最后只得到一副大鱼的骨架。马林鱼作为自然力量的一部分最终回归到了一个更为广阔、更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之中。当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大自然时,常常违反客观的自然规律,结果遭受损失,而在观念中这被认为是大自然的报复。所以,老人对人类的破坏行为发出了告诫:“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不’,他说,‘你走得离岸太远,这就毁了你的运气。’”老人对失败的原因也进行了反思:“是什么把你击垮的呢?他想。‘什么也没有,’他大声说,‘我出海太远了。’”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四 结语
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当桑提亚哥和大马林鱼进行殊死搏斗而精疲力尽时,他发出了由衷的感慨:“‘我希望不必再搏斗了’”,他想,“‘我多么希望不必再搏斗了。’”在海明威看来,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从生态主义文学观来看,《老人与海》是一个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寓言故事:渔夫桑提亚哥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个人,他还可以看作是全人类的缩影;大海中的鱼是自然物的代表;大海也不仅是渔夫捕鱼的场所,而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整个自然环境的象征。在这个短篇小说中,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充满希望,到失败而归一无所有,这是老人出海捕鱼的最终结局,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后结局。老人的这种生态意识不是一种自觉的生态意识,而是源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个人物形象,海明威告诉我们:人类要找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就必须找回人类对大自然毫无功利的爱心。
参考文献:
[1]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2] 卢国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 海明威:《老人与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4] 戴桂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四川外语学院院报》,2007年第6期。
[5] 陈茂林:《海明威的自然观初探——〈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6] 欧内斯特·海明威,黄源深译:《老人与海》,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杨敏,女,1979—,陕西汉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二语习得,工作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