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探析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本文在总结阐释地方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有效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
  实践证明,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当前我国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就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地方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目的提出几条有效的培养措施。
  一、地方高校培養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1.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一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相对于前者,后者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更直接;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或者后工业时代,社会的发展释放出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需要满足。
  2.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显著,在智力、兴趣、特长和爱好等诸多方面都不同,有的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突出一些,有的学生在那方面见长一些。对于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大学生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首选,有利于实现个性发展。
  3.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地方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发展要求地方高校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也为地方高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只有发挥其服务社会功能才能立足、发展,这也是地方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高等教育统一的管理体制,导致我国地方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不明确;虽然多数地方高校声称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但在发展中却向研究型高校看齐。
  2. 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日益交叉、复杂的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当前我国多数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体系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学科专业间割裂、知识成块特征明显,专业、课程、知识之间交叉较少,无法满足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
  3. 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术,要求学生会应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在培养技能、促进应用方面有着先天不足,难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
  4. 实践教学不能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目前地方高校不论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践教学方式上都严重依附于传统理论教学,教学方式简单、实践性不足;如果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来衡量,说实践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也不为过,其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作用有限。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措施
  1. 结合自身优势,部分专业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短时间内彻底将地方高校转变成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是不现实的,但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结合自身优势,开展部分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可行的,即优先结合地方高校传统优势专业,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2.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布局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专业类型,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动对高校的专业结构、布局等做出调整、优化。
  3. 改革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大胆采用新模式、新方法
  改革现有教学方式与方法,大胆采用新模式、新方法,是实现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没有一系列新模式、新方法的支撑,不可能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可以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双渠道”教学模式。
  4. 强化实践环节,发挥实践教学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技能、技术的形成源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作用所在。因此,非常有必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教学促技能形成。
  参考文献:
  崔朝晖.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杰出代表选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古诗十九首》以抒情性见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抒情艺术特色。本文立足《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对其情感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情感特征  一、言“情”至真  《古诗十九首》在抒情上言“情”至真,诗人在作品中对自己的親身经历有感而发并进行艺术“记录”。从内容上看,他们通过文字写出了当时文人心中的悲苦
期刊
摘 要:新常态下新入职辅导员应从明确职责、武装思想、完善自我与规划职业四个方面入手,尽快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化、专业化能力,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创新思维方式,时刻向优秀的辅导员看齐,做无愧于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新辅导员;角色适应  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心理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征,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基于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在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因为只有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未来就业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但是,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不强。现如今,国家给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平台,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创业能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家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家校联动的重要渠道。完善辅导员家访制度,应当着眼于家访活动全过程,在访前准备、访中互动、访后总结上下功夫,促进高校家校联动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辅导员;家访;家校联动;重要渠道  一、高校家校联动背景下辅导员家访开展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机制,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涌入社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数并没有大幅增加,很多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走上自主创新创业之路。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否成功,与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紧密联系,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创新创业的起点,还是基地。教师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责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我们都知道就业是人民
期刊
摘 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大学生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往往会缺乏相应的创业经验以及社会人力资源,所以当代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决定因素已经从个人因素逐步转变为国家的政策保障因素。对此,本文简单地探讨一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制度研究;大学生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途径  1. 政策制度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大多数是由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在这种政府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协助,以学校为主,社会企業和政府给予一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让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发展一批新的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果,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进度。  一
期刊
一、概念界定  关于国学的概念目前并无定论。王雅坤教授指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而不只是儒家经典等狭义的国学。”她介绍,国学在中国历史上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现代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近现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称,是以儒学为主体,兼容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五术六艺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最具有潜力的群体之一,需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环境,建设创新创业协作平台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作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方式也在转变,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如何把创新创业融入大学的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企业、社会和国家输送新型高素质科技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和社会关
期刊
摘 要:本文探究的是拼布艺术的由来、发展过程、精湛工艺的变化,通过艺术分析,将拼布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到现代女装设计中,实现古今共用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关键词:拼布艺术;现代女装;设计应用  当代女性穿衣风格更多追求的是休闲、时尚和个性。拼布艺术恰好迎合了这种理念,以分裂、重组、打散的手法,将布料组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  一、拼布艺术与服饰的回顾  拼布艺术起源于中世纪,17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