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惠雯相遇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年底,有一个三十多岁的70后女作家悄然来到了休斯敦。她就是起步于新加坡的小说家张惠雯。
  这个叫张惠雯的女子,命运中似乎与文学发生着必然的关系。
  那是2005年,知名小说家余华应邀担任“新加坡国家金笔奖” 的评委,他慧眼识金,发现了令人心颤的小说《水晶孩童》。因为喜欢这篇小说,他竟然写信给陌生的作者张惠雯,告诉她:“你写出了一个空旷的悲剧,这似乎是一个虚幻的故事,或者说是荒诞的故事,可是作者在处理细部时的真实笔调,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现实。”之后还特别推荐给了《收获》的程永新。《水晶孩童》在《收获》发表后,又引起了评论家洪治刚的注意,他在文章中说《水晶孩童》是2006年最绝的小说。张惠雯回忆,《水晶孩童》是她第一次在国内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并因此得到当时未曾谋面的三位文坛大家的帮助,由此坚定了她继续写作的信心。否则的话,她很有可能就放弃文学了,去走别的道路。但我看来,这正是冥冥中的天意。
  张惠雯,1978年出生,祖籍河南,高中毕业考入山东大学经济系,1995年获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赴新留学,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她的小说两次获得“新加坡国家金笔奖”中文小说首奖。2008年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2013年,获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同年获“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江南》《长江文艺》《花城》等文学期刊,多次上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十大短篇小说排行榜”,被广泛收入历年中国短篇、中篇小说年选选本。现为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家,已出版小说集《水晶孩童》《在屋顶上散步》《两次相遇》《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以及散文集《惘然少年时》等。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12年的早春,地点在中国城黄金广场的锦江酒家。走进来的张惠雯,一头秀美的长发飘在胸前,五官端庄,目光清澈。感觉她似乎喜欢穿深色的衣服,却不是那种黑色,而是一种说不清的颜色,正如同她的小说。我们开始聊天,立刻就触摸到她内心的敞亮,她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一目了然。除了爱憎分明,惠雯的大优点,是如同柔软的海绵,善于吸收的海绵。我真的很羡慕她,她不让自己读低档的作品,她有自己的品位,她要吸收的文学营养都来自经典。由此也解释了她的作品,因为吸收的营养好,所以随她怎么写,文字都是干净的,气氛都很精美。在小说创作的途中,惠雯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客观,她努力地消释掉了作家的个人情感色彩,这种特殊的训练是很多人达不到的。读她的小说,其魅力不在华丽,而在小说的质地,就如同好的衣服,明白人一眼就有了区别。
  我们的那一顿饭吃了好久,之后我又拉她去电台录了一档文学节目。在我们继续的对话中,我发现惠雯的内心有一股强大的思想力量,这是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支撑的钢架,所以她的作品总是有骨骼里的力度。不像有些作家,无论怎样写,价值观歪歪扭扭,作品始终无法立起来。不过,惠雯的作品倒是很少涉及政治关怀的成分,她还是相信文学的本质是诗学的力量。
  第一次读张惠雯的《水晶孩童》,就深切地感觉到那个干净透明、美丽柔软的“水晶孩童”仿佛就是作者自己。这个如此干净透明的孩童来到了红尘滚滚的世界,连他的父母也不明白他的存在,任由他柔软的身躯去面对世界的伤害和蚕食。让我最难过的是这个水晶孩童被伤害的那种惨痛,人们用刀割他,用火烤他。小说里这样写道:“他躺在床上,因疼痛而不时地抽搐颤抖,但他手臂上仅仅留下了一道白印和一块熏得发黄的斑点,以至于他父亲无法理解那种疼痛:没有殷红的血,没有撕裂开的鲜艳的皮肉,他无法感知到这样的痛苦。可是,他知道那孩子不好受,因为他的眼睛像临死的人那样塌陷无光。”水晶孩童流出的眼泪,竟成为人类渴望的水晶珠子。终于他的眼泪干枯,他死了。小说的结尾是作者让他被带往另一世界,但那只是给读者的一线安慰。这让我想到了张惠雯的心,干净又通明!感谢文学,让她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又如何表现这个世界。关于她的这篇小说,新加坡国家金笔奖的授奖词这样说:“张惠雯的小说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描述了现代工作制度、科技文明对人性的损伤。”
  2012年4月14日,张惠雯在她为新加坡《联合早报》所写的专栏中写道:“认识瑞琳之前,我在休斯敦没有一个华人朋友。”(《为了“小说”的见面——瑞琳印象》)后来她在《收获》杂志上谈自己的创作,又写道:“陈瑞琳女士给我讲过不少故事。渐渐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是故事主人公那特殊、曲折的经历在我记忆里淡化了,但其中的某一片段却奇特地存留下来,催生出如《岁暮》《华屋》《十年》这样的移民题材小说。”
  其实,张惠雯有所不知,她的到来不仅挽救了我对移民文学发展未来的某种怀疑,也点燃了我对汉语文学如何与国际文坛接轨的某种希望。
  2010年,就是张惠雯准备来休斯敦的那一年,我正在各地宣讲“海外新移民文学”。在讲学途中,每当学者和学生问:“你认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浪潮还会持续多久?”我就立即发怔,因为真的回答不了,海外新移民文学显然已无法在下一代手中传承,海外的华文文坛,期待的是来自中国大陆更年轻的作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张惠雯。
  面对这个相对于我年轻许多的文学知己,无论谈什么话题,却都感到心心相印,击掌共鸣。惠雯特别喜欢听我講各种各样的生命故事,我也相信只要把故事交给她,哪怕是一个小小细节,她就能升华成美妙的小说。我的焦虑是她写小说的速度比较随意,她总是在寻找或等待她感兴趣的时刻。我每每讲给她的人间百态,无论怎样惊心动魄,她只有在某一个富有人性诗意的细节出现的时候忽然被击中,才有了写作的冲动。等她完成了作品,那已经与我讲的故事相距甚远了。
  我竟没有想到,年轻的张惠雯最喜欢的是古典的契科夫,她熟悉福楼拜简直到如数家珍,米兰·昆德拉或者博尔赫斯就好像是她亲密的朋友。我们一起共同维护着心中的那些文学圣地,她有灵魂的忧伤,有现实的烦恼,也容易愤慨,但也能够快乐。她的作品有温情的笑,有神秘的暗喻,但都是人性里最美的真诚。在我看来,“真诚”是一个作家最好的品质,惠雯的真诚甚至有些过分,她为了维护心中的理念,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妥协。   记得欧文·豪说过:“许多作家需要终其一生刻意追求的那些东西是独特的声音、稳妥的节奏、鲜明的主题。”这正是惠雯在追求的。她喜欢构建短篇小说,其风格诡异迷人,善于写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充满了“人性诗意”的独特发现。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们的心弦被拨动,而拨动它的常常正是诗意这个微妙的东西。”这种“人性的诗意”,就如同文字谱写的音乐,常常说不清道不白。记得有人说过,当这个世界说不清楚的时候,小说家就出现了。
  说到张惠雯的创作,她是那种有准备的出击。在她的笔下,既有乔伊斯式的漫不经心的语境,也有艾丽丝·门罗的那种细节享受,还有人认为她具有雷蒙德·卡佛之风。她喜欢写人物内心意识的流动,文字含蓄而平静,因此有人称她的风格是“心理现实主义”。她在作品中努力追求的是情感表达的真实,由此而彰显出人性的力量。
  喜欢她新出版的小说集《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里面多是她以海外背景创作的系列小说,很多故事就发生在休斯敦。比如其中的《醉意》《暴风雨之后》《岁暮》等,可说是“张惠雯风格”的突出代表。
  在《醉意》中,最美的一个片段是:“她发觉他朝她走近了,但她站着没有动,他走得很近,就停在她身后,他的手放在了她头发上面。她心里那么震惊、害怕,满溢着含着醉意的快乐,以至于她没法挪动,没法做任何回应。他把手放在她的头发上,轻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仿佛施与安慰,从头顶到脖颈,在颈部的凹陷处停留,再滑到她肩膀下的发梢处。他这样抚摸了两次,然后他的那只手离开了,他站到了她的侧面。他看起来很安恬,目光看着她所看的远处,既不兴奋也不惭愧,似乎他并未抚摸过她的头发,或者它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动作,就像弹去衣服上的雪一样。”这个欢乐来得如此短暂如此缥缈,但它毕竟来过!
  张惠雯笔下的人物,少有大悲大喜,多是些平凡人生里小小的甚至是微妙的动荡,但这小小的“动荡”却是指向人的生命里最本质的情感需求。《醉意》里所要表達的正是人生的那种“幸福的感觉”是如此地真假难辨,如此地难以把握,如此地遥不可及,但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地渴望“接近”,也仅仅是“接近”。《醉意》的深刻之处正是写出了人渴望“存在”的意义,作者为我们揭示出灰色人生的一抹亮光,这种鬼斧神工的情感判断,能够让很多的读者共鸣,并迷恋在这“醉意”之中。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评委会在给张惠雯的授奖词中有这样的话:“张惠雯的短篇小说温婉、细腻、节制,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她善于将普通的人事进行审美的转换,在一派琐碎平庸的日常中发掘出诗意的可能。她作品中的人物朴素而敏感,多有些艺术家的气质,这使得她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抒情的风格,并指向一种形而上的境界。”
  喜欢张惠雯的小说,是因为喜欢她作品中所饱含的那种向“经典”致意的精神,她笔下的精妙细节会让人想起亨利·詹姆斯以及爱尔兰的特雷弗之精髓。再加上她的文字有出奇的冷静和优雅,思考的深度刺眼又温暖,尤其是她的理想主义气质与深入自省的批判意识,使得她的每篇小说总是出手不凡,深受各大名刊青睐,在当代文坛亭亭玉立。
  加拿大作家陈河这样写张惠雯:“慢慢地,我看到在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她开始拥有一大片的原野。起先没有色彩的,不时会开出一朵花,有的不大起眼,有的很鲜艳,但都不是大红打紫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发现她的原野越来越大,色彩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如今国内的著名文学杂志不时会发表出她的中短篇,各个月报和选刊也特别愿意转载她的作品。而她也的确拥有了一大批喜欢她小说的有品位的读者。她是个慢行者,但是会走得很远。”
  我对惠雯说:“你就这样写下去吧,你现在的很多短篇,其实已经比门罗写得还要好。”但惠雯说:“我并没有和大作家比较的心,对得奖、发表也不在意,对于我的作品,衡量标准首先在我自己这里。写作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我不太喜欢热闹,就想潜居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悄悄观看、写作。我有文学的企图心,但没有功利心。”
其他文献
“诗歌,对于我,是对于恢宏壮阔的一个见证。”杰克·吉尔伯特在1965年写道,而他的《吉尔伯特诗全集》证实了这句话。生长于匹兹堡,伴着三条大河和九十二座桥,以及他年轻时工作过的火焰熊熊的钢厂,眩晕于自己的所见,他很快决定尽其一生寻找那种恢宏壮阔。  他寻找,在他就读这座城市的大学时写的诗歌中,在战后的巴黎街头,在罗马、佩鲁吉亚、旧金山、纽约。在阅读中,尤其是在希腊抒情诗,和贺拉斯、卡图卢斯的著作里,
期刊
摘要:作为“90后”代表作家,甄明哲以他对小说的独特理解,深入日常生活的内部,从“日常”中找出“非常”,从写实层面步入象征层面,讲述关于当下青年有深度和温度的故事,颇具野心地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新时代青年形象,表现了他们面对转型期物质化、欲望化生活的选择、困惑与思考,凸显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突围。  关键词:逃离 寻找 突围 生存困境  “90后”写作如今已成为文坛议论的热点。尽管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
期刊
摘 要:刘绪源在《今文渊源》一书中提出的“谈话风”说,解释了现代散文之所以为现代散文,并提出了一种别有意味的散文史观,其背后更浸润着面向时代与现实的鲜明的问题意识,只是在对传统文章的理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刘绪源 谈话风 现代散文  数十年来,中国现代散文研究领域的焦点,始终在于,如何解答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散文之所以为散文;其二,现代散文之所以为现代散文。而有趣的是,在目前
期刊
摘 要:本文是对《三国演义》中两个著名桥段的细读与赏析:“义释严颜”:莽张飞的智谋与胸襟;“蒋干盗书”:一波三折,妙趣横生。  关键词:张飞 蒋干  “义释严颜”:莽张飞的智谋与胸襟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素来以“莽”著称。作者在突出张飞这一性格基调的同时,也注意表现其性格的其他侧面,如粗中有细、闻过知改、敬贤爱才等。“义释严颜”(第63回)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历史上确有张飞义释严颜之
期刊
每逢月起,一片莹白。有的被照亮了,有的被隐去了面貌。天地是静的,而安静正是最辽阔的喧哗。人们闭上眼睛,心却濡湿了,柔软了,缤缤纷纷地变化着明暗。一切都在和我说,是时候了。  月亮是灰色的,清冷的,打着颤的。她对地球的影响,大多在于潮汐。而潮汐,是一个小说家内心的汹涌与回声。当灵感来临时,潮汐舔舐着左边的牙腔,当笔下的人物抽丝剥茧、故事渐敛时,潮汐倏地又瘦下去了。小说家站在内心的礁石上,船远去。有些
期刊
朱新建《人生的跟帖》抄录了《金瓶梅》中应伯爵蹭饭吃的一段文字:西门庆因问道:“你吃了饭不曾?”伯爵不好说不曾吃,因说道:“哥,你试猜。”西门庆道:“你敢是吃了?”伯爵掩口道:“这等猜不着。”西门庆笑道:“怪狗才,不(曾)吃便说不曾吃,有这等张致的。”一面叫小厮:“看饭来,咱与二叔吃。”  新建眼毒,说:“最绝‘掩口’二字。”  何以“掩口”最绝?“掩口”本是小女子羞态。“巧笑倩兮”,笑而欲倩,当必
期刊
摘 要:《世道》以赤诚的态度和富有灵性的笔触描画出了世纪之交乡村人走向城市化的波澜壮阔的艰辛历程,成功地刻画出了一系列城乡人物,特别是青年人的鲜活形象,展示了他们在激荡变幻的时代风云中对个人理想、前途以及家国未来的苦苦追寻与思考。整个作品充盈着大地的气息,流淌着生命的血性,灌注了清纯蓬勃的青春朝气和理想主义精神。  关键词:《世道》 城市化 青春主义 理想主义 正道  201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中,
期刊
自古以来,画鱼就专属一个画类。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鱼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吉祥的载体,是一个极好入画的形象题材。诸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华美富贵、悠游自在,等等,这些意味象征是画鱼的美好寄寓所在。鱼的画法在中国画里各式各样,但逼真原样的描绘却实在是少数,其实大多数时候是以一个文化元素的方式、文化符号的方式,以十分观念化的视觉形式而呈现在画面中的,鱼作为一个形象借喻形式在画面中呈现出来。杨大飞这批关于红鱼的
期刊
经常有姑娘跟我打听小白,每次我都有点囊中羞涩,不知道他的本名,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不知道他的性取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恋人。不过,最近《租界》在台湾新版,遇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台师大小白迷妹,开始是她问我答,到最后,变成我问她答。  小白是你们上海人吗,听说长得像法国一哥文森·卡索。  没错。  那他写法租界是天意喽,《租界》里的中法混血男主角是不是有他自己的影子,或者说,小说中四十来个实名人物中,哪个
期刊
摘 要:海飞在《惊蛰》中对抗战题材历史回顾性的描写,正体现着历史旧事与回顾新识之间一种新型的认知关系,从中我们看到了人性深处的许多壮阔和夹在战争与和平中的种种挣扎与生存、对抗与建设的交叉与繁复。  关键词:《惊蛰》 人性 历史  海飞长篇小说新作《惊蛰》,《人民文学》2017年第1期首发。  《惊蛰》让我产生一种新的思考:作为一名“70后”作家,海飞对抗战题材历史回顾性的描写,是否正在体现历史旧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