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塔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f1s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塔
  雁塔,原名文峰塔。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塔高约17米,是八角七级空心砖塔。
  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它六面各镶碑碣一块,上刻明、清两代部分举子的姓名、住处与功名。
  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斗拱上出有飞檐,檐角有风铃悬挂,风吹铃响,别有情趣。
  华严寺塔
  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
  塔底近500平方米的面积中,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地宫中藻井、塔柱、壁画、地板、扶梯等,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全国唯一,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法华寺塔
  法华寺塔,为元代所建。整座塔为砖石结构,高约18 米,塔座下面是 2 米高的砖石方形基台,并于其上建有花墙,高台西部建一窑洞。
  洞门上方有“ 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以前里面塑有佛像。窑洞南北两侧设有门洞,拾级而上可直通塔基外部。塔座为二层八角,每边长 1.7 米,周长 13.6 米。
  两层分别高为 0.8 米和 0.9 米。塔座之上是二层束腰,各高 0.45 米。
  觉山寺塔
  觉山寺塔高十三层,高43.54米。塔基分三层,下为八角形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
  雕刻多在须弥座束腰处和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以狮首、力神、伎乐天女等最为生动。塔身简素,十三层塔檐逐层收分,最上部为铁刹。此塔為典型的辽代密檐塔。第一层塔身中空,有辽代壁画60多平方米,多为冥王和菩萨像,为辽代人物绘画精品。
  禅房寺塔
  禅房寺砖塔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南30公里的南郊区境内海拔1650米丈人峰之上,塔高约20米。禅房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辽代又进行了重修,并修建了砖塔。
  禅房寺砖塔为平面八角七级密檐式实心塔,通高约20米,由塔座、塔身、搭刹组成。塔座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是塔的精华部分,高4.175米,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
  2006年6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寺塔
  焦山寺塔位于大同城西约 30 公里的高山镇北,十里河北岸的山坡上。因其为焦山寺的一个组成部分,故得名焦山寺塔。此塔为三层六角砖塔,三层出檐,雕有补间铺作、额、檐椽、瓦陇。塔身每层各开南向拱形门,内砌梯道可逐层上升。塔顶以砖砌叠涩收口。成攒尖圆顶形。结构严谨,雕刻精细,从其形制上看,当为明代所建。
  水神堂灵应宝塔
  通高17.5米,近年曾加以修葺。塔基为1.2米高的六角形石砌平台,边长为3.28米。塔身七层,高16.3米。塔体保存较好,仿木结构,呈六角形锥体,自下而上,逐层减缩。造型平稳端庄,玲珑俊逸。
  第一、二层环以风格样式各异的砖雕隔扇假门,三至五层为半圆形砖劵空心门具有减轻风力摧推的作用。第六层空心门内,藏有阴刻砖碑,碑高36厘米,宽15.8厘米,厚4.7厘米,座高6厘米。正中“灵应宝塔”4字,右刻“大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重修”,与塔身第三层假门之刻记相符;左刻“经理:复全店、至诚号、裕亨店。泥工:白鄂、李盛”。塔身各角柱为砖制,上置平板枋,拦额。塔檐环以三踩斗拱,不施昂。出翘上承耍头,配置平身科四攒,角科各一攒。
  各层斗拱经上雕椽飞、莲檐等。转角为木制老角梁、仔角梁,仔角梁首端装砖制套兽,下坠铁制风铃。
  圆觉寺塔
  塔身下直、上尖,呈圆锥形,第一层居塔座较高,以后各层,层层紧收,到第九层突然升高,作为同第一层上下对应。每层檐角皆悬挂风铃,共有风铃72个,风动铃响,夜深人静之时,铮铮响声,象一首交响乐曲。
  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均无梯级可攀登。第一层四面辟门,唯正南为真门,其他三门均为假门,这三个假门,有的半开,有的虚掩,有的紧闭,设计独具匠心,使你真假难分,以假乱真。
  从南门进入塔身内室,正中置须弥座,上塑释迦佛像,四壁施彩绘,色彩尚新。塔顶上端安装莲花式铁刹,再上为覆钵、相轮、宝盖、园光、宝珠,铁刹尖端有一翔凤,翔凤亦能随风转动,千百年来旋转不息,是古代精巧的天然风向标。
  灵岩寺塔
  汉白玉佛塔高23.66米,塔基宽敞,塔刹高耸,令人仰目。这座佛塔的建筑元素取自云冈石窟中方塔的形式,共有五级,四面开龛造像。
  塔身下层刻四相图,将释迦牟尼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迹用图像表现出来,分别为“树下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和“涅槃入灭”。……
其他文献
万物迎春送残腊, 一年结局在今宵。  ——宋 戴复古  岁月流经,若湖上莲子,优雅静谧;又似城市繁华,来去匆匆;还如曲折的山路,坎坎坷坷;岁月在时光的车辙里婉转低诉,倏忽之间,转眼又是一年。  岁末年终,单位总结评比,生意决算预算,学生紧张复习,老师考试阅卷,游子收拾行囊,主妇打扫洗涮,农民赶集购物,工人加班加点。  每个人都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准备过年,一年的辛苦,一年的努力,化作回家的车票,漂
期刊
首先声明,我不是诗人,也不是诗评家。我只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也想学着去写诗,而且,我已经创作了百十多首诗歌,大部分也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了,虽然也很想结集出版一本小诗集,但还是觉得拿不出手,怕人笑话,迟迟犹豫。为了学习写诗,我时常要购买一些诗集,用于阅读和借鉴。最近,购得了一本诗集《花莲之夜》,作者,沈浩波。可一读之下,让我大跌眼镜。经查阅了解,沈浩波是当下口语诗创作的引领者,获得过许多诗歌大奖,在诗
期刊
崔浩是北魏太武帝的宠臣,官至国家高官三公之一司徒,却被太武帝所杀,并被夷其九族,成为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其原因说法种种,争论不休。笔者翻阅北魏大量资料,也有自己的观点,不防在此说说,与大家一起讨论。  崔浩,字伯渊,清河郡武城人,少好文学,精研儒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涉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他自比张良,历侍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对北魏做出巨大贡献。北魏建国
期刊
64年前,毛泽东为阳高县大泉山水土保持先进经验的调查报告亲拟标题:“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并写下139个字的按语,“大泉山精神”从此名扬全国。  64年后,阳高县118个贫困村退出,4万多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6%,高质量通过了脱贫评估验收。“大泉山精神”成为阳高县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新丰碑。  64年来,阳高人民不断传承、发扬和光大“大泉山精神”,全力投身于阳高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农业从规
期刊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安之无穷,边塞长无兵革之事。汉改元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嬙(昭君公主)为阏氏。选定良辰吉日,举国同庆,为昭君公主和亲送行。昭君上殿,辞别元帝,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面有愧悔,忍痛放行。而单于看到公主,更是满面惊喜,恍如看到仙女下凡,又似意外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但只见
期刊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难题、解新题,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任务落实,强化制度集成,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要把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一些重大试点任务,要抓紧时间,倒排工期,早出成果。  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一是在煤炭利用上走出创新之路,大力
期刊
民国四年七月十六日晴(六月初五),早四钟发京兆安须属之得胜口,星光粲然、蛙声阁阁。乘车东南行,抵东沽港,天始晓,过缺柳村抵官厅,始八点。此一带地质多沙,凹凸不一。度沿河,待车杨柳青站,此为津浦路津西第一站,十一点半始乘车开行,五钟余车停,属于丰台德盛栈。  七月十七日晴(六月初六),早八点购大同通车票,价五元六角,开行后速率较大,九点抵南口,倦卧车中,征轮摇梦,至晚六点钟始抵大同车站。  大同无人
期刊
母亲猝然离世时,父亲也没有在我们面前掉泪。  我知道,在莫大的打击中,不是父亲不痛,也不是他不够爱母亲,是他得撑着这个家。  可坚强的父亲确实掉过泪。  想起多年前的一幕,混浊的泪水滴滴落在我心里……  读书时,倍受父母娇宠的我简直是名副其实的“花花小姐”,于家不做一事,在校跟着三五“死党”整天玩乐。  一晃“逍遥”的读书日子完结了,到出身社会工作时,曾被宠坏了的我什么也干不好。一次次“碰壁”后,
期刊
我已年过半百,因工作性质,更因个性使然,应酬饮酒很多,长期饮酒的心酸苦辣,得失荣辱,一言难尽。随着形势、身体等各方面所限,一直想对酒做个了断。近来终于能梳理一下数十年对酒的情结与纠结。  在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有着不同的意义,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种类繁多,产量之丰富,皆堪称世界之冠。中
期刊
小时候,给我们村里供销社送货的不是马车也不是拖拉机、汽车,而是双峰骆驼。骆驼是县供销社养的,专门给各个公社、大队的社员驮用日常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生产资料及农具。县供销社的驼队一般是五到二十峰左右。每隔半月二十天,按全县各个公社大队的线路,轮流送货。  那个时候,放羊的人叫放羊汉、养猪的人叫喂猪的、照看瓜的叫看瓜的,直截了当,唯独牵骆驼的人的叫法与众不同。不叫牵也不叫赶,而是叫拉骆驼的。既然叫拉,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