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农村学校教学的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这就是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关键词】农村学校观察探究道德问题
  从能力的角度讲:一是能够初步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的能力;二是能够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而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与语文、數学相比,难度较大。特别是农村学校此门课的教学难度更大。
  一、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语文、数学等学科,不重视这门课程,把它当成“副科”;二是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三是学生对此门课学习不感兴趣……。
  二、研究对策
  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不在成为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让家长、社会重视
  一是向社会、家长宣传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二是学习的作用;三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四是对今后高初中学习有何意义。
  2.学校高度重视
  一是要从抓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认识它,改变认识观念;二是督促教师认真上好此门学科;三是加强此学科教学的过程督导;四是搞好检测与评价。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同时也带来了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做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必须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入手:
  1.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一是系统地学习大纲,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原则,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二是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做到脑中有书,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坡度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每一课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把握同一教学内容,要求在不同年级之间的纵向联系和同一册课本中课与课之间的横向联系。三是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写好教案,他是上好一堂课的首备条件。
  2.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艺术,。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除教学所需的文化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外,还要懂得语文、数学、地理、音乐等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应用自如,得心应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学问题,才能满足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学生的需求。
  3.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关的学科。这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有较强的洞察力和辨析力,能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观察社会实际,从中体验到运用知识的乐趣。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兴趣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重庆市教科院陶元红同志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中所采取的方法:
  1.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结论和前人的经验,忽视学生的经验与体会。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电视机、互联网前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比过去的少年儿童成熟得更早,对人对事的认识显得更敏锐,对自己更自信,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强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少年儿童,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不再畏师和唯上,他们渴望参与。“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思考和选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对生活和社会问题进行个性化理解。特别是在涉及个人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不把既定结论强加于学生。教师要把思考的权力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不用既定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
  2.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它将班级与小组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来看待;将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中的角色看待;将教学内容作为“法定文化”,将教师个人和学生群体作为亚文化;将有目的、有计划的人际交往作为社会活动。合作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在合作关系中,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3.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一个案例,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当然,让学生自主探索,也可能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过程将成为人生发展中的一种丰厚回报。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作铺垫,没有基础的探究性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要重视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能力。
   4.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国家兴衰,依赖于科技与教育,教育关键在教师,而班主任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学校是一个圆,学生是圆心,教师是半径,校长是圆周长,班主任是圆面积.我从教三十六年,都是担
期刊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作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相关的凋亡信号通路和增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从而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及其转移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PEDF在骨骼的正常生理和病理过程发挥重要调节作用.PEDF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成功的用于治疗骨肉瘤(OS),并极大抑制了OS的进展和控制肺部转移。
一rn黄半仙刚把猪赶进猪圈里,忽然趔趔趄趄跑进一个人来,浑身是血,见了黄半仙,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兄弟救救我,后面有日本人追杀.黄半仙来不及细问,就把他藏进猪圈,又往他身
创业型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和形成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业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提升创新绩效,才能够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如何提升创业型企业的创新绩效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创业型企业能否实现长远发展,而且对促进国家和区域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不单纯是一种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直观手段,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实验创新意识探索  一、创设实验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发的创造
由于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世界各国都把能源战略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清洁替代”保证能源的安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安全。电力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清洁
【摘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 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 ,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 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嘻嘻嘿嘿哈哈哈哈……rn白玲就那样对着镜子忍不住狂笑开了.rn我干嘛要打扮呢?我是为谁打扮呢?是为奶奶还是为奶奶的梦中情人?假如那家伙当真了那可怎么办?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定位已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语文课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同时,必须针对角色定位采取相应的行为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定位已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新的课程观告诉
文嫂比三嫂后两年才嫁来的,结婚那天的热闹差不多,简直分不出上下.她们都是王家村的,都是光屁股长大的,长着长着就留下小辫子了,长着长着就水灵灵的了,长着长着胸脯和屁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