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感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有个性、有思维的学生,课堂教学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应随“学情”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只有教师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创新 教学课堂 教学设计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流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确定“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自己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段激荡的生命经历,鼓励、激发学生去不断探索,把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视为最有价值的劳动成果,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他们共同感悟思潮的跌宕涌动。而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从课堂入手,课堂是实施学生创新的主阵地。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认识:
  一、联系生活,感知数学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感知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主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既符合自身的认知规律,又有直觉洞察、直观猜想、合理归纳与活动思维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如在学习“四边形”这一章节时,我就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四边形,从事物名称、形状名称(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对角线、边、角等不同方面做记录、写日记。然后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写下他们的想法,如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等,学会生活中的数学思考。
  二、身临其境,探索规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观察、思考、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来创设情境:
  1.求下列三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①x2-5x+6=0;②x2-9x+10=0;③2x2-6x+3=0。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先把方程的根求出来,然后计算,学生可能体会不到什么,此时课堂气氛比较平稳。
  2.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b2-4ac≥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这时很多学生会感到很繁,怕动手计算,课堂出现沉闷现象。此时教师立即口答出答案,学生就会感觉到很惊奇,为之一振,进而产生疑问:“老师怎么会看出答案?这里会不会有规律?”课堂出现窃窃私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开始的计算和老师的结论观察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开始投入到观察、思考、探索之中。
  4.提出问题:你敢肯定你所猜测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吗?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敢于说理、敢于证明,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由点到面,触类旁通
  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复习中的最大矛盾是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复习既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典型,又要在高度概括中深刻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掌握规律中理解、记忆、熟练、提高。比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如果还停留在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字母系数、求已知方程两根的平方和等问题上,这样的复习不过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不会有好的效果,只能使优生得不到发展,抹杀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可以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根的判别式可以作为判别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的依据:当△>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当△<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当△=0时,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顶点。如果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判别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位置(交点是在坐标原点的左边还是在坐标原点的右边),等等。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把知识拓一拓、伸一伸,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只有教师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不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
期刊
摘 要:《化学家庭小实验的人文观察》是化学兴趣小组结合小组成员的学习探索和经验,从四个角度在学校、家庭中,在课余时间中,开展家庭小实验的一个记录和缩影。在试验中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了动手能力,并达到了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成为素质较高的“小小实验家”!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 研究与探索 兴趣 人文关怀  一、主动地研究与探索  辅导老师首先要明确化学兴趣小组的实验计划和指导思想,兴趣小组成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正确理解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明确概念的发生和发展。这就首先要求教师正确地理解概念,洞察教材中概念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既不能就教材照本宣科,让学生对概念形成片面的或僵死的认识,又不能轻易补充或发挥,追求概念的严谨性,避免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教学上的被动。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处理概念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可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对每位学生要实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一些位居中心地域的农村中学寄宿学生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了走读学生,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进一步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抓住学生寄宿管理这个契机,在更广阔的教育背景下,拓展我们的教育领域和教育途径,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将来和终身负责,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一个
期刊
掌握生物概念往往是学生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要促进这种成功则应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生物概念既可获得能力,又可进一步学习新概念及其他知识。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呢?笔者认为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概念教学时的情境引入  通过创设情境,可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生物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  例如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光合作用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领域里的全新观念,是培养新世纪有实际应变能力人才的创新教育。WTO的加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八”、“天宫”的问天,“蛟龙”的探海……这一切足以说明中国已融入了世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高中历史教师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担,更应感到任重而道远,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中国近代史 素质教育 培养  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的思想、
期刊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广大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所带任务学习或积极学习时间的多少”和“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小组有效参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  下面我就一学年来尝试小组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资金短缺,教学设施落后,社会、家庭、学校科学观念相对淡薄,科学意识相对较差,科学素养相对浅显。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合理取舍教材,就近挖掘身边的资源展开教学,从较为浅显的科学现象着手,由简到繁,逐步使学生爱探究、会探究、乐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 兴趣 探究 体验  大部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资金短缺,教学设施落后,社会、家庭、学校科学观念相对
期刊
摘 要:民族复兴源于教育,而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工作的不断革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无法离开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世界闻名遐迩的大教育学家让·皮亚杰说过:“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令世人钦佩的改革势必在实践中失败。”因此,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