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农村为背景,以江西省浮梁县为调研对象,围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着眼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对这一领域作深入地研究。结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探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结构很不合理,全国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之多,大多在边远不发达地区,开发难度很大,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经济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表现为东西部差别,在地方局部表现得也很突出。
  为了大致掌握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我们对浮梁县的农村劳动力构成和就业方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抽取了5个村,再在每个村抽出几户人家,按照每村8到10户的样本量,抽取调查户60户;最后以抽取的农户为单位,对抽中的用户的每个劳动力进行调查,共调查了309个。本次抽样对象是以家庭为主的,无论老少都在范围之内。
  本次抽样调查按户统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收入状况、生活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浮梁县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而绝大多数劳动力又处在农村。本文主要以浮梁县的一个很具典型的经公桥镇为研究对象,该镇总人口为15100人,区域面积为231平方公里,115个村民小组,102个自然村。从问卷调查的样本看,农村劳动力中,男多女少,男劳动力占52.4%,女性占47.6%。
  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壮年劳动力,31~40岁的占13.59%?熏41~50岁占16.83%,两项合计30.42%。16~20岁的占13.59%,16岁以下的占11.65%,60岁以上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18.12%。具体情况见图表1图表2
  
  2.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有65.54%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文盲占19.11%,小学文化程度占20.97%,初中文化程度占44.57%,高中文化占5.99%,大专及以上占9.36%。其中文盲数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人,另外大多数从事劳动力的人都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具有高学历的人大多数是男的,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相对也占大多数,这也反映出重男轻女的思想已根深蒂固。有好多女孩上完初中就要面临到外面去打工,而男生相对就幸运多了,家里会硬撑让他读完高中或大学,这一现象在以上几个村里很普遍。
  3.农村人力资源从业类别分布状况分析
  从农村从业人口的行业与职业构成来看,十六大行业中,以采矿业为主的行业格局未改变,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种植业,而且几乎没什么收入。在以上几个村中,纯农户几乎为零,基本上都是农兼户和兼农户。这里我们就以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为研究对象,共229人。具体分布情况见表4
  
  由以上可以看出,从事采矿业和外出打工的人达到了一半多,而从事农作物的人占的比例最多,但他们并非以农作物种植为收入来源,因为人均地很少,即使想以此为生计也没有那么多土地。这种情况会造成许多人虽从事农作物但并没收入,而且农忙以外的时间都在浪费,这也是导致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得另谋它路,外出打工,或自己经营等。但由于大多数人缺少其它的技能会成为他们再就业的障碍。
  
  二、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数量大,质量低,资源配置效率低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数量大劳动力充足,而质量低说明劳动力生产率低,资源配置效率低说明劳动力未尽其所能,大部分劳动力从事种植业,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由此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口贫困。下面就从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素质以及资源配置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远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较少,导致文盲相对偏高,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在农村很难推广,从而使农业经营以粗放型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远远落后于城镇水平。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部分重要资源如淡水、耕地、草地等特别短缺,农业资源开发过度,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也都处于严重不足状态。没能高效利用有限的物资和生态资源,使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3.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明显滞后,农业管理技术型人才培养明显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职高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职业中学的生源急剧萎缩,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实用型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农村生产技术需要的急剧膨胀与农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4.传统保守的思想意识仍然潜伏在人们的思维深处,小农意识依然比较强烈,同时思想的保守、狭隘,使农民对各种信息的把握力不够。不能很好的处理各种信息,使农民在面对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时,常常做出错误的、短视的选择。在改革开放成为现代世界潮流的新形势下,大多数农民的思想意识显得极不符合时代要求。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形势,他们显得无所适从。
  5.人才流动机制和分配机制的欠缺。管理滞后,缺乏激励机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和使用,从而影响了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的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可促进农村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新型的生产关系和工具,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可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使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就必须让他们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程度的农民更容易实现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离开农业,就可能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也就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观念、思维方式落后,是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的主观因素。特别是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的思想、缺乏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其开放意识,引导其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由一元式生产向二元式转变,由小户经营向集约化、社会化生产发展,从而增产增收。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有积极的影响
  近几年来,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占农村住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较高素质的农民,商品意识较强择业范围较大,来自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也较多。据前面的调查,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是有差别的,受教育越多的农民获得的收入较多。
  在分析促进农民增收系统内各要素作用的时候可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系统内一个最重要、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内存于其他所有各要素之中,它如一条神经和主线,贯穿于所有的增收措施与办法之中。忽视了这个要素,不解决这个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大问题,其他各项措施,无论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城镇化建设、各项制度、体制的创新与实施,都将困难重重,难以实施。如果离开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不能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其他政策措施将失去基础和支撑。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求大于供的矛盾,同时,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流动效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宝贵财富。在三农问题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但与农民自身发展的目标相符,而且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不但决定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而且还可以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
  3.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来考虑。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开发,是统筹兼顾结构的基础。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
  如何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高水平的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呢?芽我们有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1)以教育性开发为基础,创建学习型农村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而人力资本的增长与科技进步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因此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情况来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目的。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现在农民仍然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和传统的子女养老,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增长是一个巨大障碍。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能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现在国家已经实行了农村医疗保障,但只能享受医药费用的百分之三十,这对于大多数贫苦农民还是很困难,所以医疗保障还得有进一步的改善。要完善农民土地使用保障制度,提高国家征用土地和建设征用土地的费用,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使减少土地或失去土地的农民有足够的发展资金,消除农民的担忧。
  (3)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条件。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不但要对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进行大力开发,而且要对农村现有闲置的人力资源实现有效的转移。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也将起到激励作用,同时还可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化经营。
  综上所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各种途径并用,使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锋,周林.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J].兰州学刊,2006,(3).
  [2] 汪发元,刘在洲,樊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途径探讨[J].农村经济,2006,(6).
  [3] 杨励.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文社科,2006,(7).
  [4] 杨励.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文社科,2006,(7).
  [作者简介]李 涛,男,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徐永祥,男,江西社会科学院副编审;潘连乡,男,江西城市学院教授。
  (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SH36。)
  [责任编辑:王建平]
其他文献
万载县地处赣西北边陲,近年来,万载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战略决策,大力实施现代有机农业产业化扶贫,全县有机农业生产乡镇由最初的茭湖乡发展到仙源乡、高村镇、赤兴乡、三兴镇、岭东乡、罗城镇、白水乡等9个乡镇,面积由2000年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6.5万亩;产品由一个发展到30个,并通过BCS、ECOCERT有机认证,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
期刊
范小建:东巴凤基础设施大会战有普遍指导意义  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一行冒着寒风细雨,深入河池市东兰巴马凤山大化都安环江等县(自治县)和金城江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广西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对特困区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范小建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厂矿企业访贫问苦,了解大会战后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及外来投资和企业发展情况  范小建指出,大会战告捷一年
期刊
为全面了解掌握贫困地区劳动力情况和“雨露计划”开展情况,近期,樟树市扶贫办组织人员深入该市贫困乡村及“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贫困乡村劳动力现状和转移培训情况    1劳动力现状樟树市辖19个乡镇(街道),其中洲上中洲两个乡是省定贫困乡,另外有临江镇姜璜村和经楼镇后窑村在“十一五”期间也列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经调查统计,这两个乡和两个
期刊
走进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新修的公路和桥梁四通八达,联系着千家万户;新建的水渠流水潺潺,滋润着希望的田野;新办的企业机声隆隆,传唱着包扶新歌;中学小学校舍整齐漂亮,书声琅琅;广电宽带网络进家入户,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乡,信息畅通……这一切都凝聚着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包扶工作组的辛劳,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是希望的播种人省委办公厅包扶工作组组员青年干部郭联发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明职尽责,他以实干带
期刊
[提要] 结合江西省铜鼓县实际,分析新农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山区;新农村建设;铜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山区县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结合铜鼓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民生活
期刊
江西省铜鼓县地处赣西北,全县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占85%,森林覆盖率达86.4%,属于典型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13.6万,其中居住在边远深山区贫困农户2917户,共12060人他们远离城镇,地处偏辟,不通公路,不通邮,不通电话,不通电,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人们处于耕作难运输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的困境为改变这种状况,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我县本着“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的原则,大力
期刊
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开金融部门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较快的发展,如何改进目前农村的金融工作,解决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瓶颈以日益凸现。近期笔者就金融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
期刊
[提要]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镇周边地区农村土地的征用和被征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首先必须考虑的棘手问题。笔者就近年来浙江省苍南县城周边地区被征用土地农民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看法。  [关键词] 农民;被征地;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代的加快,征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江西省安远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脐橙、生猪、粮食等种养业一直是全县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一直是其基本特征。为改变这一现状,安远县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安远,实现大发展”发展战略,提出“农业富民、工业兴县、生态立县”发展思路,现笔者结合安远县发展工业经济的实践经验,对传统农业县发展工业经济作个粗浅的思考。    一、传统农业县要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确定发展思路,坚定发
期刊
编者按: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扶贫工作提出了“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那么,如何按照这一工作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是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期刊发江西省扶贫系统的一组学习体会文章。同时,欢迎大家就此畅所欲言,踊跃来稿。    党的十七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