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能力之花”在知识的土壤中绽放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tg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复习阶段,最需要分析目前高考改革的方向,理解新课标理念,把握命题的特点,这样才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获取高分。那么,什么是高考命题特色?我认为要从四万面去思考:
  
  一、掌握“本质”的东西,地理的“理”成为高频考点
  
  现在的地理试题,着重考查的是地理原理和技能,以及学科思维品质。虽然以知识为载体,却不是单纯考知识记忆,更多是运用知识能力。要求掌握知识本质的东西。比如,学习中国地形特点,高考不会要求你再现中国地形的三个特征,而是要求你能够从学习中提炼出描述一地地形特征的技能。再比如,中国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地形齐全,你能提炼出“描述地形首先要描述地形组成”;中国地形第二个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大致成阶梯状”,你能提炼出“要描述地势特点,说清楚地势哪里高,哪里低,由高到低变化特点是什么”;由中国地形第三个特点“山区面积广大”,你能够提炼出“描述地形还要看突出特点”。这样,你就掌握了描述一个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于是,在高考时,不论试题给你的情境是什么,你都能够轻松的完成试题要求。
  例1: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海淀区模拟题)
  


  (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点。(4分)
  解析:答题首先明确要描述的是地形特征,就要以描述地形特征三方面构建一个答题模板,先看组成,再看地势,最后看有没有特殊点。
  答案:
  地形: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分)
  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或:自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向中部逐渐降低。)(2分)
  例2:“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回答:
  读图16,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北京卷2005年)
  解析:描述一地地理环境特征,不是要你背诵或记住它的特征,你所学的教材上某个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只是仅仅作为例子,要求你掌握描述一地地理环境特征需要怎样的方法。这道试题考生得分很低,原因就是不明白从哪些方面描述。如果知道描述区域特征一般从五方面描述:气候、植被、水文、地形和土壤。试题就显得非常简单。只需要说清楚该地区气候是什么类型,植被或土壤什么类型,地形特点是什么,河流突出特点即可。
  答案: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淘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二、用“获取”的信息答题,不是用记忆中结论答题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把握能力往往决定了他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现在的高考改革为培养人才着想,把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试题给出一个新的情境,给出足够的信息,考生如果平时的学习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是从老师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推理出结论,那么他答题时候就会根据试题给出信息做出正确答案,而不是背诵知识答题。
  例3: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8、9题。(北京卷2010年)
  8 乍得湖流域
  A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 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9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流域面积缩小
  B 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 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具有优秀学习品质的学生如何答题呢?他会从试题情境中获取大量有用信息,使得试题很容易解答;他会看到哪些信息呢:
  第一小题从图上给出信息看出,乍得湖流域是在陆地上呈现闭合,说明它是内流区域,流域主要介于东经10~20度,北纬10~15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和东南部有山地海拔小于1500米,东部有山地大于3000米,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由于山体不高,纬度较低,不可能发育冰川,河流是以雨水补给为主,而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季,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会很大,流域不与海洋连接,说明是内流区域,参与的是陆地内水循环
  答案:D
  解析:第二小题从不同时期湖岸线看出湖泊面积在缩小,原因是湖泊水位总体下降,在这里,试题设置了一个“陷阱”,考查了一个概念,即湖泊面积和湖泊流域面积不是一个概念,流域面积是指供给给湖泊水的地表。根据图中经纬度得知,该地区不在热带沙漠气候区。湖面不断缩小,水面保留的地区一定是湖底低洼处,现在湖水主要在东南部,说明湖底是东南低,西北高。
  


  答案:B
  观上而言,你是否感觉到,解答试题其实就是不断对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
  例4:图1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Q)、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1,完成(1)~(3)题。(海南卷2009年)
  (1)图中信息表明
  A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厍水量
  D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 降水量少
  B 入库水量少
  C 蒸发量大
  D 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3)该水库可能位于
  A 太行山地
  B 秦岭山地
  C 江苏省北部
  D 云南省中部
  这组试题每一步解答都需要仔细捕捉试题给出的信息:
  解析
  (1)A选项错在“持续”,B选项错误是入库水量在夏秋足增加的,D选项错在6~12月不是升高,而是先升高再下降。C答案正确,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5月水位最低,原因是什么?考生往往选择B,可是1~4月入库水量更少,为什么不是最低水位呢?这样思考结兮降水特点,知道雨季即将来临,是为防洪放水。故D选顶王确。
  (3)考生如果不善于捕捉信息,仅仅根据雨季时间,难以故出正确判断,7、8月份降水多,太行山地、江苏省北部,甚至秦岭山地都有可能。但是考生如果注意了题干b图的注解“月匀水位(水面海拔)(b)”月均水位不超过30米,即可知道该水库只可能位于华北平原。存江苏省北部。
  答案:(1)C(2)D(3)C
  
  三、考查考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理念下的命题强调考查考生探究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从已知能够推理出未知,运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情境中的新知识,是人才必备的能力。
  例5: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3题。(全国Ⅱ卷2009年)
  1 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 800米
  B 1500米
  C 1800米
  D 2100米
  2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 15℃
  B 18℃
  C 21℃
  D 24℃
  3 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 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
  C 睛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   解析:第一小题:可以根据求相对高差方法:N+1和N-1(N为两点间等高线条数)×等高距
  H和甲之间相差8条等高线,等高距是200,即两地相对高度在1400~1800之间,大于1400米。小于1800米。
  第二小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H和甲聚落相差1500米,按照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相差9度左右,上午10时,当甲聚落是17度时候,H地应该是8度左右,可是H却为12度,说明高压系统使得H增温了4度左右,当高压系统影响甲聚落时候,甲聚落也会因此增温4度左右,达21度。再考虑从10时到15时,甲聚落自身温度也在提高,所以一定比21度高,答第三小题,高压系统中心移走,该地区还处于高压控制,单一气团影响,晴暖有微风。
  答案:1 B 2 D 3 C
  


  
  四、新课标测试考生学习潜能
  
  在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在知识更新无法形容快速的今天,高考地理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多的是检验高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因此,高考在试题命制上,往往体现和服务这样的理念。从近年高考命题中可以看出,试题给出一个新知识,考生必需学会这个新知识,以新知识作为已知条件,才能够完成试题要求。或者说,学会了新知识,答案就在其中。
  例6:(2010年上海卷)图3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1)根据图3,气温在10%时,1 m3空气所能容纳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 15℃
  B 25℃
  C 30℃
  D 35℃
  (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要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 35℃
  B 25℃
  C 15℃
  D 5℃
  (3)通过上文,我们可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 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 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大④午后相对湿度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这道试题就是给出一个新知识:大气的温度和最大水汽量之间的关系。考生要明白两者之间的正相关:
  第(1)小题考查的是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举出10℃时,最大水汽量是10g,按照结论得出方法,读出40g水汽对应的温度值是35℃。
  第(2)小题又给出相对湿度的知识,结合图和相对湿度的定义,考生要知道水汽量不变,温度越高,由于容纳最大水汽量值越大,相对湿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第(3)小题是要求考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概括出一种规律:相对湿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答案:(1)D(2)A(3)C
  
  五、建构模板知识体系,地理的“理”的理解要精细化
  
  针对新课标理念下命题特点,如何进行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合理复习、智慧复习,达到高效高。对考生来说,不能够学教材,而是用教材去学。教材是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可以视为对课程标准较高水平的解读,同时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抓手”,所以,高三复习不能够脱离教材,而要把握教材体现的知识体系。尽管目前考试以能力立意,但是,“能力之花不会绽放在知识贫瘠的土壤上”,知识是能力的源头。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复习方法——作文法,主要围绕考试说明,当考试说明公布后,可以把考试说明公布的考试内容当作作文命题,把每一个内容都尝试当成说明文或者论说文来写出写作提纲。如: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说出锋面特点要写出描述要点:锋面形状(倾斜,狭窄的面),冷暖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面下,暖气团在锋面上);锋面两侧大气物理状况(两侧的干湿冷热差异大);天气状况(锋面上云层增厚,降水天气),比如说北半球高压区气流运动特点:水平方向,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呈顺时针;中心气流下沉。
  近年来高考的考查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要对高频考点的理解精细化,有的同学觉得这个问题不好理解,什么样的地理问题需要精细化,我给出的建议是追问一个为什么?若是能够问出为什么的,则可以视为精细化的问题。
  1 提升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在信息化日寸代,一个人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解读的正确性往往决定他成功与否。从培养人才出发,高考试题非常注重考生对试题给出的信息发现、筛选,解读和正确运用的能力。试题在新情境中隐藏大量解题信息,要求考生去发现,去运用。因此,考生必须提升自己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首先明白信息一般是哪些信息,比如时间信息、事物特征信息、位置信息、新知识信息(试题给出一个新知识,要求考生学会这个新知识,以新知识为已知条件解答试题)、问题信息(考查什么?)。
  


  2 学会迁移是复习灵魂
  这一轮教学改革,有的学看认为有个词最重要,那就是“迁移”。甚至可以说老师是为迁移而教,学生是为迁移而学,命题是为迁移而考。为什么?因为能够运用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知识,考生在新的试题情境中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是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了,这样才是有用的知识。一般说,考生要学会迁移地理术语和迁移地理原理,并且学会用地理术语内涵和地理原理进行答题。
  3 说的清,说的精
  高考试题考查较多的是对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因此考生要知道每一类地理事物的特征是什么,主要从几方面描述:
  (1)河流特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河网密度、河流性质
  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汛期、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
  (2)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和特殊点
  气温特征: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终年寒冷;四季如春
  降水特征:降水多少和季节分配
  降水丰沛;降水稀少;全年有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
  特殊点: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干旱气候和高原气候光照强,日较差大
  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主要描述内容,解答问题就容易了。
  如例7:比较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异同点(模拟卷)
  答案:
  相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不同点:亚热带季风冬季气温0度以上,温带季风在0度以下,年较差温带季风大于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降水量多于温带季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小于温带季风。
  其次高考试题较多的要求描述事物变化和分布特点,往往表示事物变化特征用曲线图表示,表示空间变化用等值线图表达。所以考生还要学会曲线图和等值线图表示地理事物的描述。
  例8: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模拟卷)
  (1)若这是长江口盐度、水温和叶绿素随深度变化图,叶绿素含量在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则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是)_______。
  (2)描述曲线②变化特点:
  解析与答案:这是考查曲线图描述的试题,考生学过的知识有:海水温度随水深而降低,得出③是水温曲线,“叶绿素含量在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这样曲线特征应该是①表明①是叶绿素曲线,三个知道两个,剩下②就是盐度曲线了。
  第(2)小题描述一条曲线,如果有转折,一般要“三说”1说范围②说趋势③说数值。因为一个转折就是表示了一个时间段或者空间界限。
  从图中看出,海平面到水深10米,盐度降低,由3.24%降到323%;水深10~20米盐度迅速增加,由3.23%增加到329%,水深20米以下,盐度基本不变,保持在3.29%。
  高三复习是一种高心智活动,它需要刻苦努力,但是更需要用心,智慧的学,讲究方法和技能,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取得优异成绩。
  
  编校 游杨
其他文献
有人说“北有北广(现中传大),东有浙广(现浙传院),西部‘成厂’更辉煌”。这座崛起西部、蜚声中外的传媒艺术殿堂,令国内外业内专家感到“震撼”,更令全国各地的考生青睐。  为解读“成广”现象之迷,记者慕名去到该院采访了院长、党委书记马洪奎教授。这位“全国独立学院先进个人”,具有卓越领导艺术、丰富管理经验的教育专家热情接待了我们。  记者:请问马院长,贵院经过10余年的拼搏,到目前状况如何?  答:我
期刊
你咋去大学里面学做护工呢?  咳咳咳……你别看我现在好像把社工专业搞得门儿清似的,其实我得承认哈,填报志愿那会儿根本就不清楚“社会工作”专业是干嘛的,完全就是稀里糊涂地填报了上去,主要是为了把那张志愿表上的空格填满。也是经过这么几年的摸爬滚打,总算是得了些真传吧。跟学弟学妹们交流交流纯属过来人的温馨提示,绝不是倚老卖老出来炫耀哈。  老实说呢,咱这专业真的还有些尴尬,像我这样蒙头混进来的同学一大堆
期刊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厨与在场的其他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
期刊
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文化,它不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学校精神、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如果学校简单到就是一个知识传授的地方,学校可以很快关门,网络教育空间可以取代课堂教育。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了一个泡菜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白菜的味道。学校全部的工作就是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
期刊
当大自然的温度降至0℃,你的心尚留几分温存?当你置身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你要用多少的温热,回应这馈赠的心?0℃和100℃,一个是冰点,一个是沸点。如果要从0℃升到100℃,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你开阔的脚步和坚定的信念。这个冬天,你有足够的“热情”吗?    开始:0℃——“零”危不乱    0℃是冰点,即冰水共存的温度。这是液固共存的状态,流动和停滞的抗争,矛盾却趋于统一的玄妙。0℃空间,就像是我们
期刊
1 问:如果作最坏的打算,我就是审题审“偏”了、审“错”了,作文总分能得多少分呢?  答:以江苏卷(作文总分为70分)为例,审题审“偏”了,作文总分最高不超过26分;审题审“错”了,作文总分最高不超过16分。  2 问:据说,高考阅卷者阅一篇高考作文只有1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能把考生作文审题的“精度”分得那么清晰吗?  答:那你也太“小觑”我们阅卷老师的眼力了。一者,参加高考阅卷的
期刊
转身回望,那些不能承受之重    转眼间,高考已逝去一个多月,高三俨然成了回忆中华丽的青春盛典。回想自己不知不觉走过的路,不舍之余更多的是感叹。而今能梦圆武汉大学,使我更加相信,从一开始,就有一种信念支撑自己拼搏到现在,并将贯穿我的一生,这就是:虽然命运给了我一个过早不完整的家庭,但教会了我一种信仰——只要相信自己,不向苦难低头,一切皆有可能!  九年前的我,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农村孩子,和其他孩子
期刊
Q 现在什么行业最吃香?我该怎么去了解这个行业?  山东烟台 孙书明  A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它与众不同的优势,只不过大众的关注度不同罢了。什么行业好,什么行业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身在职场的人。职场人往往有着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专业及行业了解颇深。我们在判断时,不妨听听取家长的意见,或者请教亲戚朋友,特别是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亲戚朋友。当然,有条件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多听听不同行业人
期刊
每一位考生都期待着自己能在一年的拼搏后,捧着心仪院校沉甸甸的大红录取通知书,那是对自己十几年辛苦付出最好的犒赏。可是,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到来都必须要经过一道关口——录检。“录检”顾名思义就是录取检查,它是各省级招办在高考录取中特设的机构。用于检查每位考生的录取和退档是否合理。每一位被录取或是被退档的考生都会经过录检工作人员之手。但是,录检也并非秘不可测。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您推出四川省一位录检工作人
期刊
曾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郭老师,你是一位历史老师,是什么原因使你对高考志愿产生了兴趣,成了一位填报志愿的专家了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回首21年高考志愿的探索之路,我的体会是如此深刻。  1979年,我考大学时,分数在黑龙江省虎林县文科考生中名列前茅,但由于不懂高考志愿填报,第一志愿竟填的是黑龙江省财政专科学校。如不是当时省招生办针对许多考生不懂如何填报志愿的情况,允许高分考生重填志愿的话,我的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