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和提倡自主体验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的自然体育精神,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有诸多体现。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和提倡自主体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拓展并丰富了自然体育的内容。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兴趣 自主体验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227-01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验的是何种兴趣呢?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老师只负责提供场地、器材,学生自由活动,是否就能体味体育教学的乐趣呢?显然不是。所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放羊式教学,只能让少数具备体育运动技能的学生享受自由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而不能让大多数试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获得体育方法技能的同学体验体育教学的乐趣。
  1.1 运动技能得以提高,从而产生成就感
  尽管体育课程的设置其深层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但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体育运动的全部知识,最终归结为技能与方法,技能就是体育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育知识如果只以理论形态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而不能通过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只能反映学生的记忆能力强,而丝毫不能说明体育能力的高与低。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掌握某种方法与技巧,并得以表现与展示,他就会获得一种难以言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是体育学习的乐趣所在。如果在体育课上学生的体育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当然会逐年下降,所以有调查表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这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缘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未能真正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使其逐渐产生倦怠心理,学习热情得不到正向强化,因而学习积极性逐年下降。
  1.2 在体育教学中身体进行适度运动后体验到的快感
  尽管体育运动与人的身心愉快之间的联系还缺少生理学与心理学的严谨证明,但无数经验事实早就肯定了这一点。所以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之下,从事体育运动、回归人的自然状态成为越来越多的白领阶层与普通百姓业余时间的最佳选择。各类球馆、游泳馆、健身房充斥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种拓展训练营也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到球馆或健身房挥汗如雨,到野外自然环境中去进行拓展训练,表面看都是在“玩”,其深层原因,恐怕还是追求紧张工作之后的快感与放松。
  众所周知,由于人口众多、优质的教学资源缺乏、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等原因,当前我国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压力巨大,学业负担很重,学生在教室内学习的时间远远高于室外运动的时间,因而在体育课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会使学生获得难得的放松与愉悦。体育课上适宜的运动负荷与合理的运动组合是体验体育乐趣的重要因素。体育课上没有适度的运动负荷,一味听从少数学生的所谓兴趣,教师放弃了教的责任而只给学生玩的自由,少数学生满头大汗而多数学生却冷冷清清,这既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也无益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1.3 体育教学比赛中相互协作配合的满足感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比起其他学科更开放而自由,同伴间的协作配合更容易获得老师的认可与赞许。特别是球类项目及一些集体项目,学生在从事这种类型的体育运动时友伴间的默契配合常会使学生有一种心意相通、心有灵犀的美妙感觉。比如在足球项目中有球队员组织进攻,而无球队员有意识地向空位跑动,牵扯对方的注意,进而突破对方的防守,获得有效的进攻,即使是没有进球得分,这种简单的攻防演练也常会使同伴产生配合成功后的愉快感和成就感,进而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学生时代的这种协作配合是未来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倡导自主体验
  2.1 动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的自主体验
  体育教学特有的方法是与身体练习分不开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遵循认识规律,通过视觉、听觉来领会和感知动作的形象、过程、要领和方法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习,通过自主体验来建立运动本体感受,最终达到掌握体育动作与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设置体育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但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牢固的动作技能是体育教学无可争议的基本任务。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告诉我们,人的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学习者自身的练习与体验,才能达到熟练与自动化阶段。因此,学生的自主体验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
  对于体育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同样如此。没有学生自主模仿与练习,老师教得再精彩,学生仍然不会真正掌握体育的技能与方法,更谈不上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所以说学生上了十多年体育课,前滚翻从小学一直翻到大学,学生仍然不得要领,没有掌握有效的体育锻炼手段,课后缺少有效的自主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2 体育课程的独特性质在于身体的自主体验
  身体练习是体育学习中自主体验的主要手段。身体练习体现了体育课的根本性质,也是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与必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体育动作技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但学生的练必须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之下进行,那种没有组织、没有目的的自由练习,决不是自然的体育教学。恰当的身体练习组织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必要的动作技能,还能使他们的身体承受适宜的负荷,有助于使其体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如果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就背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性质,也就称不上是体育课了。
  通过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考察,看到一些曲解课程标准的做法,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有的把围棋、象棋、吹肥皂泡等引入教材,有的用硬纸板制成预构件,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去组装房子、汽车,有的把尿素袋开发成“时装”,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走时装。这些做法既学不到什么体育的知识、技能,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疏离了体育课程的自然性质,应该予以纠正。
  3 结语
  当代的自然体育精神,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有诸多体现。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和提倡自主体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的研究体现出了课程的时代性,拓展并丰富了自然体育的内容,是在旧思想基础上形成新精神的一种蜕变。
  参考文献
  [1] 王松林.关注新课程—— 追求和谐灵动的体育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4):101-102.
  [2] 王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互动性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5):77-79.
  [3] 李宝玉.新课程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5):89-91.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中,对机械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方向开设的工程强化训练的实验设计和实践。对于在独立院校中,结合职业技能考证开展工程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
针对外墙涂料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及表现做简要分析,并按照现行标准及规范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提出预防控制及改进措施。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基因”一词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变,已经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更精准的解释。基因概念历史渊源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本质上揭示生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混凝土由于能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可减少噪音、保护环境、实现文明施工等因素,而被广泛推广应用.但在工程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鄂尔多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煤炭资源为依托,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多元化经济不断发展完善,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关键词:煤炭经济 多元化 发展模式 鄂尔多斯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38-02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小型汽车的数量猛增,停车问题成为决定一个住宅小区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因数。而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坡道设计、车库层高、停车
文章通过防撞护栏施工管理实践.简要介绍了波形梁护栏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作者简介:董燕(1972.10-),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英语教研组,社会科学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英语认知程度设置学期考核题目和题型,以便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同时,教师通过对高职公共英语考核方式的探索实践也有助于英语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考试; 考核方式  中图分
摘要:现如今,社交网络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广泛应用,使得师生关系的发展不仅局限在课堂,还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利用社交网络实现互动沟通,可以说社交网络为发展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是,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社交网络这一平台,师生关系没有朝着预期的希望发展,本文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两方面对阻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社交网络;师生关系;阻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
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往往造成建筑物的倾斜、开裂或损坏。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与上部结构措施,可以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文章从建筑、结构和施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