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于天地间为物峙a,或盘如龙,或踞如虎,或仪如凤,或曳如龟b,或巾而峨c,或笔而锐,或笥而方d,或盖,或笏e,或旗,或印,形象物而名随之。昆阳并海而县f,诸峰自西南来,气势横逸,若万马之奔。距郭近一峰特耸,若勒回马首而顾其群,其旁起中伏若马背负鞍,故名马鞍山。春时杖屦西郊g,见云雾吞吐,花木纷披,宛然紫茸翠毛之饰,晃眩吾目。
周氏族居其下,箕裘诗礼h,逾二百年行之。翁荐于乡,登龙虎第i,春风得意,看花长安j。堂叔父苍岩先生尝五马台藩k,其子延甫升上庠l,几为走马舍选m。程悠景没,皇路险倾,昔驰今止也,昔骤今拘也,昔康庄今皂枥也。翁德不逾闲n,以一静镇群竞o,顾生平出处有似兹山。方相羊以盟吾老p,故自号焉。
噫嘻!八骏不游,六螭犹在,翁将舄奕乎高驷q,驱策乎要途,追飙抹电,一瞬千里,乃挂长林、倚高岳r,使樵夫牧子得熟视而摩挲之s。昔马伏波年六十余自请伐胡t,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上曰:“矍铄哉!”翁年过伏波而貌腴意远,如有用我,尚堪一行否?翁笑曰:“吕公后车u,申公蒲轮v,皆后吾十年,吾秣吾马矣!”予闻翁言,颇壮翁,而知翁之寿未艾也。翁行,予亦执鞭从后。
(《全元文》卷三七一)
a 物:标志。峙:耸立。
b 曳:拖,牵引。
c 巾:裹头或缠束、覆盖用的织物。
d 笥:盛饭食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e 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来记事,也叫手板。
f 昆阳:今属浙江。并:通“傍”,挨着。
g 杖屦:拄杖漫步。
h 箕裘:《礼记·学记》记载:“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
i 龍虎弟:即“龙虎榜”,高中进士。
j 春风得意,看花长安:唐代孟郊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内看花的节目。
k 苍岩先生:鞍山斋主人周行之的叔父周元龟,字锡畴,号苍岩。后文的“翁”即周行之。 五马:周元龟曾做过台州知州。宋代州的区域相当于汉代的郡。汉代郡太守外出乘坐五马驾的车,因此“五马”成为太守以及后来知州的代称。台藩:即台州知州。
l 延甫:周元龟的长子周益昌,字延甫。 上庠:指太学。
m 走马舍选:指前去参加科举考试。
n 德不偷闲:指不在道德节操上对自己有所松懈。
o 以一静镇群竞:指冷静地对待各种烦忧。
p 相羊:同“徜徉”,自由自在地往来。
q 舄奕:连绵不绝的样子。
r 挂长林、倚高岳:高高地悬挂在远方的树林上,靠着高山大岳,比喻前程远大。
s 熟视而摩挲:意思是仰慕而赞叹。
t 马伏波:即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u 吕公后车:吕公即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又称姜太公。他八十余岁时受到周文王的重用,后助周武王完成灭商兴周的大业。
v 申公蒲轮:申公,名培,也叫申培公,鲁人,精通《诗》学。汉武帝征召他到长安讲《诗》,因其高龄,乃用蒲草裹垫车轮,以便减少颠簸。
山耸立于天地之间。山的形态各异,有的蟠卧如龙,有的蹲踞如虎,有的容貌如凤,有的匍匐如龟,有的像竖起的裹头巾,有的像尖尖的笔而直指天空,有的像方形的竹笥,有的像一面旗子,有的像一方印,山的形状像什么就起什么名字。昆阳近傍海岸,山脉从西南方向延伸过来。气势雄豪,连绵不绝,远远望去如万马奔腾。城郭附近有一座山峰特别高峻,仿佛一匹奔马在回头看后面的马群,它两旁高,中间低,很像马背上的鞍,所以被称为“马鞍山”。春天拄杖信步到西郊游玩,放眼望去,只见云雾缭绕,满山都是繁茂的花木,宛如装饰在马背上的厚绒和翠毛,使我眼花缭乱。
周氏自祖上一直居住在马鞍山下,祖祖辈辈书香门第已有二百多年。周行之老先生曾被地方推荐应试,高中进士,荣登龙虎榜。周行之先生的堂叔父周元龟曾做过台州知州,周元龟长子周益昌曾就读于太学,也曾努力几次前去参加考试。路途遥远,前景暗淡,仕途坎坷。先前曾驰骋奋进于康庄大道,现在则被羁困于山野家中,犹如骏马伏厩。但是周行之先生不以得失为怀,并不因此而在道德品行上对自己有所松懈,而是冷静地对待所遇到的各种忧烦。周行之先生回看自己的生平经历,觉得好像跟这座山差不多,两头高中间低,在低谷的徜徉中方能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故而以鞍山作为自己的斋名。
啊!周穆王的八匹骏马现在不再驰骋了,但六条如蛟龙般的螭仍然还在。周行之先生将驾着连绵不绝的山组成的大马车,一瞬千里,风驰电掣般地疾驰在要途上。他的大名将高高悬挂在远方的树林上,倚刻在高山大岳上,让那些樵夫和牧人注目细看而抚摸赞叹不已。当年,东汉名将马援六十多岁自请率兵伐胡,为了使皇帝同意,他故意倨傲神气地骑在马背上左顾右盼,以示自己还可以打仗。汉光武帝看后高兴地说:“马老将军精神真矍铄啊!”周行之先生现在虽然年岁已经超过伏波将军马援,但身体仍很健壮,志向也很高远,我就问他说:“如果朝廷有用得着您的地方,您还能去做一番事业吗?”他笑着回答:“当年,姜子牙受聘周文王,申培公受汉武帝征召,年龄比我还大十岁呢,我要喂养好我的马,准备出山去做一番事业。”我听了周行之先生的话,深深被他的矢志报国、壮心不已所感动。由此我知道周行之先生的事业和生命还远远没有终止,他如果受到征召出山去为国效力,我将执鞭追随其后。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诗人、文学家。南宋时任泉州教授、从政郎等职。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名重一时,学者称其“霁山先生”。
本文虽名为“鞍山斋记”,但开头一段所记是“斋”的环境和“斋”名的由来,二、三段所记均是“斋”的主人,文章从头至尾并未记“斋”的本身,像“斋”的房舍如何、斋的室内陈设如何等,均未提及。看似文不对题,其实完全是作者的有意之笔。因为作者写这篇“记”的真正意图并非要介绍“斋”的本身,而是要以记“斋”为缘由,借题发挥,突出“斋”主人的精神品质。
作者着意刻画的斋主人——周行之老先生早年登科入仕,本想做一番事业,却由于“程悠景没,皇路险倾”而遭挫折,和亲族一样困处山野,犹如骏马伏厩。但他不以得失为怀,年事虽高,却壮志犹存,仍期望有一天能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直探斋主人的内心世界,娓娓道来,步步深入,转接自然,行文流畅,读来引人入胜。特别是文中的众多比喻,用得十分妥帖,而且极为生动形象,这便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海涛)
周氏族居其下,箕裘诗礼h,逾二百年行之。翁荐于乡,登龙虎第i,春风得意,看花长安j。堂叔父苍岩先生尝五马台藩k,其子延甫升上庠l,几为走马舍选m。程悠景没,皇路险倾,昔驰今止也,昔骤今拘也,昔康庄今皂枥也。翁德不逾闲n,以一静镇群竞o,顾生平出处有似兹山。方相羊以盟吾老p,故自号焉。
噫嘻!八骏不游,六螭犹在,翁将舄奕乎高驷q,驱策乎要途,追飙抹电,一瞬千里,乃挂长林、倚高岳r,使樵夫牧子得熟视而摩挲之s。昔马伏波年六十余自请伐胡t,据鞍顾盼,以示可用。上曰:“矍铄哉!”翁年过伏波而貌腴意远,如有用我,尚堪一行否?翁笑曰:“吕公后车u,申公蒲轮v,皆后吾十年,吾秣吾马矣!”予闻翁言,颇壮翁,而知翁之寿未艾也。翁行,予亦执鞭从后。
(《全元文》卷三七一)
注释:
a 物:标志。峙:耸立。
b 曳:拖,牵引。
c 巾:裹头或缠束、覆盖用的织物。
d 笥:盛饭食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e 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来记事,也叫手板。
f 昆阳:今属浙江。并:通“傍”,挨着。
g 杖屦:拄杖漫步。
h 箕裘:《礼记·学记》记载:“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
i 龍虎弟:即“龙虎榜”,高中进士。
j 春风得意,看花长安:唐代孟郊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内看花的节目。
k 苍岩先生:鞍山斋主人周行之的叔父周元龟,字锡畴,号苍岩。后文的“翁”即周行之。 五马:周元龟曾做过台州知州。宋代州的区域相当于汉代的郡。汉代郡太守外出乘坐五马驾的车,因此“五马”成为太守以及后来知州的代称。台藩:即台州知州。
l 延甫:周元龟的长子周益昌,字延甫。 上庠:指太学。
m 走马舍选:指前去参加科举考试。
n 德不偷闲:指不在道德节操上对自己有所松懈。
o 以一静镇群竞:指冷静地对待各种烦忧。
p 相羊:同“徜徉”,自由自在地往来。
q 舄奕:连绵不绝的样子。
r 挂长林、倚高岳:高高地悬挂在远方的树林上,靠着高山大岳,比喻前程远大。
s 熟视而摩挲:意思是仰慕而赞叹。
t 马伏波:即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u 吕公后车:吕公即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又称姜太公。他八十余岁时受到周文王的重用,后助周武王完成灭商兴周的大业。
v 申公蒲轮:申公,名培,也叫申培公,鲁人,精通《诗》学。汉武帝征召他到长安讲《诗》,因其高龄,乃用蒲草裹垫车轮,以便减少颠簸。
大意:
山耸立于天地之间。山的形态各异,有的蟠卧如龙,有的蹲踞如虎,有的容貌如凤,有的匍匐如龟,有的像竖起的裹头巾,有的像尖尖的笔而直指天空,有的像方形的竹笥,有的像一面旗子,有的像一方印,山的形状像什么就起什么名字。昆阳近傍海岸,山脉从西南方向延伸过来。气势雄豪,连绵不绝,远远望去如万马奔腾。城郭附近有一座山峰特别高峻,仿佛一匹奔马在回头看后面的马群,它两旁高,中间低,很像马背上的鞍,所以被称为“马鞍山”。春天拄杖信步到西郊游玩,放眼望去,只见云雾缭绕,满山都是繁茂的花木,宛如装饰在马背上的厚绒和翠毛,使我眼花缭乱。
周氏自祖上一直居住在马鞍山下,祖祖辈辈书香门第已有二百多年。周行之老先生曾被地方推荐应试,高中进士,荣登龙虎榜。周行之先生的堂叔父周元龟曾做过台州知州,周元龟长子周益昌曾就读于太学,也曾努力几次前去参加考试。路途遥远,前景暗淡,仕途坎坷。先前曾驰骋奋进于康庄大道,现在则被羁困于山野家中,犹如骏马伏厩。但是周行之先生不以得失为怀,并不因此而在道德品行上对自己有所松懈,而是冷静地对待所遇到的各种忧烦。周行之先生回看自己的生平经历,觉得好像跟这座山差不多,两头高中间低,在低谷的徜徉中方能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故而以鞍山作为自己的斋名。
啊!周穆王的八匹骏马现在不再驰骋了,但六条如蛟龙般的螭仍然还在。周行之先生将驾着连绵不绝的山组成的大马车,一瞬千里,风驰电掣般地疾驰在要途上。他的大名将高高悬挂在远方的树林上,倚刻在高山大岳上,让那些樵夫和牧人注目细看而抚摸赞叹不已。当年,东汉名将马援六十多岁自请率兵伐胡,为了使皇帝同意,他故意倨傲神气地骑在马背上左顾右盼,以示自己还可以打仗。汉光武帝看后高兴地说:“马老将军精神真矍铄啊!”周行之先生现在虽然年岁已经超过伏波将军马援,但身体仍很健壮,志向也很高远,我就问他说:“如果朝廷有用得着您的地方,您还能去做一番事业吗?”他笑着回答:“当年,姜子牙受聘周文王,申培公受汉武帝征召,年龄比我还大十岁呢,我要喂养好我的马,准备出山去做一番事业。”我听了周行之先生的话,深深被他的矢志报国、壮心不已所感动。由此我知道周行之先生的事业和生命还远远没有终止,他如果受到征召出山去为国效力,我将执鞭追随其后。
【点评】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诗人、文学家。南宋时任泉州教授、从政郎等职。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名重一时,学者称其“霁山先生”。
本文虽名为“鞍山斋记”,但开头一段所记是“斋”的环境和“斋”名的由来,二、三段所记均是“斋”的主人,文章从头至尾并未记“斋”的本身,像“斋”的房舍如何、斋的室内陈设如何等,均未提及。看似文不对题,其实完全是作者的有意之笔。因为作者写这篇“记”的真正意图并非要介绍“斋”的本身,而是要以记“斋”为缘由,借题发挥,突出“斋”主人的精神品质。
作者着意刻画的斋主人——周行之老先生早年登科入仕,本想做一番事业,却由于“程悠景没,皇路险倾”而遭挫折,和亲族一样困处山野,犹如骏马伏厩。但他不以得失为怀,年事虽高,却壮志犹存,仍期望有一天能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直探斋主人的内心世界,娓娓道来,步步深入,转接自然,行文流畅,读来引人入胜。特别是文中的众多比喻,用得十分妥帖,而且极为生动形象,这便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