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及其产品,是笔者研究中国经济20年来所见到的最大的定时炸弹,不早制止,后患无穷。
  影子银行,乃近年中国经济的一条风景线。它带起了地方基建投资的回暖,拉出了经济增长的反弹,也为几年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如今影子银行的总规模为23.8万亿元,相当于GDP总规模的46%,信贷总量的25%。影子银行在2012年托起了融资的半边天,可以说没有影子银行就没有今天经济的复苏。在银行金融中介功能弱化之时,影子银行承担着为实体经济输送流动性的功能。不过,影子银行不论在吸收资金还是在放贷上,均存在着大量违规现象,其主要资金去向不是地方政府就是房地产。
  信托基金近年十分火爆,通过独立发行和银信合作,吸收了大量资金,其总规模达到7.5万亿元,已经超过保险成为金融行业的第二大资产种类。2012年信托基金中的大部分资金,被投向地方融资平台。那里的多数基建项目根本无法达到10%以上的投资回报,无法偿还信托贷款,有些甚至连利息都付不出来。与银行贷款不同,信托基金一般年限2-3年,届时需要将资金返还给投资者。而且信托基金的资本金远弱过银行,一旦有1-2个项目倒闭,整个信托基金将面临违约的困境。
  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另一类高危影子银行。银行买入企业债券等中长期债券,再以较短的年期将证券分拆,卖给零售投资者。期限错配、风险错配比较明显,一旦由于什么原因资金流入放缓,银行势必面临流动性的困难。不少银行更推出资金池概念,在不披露投资对象的情况下先吸收资金(往往销售人员还口头上承诺回报担保),再找投资目标。有迹象显示,银行的高层有意将储蓄资金移向资产管理,一方面获取更高利润率,另一方面逃避监管。他们这样做,其实在将银行变成对冲基金,一旦市况有变,并不擅长资产管理的银行可能面临资产质量的恶化,甚至大批诉讼。
  券商资产管理,在影子银行中算是相对较小的,不过近来却以每天100亿元的速度增长着,大有后来居上超过信托基金的架势。在金融创新的名义下,券商资管大举将银行表外资金移向风险投资领域,外部缺少监管,内部风控也不成熟。
  影子银行大行其道,有其历史因缘。首先,2010年起,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了量化收缩阶段,政府通过信贷额度来管理宏观环境,迫使银行终止对大量客户的借贷业务,将这些客户推向非常规银行。其次,央行所给定的利率过低,银行储蓄持续外流,逼迫银行寻求其他理财产品以稳住储蓄基础。再者,银行多已经上市,利润追逐诱导其转向更有利可图的产品,哪怕承受更多的隐含风险也在所不辞。
  中国的影子银行,多涉及结构性产品,证券组成复杂,透明度低,缺少监管,而且不少与土地或土地担保有关。这些产品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CDO(债务抵押债券)产品有惊人的相似。和美国当时的衍生产品相比,中国的产品基本没有杠杆运作,但是这些产品不仅在金融机构中销售,更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发到个人投资者手中,这些投资者绝大多数不了解产品背后的证券及其隐含风险。这些结构性金融产品之间,往往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个产品出事,可能相互牵连一片。
  认为笔者对影子银行的看法耸人听闻的,主要有两种反驳意见。1)“混业经营乃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混业经营,利弊孰大尚在争论之中,此处不作讨论,不过经营什么产品、如何控制风险十分重要。以目前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风控管理和监管力度,“失控”恐怕不是危言耸听。2)“借贷地方政府有土地作抵押,而且土地价值打五折,难道房价要跌五成以上?”房价会跌多少笔者不知道,不过全中国的借贷都拿土地抵押,一旦房市逆转,市场上全是卖地的,找不到买家。雷曼兄弟的资产也值钱,但是流动性一口气喘不上来,倒闭了。
  以下是笔者所看到的走向信贷危机的路线图:通胀回升—央行加息—资金止步固定收益产品(企业债、理财产品)—部分地方平台无法偿债—影子银行信用受损—流动性枯竭—地方平台大规模违约—银行被迫埋单—银行信贷收缩—房地产、地方平台、影子银行一起爆掉。
  其实,在出事之前提早将影子银行拆弹,在理论上并不困难。笔者看来技术上不外乎是限售令、清理、剥离这三部曲,但是实际上要困难得多。影子银行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对GDP的追逐。增长放缓、银行惜贷,是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政府需要通过体外循环,将资金注入到仍可制造增长的部门去。只要政府此情不改,禁止一种影子银行,只会令另一种影子银行盛行。政府监管银信合作,徒使券商资管发力便是一例。
  影子银行越滚越大,风险越聚越高。提早拆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过这还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提早拆弹对于政治家,却是两难。拆弹如果成功,风险消失,其他人就根本不认为风险存在。拆弹如果失败,则所有的指责全冲着自己。
  一旦危机爆发,笔者认为经济会受到一次震荡,市场会受到一次震荡,不过接下来应该是V型反弹。中央政府的债务占GDP比率不过15%,加上地方债务、铁道部债务和政策银行债务,比率不过61%。笔者相信政府有财力和政治意欲来快速拯救,而且经过2008年金融风暴,拯救银行有前例可循,政策出台速度可以快许多,至于中国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自不待言。笔者认定一旦影子银行爆掉,政府的拯救可能来得较快,但是之前估计有痛苦和恐慌的一跌。
  中国过去十年的增长靠的是提高杠杆,这打造出了2005-2008年的产能扩张、2006-2011年的房地产扩张和2009-2012年的地方债务扩张。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远大过美欧日央行,中国M2/GDP比率的上涨远大过美欧日。时至今日,中国经济需要越来越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才能达到一定程度的GDP增长。近来GDP在增长,企业利润却在倒退,增长的难度在加大,而且显得不可持续。硬要把GDP人为地搞上去,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影子银行及其产品,是笔者研究中国经济20年来所见到的最大的定时炸弹。其特性与美国危机前的投资银行和衍生产品有惊人的相似。不早制止,后患无穷。
其他文献
进入2013年以来,A股市场在春节前出现大幅上涨,而节后表现相对疲软。节前,市场基准指数巨潮1000累计涨幅为10.1%,而节后至2月22日,累计跌幅为5%。从市值规模来看,节前巨潮大盘累计上涨9.4%,巨潮中盘上涨11.9%,巨潮小盘上涨10.7%。同期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累计上涨11.2%,涨幅略低于巨潮中盘,明显高于巨潮大盘。节后,巨潮大、中、小盘分别下跌6.8、2.7和1.7个百分点。受累
期刊
作为一份十分古老的职业,侍酒师的精神一直未变:服务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服务的目的就是让顾客感到快乐。  2012年9月,隶属于广东省酒类协会的广东省品酒师侍酒师管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其目的是通过培养专业的酒类服务人才,提高大众对酒类的认识、辨别及鉴赏能力。而侍酒师这个名词不仅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第一次以官方认可的职业身份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品酒师与侍酒师的区别  作为一门职业,品酒师在中国
期刊
2013年伊始的“开门红”行情让投资者再度品尝到股市投资的甜头。从3月信心指数调查来看,对2月投资收益表示满意的尤以机构投资者为多,占比达68%。进入2月,以春节时点来划分,节前股市维持上涨势头,节后开盘首日的2月18日上证综指一度冲高到2444.8的高点,但随后开始掉头向下,截至2月22日,上证综指较2月初下跌4%。3月指数较上月小幅下跌7%,为64。  其中,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78,较下降4
期刊
作为“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随着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曾经逐渐淡出国人视线,如今其却以“奢侈品”的全新姿态回归。  1766年,一群修士在修复达芬奇手稿的时候,发现了其构想的一种代步工具—自行车的雏型。1791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了人类最早的自行车“木马轮”小车。1886年,被誉为“自行车之父”的英国机械工程师约翰·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与今天的自行车基本一致的样式。  在中国,
期刊
“虚拟养老院”摆脱了实体养老院在场所、设施以及设备等方面的束缚,老人在家中就可以享受专业的服务。这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既减轻了政府负担,又能帮助加盟企业拓展老年服务市场。  近10年来,中国老年人的数量正在以每年逾3%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而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7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迅猛
期刊
铁矿石上演“疯狂的石头”行情,但价格大幅攀升缺乏实质的需求支撑,2013下半年将有下行风险。  因极高的价格波动性,铁矿石常常被称为“疯狂的石头”。圣诞、新年期间,海运铁矿石的现货价大幅上涨,自2012年圣诞以来已经上涨了17%,目前每吨155美元(到岸价,62% Fe)的价位,与2012年9月6日触及的88.5美元(到岸价,62% Fe)低点相比,攀升了75%。  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现货价的飙
期刊
信贷型对冲基金专注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并通过三种方法获利。  第一,基础信贷策略自下而上精选高收益债券,投资要点是债券挑选技能和避免踩雷,  如嘉汉林业债券在浑水做空报告之后,令不少基金折戟。  第二,宏观信贷策略自上而下,倚重对行业或资产类别中大规模错误定价的发现,  最著名的例子是保尔森基金在2007和2010年通过卖空次级贷款获利87亿美元。  第三,相对价值信贷套利策略通常进行配对交易,  
期刊
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政企不分,这一点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改变。但是今日研究国企改革,必须结合金融危机的基本经验,即,公共财政的基础必须稳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政府长期、合理、有效地分散持股。因此,国企改革必须探索新思路。  在经济学领域,对很多题目的研究是经久不衰的。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很不幸,也沦为了这类话题。我自己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读博士期间,以及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研究的重点就是国有企
期刊
中国便利店市场潜力巨大,竞争对手众多。然则,外资放慢扩张脚步,内资饱受低毛利之苦。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挖掘单店价值成为未来出路。  中国内地第一家便利店于1992年在深圳诞生。自此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便利店开始遍地开花,尤其是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附表)。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单店效益上,中国的便利店业态都尚未成熟,仍处于培育期。  在便利店
期刊
进入5-6月,经济基本面发生鲜明变化:其一,库存周期的第二低点出现,增长担忧缓解;其二,政策压力缓解,地产局面缓和,政策大方向微调中;其三,美元走弱,全球局部风险缓解,风险偏好上升。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资产配置的结构问题,配置回归均衡化是必选动作。  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市场面而言,5-6月都是一个重新布局的阶段,或者说市场和基本面都到了转折点。就基本面而言,3-4月的PMI出现了明显的反季节性,这是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