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一片痛骂声中才得知中国还有梁实秋这么个人,在我的记忆里,他只是个被涂抹得白粉斑剥的角色。因此,当我第一次看到台湾刊印的《远东英汉大辞典》封面上,主编的大名赫赫然是“梁实秋”时,先是愕然,继而自作聪明地断言:喔,他到底改了行。(或者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干上了第二职业”)却不知梁实秋早就是一位名闻遐迩的语言学家——真是可悲而可怜的无知呵。
  事隔数年,一册装帧简朴的《雅舍小品》,来到了我这个已不再是烂漫天真的中年人身边。它们没有浓艳奇幻的色彩,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通篇是平淡的世事和凡人百态,萌动于字里行间的却是犀利而充满智慧的幽默。他说的是四十年前中国的人情世态,可叫你不觉得陌生,似乎相去并不遥远:昨日的“非”,未曾变为今日的“是”。于是,你惊叹我们民族个性的生命力何以如此坚韧,何以太阳总爱照着我们的后脑勺上,给我们投下个老也摆脱不了的长长的阴影。
  梁先生叹谓“以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瞧这话,今天听来,还是那么“水灵灵”的,用来描述八十年代的“中国小皇帝”,再贴切不过了。看来,“中国小皇帝”不仅是八十年代的一种时弊,他们的先祖,早就纷纷把他们扶上了“宝座”。没有皇帝,天下要乱,皇帝一多,天下更乱,这忧,梁先生担得着实有理,今天,我们这一代不也继往开来地担起这个忧来了吗?!
  梁先生对讲排场撑场面的婚礼极言针砭,讥讽这些人“甘愿铺张,唯恐人家不知,更恐人家不来”,一方面登报“一切从简”,一面却是“倾家荡产的敬治喜筵”。客人们除了真有友谊的外,或是签到,出钱看戏,或是“以双肩承一喙的前来就食”,至于酒宴上庸俗的玩笑,闹新房时的恶作剧,更是“在刑法上都可以构成诽谤、侮辱,侵入私宅和有伤风化等等罪名”。他提倡的是一种“简便、节俭、合理、愉快”的结婚仪式,这一点,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婚礼新风,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在梁先生的眼中,酒席上肉麻的让席,实属虚伪,“圆台面半径都是一般长,任何位置都可享受同样的利益,再说,让来让去,每个人总有一个座位”。倒是梁先生以自己每天在公共汽车里“杀进杀出”的亲身体验中,发现了一般人的处世道理:“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这才是那些热衷于让席的“谦谦君子”的内心独白。
  梁先生苦于“凡是约期取件的商店,因爽约而使我们徒劳往返的事是很平常的”,便不无挖苦地究其原因是:“外国人只有在四月一日那一天才肯相绐为乐,而我们,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随便那一天都无妨定为万愚节。”
  总之,他写音乐,写下棋,写男女心态,他谈旅行,谈送行,谈乞丐,谈理发,四十年前的林林总总,今天读来依然那样的新鲜而切中时弊,这,也许就是这些文字的生命力的原因。四十年前结的果实,今天依然那么有 味,这才是真正的春华秋实。这类隽永的小品,不妨多购几本,放在案头,压在枕下,搁在口袋里,兴之所至,翻上几页,悠悠地品味。
  梁先生饱尝乡愁之苦,晚年时更想此生能最后一睹朝朝暮暮魂梦萦牵的故土,无奈回天无力,含恨怅然地踏上了人生的归途。梁先生在台湾出版过《雅舍小品》的三本续集及散文集《雅舍忆旧》,《雅舍志文》,但愿这些文集能早日穿越已经开始烟消雾散的台湾海峡,载着长眠于九泉之下的梁先生的游子之心,回到他神游久矣的故土。
  
  (《雅舍小品》,梁实秋著,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第一版,0.95元)
其他文献
陈言亦有新意    这些年来,在精神领域中,时有某些现象令人颇费思量。其中之一,就是曾在近百年中广泛流行并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一些思潮,在销声匿迹了多年之后又破土而出,扮演起崭新的角色,并受到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自然,对这种旧戏新唱的现象,有人也许会觉得不屑一顾。然而,我们思忖再三,却总觉得,这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或许,这里用得着老黑格尔的一句套话,同样一句格言,如果分别出自儿童和老年人口中,其
梁释慧皎所著《高僧传》是历史上公认的第一部系统的僧传。作者记载了自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东传至粱天监十八年这四百五十三年中“二百五十七人,又傍出附见者二百余人”的佛教历史人物传记,分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十门,条贯缕析,蔚为大观。此书为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资料,在体例上亦为以后的《唐高僧传》、《宋高僧传》,《明高僧传》所沿用。  其实,在慧皎之前,已有众家僧传,它们
南果梨是海城市王石镇什司县村特产,以其色泽鲜艳、美味可口而畅销,素有“梨中之王”的美称。为了更好的推销南果梨,特对其栽培管理及贮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严格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而提高南果梨的独特品质,使之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1 南果梨幼苗栽培管理  1.1 起根栽植  南果梨属须根系植物,应裸根移植,栽植密度以5米×5米或5米×6米为宜。  1.2 定干  梨苗发芽的2~3月,在其主干距离地面约
原生宗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与传统的宗教信仰相比较,原生宗教大多没有严格的教义、固定的组织和主持人,但都被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多数群众所信仰和遵从。这种流行于乡野的民间信仰常为人所忽视,甚至曾被斥为落后的封建迷信,多次遭受到主流文化的抵制与批判。尽管如此,原生宗教依然生存下来。为什么原生宗教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文化意义何在?它对
想写这个题目颇久了。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第一篇就是“文本的意识形态”,那么是否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才发现文本意识形态(尽管这是编辑者将相关的文章辑录在一起,但是詹明信本人知道此书的出版,可以认为他认可这一编排)?而我的感觉是太晚了,中国早就有文本意识形态了,那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意识形态概念相对为人们熟悉,无论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虚假意识”,还是阿
TY病毒病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简称,是近几年在普兰店地区乃至整个大连地区种植番茄上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害发生面积广,发病后几乎无法治愈,对番茄生产影响极大,我们在该病的防治技术上,除了加强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之外,重点引进试种多个抗病新品种,其中,甜禧是表现非常优秀的樱桃番茄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在2014年试验的基础上,2015年秋季又扩大了示范面积,目前绝大多数示范户已定植,田间长势良好。同
辜鸿铭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一大怪人。当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知道辜氏以极端保皇著称,仍因其长于英国文学,延聘入校。当时已入民初,他却留辫不去,自诩为“残雪犹有傲霜枝”,颇令人发噱。后来蔡元培被迫去职,校内教员发起挽蔡运动。辜鸿铭上台发言说:蔡先生是校长,校长就是我们这儿的皇帝,而皇帝是不能打倒的,因此蔡校长也不能走。以此理推出此种结论,实在使人捧腹,也不愧于他“怪人”的称号。  他的生平行状实在是怪。他
鉴赏唐诗是一种高雅而又复杂的艺术思维活动。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荟唐诗精华于一编,集艺术赏析之大成,为唐诗爱好者提供了方便。  这部辞典的特点是集中了国内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赏析文章,多有深邃的识见和精到的会意。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造语平易无奇,然而读来却有一种别调独弹的意境美,奥妙何在?《辞典》的笔触伸向时空、色调、音响、情感诸处,轻拨细点,人们就不
《伦敦杂记》的开明版曾使我为之心醉。当时极欲得《欧游杂记》一起通读,未能遂愿。现在,三联书店将两书合成一册,便于通览,实有惠读者。此是一喜。  写国外游记,很多人以“我”为主,凡属自己不甚了了的往往代之以身边琐事以充篇幅,还难免一股令人讨厌的浪漫的异域感。朱自清力避“我”字,不写“身边琐事”,也无“浪漫的异域感”,堪称为独具圣手,不同凡响。值得推荐给青年同志,尤其是一味追求所谓浪漫的那些朋友。此亦
罗素曾说过:“阅读哲学之后,我仿佛感觉到由山谷的小天地中解脱出来,看到了多彩多姿的新世界。”我没有进山出谷的亲身体验,但对罗素那种豁然开朗的欣然之感还是能领略几分的。鲁一士(J.Ro-yce)说得好,“哲学家应当追索的,乃是思想的流动、变化和冲突”,有深度的哲学著作之所以扣人心弦,使人顿生解脱之感,就在于有这种思想的流动、变化和冲突。它们具有一种神奇的启示作用,激发人的思想火花,使人在倏忽洞明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