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机械地学习,经常靠教师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从各方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何为有效性?归结起来,有效教学就是指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本文就从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浅谈几点对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认识。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注重知识,忽视能力的提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比较偏重于教师的授课过程,弱化学生的自我学习;重视机械的记忆过程,轻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怎样去学习,如何提高能力这一过程。
  2.学生负担比较重
  高中阶段,大家都追求高考成绩,学生负担很重,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究竟哪些知识是模棱两可的,自己也不清楚,考卷上的题目就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准则,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陷入了低效状态。
  3.追求教学形式
  没有把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上,而是追求教学形式。
  4.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没有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沉闷的课堂氛围也使数学课堂缺乏活力。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
  
  1.确立有效教学目标
  如何确立有效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从标准中学习如何去制定才合理,准确。教学目标不仅是一节课的,更是一学期的。教师对目标把握得越细致具体,就越能够突显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已有水平。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将更有针对性,学生的接受速度也会更快,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几乎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学生看似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教师的意思.这样的问答方式,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所以,在教师提问后还需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或者让学生之间互问,充分展现师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3.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光说不练假把式,接受了新的理论知识,就一定要在练习中巩固加深。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做了那么多题,却不见长进,甚至思路混乱。原因大致分为两点:一是学生内心的恐惧,觉得课后的每道练习题都有出现在考题中的可能,最好是提早准备,若是遗漏了,考试时就会不知所措;二是学生认为只要能解出难题,实力就会提高。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能做到融会贯通的题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题目,而且应该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和题目进行学习.学生能解答出来的题目越多越好。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有兴趣,只有保持兴趣,面对难题时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攻克。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场训练,当场讨论,当场讲评,重点展开解题思维的过程。
  这样,教师心中有数了,也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讲授学生的薄弱环节,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
  4.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冷落成绩差但恳求上进的学生。注重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与学生平等,相互尊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亲自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够熟悉掌握知识的整个过程,对新知识不再陌生,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便很自然地突现出来,会从新知识的获得中体成功的喜悦。因此,只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是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设计好的教学情境,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题型,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样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到讨论交流中来。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是师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数学信息、锻炼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技能的主阵地.高效的数学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从多年的教学生涯得知,初中几何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要有“五性”    “五性”指复习要有计划性、可变性、系统性、综合性、可检测性。  1.计划性  计划性指教师要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确定复习范围,分析学生状况:优生占多少,中等生占多少,后进生又占多少;了解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动向、情绪、态度,然后制订出课时计划,阶段计划,总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切忌前松后紧或前紧
文章阐述了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涵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着改进和创新。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应局限在狭窄的书本知识中,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意义,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书本知识。  应用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是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手段。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对解题进行合理的转化,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就是教师不断地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
文章以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以
当今学习理论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倡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但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关系到课堂目标的达成。    一、利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内初中“分层走班”研究背景和社会发展需要,其次阐述了研究内容和分工,以及研究思路和过程,深入探讨了研究可行性、步骤和方法,总结了在学术思想、学术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在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多个农村教学点整合撤并,大量农村学生转移到城镇学校就读,各种原因造成了农村学生“城市化”后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严重缺乏兴趣,学习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