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一法多用”的解题思路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bxg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及其配平的考查方式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必修一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论课,其辐射范围很广,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生涯。纵观近5年来的高考试题,并不会单独且直接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问题,而是贯穿着整个试卷,如选择题,化工流程题,基础实验题,以及推断题中,不论如何考察,一般和电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等相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怎么去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来对习题进行举一反三。
  二、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中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但单单从这十几个字来看,并不能看出到底它对解题有什么样的作用,而是要更深层次的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中隐藏的特点。从得失电子角度来看,氧化剂中元素的得电子数和还原剂中元素的失电子数是一致的,而从化合价的的角度来看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总数和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也是一致的,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与化学价升降总数在数值上来看也是一致的。因此,不难从氧化还原的实质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
  化合价升降法正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这一特点,通过控制化合价升降总数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的。在本文中笔者会详细介绍化合价升降法的使用。其对解决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口。
  三、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高中化学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实现“一法多用”
  在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问题,最常见的三种有,正向配平问题、逆向配平问题、缺项配平问题。以下将介绍化合价升降法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1.正向配平问题
  这种方程式的配平比较简单,首先观察方程式中,对于价态改变的元素是否全部被氧化(或全部被还原)。换言之,氧化剂只对应一种还原产物,还原剂只对应一种氧化产物。从反应物向生成物配平或从生成物向反应物配平均可。
  例1 ( )KI+ ( )KMnO4+( )H2SO4( )K2SO4 +( )MnSO4+( )I2+( )H2O
  其中还原剂是KI 对应的氧化产物只有I2,氧化剂KMnO4 对应的还原产物只有MnSO4。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正向配平问题,可以直接从反应物入手配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利用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相等的方法进行配平,可称之为化合价升降法。
  (1)标出化合价发生改变元素的化合价。
  如:KI中I的化合价为-1价,I2中I的化合价为0价。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7价,MnSO4中Mn的化合价为+2价。
  (2)计算出变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值。
  如:KI→I2,化合价变化值{0-(-1)}×2=2 KMnO4→MnSO4,化合价的变化值7-2=5
  (3)利用最小公倍数法给各化合价的变化值乘一个系数,使化合价的升高总数和化合价的降低总数相同。
  如2×5=10,5×2=10
  (4)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先对氧化剂和还原剂配平,再对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配平,最后再调整配平其他项。
  如:KMnO4→MnSO4 每转移电子一次,化合价变化5,需要转移2次,化合价的变化值才能是10。因此K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2。KI→I2,KI每次能向I2转移一个电子,化合价变化1,需要转移10次,化合价的变化值才能为10。因此KI的化学计量数是10。还原产物MnSO4中的Mn每次化合价变化5,需要转移2次电子,化合价的变化值才能达到10。氧化产物I2中I的每次化合价变化2价,只需要转移5次,化合价的变化值就能达到10。因此MnSO4 和I2中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5。反应物中含K元素的化合物全部配完,因此可确定K的离子个数为12。因此K2SO4的化学计量数为6。生成物中含硫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的系数已完全配完,因此可确定H2SO4 的化学计量数为8,又可确定反应物中氢离子的个数为16,从而确定生成物中H2O的化学计量数为8。得到方程式:
  10KI+2KMnO4+8H2SO4
  6K2SO4+2MnSO4+5I2+8H2O
  (5)检查元素、电荷、原子是否守恒。
  2.逆向配平问题
  当给定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或还原剂中的一种元素出现几种不同的价态时。换言之,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和同一物质中不同种元素间的反應),若从反应物开始配平则有一定的难度,可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即逆向配平。
  例2 ( )Cu+( )HNO3
  ( )Cu(NO3)2 +( )NO↑+( )H2O
  根据例1中使用的化合价升降法,只需对第四步进行调整,从生成物开始配平。
  (1)、(2)、(3)步简述:
  Cu→Cu(NO3)2 ,Cu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化合价变化值为2-0=2
  HNO3→NO,N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 化合价变化值为5-2=3
  2×3=6 3×2=6
  (4)由于生成物中N的化合价有两种,若从反应物开始配平无法确定HNO3的化学计量数,反之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则方便。
  由于变化6个化学价能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相等。因此可以从NO和Cu(NO3)2入手,NO中N的化合价变化一次改变3价,一共需要改变2次才能使化合价变化值为6。因此NO的化学计量数是2,而Cu(NO3)2中的Cu每次化合价变化2,需要改变3次才能使化合价的变化值为6,因此Cu(NO3)2的化学计量数是3。生成物中含N元素和Cu元素的化合物都已经完成配平,因此可以确定HNO3的化学计量数为8,Cu的化学计量数为3。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学计量数已经确定,因此H2O的化学计量数为4。因此得到方程式:   3Cu+8HNO33Cu(NO3)2+2NO↑+4H2O
  (5)检查元素、电荷、原子是否守恒。
  3.缺项配平问题
  缺项配平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未写出,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所缺的物质通常是H+、OH-和 H2O,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边加H+、OH-和H2O即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这类方程式的配平不仅要配平化学计量数,还要写出未知物的化学计量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确定未知物并配平。
  例3 ( )MnO-4+( )H2O2 +( )( )Mn2++( )O2↑+
  ( )H2O
  根据例1中使用的化合价升降法,只需对第四步进行调整。
  (1)、(2)、(3)步简述:
  MnO-4→Mn2+ ,Mn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 化合价变化值为7-2=5
  H2O2 →O2 ,O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 化合价变化值为{0-(-1)}×2=2
  5×2=10 2×5=10
  (4)可以利用正向配平或逆向配平的方法,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配平。再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存在的缺项进行补充,如例3中的方程式,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后,生成物中的离子数目已经确定,若生成物中多正电荷,则反应物的缺项应该补充H+。若生成物中多负电荷,则反应物的缺项应该补充OH-。若生成物中和反应物中的电荷数已经守恒,则反应物的缺项应该补充H2O 。
  根据例1和例2的配平手段,可知MnO-4的化学计量数为2,H2O2的化学计量数为5。Mn2+ 的化学计量数为2,O2的化学计量数为5。由于生成物中的离子数目已经确定,带4个正电荷,
  反应物中所带电荷数与生成物电荷数一致,反应物中有2个负电荷,所以需要补充6个正电荷,满足(-2)+6=4,使左右兩边的电荷数一致,因此缺项的位置和缺项位置的化学计量数应该是6H+,氢离子的个数全部确定,因此可确定H2O的化学计量数为8,得到方程式: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5)检查元素、电荷、原子是否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零价配平法、平均化合价法、合一配平法、奇数配偶法等,但氧化还原是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本质是反应中组成物质的原子或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化合价升降法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最有效的方法,其配平结果可信可靠,对高中生的学习不但简便,而且更容易吸收和内化。总之,高中生遇到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首先要分析方程式属于哪种类型,并灵活的运用化合价升降法,这样高中生涯常见的配平问题也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他文献
在化学教学和教科书中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将化学知识的引入、描述和应用融入情境之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便于其进行知识运用和拓展。同时,情境的引入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有助其关键能力的提升和必备品格的发展,促进教学对象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以下将结合化学教学和教科书中的实例,从情境的定义与分类,情境的呈现、情境创设时要注意的问题与改进建议等几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化学教学及教科书的编写
期刊
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的本质: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離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
期刊
水解常數的考查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考题中多有出现,现举例说明其常见考查方式。  一、考查水解常数的概念  水解常数(Kh)是描述盐类水解平衡的主要参数。对于多元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其水解是分步的,水解常数依次减小。水解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故K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期刊
在中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分子式的求算问题。对此问题,若能靈活运用所学知识,把握有机物的组成规律,根据物质的量对应成比例、反应原理等思想,便可快速、准确确定相应的有机物的分子式。
期刊
所谓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含电化学中的反应)是指题目涉及的反应是教材中没有的,需要学生通常分析题给信息并结合相应理论知识才能解答的一类问题,此类问题的解答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  从知识贮备、信息运用角度上看,正确分析此类问题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心理因素,不能因为素材的新颖就认为无法解答出来而在心理上“未战先降”;二是有效信息的筛选与转化,即要筛选出与化学方程式书写
期刊
考点二:硝酸的性质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氮的化合物,也是化学三大酸之一,以其知识点命制的考题形式多样,涉及到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分析、硝酸的实验室制法以及以硝酸为基础的化工流程等。学习硝酸内容除了需要掌握硝酸的特性外(不稳定性、强氧化性),还需要掌握硝酸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浓度关系和解题方法,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可以结合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绘制相应的反應过程图来理解。
期刊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计算型选择题。设置了常见的铁及其化合物与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都能正确写出;但本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守恒(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守恒、溶液中的离子电荷守恒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守恒)要能熟練运用,也就是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本题考查的重点并不在计算,而在于能应用化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期刊
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一定量物质所含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此类试题涉及面广,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考题有意识设置一些易错易混的“陷阱”,考生一不留神便會成为命题设计者的“猎物”。
期刊
一、發现问题  在教学中普遍认为CO2-3会干扰Cl-的检验,但滴加稀硝酸即可排除干扰。但有SO2-4存在时,应先加过量的Ba(NO3)2,除去SO2-4后,再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但是让笔者感到困惑问题是:①为什么教材上在Cl-的检验中回避了SO2-4可能产生的干扰及如何排除干扰的说明。②在大量的习题中也是只要出现加AgNO3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即可得出有Cl-
期刊
化学课程是目前中学阶段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目前学生最重视的基础课程之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因其广泛性和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在过去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为每位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一样的,课中为每位学生设置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分度,发的试卷是一样的,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是一样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要么是“一支粉笔讲到底”,要么是“电子课件放到底”。这种千遍一律的教学方式极易造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