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

来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为了增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关键词: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1-03-0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人自身身心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中,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和根本前提。社会是无数个个人的集合体。只有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即拥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妥善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自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身心是否和谐,对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和视角来审视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心理能力能满足自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个性心理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内在的联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条基本特征。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同时,也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六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由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背道而驰。仅仅靠单纯的思想教育或国家机器的强制力等“硬力量”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有时甚至因此进一步激化了矛盾。相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适当运用一些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软力量”往往能够奏效,并且作用持久,能够真正深入到人的心理与精神世界。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进行心理的引导、调适十分有效。从心理健康的内部特征看,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的各项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并从中体验到幸福感、成就感。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积极向善自我发展的天性。如果每个公民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么。许多社会矛盾将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许多违法犯罪将可以避免。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可以消除。反之。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人格分裂、心灵扭曲的人会真正具有民主法治的意识和公平正义的精神。大学生是社会公民群体里的重要分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一代新人。他们接受了系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的拥趸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但是,发生在大学生中的一些恶性案件却使我们警觉:要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必须与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心理的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行动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原则的践踏。  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挖掘人性之善,以人为本,为学生个体提供自我实现的合理途径,调动积极因素,减少不和谐现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各类矛盾和纠纷,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和谐。同时,积极运用体现心理健康内核、充满民主科学精神的法治文化来教育和熏陶学生,使学生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司法权威,而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仰司法权威,为实现和谐社会中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诚信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引导经济社会活动有序发展的社会意识。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如果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那么友爱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看,心理健康的个体行为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他们拥有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乐于吸取新经验,结交新朋友,富有同情心和利他精神,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实现自我,并获得心理的满足。心理健康是诚信友爱的精神基石,只有心理健康的个体才可能真正发自肺腑地去践行诚信友爱的社会交往规则,也只有心理健康的社会才可能真正实现诚信友爱的普遍社会交往。诚信的个体具有适度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律己意识,言必信、行必果,在真诚、真实、守信的基础上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友爱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利他意识和良好的团队意识,能够在平等、互信、互爱的基础上确立与他人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诚信友爱还意味着。在不违法、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社会和个体尊重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个人价值选择。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诚信友爱的,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归还助学贷款、宿舍内盗、同学间人身伤害等不诚信、不友爱的现象,也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大部分应该归结到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修养问题,也不排除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心需求无法实现,或者虽然实现却得不 到社会的赞许和他人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人际不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他的个人价值选择受尊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积极发掘心理健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意义,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相帮助的社会交往准则,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表征是它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西方学者认为,创造力至少有八种最重要的特征:创新想像、内部动机、独立、冒险、兴趣广泛、智力活跃、精力充沛和幽默。创造力的这些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大致吻合。  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富有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心理健康的个体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和谐社会强调充满活力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但无序竞争将极大地破坏社会和谐。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为个体发挥创造力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保障。社会安定就是社会平安、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们心理平衡,心态平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即能接纳他人、自身和自然的不足与缺憾,而不会为这些缺憾所困扰。”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存在价值,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恰当的评价。他们悦纳自己并悦纳他人,在实现人际和睦的同时达到自身心理的平和。社会有序就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循章蹈矩对公民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考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掌握或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见,心理健康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进发和安定有序。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从人类社会产生至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崇拜、征服和协调三个阶段。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类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涉及人类的命运和未来。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保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更好的外在生存环境,也是内心本能的需求。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即“生态潜意识”。这种情感联结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是进化的遗产。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类个体悦纳自我,善待他者(包括与人类共存的生物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和环境适应力,恰恰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同时,能够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从而走向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还相当薄弱,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硫酸泼熊”事件,作为一个反例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重道远。
  
  三、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是指教育者(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老师、社会心理辅助机构、家庭成员乃至学生自身,等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认识、判断和知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并真正发挥其效能,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其认识水平。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广大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一)全面教育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荣共生,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得以凸显。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我们要树立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即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品格等等给予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心理关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发展教育观  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着眼点是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而不同,张扬个性,尊重差异,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为旨归,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许多心理学家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其早期代表人物布洛克尔曾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在1984年曾指出,“心理辅导强调发展的模式。所谓发展的模式,是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强调辅导的对象是那些在应对日常生活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辅导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辅导对象学会应对策略和有效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原已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强的适应能力。
   (三)大众教育观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特殊化教育,而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带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某些学生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患有心理疾病而产生恐惧和害羞心理,其实都是出自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误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实行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心理健康大众教育观,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态,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热忱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员教育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大学校、小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些说法表明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互相延伸的整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那么简单,它也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五)终生教育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历时久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教育者应树立心理健康终身教育观,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终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其他文献
按照国资委部署。2008年1月1日广东电网公司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笔者结合供电企业工作实际,就实施新会计准则提出相关建议.
近年来,大量农民放弃务农向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农村人口农民老龄化、妇孺化加重,农村劳动力和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我国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家庭农场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正在大力培育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地的家庭农场发展参差不齐。本文以研究内生型家
个体生命礼仪的文化链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礼仪构成人本身的民俗性格,并且与社会、集体发生密切关系,完成其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社会资质的担当。生命礼仪是各个族群
新闻传媒是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的舆论引导者。新闻传媒能够促进食品企业的行业自律、引导食品企业良性运营、保证食品企业和谐发展。新闻传媒应该从创新新闻报道的途径和
高校高知识群体是一个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学术水平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群体不仅是业务领域中的优秀人才,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具有强大的潜力。因此,中国
利用现代物流理念发展煤炭物流,是一种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并成为煤炭企业支撑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为基础的"拉"动式发展模式,提升煤炭产业整体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使煤炭物
目前很多公路都存在事故多发路段,本文力图准确定量地找出事故黑点所在,以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事半功倍地改善道路安全性。路段事故多发很多因为路线设计的“合法不合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更注意用法律的手段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