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dd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源已成为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人为排放源之一.构建了系统的中国生活源VOCs排放源分类方法和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010~ 2018年中国生活源VOCs排放清单,并对生活源VOCs排放重要源类和省份等进行识别,最后对生活源VOCs控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 表明,2018年中国生活源VOCs排放量为2518 kt.建筑装饰、沥青道路铺装、餐饮油烟和农村家用生物质使用是贡献最大的4类源,合计占比69.22%.家庭日化用品使用和居民生活和商业煤炭使用贡献相当,占比分别为10.43%和9.98%.此外,汽车修补也有一定的贡献,占比为7.75%.山东、四川、河南、广东、江苏和河北是VOCs排放贡献最大的6个省份,合计占生活源VOCs排放总量的36.01%.2010~ 2018年期间,中国生活源VOCs排放先以0.43%的速度增加,2013年达到峰值排放后开始下降,下降速度为2.23%.下降原因一方面与居民生活用能的清洁化,以及北方地区大力推进清洁取暖使生活煤炭、生物质消耗逐步减少等有关,另一方面与该阶段部分地区房屋建设逐步趋于饱和导致全国年房屋竣工面积减少有一定贡献.建议全面深入推进建筑装饰、餐饮油烟和汽车修补综合治理,同时关注沥青道路铺装VOCs排放和控制;持续优化生活源能源使用结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地推进民用燃煤和家用生物质燃烧污染治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供给水平滞后于交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加剧,制约了城市发展。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交通问题,需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深入研究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本文以西安市公共交通乘客为研究对象,通过网上调研与实地调研相
目前很少有PM2.5污染与植被覆盖的相关性深入研究,尝试对此进行补充.基于1998~2016年的PM2.5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栅格数据,以中国内地八大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对NDVI值进行3个等级划分(低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并计算相应等级的PM2.5污染浓度.在此基础上,从NDVI的景观尺度和类型尺度分析PM2.5污染的时空特征,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化NDVI景观格局指数对PM2.5的影响.结果 表明:①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和东北经济区在植被覆盖相对较低的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期间,执行了严格居家隔离措施,人为排放源急剧降低,但北京仍出现了两次持续重霾污染过程.本研究使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气溶胶数浓度和气象要素数据,结合气团轨迹模式(HYSPLIT),计算了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了两次重霾污染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演变特征及其潜在源区贡献.结果 表明,COVID-19期间居家隔离措施对PM2.5和黑碳(BC)的日变化特征影响较大,对CO、NO2、SO2和O3的日变化影响较小.两次重霾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均是PM2.5,
随着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应用和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往往在不同时期采集了不同“尺度”(比例尺或精度)、不同“维度”(航空、地面或海洋等)的重、磁位场数据。这就造成了同一地区采集的重、磁位场数据存在着比例尺或精度差异、高度差异,甚至基准差异等问题。如何将这些不同“尺度”、不同“维度”的重、磁位场数据融合成为同一“尺度”、同一“维度”的重、磁位场数据就成为重、磁位场数据融合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系统研究石家庄市季节性典型污染物的重污染传输特征,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46个环境监测站(PM2.5、PM10、O3、NO2、SO2和CO)及17个气象站(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小时监测数据,利用插值(IDW)和相关方法,分析污染物的季节性时空特征;并结合GDAS数据,采用后向轨迹方法,研究污染物的季度传输格局和潜在源区.结果 表明:①不同季节具有典型的污染物,季节性典型污染物和污染率依次为:春季(PM10,48.91%)、夏季(O3,81.97%)、秋季(PM10和PM2.5,47.5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路网的形成,高速公路改扩建将是今后我国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相应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如互通式立交小净距、互通式立交出口识别视距不足以及匝道收费站与两侧特征点间距不足等问题引起的改扩建难题,但目前相关规范基本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为了给今后的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提供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对上述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提高互通式立交改扩建的设计水平和交通安全
为研究承德市PM2.5中碳质组分的季节变化及污染来源,于2019年1、4、7和10月采集大气PM2.5样品,测定碳质组分浓度.通过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比值、总碳质气溶胶(TCA)及二次有机碳(SOC)的估算,分析碳质组分的变化特征;结合后向轨迹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污染来源.结果 表明,采样期间PM2.5、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26±21.39)、(13.27 ±8.68)和(2.80±1.95)μg·m-3.PM2.5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47.68 ±30.37
近年来汾渭平原冬季雾-霾事件频发,节假日期间尤为明显,除燃煤和工业排放外,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也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因素.2019年2月春节期间对汾渭平原临汾站点的空气质量进行观测.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PM2.5中的13种元素(Li、Be、Ti、Rb、Sc、Y、La、Ce、Zr、V、T1、U和Sn)进行分析测定,并结合站点的气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和后向轨迹等方法,分析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与潜在源区贡献.结果 表明,观测期间SO2的平均浓度为58.39 μg·m-3,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
我国是基建大国,公路里程不断刷新,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二,但基建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繁重的养护维修工作。因此,公路养护工作逐渐成为当前交通管理的重心。在公路养护工作中,道路裂缝的研究是一项重要任务。实现对道路裂缝进行统计和计算,能够及时查清道路路面的破损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方便有关部门进行数字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采用语义分割算法来实现道路裂缝的准确分割。这对于节约人力
空气湿度是调节能见度变化和大气污染发展的重要气象因素,利用2015 ~2020年天津市冬季的相对湿度、比湿、PM2.5质量浓度和能见度的历史数据,分别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和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比湿之间的关系.2015~2020年冬季,天津城区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6a下降了28.0%.10 km以上能见度天气的发生频率在2015 ~2018年冬季逐步上升,但在2019年和2020年的冬季重新下降.其中,2020年1月和2月天津市平均相对湿度达到63%和67%,显著高于30 a的历史同期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