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与大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man8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陪同八十高龄的叔父去老家查看家谱。
  家谱是大清光绪十三年修纂的。宣纸扉页里夹着一张红纸,蝇头小楷,书写工整。细看是两户宗家过继男孩子的凭据,下面的落款是当年在场见证人的名讳及时间。偶然间,叔父看到了祖父的大名,惊喜地指给我看。祖父我没有见過,家里人也很少提及。
  祖父生于清末,病逝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年的叔父才十来岁,孙字辈的后生中除了我的堂哥,其他孙子辈大多未出生。
  关于祖父,家谱上没有更多的记载,只是从父辈零星的只言片语中,略知一二。祖父身材伟岸,方面大耳,常年穿着青布大褂,粗通文墨。对外人客气而谦逊,特别是对穷苦人,有菩萨心肠,像“及时雨”宋江一样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家门前来了乞丐,赶到饭点,也要拉人家坐下吃饭。不在饭点,也要用碗舀上大半碗米给人家。
  祖父的性格具有双重性。对待子女包括祖母在内,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骂骂咧咧,祖父的坏脾气是出了名的。有一次,祖父很晚才回家,黑暗中祖母慌忙下床开门,因为“三寸金莲”小脚走路不稳,不慎身体前倾跌倒,头磕到门上,鲜血直流。
  祖父是什么时候抽上大烟的,不得而知。只知道祖父是个地方上的副保长,据说,祖父当保长还有一段故事。在那动荡的年代没有人敢当保长,选来选去还是没人干,我祖父是个地道的农民,身材魁梧,方面大耳,穿着青布大褂,一表人才,被一位副官看中指定为副保长,代行保长职责。祖父虽然不愿意,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祖父也只好挂名敷差,暗地里做了许多善事。
  祖父祖母一生共生育五个儿女,由于家境贫困养活不了,二姑从小就过继给了一户远房本家。我父亲在男孩儿中排行老二。全家十多口人靠租种财主家的七担多田地养家糊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夕,祖母和家人商量置买田地,欲将徐家的十二担田买过来,自家耕种。契约已写好,酒席也办妥,等到回家取钱时,才发现全家辛辛苦苦结余的钱,全让祖父抽大烟花掉了,买田地的事自然黄了。
  由于长期抽大烟,祖父骨瘦如柴,贫病交加的他不幸于1949年3月辞世。
  祸福相倚,时过境迁。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人均占有田地多少,我们家划为下中农。于是后来,我的叔父、大哥都先后参加了工作,还光荣地人了党……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明
其他文献
我的忘年交不少,杨西京算一位。  杨西景老师1951年出生,我1966年出生,相差15岁,但志趣相投,交往起来丝毫没有代沟。杨老师从军19载,地方工作16年,他笔耕不辍,先后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上千篇,是个大名人。我对他仰慕已久,但真正交心是在三年前。从那时起我们开始合作,创作了长篇小说《跃马赵沟岭》,中篇小说《那座军营,那群士兵》《归田不解甲》《啄命图》等,都发表了,其中《那座军营,那群士兵》获第
期刊
1970年,村里发洪水,外公为了抢救村里的落水儿童不幸离世,本来殷实的家庭一下子没了顶梁柱。  母亲姐弟四人,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姐姐从小不会说话,人家都叫她啞巴。外公去世那年,大舅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大舅很小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脚发育不良,只能依靠拐杖生活,但大舅从小聪明伶俐,是块读书的好料。外公的突然离世,犹如晴天霹雳,无情地击碎了这个美满幸福的家。  此后的日子不管有多大的苦,外婆都得
期刊
周官姓周,但真名不叫周官,叫什么,记不起来了。  周官官儿不大,大队保管员,实权却不小。生产大队收益的每一笔公款现金,集体仓房存储的粮食、种子、薯豆、烟叶,统统归他保管。那时乡村没有固若金汤的保险柜,银行储蓄网点也很不发达,有时候大队收入的现金就装在一个小铁壳提箱里。偶或就会看到周官将其紧抱于怀,小心翼翼地行走于村路上。周官行路,身上发出不同凡响的动静,那是一大串钥匙别在裤腰上互相碰撞发出的金属之
期刊
我叫非香亦,已经4岁半了。  8点钟,妈妈准时回来把我叫起床,帮我换上了两天前就洗好的漂亮的彝族衣服。因为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彝族,今天又是第一次送我去幼儿园,爸爸妈妈都很正式,说是要打扮一下,第一天去学校不能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一边吃早饭,一边高兴地想,幼儿园里应该有张老师吧?张老师其实不是老师,他在我3岁时教我读书,爸爸告诉我他是一个警察,可能是怕我不听话的缘故,而我也从来没有见他
期刊
今天是父亲节,我是从女儿女婿发来祝福信息中得知的。这让我没有缘由地想起了我的父亲。  父亲生于1933年,六岁时就成了孤儿(爷爷去世,奶奶下堂改嫁,姑姑已出嫁),与一个我称之为六爹的长辈生活,直至长大成人,成家。父亲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印象中父亲很是得意。父亲说他读了半年私塾,对于读书他非常推崇,也因了读私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父亲就被当时称之为“四清运动”的工作队选中,当时称为半边户,在乡里乡亲
期刊
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  汪庄桥这座石桥,曾是村里男女老少爱去的地方。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要吃水,都要在晨雾缭绕的清早或夕阳弥散的傍晚,用扁担挑着两只一路叮当作响的水桶,来到桥南的几级石头砌成的石阶上,弓下腰将系在扁担梢头的一只水桶“啪”的一声甩入水中,轻摇几下使清澈照人的河水灌人桶中,单手用力向斜上方猛地一提,一桶水便打好立在没水的石阶上,端端正正、碧波荡漾起来……腾出手再甩出另一只桶,
期刊
三丫是张娟的小名,今年12岁,在家排行老三,她是从苏州下放到我们生产队的,上初中一年级,与我同班。  三丫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扎着两个爬爬角辫子,笑声出来时,脸颊上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儿,比任何一个女同学都美。一次上作文课,老师出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次”,三丫写的作文成为范文被语文老师当堂朗读,她写了“我第一次见父亲哭’’,她在文中说她父亲在下放前是苏州市政府办公室秘书,“文革”开始时因“包庇”市
期刊
在看清朝题材的电视剧时,经常有犯人被流放到宁古塔,想必那是一个僻远荒凉的地方。没想到有一天,我旅行的脚步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停留,因为好奇,想看看这里是什么样的景象。  元月初的宁安是一片冰雪世界,白天零下十七八摄氏度,夜晚零下二十四五度。牡丹江已经结成厚厚的冰,孩子们在冰面上玩耍。我了解到江边有张闻天工作室旧址,决定前去参观一下。  工作室位于闻天街与新街路交叉口,是宁安现存唯一完整的清代晚期四
期刊
三十六年前,我还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沈阳市人民政府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唯一的一个节目是我——(只有我一个小孩儿参加大会)为全体教师演唱了一首《党啊,亲爱的妈妈》。  当时是乐队伴奏,下面坐着一千多人,黑压压,场面怪吓人的。唱完下来,掌声响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是什么领导,反正有个爷爷还给了我一个大苹果。遗憾的是,这一幕没有留下照片。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姓赵的老师,她是被表彰的老师,还上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一个羊倌,常常和我们不期而遇。  他白花花的胡子飘拂在胸前,胡子往下是凹陷的肚子,里面装了不少故事。别看他老,论辈分才是我的哥哥。他爱跟我们这些孩子玩,我们也喜欢听他没完没了地絮叨,《王贵偷锣》《淘气鬼》等等,现在我还能完整地复述出来。如果追溯师承,他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几年后,老人死于火灾。他老眼昏花,打翻了煤油灯,把自己烧成一堆焦炭。我心里非常难过,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