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e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建筑行业也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转型。在我国以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相互嵌套、互为支撑。但由于市场经济结构的改变、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导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经济风险都较以往更加突出。对这些风险进行合理辨识和掌控、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产生的效益。文章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施工单位具体面临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并提出了相信防范化解措施。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66
   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特点是结合了工程学和经济学,要对其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就必须引入市场经济思维理念,基于市场的调节功能,不断提升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日趋增加,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对项目各方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进一步增大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因此,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警和管控,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化解、规避各种显性和潜在的风险,是项目各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1 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
  1.1 投标报价环节风险
  投标报价是项目正式实施前的必要条件,也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存在的风险往往反映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低价竞标风险。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施工单位准入门槛不高,社会参与度较大,市场竞争激烈。项目单位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往往将不合理的工程需求强加于施工单位,从而使得施工单位不得不压价而提高中标概率,低价中标风险凸显,往往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项目综合效益因此大打折扣;其二,招标工程量与实际存在偏差。一方面,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未能明确相关计量规则和技术规范,导致双方对报价理解上存在偏差,从而产生报价失误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工程规模日趋加大,各方面分工逐渐细分,施工单位往往会对招标工作外包设计。然而由于设计单位对施工环境缺乏充分了解,经常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契合度不高的问题。上述情况都会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项目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也都因此承担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1]。
  1.2 合同签订环节风险
  项目各方签订合同后,工程才能顺利开展后续建设。合同的订立不仅能够使工程的预算成本、施工技术、施工期限等得到有效的保障,还能够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保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提升工程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指标的完成能动性,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合同作为工程风险的主要规避手段,倘若在制定过程中出现内容不全、条款不清等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合同对于各方履约的约束力:一是部分施工单位在竞标环节存在违规行为但未被审核发现,通过违规手段所获得的合同法律效果是被严重损害的,会直接导致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降低;二是合同签订风险也会传导至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由于施工材料的市场价存在一定波动性,合同可能并未具体明确材料的采购规定而产生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如采購材料环保要求不过关、价格波动过大导致与概算偏差过大等情况;三是合同签订对于工期的约定也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工程延误现象广泛出现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合理约定项目实施期限和节点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是否能按时顺利竣工,工期延误时间越长,工程经济效益越差,风险越大。
  1.3 工程施工方案风险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会对既定施工方案形成挑战。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涉及的技术原因、设备使用、施工环境等问题频繁出现,为了解决问题而制定的方案往往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使得工程经济管理过程应对风险的难度大大增加,具体如下:项目各方意图最大程度降低、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中引入更新形式的技术性手段,在综合考量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而在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各方面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新技术应用的难度,以至于优化的方案导致施工难度的增加大于预期,新技术应用而产生的增量投资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施工方案存在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加容易被放大,是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施工质量与安全引起的风险
  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及工艺日趋复杂和精细,施工难度较以往明显加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和质量风险事件概率也显著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单位变更施工要求及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的风险。建设单位往往会临时下达工程进度任务,施工单位为了满足新的施工任务改变原有的施工方案,无疑增大了施工难度,容易引起施工安全及质量相关问题;二是施工装备性能偏差导致施工工艺不足,进而致使安全质量风险的增加;三是施工人员没有相应的技术水平或综合素质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严格的施工要求进行,忽视了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风险出现;四是不可抗力导致的风险事件也因工程难度的增加、自然灾害的频发而影响广泛。
  1.5 施工管理风险
  施工管理风险潜藏于工程各个环节,这些风险可能会因政策规范的变化、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而被放大。在施工初期可能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合理、施工考察的不准确等原因造成整个工程出现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质量和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施工设备出现问题、施工进度缓慢等都会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在工程的后期,也可能因为审核手续不完善等原因进而影响工程的结算、决算、投入使用等,从而给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额外的财务、金融损失。此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廉政风险也不可忽视。
  2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投标报价管理水平
  提高投标报价管理水平是提升工程经济性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其一,应从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等目标出发,在投标报价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合同的具体要求、工期的时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施工组织的实施进行合理规划;其二,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情况,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其三,确定合理的报价后,可以成立专门的评审小组,对报价的经济性和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评审,从而增加投标报价的可信度。
  2.2 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各方应更加重视合同管理。一是在合同拟定前,要充分考虑合同签订的时效性,合同签订应在整个工程开始前完成,避免漏签、后期补签现象;二是在合同拟定初期,充分考虑合同的完善性和可行性;三是合同签订后,自觉按合同条款履行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避免出现超出合同范围行为而产生纠纷的情形;四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确因客观或临时性问题存在分歧,各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条款进行增补,弥补原始合同条款漏洞和缺陷。如未能按照合同内的相关规定执行,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
  2.3 重视工程施工方案风险管理
  施工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的最后参与者和施工方案风险的直接面对者,应确保在自身施工水平范围内承接工程,科学衡量自身技术水平和预期经济效益,同时还应提升管理者对于项目管理的经济思维和风险意识,重视施工方案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影响,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此外,项目各方应加强对施工方案风险的防范意识,在可行范围内切实降低施工难度,群策群力减小施工方案风险,提升工程的经济性。
  2.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项目各方应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把控,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施工过程的风险,努力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加强项目各方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施工前要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和技术水平,对各项潜在的管理风险进行判断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不可抗力的影响,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在施工前仔细踏勘、收集各种施工案例与施工现场自然规律基础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强在突发风险事件来临时的应变能力,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带来的损失。
  2.5 强化内控制度
  在工程经济管理中,每个内控制度细节都要仔细考量,做到从制度、分工上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工程初期的投标报价的风险控制,项目各方应以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经济性的原则对投标的技术方案进行把握,结合市场水平和潜在投标人的施工经验和特点,将技术力量以及公益设备等基础参数相结合,全面统筹考虑问题;施工单位也应根据管理水平对工程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合理调度资金防范施工过程中的经济金融风险;施工单位还可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行为进行整合管理,成立专业化的评估小组对整合风险进行统筹判断[3],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工程監理、跟踪审计机构和内审内控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避免工程各环节中的廉政风险。
  3 总结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下,政策、市场等各方面都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项目各方也应重视风险的潜在影响,树立风险意识,守牢风险底线红线:在施工前,应做好防范风险的相关计划,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应加大对工程的监管,有效保障工程计划和进度的同步性;在工程结束后,要做好后期审计等监督管理工作,对项目取得的效益进行回头看,有效评估项目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存在工程项目预期之外的各类风险,应该群策群力,宏观把握,以积极统筹的方式予以解决,增强项目抵御经济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升项目整体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燕.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6(4):172.
  [2]谭洋.浅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西部,2017(9):85-86.
  [3]张智光,纳森.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4):117-118.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医疗改革举措,取得積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摆在了更加凸显的位置。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造成的资源浪费、过度医疗等弊端逐步显现,倒逼医疗服务模式亟须转型。文章结合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现状,提出基于价值医疗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型的本土化路径,促进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关键词]价值医疗;医疗服务模式;医养融合  [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享受快递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遭受着快递包装污染.大学生是重要的网购群体,高校快递数量与日俱增.如何
[摘 要]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农业发展大国的身份还不匹配。农业产业企业受投资大、见效慢、融资难等因素影响,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直偏弱,如果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不到位,势必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加强农业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控制,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管理与控制难题是农业企业目前面临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基于农业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就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心,图书馆资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理论入手,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馆内资源供给与需求侧存在的问题,探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企业作为有特殊性质和时代背景的一个群体,也面临着适应转型的要求,实现市场化融资的压力。国有企业如何合理、高效地融资,财务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财务环境的内涵以及对国有企业提供融资决策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存在的不利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财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环境;国有企
[摘 要]市场环境的变革为出版行业的发展与生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不断地改进,使内部控制得到优化,逐渐探索出与出版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模式,提升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实现出版企业的整体发展。进行合理的内控管理与建设,可以使出版企业获得有效的发展,为出版企业提供发展与生存的保障。文章探讨了出版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
[摘 要]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的接触与融合逐渐加深,在经济全球化与“地球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既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在国际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遇到了挑战。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开展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就成为目前国有企业的工作重点。文章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目前经济管理改革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国有企业在质量管理与经营机制方面的
[摘 要]文章以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展开分析,介绍农业经济转型期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设置的要求,总结进入到转型期之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现状,结合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建设实施进度,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内容,制定差异化战略、人才培养战略、跨学科战略,立足于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制定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科研工作的重视、拓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覆盖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使得学
资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血液,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可以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并贯穿资金运行各环节,从而减少筹资风险
[摘 要]两化融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命题,做好两化融合与企业文化转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文章阐述了两化融合和企业文化转型的关系,对两化融合背景下企业文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转型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给出相关措施建议,为新时代下工业企业进行两化融合文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文化转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