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语交际课活跃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c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教材中,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它能训练学生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与人文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虽然推行新课标,但在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口语交际未能很好地开展,成为许多老师难于攻克的一个“瓶颈”。虽然有开展口语交际课,但毫无生气,平时滔滔不绝的学生在课上反而变得哑口无言,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写起作文来也不知从何入手。久而久之,口语交际课在农村小学渐渐被忽视,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讲授式教育年代,达不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课,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根据本人肤浅的教学经验,初出茅庐的我就“如何让口语交际课活跃起来”提几点粗浅的看法,具体如下。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设立口语交际话题
  农村小学生普遍都存在胆子小、说话能力薄弱的特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借鉴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话题,不一定照搬教材内容。例如,在刚学完第八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我开设了一节“介绍一处美丽的景物”的口语交际课。结果学生兴趣不浓郁,说得很少,不善于畅所欲言,课堂顿时变得冷场,毫无生气。课后,我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因农村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书本或互联网了解各地的美丽景色,再加上农村的孩子几乎长期呆在家,视野方面受到一定局限,不像城市孩子视野那么宽广,自然就不知从何说起,显得无话可说。因此,我针对这一情况,把话题改成“介绍你熟悉的一处家乡景物”,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人人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是一个有效途径。
  二、巧妙创设情境,激发交际的兴趣
  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同样能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在口语交际课上,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有语言描绘,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我们地处农村,只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例如,老师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头脑中充满丰富的想象。他们有了丰富的想象后,就激发了他们想说的兴趣。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7课《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温馨的音乐声中伴随着生动语言的描绘,让学生的头脑中浮现盲女孩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却只能靠双手触摸而无法用眼睛欣赏春天的美好的时候,很多学生为小女孩甘于命运的不公平而如此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而深深感动。当我提出“假如盲女孩安静来到你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这个话题的时候,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举手诉说。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多把游戏、分角色扮演等带进口语交际课堂,使口语交际课不再单调乏味,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所以,老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三、规范交际语言,实行双向互动
  在小学生心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及时指正学生的口头语,并启发其用规范化的语言来表达。例如,我班学生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本地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客家话方言的口头语。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都严格要求学生以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而且,在交际的过程中,还严格要求学生注意文明礼貌,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肢体语言,纠正不良的习惯。比如,别人说话时要有礼貌地倾听,表达不同意见时语气要委婉,要等别人发言结束再问,不能打断别人谈话,辩论时要抓住观点,用上有效的论据,不能信口开河等。
  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除了要规范学生的语言,还要适当进行双向互动。互动的时候,可以是师生互动,或者是群体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做出反应。例如,在谈“你希望老师是如何上课的”这个话题时,很多学生因老师的权威感,往往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循循善诱、认真听取学生独特的观点和对学生提出的观点给予讲解。这样,就能很好地达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了。
  而群体间的互动,要有合作性和竞争性。学生能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中尊重他人、提高社交能力。有一次,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课外口语交际“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我根据辩论的话题引导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辩论,所以在课前我适当地讲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事实说话,从不同角度经行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等。在辩论的过程中,正反两方的小组成员都通过课前搜索的资料,根据自己的论点进行激烈的辩论。但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情绪高涨,辩论会变得有点混乱,所以老师此时要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与指导。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出色的水平。引导学生善于倾听,接受别人合理的见解,不断完善对问题的认识。通过学生的这次群体间的互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平时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多地开展此类口语交际课,聆听孩子们的心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让农村孩子快速跟上城市孩子的步伐!
其他文献
篮球运动在学校里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当今媒体对NBA、CBA等篮球联赛的大肆渲染,不仅仅增强了学生的篮球知识,花俏的动作及精湛的配合,也诱发了他们对篮球运动的追求,使得部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篮球业余训练中来,如何组织好这项训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从我个人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来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端正举办篮球业余训练的目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而体育教师还有一项任务:满足学生运动的参
期刊
现代语文不仅是工具学科,还对形成人格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如何为小学生创设快乐和谐的课堂环境,成了现代教育者面临的不可回避的话题。要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一、把教师的人格魅力溶进课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
期刊
一、认清学情,教好概念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完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与判别方法,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法、性质与判别方法,对如何探究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别的方法也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那就是通常用三角形全等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别来加以推导与应用,并学会了解决几何证明题的基本思路与格式,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计算与推理,形成自己的一种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评测我
期刊
留守儿童是中国教育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超过两千万。农民工进城打工,但无法把孩子同时带到打工的城市求学,或者由于打工城市的中考政策、高考政策不允许孩子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就地升学,因此有大量的儿童会留在农村当地求学,但父母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让爷爷、奶奶进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父母认为,把孩子交给长辈就放心了,自己一心一意在城市里面
期刊
一、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 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ppt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折折、摆摆、画画 ,感知单
期刊
第二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针对阅读教学而言,这种交际能力可以理解成对读物的解码能力,即阅读能力。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由他的知识系统和阅读技巧构成的。知识系统指的是阅读者头脑中储存的目的语的语言知识。阅读技巧指的是阅读中一些猜词、预测、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这是可以在教学中培养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课后大量的阅读,课文阅读只是为学生
期刊
在我们进行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社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管理制度问题、人事问题、资金问题、社团活动与文化课学习冲突的问题等等,我们觉得社团在这几方面都需要有所关注。所以我们在总结了许多出色学生社团的经验后,为我们学校的学生社团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对高中生朋友们在今后建立社团时有所帮助。  一、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1.组织制度创新  学生创新精神的
期刊
一、问题导向模式的内涵  问题导学式就是以问题为依托,以学案为学生自学材料,学生在学案的自学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需要,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的进行提问,并引发下一步的思考,在解决这一任务的情况下也可引出下一个环节的任务。问题导学式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能动性。问题的提出
期刊
一、“静”  “静以致远,静则多思”,学生的思想要在喧嚣的生活中相对“静”下来,摆脱浮躁,摆脱一切杂乱无序的东西,才能学习好,才能达到得到形神合一,才能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纯洁学生心灵  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很容易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精华和糟粕兼收并蓄。只有洗净学生心灵,方可感知天空的蔚蓝,湖水的碧绿,方能使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深厚的感情,才能为美而感动,为丑而愤怒
期刊
随着手机用户的升级发展,微型文化形式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微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社会生活所接受和认可。微信、微店、微广告、微课程等,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现象已经无微不至。微课堂也在悄无声息的成为了小学常规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为师生的学习成长注入了新的教学活力,于细微处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小学科学微课堂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增添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绽放出了更多精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