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缓解程度。结果: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治疗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创伤骨科病房;应用
在经济水平的发展下,我国的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骨科创伤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此类患者往往由于突发事故引起,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同时,疼痛也会引发恶心、呕吐、尿潴留、心率加快、高血压等一系列的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我院对于创伤骨科病房患者采用了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现将管理模式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性别上,男女34例,女18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39.8±4.2)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13例、髌骨骨折17例,足踝骨折10例,在致伤原因上,41例交通事故,9例坠落伤,2例机器绞伤,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
对于本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护理、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内容。
1.2.2 疼痛护理管理组
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护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开展工作,以为只有患者在无法忍受痛楚时才有必要止痛,没有意识到提前镇痛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下,疼痛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为了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患者疼痛,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转变常规护理观念,加强对患者的关爱[1]。
第二,开展系统的培训考核
对于护理人员,需要开展系统、针对性的疼痛知识培训,邀请专门的药物镇痛专家与疼痛管理专家开展全方位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疼痛相关概念、疼痛护理措施、骨科治疗方法、镇痛药物作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第三,成立管理小组
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科室成立了专门的疼痛管理小组,负责疼痛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护士长负责指导、护理业务查房、小组讨论、实践指导等工作,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可以掌握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综合水平。此外,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会帮助医师科学评估疼痛原因,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观察患者疼痛表现,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第四,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措施有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两种类型,其中,非药物干预包括环境处理、体位护理、早期冰敷等内容,在患者入院后,要为其安排通风与采光环境好的病房,避免由于环境因素让患者产生紧张心理,同时,对患者开展正确的体位护理,降低局部疼痛与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此外,在骨折早期,要为患者科学采用冰敷处理法,减少局部出血与水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音乐疗法,该种方式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舒适感[2]。
第五,疼痛教育
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与家属开展针对性的疼痛教育,目前,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疼痛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使用镇痛药物会出现毒副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转变这种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疼痛治疗。
1.3 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几个部分,完全缓解即患者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痛感;中度缓解与患者疼痛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是影响不大;轻度缓解即疼痛未消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以完全缓解来计算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创伤、手术方式、术后固定、体位、特殊治疗与功能锻炼均是导致疼痛的重要诱因,临床研究显示,骨科患者中的疼痛感是最强烈的,此类患者的疼痛已经引起了临床中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镇痛措施与疼痛护理措施。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要护理内容就是疼痛管理,科学合理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3]。
本研究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开展了综合性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治疗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王治粉.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5(29):449-451.
[2]黄春林,林全英,林连娣. 6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3(20):368-369.
[3]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 6S管理在基层医院骨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研究. 2014,28(05):193-194.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创伤骨科病房;应用
在经济水平的发展下,我国的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骨科创伤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此类患者往往由于突发事故引起,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同时,疼痛也会引发恶心、呕吐、尿潴留、心率加快、高血压等一系列的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我院对于创伤骨科病房患者采用了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现将管理模式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性别上,男女34例,女18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39.8±4.2)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13例、髌骨骨折17例,足踝骨折10例,在致伤原因上,41例交通事故,9例坠落伤,2例机器绞伤,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
对于本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护理、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内容。
1.2.2 疼痛护理管理组
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护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开展工作,以为只有患者在无法忍受痛楚时才有必要止痛,没有意识到提前镇痛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下,疼痛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为了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患者疼痛,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转变常规护理观念,加强对患者的关爱[1]。
第二,开展系统的培训考核
对于护理人员,需要开展系统、针对性的疼痛知识培训,邀请专门的药物镇痛专家与疼痛管理专家开展全方位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疼痛相关概念、疼痛护理措施、骨科治疗方法、镇痛药物作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第三,成立管理小组
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科室成立了专门的疼痛管理小组,负责疼痛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护士长负责指导、护理业务查房、小组讨论、实践指导等工作,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可以掌握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综合水平。此外,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会帮助医师科学评估疼痛原因,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观察患者疼痛表现,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第四,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措施有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两种类型,其中,非药物干预包括环境处理、体位护理、早期冰敷等内容,在患者入院后,要为其安排通风与采光环境好的病房,避免由于环境因素让患者产生紧张心理,同时,对患者开展正确的体位护理,降低局部疼痛与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此外,在骨折早期,要为患者科学采用冰敷处理法,减少局部出血与水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音乐疗法,该种方式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舒适感[2]。
第五,疼痛教育
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与家属开展针对性的疼痛教育,目前,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疼痛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使用镇痛药物会出现毒副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转变这种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疼痛治疗。
1.3 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几个部分,完全缓解即患者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痛感;中度缓解与患者疼痛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是影响不大;轻度缓解即疼痛未消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以完全缓解来计算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创伤、手术方式、术后固定、体位、特殊治疗与功能锻炼均是导致疼痛的重要诱因,临床研究显示,骨科患者中的疼痛感是最强烈的,此类患者的疼痛已经引起了临床中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镇痛措施与疼痛护理措施。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要护理内容就是疼痛管理,科学合理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3]。
本研究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开展了综合性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治疗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王治粉.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5(29):449-451.
[2]黄春林,林全英,林连娣. 6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3(20):368-369.
[3]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 6S管理在基层医院骨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研究. 2014,28(0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