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乡土地理教学浅议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乡土地理教学的历史发展
  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其《大教学论》中十分注重教学直观性原则,强调地理学习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都曾主张教给儿童乡土地理知识。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更是以其亲身经历坚信乡土地理的教育和研究是一个地理学家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9世纪,乡土地理一直被认为是欧美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美国人艾玛·威拉德将当时乡土地理的作用简短归纳为“从已知到未知(Reckon the unknown from the known)”的认识世界的过程,即采用“同心圆”式(亦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次序使学生认知世界。于1992年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也曾指出:“区域学习选自下列范围:当地社区、本区、本国、本洲、其它大洲和空间组合、全世界、全球结构”。“所选区域应包括从本区到全球大小不同的规模”。上述观念都突出表明了乡土地理教学在“同心圆”式认知上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近代地理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时期。1929年,竺可桢教授在其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曾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已知到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须自本土地理(Home Geography)着手”。可见,在民国时期,已有有识之士致力于推动我国乡土地理教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一直重视乡土地理的教学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为使国民迅速了解我国国情,作为国情教育窗口的乡土地理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股热潮悄然兴起,各地区乡土地理教材层出不穷。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并指出:“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在其第一部分前言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强调地理课程要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应“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这给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也反映了生活化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国外的乡土地理教学都有注重生活化的倾向,强调“地理为生活(Geography for life)”。纵观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都突出表达了同一思想,即不将地理学科体系直接作为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更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需要,注重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并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地理教学的思维空间等。目前国外对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生活化方面。国内对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乡土地理教学的历史、现状、意义等,但在地理新课改十分强调的“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可以发现将“生活化”理念应用于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仍然鲜见,这较之欧美国家的“地理为生活”,是研究角度上的缺憾。
  二、乡土地理“区域”大小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由“乡土”一词延伸发展而来,所以要理解“乡土地理”,首先应清楚“乡土”一词的区域范围划定。但一直以来,有关“乡土”的区域范围存在不同的解释。在《辞海》中“乡土”一词被解释为“家乡、故乡”,亦泛指“地方”。日本则把“乡土”理解成狭义和广义两部分,认为“其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甚至国家”。所以“乡土”一词尚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这使得目前对“乡土地理”的定义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即使“乡土地理”一词在西方国家被广泛翻译成“Home Geography”或“Local Geography”,但是国外对“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也尚未达成共识。
  鉴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乡土地理教学,我国教育部于1978年颁布的教学大纲指出:“乡土地理,一般包括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和本县地理”。后又在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1987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乡土地理限于本县(市)地理”。所以总体来看,目前习惯以本县或本市作为乡土地理区域范围的基本单元,通常是以籍贯地作为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在一般情况下,笔者赞同以地级市作为乡土地理区域范围的基本单元,尽管目前对乡土地理的基本区域范围仍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值得认可的是,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界定。如对地道的南京人来说,南京作为其籍贯地,其乡土地理的范围应在南京市辖区。而对于住在南京各大高校的外地大学生来说,南京只是一个暂时的居住地,其乡土地理的范围应该还是自己的原户籍所在地。但对于毕业后打算定居南京的大学生来说,其乡土地理的范围划定可能要随着时间的增加和对南京的认知而重新考量。
  三、乡土地理特点及其教学特色
  乡土地理作为小区域地理,它与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样具有共同的区域地理特点,即其区域性、综合性和空间性特点显著。除此之外,乡土地理还带有自身的乡土性、实践性、时代性等特点。
  乡土性是乡土地理最根本的特点,即地方特色鲜明,乡土地理的内容总给学生一种亲切、质朴之感,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乡土地理的实践性特点是由其内容所决定,乡土地理的内容无处不体现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时刻能感知乡土地理。乡土地域各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原因而产生,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总是表现出不一样的乡土地理特色,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生活中的各种要素都可用作乡土地理教学素材,特别是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时效性很强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得到网络共享,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
  乡土地理的以上特点反映在教学中,使乡土地理教学也呈现出较一般地理教学更丰富的特色。乡土地理教学特色主要为: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时代性。乡土地理的素材来源于广阔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十分富足,并随着时间推移,总会有新鲜而经典的乡土地理内容被不断添加到教材中;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其教学方法的多选择性,不同的内容可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野外考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形式都可适时运用于乡土地理教学中;③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科学性。乡土地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最终反馈和服务于生活。它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地理状况的同时,逐步探究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教学过程在探索的同时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因而也就具有科学性;④教学效果的思想性和应用性。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和谐人地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浓烈的思想教育意义。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将实用的乡土地理知识实践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其教学效果的应用特色鲜明。   四、生活化乡土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每个时期出台的课程标准,都能体现那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择,都将产生一批迎合时代的教育理念。“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在全球化大趋势和提倡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提出,它恰当地传达了当今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新课标倡导“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大背景下,习惯传统教学的地理教师仍然难以将该理念恰当体现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这成为当前乡土地理教学的瓶颈,原因在于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理解欠缺。
  就实践生活化的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而言,无论是当前我国地理新课标明确的对“地理生活化”教学改革的公文性指示,还是国内外具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的提出,都给生活化的乡土地理教学带来强大的理论支撑。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认为,“教育要使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和作业联系起来”,并且强调教师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本身,而应把教材作为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因素考虑,注意使教材“心理化”。这种“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至今都广为教育界所认可,而乡土地理又是一门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对其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尝试完全合乎杜威的教育理念。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间接传达了实践生活化的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加德纳将智力定义为“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一定义包含的意思是,智力离不开实际生活背景,并且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实践生活化的乡土地理教学就能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由此看来,实践生活化的乡土地理教学既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又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接受教学实践检验的有效形式,乡土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将是今后地理教学的一种必然走向。
  就实践生活化的乡土地理教学的可行性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建构现实,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注重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经验对教学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学生个体对事物理解的差异性。因此,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就可作为学生之间互补共进、完善个体对事物理解的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把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作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这既是建构主义的思想,又是地理新课改的一大理念,即“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乡土地理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的课程,学生初始的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绝大多数都源于本乡本土。因此,实践乡土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尝试极具可行性,学生在乡土生活背景下具备一定的乡土地理经验,使乡土地理教学生活化既可扩充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检验学生初始经验,完善乡土地理认知,形成一种教与学双赢共进的局面(图1)。
  作者单位:1.临沂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76400);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10023)
其他文献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2013年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探索杯”地理教学成果大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得到各地教研员、广大一线地理师生和地理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他们立足课堂、深入钻研、孜孜以求的教学经验;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坚持不懈的改革实践;他们勇于创新、坚定改革、持之以恒的教研成果,为推进地理新课程实施,促进地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光添彩。为更好交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和更多分享地理
一、认清教学本质,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  教学本质到底是什么?现代不少教育学家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进而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教学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本质更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而使学生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 册)》设计的“ 案例研究”版块位于每一节的正文后,“案例研究”有的是对课文系列具体内容的深化,有的是对所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或者是对课文系列的补充。因此,严格来说,“案例研究”也是课文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例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自主、合作、
广东省韶关市第七中学李雪清教师回答:  1.走近生活,走向开放性空间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在作业中揭示知识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真切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可大大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通过作业设计,把学生引向家庭、社会、生活,倡导设计有关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
178.地理手机报校信通如何创新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徐锋教师回答:  当今时代,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经渗入每个人的生活。手机报以其丰富快捷的信息、随时随地的特点赢得广大手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的普遍欢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大部分都已经拥有手机,虽然很多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学生携带手机已是不争事实。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笔者尝试为学生编辑、发送免费“地理手机报”。  一、“
细数“三沙市”之最  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三沙市成立于2012年6月21日,由此,一个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诞生。三沙市成为我国第323个地级行政单位,第276个地级市。  中国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包括260多个岛、礁、沙、滩,散落在南海上,东西相距900千米,南北长达1 800千米,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
一、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整合地理概念和理论的重要工具,是学生理a解地理知识的好方法。同时,野外实习也是最有效和最愉快的教与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与非课堂教学的桥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它们在不同的区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组合,最终造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理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课程标准对区域地理的要求有很大的弹性,在区域的选择、具体内容等方面都没有硬性的要求,在案例编写的指导思想下,教科书对区域的选择、区域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呈现多样化。作为综合课程体系下的区域地理,可以综合的内容很多,但就每个区域案例而言,应该包含哪些基本的内容,区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它们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哪些要求,又是如何体现于
江苏省如皋市教师进修学校丁建教师回答: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的持久学习方式。古人云:“习惯成自然”。人一旦有了某种习惯,有时不需要求,即使遇到种种困难也能克服,也能主动做好事情。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很有必要。  勤思考 学生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
摘要:美术生在农村普通高中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文化课基础差,信心不足,文化课复习时间紧。教师可通过“忽悠”为学生确立目标、增强信心,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自信、快乐而又高效地复习,达到最大限度提升成绩之目的。  关键词:忽悠;美术生;文化课;成绩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其预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暗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