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与仆,平等与贵贱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厘清“民主平等”与“欧洲贵族”这两个概念间的非理性等式,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吕西安·若姆在《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源泉》一书中向读者提供了三十六万字的论述。主角是写了《论美国的民主》的出身法国旧贵族的托克维尔。若姆教授通过对托克维尔同时代人的评论,托氏本人的书信、演讲、公开谈话梳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托克維尔未必那么推崇美国的民主,在内心,他对此是排斥甚至厌恶的。又或者,他的“民主”概念也在时时摇摆变化中。若姆希望重建我们所理解的托克维尔和其本身之间的距离:他是他那个时代独特的贵族社会和知识环境的产物。就像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所说:“我对民主制度十分欣赏,但是我出身贵族,因此鄙视和恐惧人群。我热爱自由、平等,尊重法律,而非民主。这就是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托克维尔先生如是说》,佩兰出版社1925)
  题跋引用了爱德华·甘斯(Edouard Gans)在一八三六年雷佳米耶夫人沙龙见到的托克维尔印象:面容苍白,甚至有些病态—“他的出身为他带来了贵族姓氏,而他的思想则让他心属自由”。若姆令人信服地呈现出,托克维尔是一位摇摆于贵族传统与民主趋势之间的民主推动者,他试图适应民主潮流,同时又怀念其植根的贵族世界—他相信为保护民主下的自由,就有必要保持贵族的价值观。若姆的著作力图还原当时托克维尔所置身的时代背景—法国大革命前的统治危机。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也造就了托克维尔复杂的观点。作为欧洲贵族后裔的托克维尔,贵族中的先知,他坐在自家的城堡中,冷静地看着旧日帝制的余晖渐渐远去,深知民主平等如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究竟是民主制度的治理好,还是贵族制度的治理好,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民主制度要使一些人感到不快,而贵族制度则将压迫另一些人。你富了,我就穷了—这是一个自行成立不需讨论的真理。”(《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本,下同)“新大陆的令人向往之处,就在于人在那里可以自我奋斗。只要你去追求,就能获得幸福与自由。”他在《论美国的民主》上卷中如此斩钉截铁的宣言,很难想象他的外公、父亲、母系贵族亲友们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悲惨遭遇。罗伯斯庇尔专政期间,他的家族成员中,尤其是外祖父母、姨妈、表兄弟等“外戚”一脉,几乎满门抄斩,全部被送上了断头台;他的父母托克维尔伯爵及其夫人,也被关到了监狱等待处决。他们的运气稍微好点,总算活着走出了监狱。由于这段经历,托克维尔的父亲年纪轻轻就华发满头,母亲在雅各宾恐怖统治时期之后活在一种持久的焦虑和心理创伤中,对孩子们也影响甚大。革命硝烟散尽后,老两口试图重建昔日的贵族生活,毕竟岁月东流去,诺曼底再也不是过去的诺曼底了。当时欧洲大陆的贵族骄奢淫逸,只收税不作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变更,所以在接踵而来的历次革命中回天无力。
  再想,英国的贵族好像不一样,虽然夕阳西下,这将尽的落日毕竟至今还挂在天际。只因为他们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一直以来不断地妥协矫正,终于能走到今天这地步。电视剧《唐顿庄园》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伯爵为自己的女儿跟司机私奔而忧心忡忡,伯爵夫人劝他想到此事不妨高兴一点,因为万一又有什么革命来临,咱们在对方阵营还算是有个自己人了。话虽无奈,却也揭示出贵族们理性地向时代妥协,朝着民主的主仆关系进化的开明心态。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册专辟一章细论英国、法国和美国的主仆关系的区别,他是这么说的:“一位曾在欧洲旅游很长时间的美国人,有一次对我说:‘英国人对待仆人时表现的高傲和专横态度,使我们感到惊讶;但是,法国人对待仆人有时又过于亲昵,或者说他们在仆人面前表现得十分客气,使我们无法理解。这使人感到法国人好像害怕支使仆人似的,上级和下级之分有欠明确。’他的观察是正确的,我也曾多次这样说过。我一向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英国是世界上主仆关系最严谨的国家,而法国则是地球上主仆关系最松弛的国家。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主人地位像这两个国家那样悬殊。美国的情况处于这两种极端之间。” 托克维尔笔下美国早期的主仆关系,与《飘》里面的郝思嘉与她的黑奶妈那样的关系相去甚远。但他对大环境中的主仆关系分析很有说服力:“在贵族制国家里,主人总把自己的仆人视为自家人和下属,并在利己主义的推动下关心仆人的命运。仆人,他们自己也有这种想法,有时认为自己属于主人的集团,因而他们自己也像主人那样认为自己是主人的附属物。两种不同的生活情景一旦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使人感动的地方,又有使人觉得可笑的地方。但我在美国从未见到一个人可以使人想起欧洲人尚未忘记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忠仆;但是,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使我想起那些奴才。在美国,忠仆和奴才的痕迹都不见了……”(《托克维尔回忆录》,董果良译本)人格的贵贱被抹平了,托克维尔由此看到历史进步的路径。
  可是,认为有此前景与真心希望有此前景,那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若姆的书里没有提到托克维尔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描述的六月起义的一些细节。那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性质最奇特的造反,四天之中参加人数多达十万,死了五位将军。“这是一场阶级的斗争,一种奴隶造反的战争。”造反的精神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在我们自以为是主人的地方,也出现了家贼。”托克维尔说起他的朋友经济学家布朗基家里的事儿,布朗基把家乡一个可怜的穷人的儿子带回巴黎,做他的仆人。发生造反那天晚上,这男孩一边做饭一边说:“这个星期天(当天是星期四)吃童子鸡鸡翅的就该是我们了。”旁边一个也是受雇于布朗基家的小女孩补充说:“穿漂亮的丝绸连衣裙的也该是我们了。”布朗基当时装作没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可是他心里却非常害怕。“于是在骚乱被平息后的次日,他就打发那个野心勃勃的男孩和那个虚荣心旺盛的女孩回他们贫困的家里去了。”说起这事儿,托克维尔有些不寒而栗。
  面对革命的合法性问题,托克维尔的确显得颇为踌躇。而在考察美国民主的时候,他似乎不必面对这样的问题。
  若姆教授的著作基本上是希望读者在《论美国的民主》中看到作者文字背后的真实心态。即便托克维尔认为民主造就了新型的主仆关系并让人摆脱自愿为奴的人格塑造,但若姆的分析断定,托氏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一个概念,叫作“自由的奴隶”。作者认为,民主社会中的公众舆论创造出一种虚构的平等,尽管主仆之间的真正条件并不平等。他进而发挥道,“虚构的平等”是他们无法挣脱的束缚:个人认可社会,因为社会也是个人的产物。人们的意识深处其实只是做着社会想要你做的事情。
  顺便吐槽一下,《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源泉》的文字实在佶屈聱牙。此书在资料挖掘与背景分析上算是有其独到之处,注释更是丰赡详实。但总体文风与观点表述远不及他所分析的对象—无论是对民主的理解,还是对主仆关系的透视。
其他文献
国伟兄寄来他的一本新书《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我知道他曾长期活跃在中国当代出版界,但不清楚他还经历了如此多的“事件”。  略加翻阅,发现书中诸多事件涉及的人物,我也有不少认识的。读他的书反倒引出我的许多回忆,便越发觉得这是一本感性而丰蕴的书,就像人到中年,回忆感慨人生的春花秋月、流水落叶,再现那段真心无藏、激情如火的岁月。  书中写到他编辑出版《文化苦旅》前生后世的因缘。这书刚刚出版,余秋雨先
期刊
曾在网上淘到一张昭和四年(1929)的明信片,由丸善株式会社从东京寄往北平东城南小街禄米仓甲二六号,收信人是徐祖正。徐氏字耀辰,江苏昆山人,一九二五年与周作人、张凤举创办北大东方文学系,为北大日语系元老。明信片通知徐氏,他订购的美国学者鲍温(C. S. Balwin)《中世纪的修辞与诗歌》(Medieval Rhetoric and Poetic)已到东京丸善总店,并列出书价和运费,称只要汇款即可
期刊
塔那西斯·科茨的《在世界与我之间》(Between The World And Me)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这部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所传达的情感越来越浓,从最初的无奈恐惧到满腔怒火,直至无畏抗争。全書以作者的好友普林斯·琼斯被警察误杀的案件贯穿始终,警察在完全不符合程序公正的情况下将其枪杀。这也使作者对美国社会的态度由恐惧转为愤怒,继而鼓励
期刊
任何事情,因缘际会很重要。今年一月下旬,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历史性地率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演出之际(上海、北京各两场),他的自传《音乐至上》中文版也碰巧上市出版,一时间 “穆蒂热”席卷中国乐坛。  长相帅气、潇洒倜傥、极具舞台魅力的穆蒂,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乐坛的风云人物。二○○五年,他与执掌十九年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翻脸”,双方闹得纷纷扬扬,最终不欢而散,更是将穆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
期刊
二○一六年中华学社与香港政府康文署合作,在香港九龙油麻地剧院举行“纪念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论坛”,由本人策划主持,邀请专家学者探讨莎翁与汤公所涉及的文化议题。论坛做了全程录像,并由香港公开大学剪辑,在香港明珠电视的公开大学频道播出,作为教学项目。根据录像转录的文本有两万余字,现由本人改写为纪要,与论坛内容大致相同,但有所增删。  —郑培凯  莎士比亚  郑培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
期刊
秋闱春闱,乡试会试,科举制度曾关乎一代代学子的命运。常见有人批判贬刺八股取士,自有一番道理,但也应考量其在封建等级社会的“穿越”意义,应算是一个推重读书、崇尚知识的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体制,今日之高考当脱胎于此。于穷饿困乏中发奋苦读的士子不知凡几,以之为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却也是幸运的少,失意者多。缘于此,考场自来都不平静,清代对两闱的管制监察极为严苛,可仍会闹出些大小事端。小的很快过去,大的则酿成
期刊
标题中本来应该是“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怕题目太长,就用了一个省略号。这是一个具有纪念与开创意义的命题。今年是鲁迅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又逢鲁迅逝世八十周年,馆方决定纪念一下,在今年的九月召开“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慎终追远数典而不忘祖的传统。笔者接到研讨会邀请函,见其中所拟五大议题,第一个就是本文要谈论的这一条。正是这个命题让我产生了几点零星的想法。  一  “鲁迅文
期刊
现代中国文艺和学术界谈意大利文化,主要围绕两个阶段,一是文艺复兴,包括这个时期发掘的古希腊罗马艺术,二是和五四新文化几乎同步的意大利现代文艺思潮,特别是未来主义。  对这两个问题,鲁迅都坚持己见,甚至异调独弹。  当时新派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可以比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九三五年蔡元培给《中国新文学大系》作总序,开篇就说:  欧洲近代文化,都从复兴时代演出,而这时代所复
期刊
一、“说走就走”还是“不得不走”?  如今,我们崇尚所谓“说走就走”,但这本身就是禁锢的产物。绝大部分人并不能说走就走,而几乎都是不得不走。电影《朝圣之路》海报,2010  汤姆是一位做事谨慎的牙科医生,他生活在美国的一个小城镇里。由于职业收入优渥,经济状况不错。除了看门诊之外,汤姆喜欢和朋友打打高尔夫,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个噩耗—儿子丹尼尔在法国和西班牙边境上的比利牛斯山遇
期刊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陈独秀《敬告青年》  一九二八年,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小说的叙事起始于一段旅途:年轻的主人公在黎明时分起身离家,沿着吴淞江泛舟而下,前往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这段旅途掀开了他人生中一个新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