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教育的“火把”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小进,一位有故事的老师:在全省“寻找2016年度‘最美乡村教师和优秀乡村教师’网上评选”103名候选人 中,他获得了30689票,位居全省第13名。他教过的学生黄长林,现任浙江大学副教授;彭剑波毕业于武汉大学、深造于清华大学,现供职于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他如数家珍地向笔者罗列出了从大山深处——樟树市阁皂山飞出的50多名“金凤凰”。“小进,是我们黄家巷1000多村民的‘活菩萨’”,这是村民对他的称赞。“我落下了‘腰椎滑脱’的病根,说不怪我老公,那是假话;但看到他拼死拼命工作,我真的心好疼。”妻子黄芝莲泪眼婆娑对笔者讲着……
  为孩子他选择了放弃
  1978年,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罗小进参加高考上线了,并参加了高考统一体检,目不识丁的父亲卖掉了家里的一头小猪,请来了当地最好的裁缝师傅,为他缝制了3件新衣服。罗小进沉浸在幸福中,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命运捉弄人,他以2分之差,无缘进入大学。中学的老师来信要他复读再考,并为他联系到重点中学补习,家人和亲朋好友也全力支持他复读。
  正当罗小进准备到重点中学去复习的时候,他最尊敬的小学校长和村支书突然上门来,劝他放弃复读,到村里的小学去教书。老校长将村办小学的情况向罗小进作了介绍,村支书很苦恼地说:“我们黄家巷是既偏僻又贫穷的山区,学校也办得不好……小进,你有文化,一定能够把孩子教好,你就为家乡教育作点牺牲吧!”面对白发苍苍老校长劝说和村支书的热切期盼,罗小进犹豫了。他知道,十年“文革”,将家乡的教育已弄得不成样子,没有一个热心教育,愿意为家乡教育献身的人来支撑,原本就薄弱的黄家巷小学,将面临撤并的命运。罗小进一咬牙,没与任何人商量,答应了老校长和村支书的要求。1978年9月间,罗小进成为黄家巷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
  当时,教师的地位很低,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就更没有人看得上眼,进入教师队伍,就等于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罗小进在家乡当“伢崽王”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的亲戚朋友,都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一位对他很好的退休教师劝他:“你答应在山区当小学民办教师,是凭一时的冲动,我是过来人,奉劝你及早回头,否则会后悔一辈子!” 罗小进回答说:“谢谢你的好意,我看到家乡的孩子,因为学校办得不好,许多人成为半文盲,影响一生……我不忍心再看着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
  为校建他甘愿吃苦
  罗小进的教学能力受到领导和同事的重视,80年代初期,老校长就将管理学校的重任交给他。当时的教室都是土坯房,砖缝相通,不仅不隔音,两间教室的学生还可以砖缝相互嬉闹。为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罗小进星期六、星期日都不休息,邀请几位同事,将切成小段的稻草拌在黄泥里,粉刷在墙壁上,然后再在黄泥上粉刷一层石灰。土坯房经过这样的装饰焕然一新,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学生家长、学生都很高兴,得到阁山乡领导的表扬。
  1985年冬,学校又计划进行一次大的危房改造,罗小进负责筹备建筑用的青砖。农历12月29日夜晚,是雨夹雪天气,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而罗小进还在拉砖的拖拉机上。由于机耕道泥泞,拖拉机陷在泥坑中,罗小进与司机只好将车箱里的砖搬下来,减轻重量,待拖拉机走出泥坑,又将砖搬上车箱。拖拉机艰难地开到学校时,天已快亮,结婚才14天的妻子黄芝莲,在几位亲属的陪伴下,为寻找丈夫,在山沟里穿梭往返半夜。
  1986年9月间,经医师检查,妻子肚子里的胎儿胎位不正,需住院生产。当时,罗小进母亲已逝世,而学校校舍改造正处于关键时刻,他必须在建筑现场监督和协调,妻子一直没能住进医院。10月6日妻子要生产了,但发生了难产,乡村接生婆吓得发抖,却仍硬着头皮将孩子扯出来,似乎已经没有了呼吸。产婆倒提着孩子不停地拍打,又做人工呼吸,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哭起来,罗小进看看浑身呈青紫色的孩子,看看一脸苍白的妻子,再看看怒视着他的产婆。产婆说:“你这鬼男人真是,连老婆孩子都不顾!”罗小进只好握着妻子的手,趴在床沿放声大哭。
  经过全校教师一冬的努力,黄家巷小学的土坯房,全部变成了青砖青瓦房。开学第一天,看着全校师生高兴的样子,罗小进也流出激动的泪水。
  1996年,学校争取到上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黄家巷小学的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拆除青砖瓦房,建成8间教室的两层楼房。接着又是栽花、植树、种草,美化校园环境。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有许多到阁山旅游的客人,专程到校园来合影留念。阁山镇教育办公室主任黄春平,经常会很感慨地说:“黄家巷小学38年的变迁,既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也记录了罗小进校长带领全校老师,献身山乡教育事业既平凡而又灿烂的历程。
  新校舍经过10多年的风吹雨打,靠北边的窗户都已经腐朽了,风吹玻璃响,经常有玻璃被风吹下来,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安全。學校组织教师课余值班,不让学生接近那危险区域。还唯恐出现问题,罗小进每天午休也就睡在办公室靠窗的3把椅子上,一睡就是三四年。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决定把窗户换成铝合金窗子,可那要两万多元钱,学校哪有这笔钱呢?罗小进决定自己先垫资,既解决学生的安全隐患,也缓解教师由此紧张的神经。2011年,经过一周的努力,窗户做好了,还做了防护网。罗小进和同事的心终于舒坦了。
  为学生再苦不悔
  1980年,正读四年级的石桂如突然要辍学,罗小进急忙到石桂如家里家访,得知他父亲患病,家里缺劳动力,准备让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在家里承担一点责任。罗小进先后6次到石桂如家,对他父亲讲完大道理说小道理,又替他石娃缴交了学杂费,为他买了文具。石桂如的父亲深受感动,答应让孩子继续读书。农忙时节,罗小进又联系村委会和左邻右舍到石桂如家帮忙。当时不少村里人不理解,嘲笑他说:“罗老师,你家里的事这样多不去做,却去帮助别人,你的脑壳有问题吧?”罗小进诙谐地回答:“我是要挽救一个孩子的前程,家里的事可以延缓,孩子没有第二个春天……”石桂如完成中学学习后,通过不断努力,成为家乡颇有名气的企业人士。他逢人就说:“我石桂如能有今天,是因为罗校长没有放弃我,没有他的帮助,我的前程不堪设想……”   1996年7月,学校推荐优秀学生许刚,报考重点中学的“少年班”,罗小进护送,可是半路上车子翻入水沟,罗小进断了两根肋骨,不得不住进医院。这是农村最忙的“双抢”季节,家里有8亩水田要收割,还要栽插二季稻,罗小进身在医院,却惦记着家里的“双抢”。妻子黄芝莲带着两个孩子,默默地劳作,硬是做完了所有农事,全村的人都说“罗小进这样顾学校,要不是有个好老婆,他只能喝稀粥……”妻子默默支持罗小进的工作,不让他为家里的事分心。她不但要操持家务带孩子,还要做其他农村妇女不能做的耕田、播种、打药等农活,甚至上山砍竹子。由于劳累过度,她就落下一个“腰椎滑脱”的病根,再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了,但她无怨无悔,总是高兴地说:“只要学校好,我再苦也值得……”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小城镇发展,大量的生源流向城镇父母的打工地。短短的几年,学生数由20世纪初的200多人锐减到几十人,而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教师也由于改行、转业、退休和迫于生计减少到三四个人,但每位教师的任务更繁重,既是全科教师,又是学生安全的责任人。更艰难的是,学校服务范围是一条长7公里的山沟,自学校开办以来学生就在学校用中餐。由于经费短缺,此时食堂也停办。教师上完课还要自己做饭,而学生只能自带饭菜上学。冬天和早春,天寒地冻看到学生捧着冰冷的饭盒,罗小进心里很难受。2004年,罗小进动员身体不太好的妻子,来校帮衬一下。第一,可以解决师生中午吃饭的问题,让师生可以安心工作和学习;第二,在罗小进开会时也能维持学生秩序,辅导学生作业;第三,给学校种了菜,改善教师的生活。可也正因这些,家里的家务、田地就只能放弃了。可是,他妻子每月只有300元的工资。从2004年至今,含辛茹苦,无怨无悔。
  2005年后,学区内村村都修了水泥路,学生都骑自行车上学,但安全问题成为大问题。罗小进想,学校地处阁山森林公园腹地,来往的车辆非常频繁,万一出现交通事故怎么办?学生在路上自行车坏了怎么办?为此,罗小进决定每天早上步行到校,放学步行回家,为的就是及时处理学生在路上发生的交通问题,这样一走就是八九年,从家里到学校有4华里路,每天步行既累又费时间。看到罗小进在炎炎烈日下步行,在倾盆大雨雷声滚滚中步行,在雪花纷飞北风呼呼的恶劣天气中步行。有些村民很不理解地问:“罗校长,你有车为何不骑?早点回家好做点事呀。”也有人嘲笑他:“罗校长你真省啊!连车都舍不得买一辆……”乡亲们哪里知道,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情,是一位小学校长的责任所在。
  35年,罗小进的同学,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经商成为富翁。罗小进仍然在偏远的黄家巷小学,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年华。35年来,罗小进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不断参加进修学习,为自己蓄力充电,所教科目在全镇年年都有好评。在他的管理和引导下,黄家巷小学,作为山区小学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这里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一直保持100%的记录,从黄家巷小学走出的学生,有成为浙江大学的教授,有的是清华的博士后,也有在武汉、上海等大城市读重点大学的……仅本科就有50多人,近千人的小山村上大学人数的比例在全市罕见。每年的春節,在全国各地工作和学习的学生会来看望老师,畅谈当年在黄家巷小学学习时的感受,感叹老师们对他们的教育、关怀、爱护、批评……罗小进真觉得幸福。
其他文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抓重点、攻难点,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全省教育事业实现“十三五”“开门红”。盘点一年来的工作,主要突出在10个“新”:  (一) 教育系统党建迈上新台阶  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委组织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简报有8篇
期刊
“五(1)班,进一个!”“五(3)班,加油!”……一场激烈的五人制足球赛,正在南昌市三店小学球场精彩上演。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班级联赛,却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江西,像三店小学这样人人热爱足球的学校还有很多,足球犹如学校里跳动的脉搏,使校园生机无限。  11月20日,“全国校园足球新长征(江西站)”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昌市三店小学举行,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
期刊
11月1日上午,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和江西省生产力学会协办、南昌师范学院承办、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江西省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这是江西省首次以教育蓝皮书的形式发布全省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年度报告。副省长殷美根对蓝皮书的编撰工作高度重视,并为蓝皮书作序。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调研员邹文弢,江
期刊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吉安市委、市政府以强烈的群众观念和百姓情怀,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实的举措,打响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攻坚战,着力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  吉安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张万安对记者说,这几年,吉安对师资力量培育的力度前所未有,争取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的支持,市县合力共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很大
期刊
在角球区把球放好后,司马乐向后退几步,他看了看球门,便加速向前冲去。球在空中飞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穿过守门员试图阻挡的手,破门而入。现场一片欢呼。  “那是我最骄傲的一次进球。”司马乐说。发球前,他一直琢磨训练中踢弧线球的技术细节。比赛结束后,他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向黄煌教练说及这次在实战中的尝试。  充当球队前锋的司马乐是黄金实验小学校队的当家球员,在刚刚结束的区级联赛中,该队以17进球0失球的
期刊
利落的外表、不凡的谈吐、敏捷的思维、前瞻的眼光,上饶县七中校长张禹芳浑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干练、睿智,但又不失女性特有的温婉知性。而当我们置身于气势恢宏、充满朝气、整洁有序的上饶县七中校园,目睹该校令人眼花缭乱的一项项荣誉和出类拔萃的教育成果,也由衷地感受到全校教师职工在这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作为一所2008年才创办的新学校,短短8年时间,上饶县七中就已成为上饶市的龙头初中,当仁不让地成为上饶县万千
期刊
11月1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有关情况。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出席并作新闻发布。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  杨慧文详细介绍了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编制原则和基本架构,以及关于规划的几个重要问题。《规划》共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开头语,主要是描述教育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依
期刊
11月28日上午,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设立的“中国华融赣南老区红军后代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在赣州市举行。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出席相关活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赣州市委副书记王林云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  据了解,“中国华融赣南老区红军后代教育基金”系公益慈善性资助基金,旨在对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原中央苏区干部后代(直系五代以内)以及英模、烈士
期刊
不忘初心,爱意绵延。2016年10月20日,上海實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勇一行,第七次来到婺源县江湾镇江上青希望小学举行捐赠活动。向该校捐赠了打印机、投影仪及毛毯等学习生活用品,并为贫困学生送上助学金。
期刊
11月14日,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市闵行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促进上饶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饶县教体局与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签署了教育领域合作协议。上饶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友群,上饶县县长何党生,上海闵行区副区长杨德妹,上海闵行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兼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恽敏霞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簽约仪式。  据悉,此次签署的教育领域合作协议,双方在以下七个方面达成合作共识:一是开展教育发展合作研究,联手推动该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