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境界语文”教学主张的课堂样本——袁爱国老师《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例简评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爱国老师提出并实践“境界语文”的教学主张,意在“通过品位高雅、风格鲜明、意味丰厚的教学,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良知和审美的融合,追求语文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语文学习生活,追求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更大程度的实现”。袁老师执教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就实践与演绎了其“境界语文”的教学主张。
其他文献
【课文精析】《雨的四季》,诗人、散文家刘湛秋的优美抒情散文,统编语文教材七上第一单元自读课文,有丰富的美感。1.整体的构思美。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中间部分按“春一夏一秋一冬”的写作顺序,逐层描述展开;最后两段照应全篇,抒情收束。2.内容的描述美。用诗一般的语言,以生动的描述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引领读者体会四季的雨不同的情致与风韵,同时感受作者对雨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可围绕“‘三观’建模,任务驱动”的构架推进。具体策略是:宏观检视占位高瞻,以统整思想审视整本书;中观分析专题上溯,将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打通;微观思辨建构意义,引导学生做阅读的独立思考者。
余映潮先生的口述实录《用奋斗定义时光》即将付梓。先生致信约请撰写序言,我心中不禁一动。多年来,虽与先生交往甚密,但我一直在仰望先生,以我的身份,似乎配不上给先生的新著撰序。余映潮先生是载入语文教育史册的重要人物。先生之于语文教育的贡献,特别是对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影响,巨大、深远而且独一无二。
一、情境导入,质疑导读(屏显课文名称。课文名称下有对应的东巴文字。导入略。)师:课文是一篇游记。一般来说,游记往往采用怎样的写法来写呢?生(杂):按时间顺序来写;按游踪来写;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师:你解说一下,什么叫移步换景?生:就是作者走到哪儿就写哪儿的景物。
阅读教学需要创新,但是受“同课异构”等的负面影响,阅读教学的创新走上了脱离教师与学生的过分求异的歧途,结果使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降低。阅读教学的创新,必须从课程标准、教材系统与学生实际出发,否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具体可以从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入手,求得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在岁月的淘洗中,不同于他人的过往,以及在诸多具体情境中微妙的即时体验,使得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人在反观自己时,记忆里所重现出的情境与体验,都值得讲述。一、值得回味的阅读启蒙:恰恰是那些“不经意”我的阅读记忆是从童年时订阅的一本本《金色童年》杂志和一摞摞画册开始的。那时我常常颇为自豪地把它们整齐地叠摞起来欣赏,然后再一本本、一遍遍地翻看。
学科素养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转型,应当转向学生本位、素养本位,课堂上多元要素彼此融通,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合作学习、跨媒介跨学科学习等,实现语文素养的课堂教学落地与提升。实现这一课堂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项目制学习。
教材中有些文本需要浅读,变恐慌区为学习区;有些文本则需要深读,变舒适区为学习区。教师要依据教材、文本和学情的实际情况构想适用的教学策略。具体到浅文深读,可以从延拓教学资源、深化并细化思维训练、注重多种读的策略、自主独学与群体合学相结合等方面着手。
教师要上好课必得先“入课”。“入课”的状态应是教师一种常态的教学行为和自然的教学能力。课前教师需对文本反复阅读,读出文本不同层次的意义,为“入课”打好基础。课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灵活调控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彰显教学智慧。
以教学自读课《雨的四季》为例,从三个方面研讨如何运用项目化学习推动自读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指出基于真实情境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教学自读课,不仅能让自读课的“自”发挥真正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建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真正推动学生走向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