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关词语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简明性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k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相关词语的释义在简明性上存在问题:一、简而不够明。其原因大致为:没有充分利用方位词;没有充分利用标点符号;没有括注或者括注不详;疏漏必要的文字。二、明而不够简。其原因大致为:括注羡余;释义冗余拖沓;没有都采用同义词作注。反映出《现汉》对相关词条的释义方式不够统一,释义系统性上存在漏洞。
  关键词:《现汉》 释义 简明性 系统性
  
  科学的释义总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采用统一体例编写的,相关的或同一类的词语都尽可能采用一致的释义模式、释义内容和措辞才能相互照应。《现汉》每一个词条的释义堪称精益求精,基本上都能反映词义的实质,而且都以精炼的规范化的词典语言进行解说,做到了简洁明快、确切严密,但白璧微瑕,少数词语单就一个词来看,释义是合适的,若参照相关词语的释义就会发现词语释义简明性上存在不足,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简而不够明”和“明而不够简”。
  
  一、简而不够明
  
  有的词语释义虽然简洁,似乎已做到“以恰切的语言表达出合乎要求的信息,使释文不可增减一字”[1](P104~108)的地步,但词义表达不够清楚明确。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没有充分利用方位词
  方位词具有指示参考点的作用,方位词前的词语就是方向、处所或时间的参考点,“实词或短语”+“上、下、里、内、中、中间、当中”等是落实到参考点上,即落实到事物上的方位短语。“实词或短语”+“前、后、外、旁、左、右、东、南、西、北”等是落实到参考点外的,即落实到事物外的方位短语。[2](P136)字数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若恰当利用方位词,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找到参考点,理顺句子结构。
  阴极 ①电池等直流电源放出电子带负电的电极。
  阳极 ①电池等直流电源中吸收电子带正电的电极。
  近视 ①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近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网膜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屈光力过强,使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面。
  远视 ①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近处的东西。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或晶状体屈光力过弱,使进入眼球中的影像不能正落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阴极①”比“阳极①”、“近视①”比“远视①”节省字数,但“阳极①”、“远视①”表述更准确,方位词所起的指示参考点的作用不容忽视。另外,《现汉》未收“网膜”,只收“视网膜”,相关词语如“玻璃体”的释义以及“眼”的插图用的也都是“视网膜”。
  (二)没有充分利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本功能是辅助文字表情达意,用来表示停顿、语气、语言单位的性质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标点符号是供视读使用的,在一定程度上再现话语的基本语调模式,并力求显示话语的语法逻辑关系,使眼睛迅速掌握话语的结构和意思。《现汉》有些词语的释义没有充分发挥标点符号的作用。
  集约①农业上指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来增加产品总量。
  粗放①农业上指在较多的土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浅耕粗作,用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来提高产品总量。
  娘儿 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的合称,如母亲和子女、姑母和侄子侄女。
  爷儿 长辈男子和男女晚辈的合称,如父亲和子女,叔父和侄子、侄女,祖父和孙子、孙女。
  句内状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由介宾短语构成的句内状语有时比较长,其后可以加逗号。[3](P203~218)“集约①”、“粗放①”的释义字数多,结构复杂,用逗号隔开,便于读者抓住释义关键词。并列词语的组合成分再包含并列词语,就构成多层次的并别词语。顿号所处的层次总是低于逗号、高于直接组合的并列词语,但可高于或低于“和”“与”“及”“或”之类连词构成的层次。[4](P203~218)“娘儿”释义中的顿号高于“和”字,“爷儿”释义中的顿号则低于“和”字,体例不一,相比之下“爷儿”在释义中用逗号、顿号以及连词“和”把层次梳理得更清楚。
  (三)没有充分利用括注或者括注不详
  用“<>、()”等符号提示、括注是《现汉》保证释义严密、确切的有效方式之一。对释语中的相似(或相同)的部分,有的词语加了提示、括注,有的遗漏,有的则虽然加了,但详略不一。
  西魏 朝代,公元535~556,文帝元宝炬所建,建都长安。
  太平天国 洪秀全、杨秀清等于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953年在天京(今南京)定居,建立国家政权。
  西汉 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5,自刘邦称汉王起,到刘玄更始三年止,包括王莽称帝时期(公元9~23)。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也叫前汉。
  以上词语对名称已发生变化的古地名处理方式不同:“西魏”未括注;“太平天国”括注简单,“西汉”括注详细。括注作为释义的必要部分,用词也应简练,但不能以此牺牲了释义的准确性。对古地名括注详细虽费点功夫,但对读者有利,因此是必要的。
  (四)释义中疏漏了必要的文字
  反面人物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反动的、被否定的人物。
  正面人物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代表进步的、被肯定的人物。
  近 ①空间或时间距离短。
  远 ①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
  “反面人物”的释义虽然简洁,但相比之下,“正面人物”的释义显然更加确切全面。短语作定语,一般要加“的”,参见相关词语,如“长1①”释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大”,“短①”释为“两端之间的距离小”,可见“近①”的释义应加上“的”字。
  有的词语则综合了以上的多种情况:
  主词 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的对象,如“糖是甜的”这个命题中的“糖”是主词。
  宾词 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等,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以上两个词释义时措辞不一致,“宾词”的释义比“主词”更明白易懂。从句法上看,“主词”释义中“如”字后跟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单句,而“宾词”释义时用介词“在”,前面自然成为状语,并用逗号将句子断成两部分,易于目读。
  
  二、明而不够简
  
  有些词语释义明白易懂,但个别措辞不够简洁精炼。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括注羡余
  有些词语括注中的部分内容提供的是羡余信息,并无存在的必要。如:
  上涨 (水位、商品价格等)上升。
  下跌 (水位、价格等)下降。
  上上 ②指比前一时期再往前的(一个时期)。
  下下 ②指比后一个时期更往后的(时期)。
  “价格”意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参照相关词语,如“跌幅”“跌落②”“跌破”“跌势”“回跌”“回调”“上浮”“上扬”“下浮”“下调”“虚高”“涨幅”“涨落”“涨势”“走低”“走高”“走强①”“走弱①”的括注中也有“价格”,但均未在前面限制“商品”,可见“上涨”括注中的“商品”冗余。“上上②”的括注与前面的释语重复累赘,应调整使之与“下下②”相似。
  (二)释义冗余拖沓
  有些词语释义啰嗦冗余,尚未达到规范性词典释义时“能浓缩的就要浓缩,能精简的一定精简”[5](P104~108)的要求。如:
  哪 ①…②…③…④…‖“哪”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的时候,在口语里常常说něi或nǎi,单用的“哪”在口语里只说nǎ。
  那1①…在口语里,“那”单用或者后面直接跟名词,说nà或nè;“那”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常常说nèi或nè。
  这 ①…在口语里,“这”单用或后面直接跟名词时,说zhè;“这”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时,常常说zhèi。
  “哪”、“那1①”、“这①”释义中的注意部分说法各异,可归为三处不同:
  1.“在口语里”的位置和使用次数不同。“哪”位于句中,2次,后二者位于句首,各1次;
  2.“单用”和“后面直接跟名词”之间的连词不同。“那1①”用“或者”,“这①”用“或”;
  3.发音条件的说法不同。“哪”用“的时候”的地方,“这①”用“时”,“那1①”则无标记。显然,综合来看,还是“这①”的释义既“简”又“明”。
  这样 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也说这么样。“这(么)样”可以用作定语或状语,也可以用作补语或谓语。“这么”只能用作定语或状语。
  那样 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那(么)样”可以做定语或状语,也可以做补语。“那么”不做补语。
  “这么”释义中出现“用作”的地方,“那么”中都变成“做”,参照其他词语,如“定语”“状语”“属性词”用的也都是“做”。
  有些词语的问题则出在滥用方位词上,如“阴文”:
  阳文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阴文 印章上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
  (三)释义方式不尽一致
  采用同义词作注是辞书释义的传统方式,优点是简洁明快,缺点是容易出现循环互训。《现汉》采用同义词作注的几个词语中总有一个释义详细,从而避免循环互训的弊病。《现汉》偶有疏漏,个别词语并未遵循“能用同义词、短语注明的就不用句子”[6](P104~108)的简明性原则。如:
  北边②北方②。
  北方②北部地区,在我国一般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
  北1②北部地区,在我国一般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
  “北边②”、“北方②”的释义其实就是“北1②”,相关词语“南边②”、“南方②”都是用同义词作注,释为“南②”,可见二者都应仿释为“北1②”,不应另辟蹊径。
  还有一些词语虽然都采用同义词作注,但体例不一。如:
  无形损耗 指及其、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贬值。也叫精神损耗。
  精神损耗 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 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生锈、腐烂)而引起的损耗(区别于“无形损耗”)。也叫物质损耗。
  物质损耗 见1654页〖有形损耗〗。
  晋剧 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主要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 晋剧。
  山西梆子 见714页〖晋剧〗。
  有的词语情况比较复杂,在释义的简明性上各有千秋,如:
  东晋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南宋 朝代,公元1127~1279,自高宗(赵构)建炎元年起到帝昺(赵昺)祥兴二年宋朝灭亡止。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东汉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
  西周 朝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自周武王(姬发)灭商起,至周平王(姬宜臼)东迁前一年止。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 朝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56,自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西)起,到被秦灭亡止。
  秦 ②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建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
  以上词语在停顿和括注详略上不同,又参照相关词语“北宋”“西汉”“西晋”“唐2②”“梁①”等词的释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东晋”简而不够明,无停顿,括注不详;
  “南宋”“东汉”简而不够明,无停顿。
  “西周”简而不够明,释义中的“至”字宜改为“到”。
  “东周”“秦②”明而不够简,括注中的“在”字宜删。
  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一个复杂而严密的系统,词汇的意义即词义同样是具有系统性的。词义和词义,无论是同一个多义词语的,还是不同的词语的,彼此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或者是纵向的,或者是横向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7](P104)
  内容上有关联的词语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个子系统,对于这些词语的释义,应当有全局的考虑和统一的处理。一部好的语文词典总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编纂的,相关词条在释义时应当尽量体现词汇的这种系统性。“相关词语的释义要表现出平衡、相应的关系,相关的或同一类的词语释义方式,要尽可能一致,各类词条释文的行文方式应该基本保持统一,包括释文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的范围。……相关的或同一类的词语释义方式,要尽可能一致,释义内容和措辞要相互照应。”[8](P105)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还提出应将释义模式化,“语文词典释义的模式化,是词典释义方式向形式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体现,是词典释义方式现代化发展的需要”[9](P189)。
  《现汉》通过比较相关词语而发现的释义简明性上的不足,反映出《现汉》对相关词条的释义方式不够统一,存在前后照应不周的问题,辞书编纂的体例意识还需加强,编纂工艺也有待改进。
  
  注 释:
  [1][5][6][7][8]韩敬体.论规范性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A].《现代
  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齐沪扬.现代汉语短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4]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陶原珂.词位和释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王小郴 山东聊城 聊城大学文学院 252059)
其他文献
冠脉搭桥术可消除或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搭桥术后恢复期治疗与护理不当,也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血管桥血栓形成等.我们对4例冠脉
寻找放射性核素检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使用^99mTC-MIBI对20例正常人和23例血栓闭塞脉管炎患者进行了肢体血流灌注检查。显像剂到达患肢的时间延迟,放射性强度明显降低。提示该检查要作
吐鲁番唐写孔氏本《论语》“道行,乘土孚于海”句,并非脱字句,其较“通行本”“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句更贴合当时的语境,与“吾与点”句一起表现了孔子人生追求中的另一层面,
1996年6月~2001年12月,我院共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600例,穿刺总成功率为98.5%,并发症发生率<5%,现报告如下.
接受修辞学认为,“接受修辞具有了受制于表达,又驱动了表达的动力学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在修辞接受中不断得到提高的。本文试图从图式、言语和角色
们于1990年11月~2000年10月对104例主诉便血为主的老年人,进行了大肠镜检查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104例病人,均为发病1天至半年以便血为主的老
摘 要:本文研究了《庐山远公话》一书中的34例AA式重言词的语义功能、语法特点,考证了词的意义,说明其中的引申、假借用法,诠释了重言词基本式与重叠式的关系。  关键词:《庐山远公话》 重言词 语义功能 语法特点    重言词是汉语中两个相同的汉字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词。古人一字为一言,从字形上看,重言又称为“叠字”,汉代郭璞在注《尔雅》时,将其称作“重文”,又称“重语”。从唐代孔颖达到清代郝懿行都说重
1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因双季肋区疼痛、尿黄、乏力10天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2000年5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季肋区疼痛,乏力,尿浓茶色,后发现皮肤、巩膜黄染,遂来我院就诊.
“作为认知特殊手段之一的辞格首先投射为一定的构式,辞格构式是通过对构式的常规规则的偏离生成。”本文就这种偏离以何为度,多大程度的偏离可被接受,针对“对构式常规语义规则
一般认为,上古“眼”指眼珠,“目”指眼睛,“眼”经词义的扩大,成为“目”的同义词,并在汉语史中发生了替换。我们通过穷尽性的调查先秦西汉文献发现,“目”在先秦也有“眼珠”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