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极具开放性。改革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作文教学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实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才能做到“育人”与“练文”并举的效果。作文教学应追求真、美、新,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作文教学要求真;从学生阅读出发,作文教学要求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作文教学要求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研究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探索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途径。
  一、反思是提高作文教学智慧的前提
  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我们不能在困惑与无奈中停滞不前,放弃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而是必须经过深入的教学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智慧
  (一)反思作文教学模式、指导方法、评价方式。
  教学反思,即从改变教师的惯常态度和例行行为入手,客观地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初中作文教学长期普遍遵循“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环节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都以教师为主体,着眼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师一人的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的高下对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影响过大;教师批改作文的周期较长,负担过重,而学生作文又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反馈;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严重限制了学生写作的针对性和真实性;教师评语的形式、内容单调,讲评面窄,激励少数人,否定多数人,造成学生写作兴趣的大面积丧失。在作文教学的指导上,教师只重视审题、立意、写作方法、写作思维的指导,要求学生模仿名家作品进行作文,急于求成,没能将写作能力看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从而让学生感到作文的高不可及,神妙莫测,容易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和勇气。因为这种方式不是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发展,而是将写作能力看成是纯技巧的活动,使写作无法成为学生自主表达和交流的需要。
  (二)反思中学作文教学的升华。
  在以上的作文反思与尝试中,为了让学生写作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于是我对作文教学进一步升华。
  1.训练写作技能,增强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写作技能是为培养写作能力服务的。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必须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故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
  2.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写作习惯。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必须转变那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学会教育教学创新。如搞一些“口头作文接龙”,“巧对对联”“人物描写大家猜”,“吟诗填词”,“成语联珠”等作文游戏。并巧妙设题,适时激励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吕叔湘先生说:“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养成的”。故而,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育教学时,对每一位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反复训练其学生的写作技巧。
  3.提高思想认识,涵养道德情操。
  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情感操守、志趣爱好等个性特点总要在他的文章中反映出来。南朝梁刘勰曾说:“才有庸隽,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这里指出人的才能、气质、学历、习惯对文章“体性”的影响。实际上,道德情操、思想认识、修养习性等不仅影响文章的风格,也影响文章的风格。一个追求低级趣味的人,很难写出格调高雅的文章;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也很难理解和表现一个大公无私的人的思想境界。在作文训练中,学生也会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涵养。比如,当他(她)表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时;当他(她)批评一种社会不良现象时;当他(她)赞美人性的善良或美丽时,他(她)都会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于是,语文教师每一个环节中都应把“作文训练”和“做人训练”统一起来。
  二、探索是获得作文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
  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文人合一是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重视思维训练,使学生思维从闭锁规束走向多元创新;重视语言训练,使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彩;重视改革作文评估体系,从保守狭隘走向民主开放。故而,我们教师应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兴趣,着力培养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引导学生加强文化积淀,勉励学生不拘一格张扬个性,努力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1.让学生具有较持久的作文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核心任务是打消作文的畏惧感和顾虑,让每一位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敢写,想写,爱写,对作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则应该重视贴近学生实际,实施多种有利于写作兴趣发展的训练策略。如:先放后收,由俗入雅,由简入繁,由浩荡入纯粹;巧妙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训练;进行作文游戏,适时激励等。
  2.激励学生思维创新。
  住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主消化,变“我学写”到“我会写”,由“要我写”到“我要写”。故而,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鉴赏;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联系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求异性,灵活性与敏锐性。
  3.加强学生文化积淀。
  学生没有人生价值尺度,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就没有底蕴;没有真正的生活感悟,文章就没有真情。因此,作文教学应将做人指导与作文指导相结合;应将阅读指导与作文指导相结合;应指导每一位学生关注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并正确地获得信息,使用资料,博览群书。
  4.勉励学生张扬个性。
  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就要尊重学生观念的个性化,重视积极引导;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提倡突破定势;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欣赏其精彩的表达,使其呈现自主、真实、创新的个性化内涵。
  5.提高作文评改实效性。学生评改文章要建立在反复推敲,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使其更加明确写作要求,更加理智地反思作文的得失。而我们教师只需完成评改指导和典型评语,指导学生评改有计划的进行。首先,教师示范批改。其次,小组集体评改。最后,学生自评自改。
  总之,作文教学的质量是衡量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成功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有探索的勇气和信心,有实践和开延的思维。反思作文教育教学的得失,探索作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从而,才有提高初中作文教育教学的实质,让作文教育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改变写作,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他的话告诫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写作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从大量阅读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写作。  一、集体阅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千方百计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首先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
期刊
摘要:班主任转化潜能生的有效措施:全心献出自己的爱心;教育潜能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努力培养学习兴趣,保护其自尊心;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赏识潜能生的优点;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树立信心;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潜能生 转化  潜能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如
期刊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
期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产生着巨大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整合,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究和实践,下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探究与反思。  一、“整合”的探究  1.内容的“整合”是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写作能力是人才素质之一,但许久以来写作是学生的难事,每次写作文时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生憋硬挤,结果文章或干瘪无物,或扎乱无章,或内用陈旧,究其根本,一是由于学生不会积累材料,导致无素材,二是不会遣词造句,即使心中有话也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好。三是缺乏写作知识。针对上述三种原因,我初试把积累练笔传授写作技法三者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材
期刊
一、探究的起因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如可视性差的实验,抽象物理现象,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至于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一些重要的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物理实验,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将声、画、文为一体呈现出来,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二、四种教学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认为语文教育的特点就是“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也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并把“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列入语文学习总目标。那么,如何引领区域性开展小学经典诵读教育,笔者谈谈这几年的探索与思考。  一、经典诵读教
期刊
一、变“消极呆板”为“积极创新”  在中学地理教师的行列中有少部分由于对教学的重视不够或其他原因,把教学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给淡化了。主要表现为消极呆板,视教学为包袱,这样以来,教师变成了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械的传授者。不但苦了学生,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保持积极创新的态度去进行教学。  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和实践的研究者,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
期刊
一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感慨道:做一名语文老师真的很难,每次课改总是拿语文来做试验。当今,在新课程标准的大旗下,不说语文教材的版本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单说这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层出不穷!问题模式、发现模式、朗读模式、背诵模式、情境模式、训练模式、讨论模式、自学模式、网络模式……真是花样迭出!各种新鲜面孔粉墨登场,叫人应接不暇。在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上更是模式泛滥,似乎无模式便无创新,便是落伍、
期刊
对学生而言,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