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倒挂,怎么破?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在苏州做薪酬培训的时候,有朋友问起薪酬倒挂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其实是很多公司,无论大小,都特别容易在薪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所谓倒挂,就是指公司后加入的新员工薪资水平超过了同等岗位上的老员工薪资水平。薪酬倒挂容易引发薪资的内部公平性问题,最后导致老员工的不满甚至离职。
  要解决薪酬倒挂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

薪酬倒挂是怎么出现的


  原因1:市场薪资涨幅超过了公司薪资涨幅
  众所周知,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的员工整体薪资增长幅度在全球都是偏高的,这也让中国成为今天世界上人力成本较高的地区之一。
  而对于企业而言,每年企业的薪酬增长预算受限于自身经营状况及市场薪酬定位,其增长幅度往往是低于市场增长水平的,这就造成了后来从市场招入的新人薪资高于企业的老人,这种现象在大量使用校园招聘的企业中尤为常见。
  举个例子,几年前我所在的企业在招聘大学应届生时,月薪7000~8000元是常见的水平。而今天根据媒体公布的数字,一些顶尖优异的应届毕业生拿到年薪几十万元以上一点也不罕见。
  前两天我和一个在网络搜索业务公司上班的朋友吃饭,他说现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杀入搜索领域。这些公司在市场上挖人时舍得下重金,往往许下的薪资涨幅以50%起。可想而知,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下,市场薪资水平会被抬升到多么高的一个水平。
  原因2:公司缺乏常态的调薪机制
  以前我在跨国公司工作时,公司每年都有一次全员调薪。负责薪酬的同事会根据市场薪酬涨幅,提前安排一笔预算,然后在年初的时候根据每个员工的上年绩效和当期实际薪资水平安排调薪。
  在这种调薪机制下,绩效好、薪资低的员工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调薪,绩效差、薪资高的员工获得较低甚至为零的调薪。通过这种动态调薪机制,可以确保公司员工的整体薪资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上。
  当我离开甲方开始为企业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之后才意识到,原来市场上还有相当多数量的企业并不是像跨国公司那样,会对全员实行年度调薪。这些企业的员工调薪更多是出自公司临时性的需要,因此也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没有一个常态、合理的调薪机制,公司就无法保证内部薪资水平与外部市场看齐,也就很容易导致新员工薪资水平不断上涨,而老员工薪资水平长期趴窝的状况。
  原因3:公司给员工定薪比较随意
  但凡薪酬工作完善的企业,都会在经过岗位评估和市场对标之后,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一条薪酬架构线(Salary Structure),以此作为每个岗位的定薪之锚。所有岗位的薪资围绕薪酬架构线,在一定允许的范围内上下浮动。这样,就把所有岗位的薪资水平限制在了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现实中,很多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置这么一条薪酬架构线。员工的薪资给得比较随意,甚至很多时候是根据老板或主管的喜好来定薪。这种情况下,各个岗位的薪资水平差异较大,而后加入企业的员工更容易在薪资上占便宜。久而久之,薪酬倒挂的问题就形成了。

4个解决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要有效解决薪酬倒挂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建立薪酬架构,规范岗位定薪
  企业可以首先通过岗位评估,建立起正规的岗位职级体系;之后再对标市场同类岗位,结合市场薪酬水平建立起自己的薪酬架构,图1就是一种常见的薪酬架构图。
  在薪酬架构图中,每个职级都有相应的岗位最高薪资、最低薪资和薪资中间值。其中,薪资中间值把薪资范围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新员工和新提拔员工的薪资通常在中间值与最低值之间浮动,而那些资历深、能力强的员工的薪资通常在中间值和最大值之间浮动。



  薪酬架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每年会随着市场薪资水平的增长进行调整。这样,只要企业能够严格按照薪酬架构来给每个岗位定薪,那么无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的薪资都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2.建立合理的调薪机制



  因为市场是在动态变化的,因此,合理的调薪机制要求企业每年定期根据市场涨幅对员工的薪资予以调整。调薪幅度应该是多少最合理?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涨幅、企业战略需要、人才供给状况以及自身财务情况等。
  表1是企业在调薪时经常使用的调薪矩阵,横行是员工的薪资高低,以薪酬比率来表示;竖列是员工的绩效结果。这样,每个员工根据自己的薪酬比率和绩效结果就会对应一个相应的调薪幅度。



  调薪矩阵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从矩阵所列数字可以看到,绩效越好、薪资水平越低的员工(矩阵左上角),获得的调薪比例越大;绩效越差、薪资水平越高的员工(矩阵右下角),获得的调薪比例越小。



  在必要的时候,企业也可以从年度调薪预算中单独拨出一部分调薪预算,来重点解决老员工薪资偏低的问题。当然,这种做法一般只建议作为一次性调整。在规范了企业年度调薪的操作之后,这种临时一次性调整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少。
  3.招聘时利用签约奖金
  有时候会遇到市场薪资确实很高的情况,远远高出了企业现有薪酬架构的水平,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其他薪酬工具。签约奖(Sign-on bonus)以前是跨国公司经常使用的一個工具,是企业付给新员工(主要是重点岗位的候选人)的一次性奖金,它可以作为对新员工薪酬的必要补充。
  因为签约奖是一次性现金,不会体现在员工的正常薪酬内,因此也不会对企业造成长期的成本负担。一般企业的签约奖操作惯例是在员工入职时发一部分,剩下部分在员工入职6个月或12个月之后发放完毕。
  还有的企业会在offer中规定,如果员工在入职一年内离职,需要按比例退还公司一定的签约金。这样既弥补了员工薪资部分的不足,也能有效避免员工在拿了高额签约金入职后短期内离职的风险。
  4.善用全面薪酬工具
  企业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薪酬工具,包括浮动奖金、股票期权等,以此为杠杆来调节员工工资部分的不足。比如,在核定绩效奖金或股票期权的时候,可以考虑向高绩效、低工资的老员工倾斜。
  这里再强调一下全面薪酬概念。按照美国薪酬协会(World at Work)的定义,全面薪酬除了我们日常认知中的现金薪酬之外,还包括:绩效与认可、福利待遇、职业发展机会、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因素。
  因此,企业平时在职业发展机会、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做到多考虑对老员工的倾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老员工薪酬平衡的问题。(范珂,HR公众号“行走的帆”创始人)
其他文献
与企业家沟通的时候,我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的产品是否符合竞争要求?”  在全要素竞争时代,产品是第一竞争要素。在产品体系中,新产品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旦现有产品进入衰退期,企业未来可能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变化,若企业不调整既定战略,很可能面临刻舟求剑的窘境。而战略的调整往往会落地到新产品上。  尽管新产品具有战略意义,但其上市却成为风险最高的
期刊
冬天到了,不能穿夏天的衣服。  互联网时代来了,不能用工业时代的商业逻辑。  生物生存的最高法则是进化论的“适者生存”。适,指适应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了,一切都得变。这就是进化论的法则,也是商业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虽然有人说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但变化其实是有规律、有苗头、有节奏的。  深度分销结束渠道红利后,电商创造了线上新红利。电商红利结束后,线上线下融合将是新红利。踏准了趋势,就能够享受
期刊
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英文縮写KFC,曾被网友戏谑地称为“开封菜”(拼音首字母亦为KFC)。近日,肯德基真的推出了自家的KAIFENGCAI——其首季快煮预包装食品之一“有型鸡胸肉”。同时,KAIFENGCAI还陆续推出了该季的鸡汤系列、螺蛳粉系列以及炒饭系列,其单品零售价从十几元至三十几元不等。  借助于“开封菜”的谐音梗,肯德基将其酝酿已久的7×24小时“概念菜馆
期刊
在文明的发展中,商业认知模式在不断变化。  商业认知的基本逻辑是:每个文明形态,一定会创造一个主流媒介,如工业文明时代的大众媒体。在主流媒介上,形成商业信息特定呈现形态,如依托于大众媒体的广告、公关。围绕商业信息呈现形态,形成特定认知符号,如广告形成的品牌认知。  因此,商业认知逻辑可以简单表述为:文明形态→主流媒介→信息呈现形态→时代认知符号。其中,起关鍵作用的是主流媒介的变化。  农业社会的商
期刊
在麦当劳,有一个“四五”理念: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操作,产品无差异。从一粒冰块的大小形状,到每块牛肉烹饪的69°C设置,麦当劳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作业程度,使得食物的生产转化为简单的流水线作业,即便不懂烹饪工艺的人,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操作,也能保证产品质量的高度一致。  得益于全球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麦当劳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超过3万家门店,日进账达亿元。不只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也都在致
期刊
品类与消费者认知息息相关。  正常情况下,产品通过品类进入消费者认知,品牌帮助消费者在该品类的产品中做二次筛选,筛选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提到的“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当下很多品牌、企业围绕产品、市场、消费者等各方面所进行的营销,占据了企业营销活动全过程的重头,其本质就是让这“惊险一跃”平安着陆。  但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品类进入消费者心智的过程并不通畅,或者说,品类进入了消费者心智,但却没有形
期刊
参与营销,移动商业时代的密钥  何为参与营销?  参与营销是指企业或品牌从产品开发开始到品牌建设、销售促进以及客户服务等原本属于企业内部工作的整个过程向普通大众开放,让大众主动地参与到全部环节中去,也就是让大众在营销活动中有存在感,真正体验和感受到自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并通过企业或商家与大众之间的聚合和互动,提高营销活动的针对性,进而调动大众对于品牌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让大众拥有真正
期刊
美国理论界对市场营销的最新定义是:选择目标市场,发现价值,并通过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传递交付以获取、维持、增加顾客的科学与艺术。这一定义中,涵盖了市场营销的三大核心职能: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传递交付。对应到企业的营销实践,就是市场竞争的三股核心力量或者说是市场竞争的三条主线——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的打造。  如果企业能够同时打造领先的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当然是最理想的。然而,由于资源
期刊
快手内测播客产品“皮艇”  快手正在秘密内测一款全新的播客类产品“皮艇”,一款播客节目的收听客户端,其Slogan为“听有趣的人聊聊世界”。该产品主打的功能是精确搜索、话题标签和兴趣推荐,涵盖领域包括文化、音乐、艺术和游戏。三星透明手机专利曝光,极具未来感  此前,三星公布了一项关于透明智能手机的设计专利,某公司据此绘制了手机的3D 渲染图。从渲染图来看,该机屏幕在一定程度上呈透明状态,极具未来感
期刊
很多人分不清KOL和KOC的区别,甚至认为KOC是微型版KOL。其实不对,KOL是媒体,KOC是渠道。两者差别巨大,先看看两者选择标准的差别。  选择KOL四要素:影响力、爱尝鲜、爱分享、专业。影响力是首选要素。  选择KOC四标准:强关系、爱分享、自我消费、专业。强关系是首选要素。  KOL和KOC的价值,首先是连接用户,其次是传递认知。当大众媒体影响力式微时,取而代之的是在信息网络中具有枢纽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