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音乐教育是艺术领域的内容之一,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 音乐 兴趣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3.5
一、 选择合适的活动题材
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活动的依据,也是幼儿实现快乐的载体,好的音乐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品选得好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作品的选择上,以幼儿为主体,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熏陶功能,还要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作品。要从孩子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收集孩子们喜爱的音乐。如:在与小朋友们交流“小朋友们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呢?”,“老师我想当解放军”、“我想当警察”、“我想当医生”……根据孩子们生活中耳闻目睹这些人物形象,怀着对这些职业的喜爱和崇尚,选择《我是小海军》、《学做解放军》等音乐作品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几乎每日必看,观看动画片成为他们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了解孩子们对《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百看不厌,每集重复播放的片头主题歌不知不觉印入孩子们的记忆,人人都会跟着动画片播放的片头曲不由自主的哼唱,有的还手舞足蹈当上动画片片头曲的领唱,多开心呀!甚至产生一人唱多人合的共鸣效应,当把这些孩子们喜爱的主题曲播放给他们听时,立即引起了自发的合唱和欢呼。幼儿是活动的主体,音乐的选择来源于幼儿。
二、 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题材固然重要,但毕竟幼儿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采用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领悟和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使幼儿由浅入深,从感官到理智循序渐进的快乐的接受新知识。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让幼儿快乐的享受音乐,音乐的教育功能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创设情境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讲故事、游戏、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表演等,在音乐活动中采用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体态、眼神,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幼儿的兴奋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一)、故事化音乐活动给幼儿引来快乐
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演讲的形式把音乐故事的内容讲给幼儿听,幼儿在演讲的氛围中能深刻理解音乐故事的内容,并伴随着音乐将幼儿引入音乐世界。在《小兔子乖乖》这首音乐,教师在讲故事时,把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扮成大灰狼、兔妈妈、小兔子三种角色的声音和动作,并提问“妈妈没在家大灰狼来敲门,要不要开门呀?”,孩子们齐刷刷回答“不开,不开!”,音乐响起,把孩子们轻松快乐引入活动的角色。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使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游戏化音乐活动给幼儿增加快乐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化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地、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把表演游戏渗透于教学活动中,给课堂增加了快乐元素。在歌曲《小乌龟》活动中,先让孩子表演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大家都争着学小乌龟走路,同时让幼儿边学走路边念歌词,引起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歌曲《狐狸和石头》音乐活动中,音乐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在没有规定动作限制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十分投入,动作有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活动有滋有味,充满快乐的笑声。
(三)、互动让孩子领略快乐
运用互动教学法实现师幼与幼幼间的互动交流合作,通过创设交互氛围、丰富交互形式等方法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互动的快乐,享受音乐的美。
1、师幼之间的互动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音乐教学中,师幼之间的互动是互动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创造自由平等、师幼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拥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为幼儿提供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老鹰捉小鸡》音乐游戏中,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和他们一同唱歌,一同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和朋友间的关爱,不仅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还使他们快乐的学习,让他们在音乐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
2、幼幼之间的互动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幼幼互動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更有效地拨动“幼幼”互动的“和弦”,奏出和谐愉悦的乐章。在《找朋友》音乐游戏中,幼儿相互找朋友,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过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功,也分享了同伴的快乐。
幼儿的音乐活动应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结合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创设欣赏区、表演区、演奏区、游戏区等,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在音乐世界中,获取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发挥音乐的特殊教育功能。
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快乐的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音乐以其动听的旋律、生动的节奏、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作为幼儿最喜欢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认知、情感、审美、健体等方面的价值。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音乐对幼儿具有独特的魅力,巧妙利用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乐,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王懿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音乐教育与教学法》,谢嘉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关键词:幼儿 音乐 兴趣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3.5
一、 选择合适的活动题材
音乐作品是开展音乐活动的依据,也是幼儿实现快乐的载体,好的音乐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品选得好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作品的选择上,以幼儿为主体,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熏陶功能,还要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作品。要从孩子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收集孩子们喜爱的音乐。如:在与小朋友们交流“小朋友们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呢?”,“老师我想当解放军”、“我想当警察”、“我想当医生”……根据孩子们生活中耳闻目睹这些人物形象,怀着对这些职业的喜爱和崇尚,选择《我是小海军》、《学做解放军》等音乐作品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几乎每日必看,观看动画片成为他们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了解孩子们对《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百看不厌,每集重复播放的片头主题歌不知不觉印入孩子们的记忆,人人都会跟着动画片播放的片头曲不由自主的哼唱,有的还手舞足蹈当上动画片片头曲的领唱,多开心呀!甚至产生一人唱多人合的共鸣效应,当把这些孩子们喜爱的主题曲播放给他们听时,立即引起了自发的合唱和欢呼。幼儿是活动的主体,音乐的选择来源于幼儿。
二、 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题材固然重要,但毕竟幼儿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采用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领悟和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使幼儿由浅入深,从感官到理智循序渐进的快乐的接受新知识。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让幼儿快乐的享受音乐,音乐的教育功能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创设情境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讲故事、游戏、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表演等,在音乐活动中采用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体态、眼神,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幼儿的兴奋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一)、故事化音乐活动给幼儿引来快乐
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演讲的形式把音乐故事的内容讲给幼儿听,幼儿在演讲的氛围中能深刻理解音乐故事的内容,并伴随着音乐将幼儿引入音乐世界。在《小兔子乖乖》这首音乐,教师在讲故事时,把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扮成大灰狼、兔妈妈、小兔子三种角色的声音和动作,并提问“妈妈没在家大灰狼来敲门,要不要开门呀?”,孩子们齐刷刷回答“不开,不开!”,音乐响起,把孩子们轻松快乐引入活动的角色。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使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游戏化音乐活动给幼儿增加快乐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化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地、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把表演游戏渗透于教学活动中,给课堂增加了快乐元素。在歌曲《小乌龟》活动中,先让孩子表演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大家都争着学小乌龟走路,同时让幼儿边学走路边念歌词,引起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歌曲《狐狸和石头》音乐活动中,音乐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在没有规定动作限制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十分投入,动作有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活动有滋有味,充满快乐的笑声。
(三)、互动让孩子领略快乐
运用互动教学法实现师幼与幼幼间的互动交流合作,通过创设交互氛围、丰富交互形式等方法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互动的快乐,享受音乐的美。
1、师幼之间的互动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音乐教学中,师幼之间的互动是互动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创造自由平等、师幼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拥有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为幼儿提供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老鹰捉小鸡》音乐游戏中,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和他们一同唱歌,一同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和朋友间的关爱,不仅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还使他们快乐的学习,让他们在音乐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
2、幼幼之间的互动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幼幼互動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更有效地拨动“幼幼”互动的“和弦”,奏出和谐愉悦的乐章。在《找朋友》音乐游戏中,幼儿相互找朋友,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过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成功,也分享了同伴的快乐。
幼儿的音乐活动应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结合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创设欣赏区、表演区、演奏区、游戏区等,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在音乐世界中,获取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发挥音乐的特殊教育功能。
快乐是儿童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快乐的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音乐以其动听的旋律、生动的节奏、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作为幼儿最喜欢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认知、情感、审美、健体等方面的价值。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音乐对幼儿具有独特的魅力,巧妙利用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乐,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王懿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音乐教育与教学法》,谢嘉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