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人与《浙江潮》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浙江潮》由留日学生同乡会创办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是一份大型综合性、知识性的月刊。鲁迅先生(周树人)的早期翻译小说大多发表于此,他的这些早期作品及其与《浙江潮》的互动,为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浙江潮》;鲁迅;小说活动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2-0029-02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资助。基金项目全称:《浙江潮》及其小说刊载——兼论周树人的早期小说活动 (项目编号:119-2013200171)。
  一、《浙江潮》及其小说刊载概况
  1903年2月17日,蒋百里、许寿棠等为代表的浙籍留日學生创办的综合性革命杂志《浙江潮》正式刊行。该刊设有图画、社说、论说、学术、大势、谈丛、记事、杂录、小说、新浙江与旧浙江、文苑、日本见闻录、时评、专件等门类,以“输入文明”“发其雄心”“养其气魄”以至“汹涌革命潮”为办报宗旨。《浙江潮》杂志,共收录文章近四百篇,包括:10篇“社说”,阐明杂志创办宗旨。23篇“大势”,剖析各国关系与国际态势;60篇“学术”,介绍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31篇“东报时论”,摘评日本本土报刊中涉及中国事务的论点;102篇“杂录”与“时评”,刊布留日学生对各类时事新闻的感想与见解。69篇“记事”,记述浙籍学生的留日生活;12篇“论说”,阐释各界的新理论新学说;20篇“小说”,翻译国外优秀作品;以及33篇“文苑”,借短诗言其志;35篇“调查会稿”,介绍地方风土人情;41幅“图画”,拓展读者视野 。
  其中,“小说”类作品量少质高。整份杂志共收录小说作品20篇,多为译介性文章,题材内容可归纳为3类:取材外国的勇士抵抗外敌侵略的故事,有《少年军》《斯巴达之魂》等;翻译自外国的科学冒险类小说,有《海上逸史》《地底旅行》等;为增强趣味而设的侦探类与言情类小说,如《雌雄蜥》《恋爱奇谈》等。
  周树人在《浙江潮》上发布了5篇文章,分别为3篇文学性译作:《斯巴达之魂》《哀尘》与《地底旅行》及两篇科学性译文《说鈤》与《中国地质略论》。
  《浙江潮》中数量居多的是 “杂录”与“时评”,占据四分之一以上篇幅,其次是“学术”与“记事”,二者数量超过总数一半,“小说”所占比重与前二者相比极小,但鲁迅仍选择以小说作为自己在《浙江潮》中的“处女秀”,这是他译介生涯的开端,亦是其文学生涯的发端,更是其创作思想的奠基。
  二、周树人《浙江潮》中发表的小说作品
  《哀尘》是鲁迅用笔名“庚辰”在《浙江潮》中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与《斯巴达之魂》同在第5期。故事主要讲述器俄目睹一富家子弟用雪球袭击一名为芳梯的女子,女子反击,却被巡警拘押,器俄为女子作证,女子才得以无罪释放的故事。《哀尘》是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随见录》中《芳梯的来历》一文翻译而来的文言文著作。
  在文中,鲁迅倾向直译,叙事过程未做过多修饰,平铺直叙的翻译风格初现端倪。此外,文后的译者附记,抒发了鲁迅对这类丑恶行为的严厉批判与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可见鲁迅身上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他对社会不公的控诉,突出了底层人民与社会的矛盾。《哀尘》所展现的是人与社会的矛盾,往后的《地底旅行》揭露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可见鲁迅的写作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斯巴达之魂》是鲁迅用笔名“自树”发表在《浙江潮》第5期和第9期的作品,该小说是一篇叙述外国历史故事的文言文作品。其历史背景是希波战争中的德尔摩比勒战役,波斯王率军意图吞并希腊,占领雅典,斯巴达王黎河尼佗率领军队死守德尔摩比勒,与波斯军队殊死一战,却因叛徒泄密而全军覆灭。《斯巴达之魂》除描绘激烈的战争场面外,还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将两名同样患眼疾而未上战场的战士进行对比,一个与仆从战死沙场,另一个成为逃兵,回家乡后受尽非议,直到又一次大战,用死洗清屈辱。《斯巴达之魂》是在拒俄运动爆发之际发表的,在该历史背景下,鲁迅在小说中表达对尚武精神的推崇与爱国信念,望借此文警醒国人。
  《浙江潮》中战争题材的作品很多,如《少年军》,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时少年成军奋战的故事;《专制虎》描写的是侦探故事;与上述两篇作品相比,《斯巴达之魂》具有全民性。《少年军》与《专制虎》属于个人或者某个群体为主角进行的斗争故事,而《斯巴达之魂》中,上至君王下至妇孺都带有一定的斗争精神,人物具有阶级性与多样性。其展现的英雄形象不仅带有使命感,还体现舍小家为大家的国民精神。鲁迅从《哀尘》出发,开始思考人性哲学,在《斯巴达之魂》中,鲁迅进一步地对国民性问题进行思考,抛弃“小爱”方能成就“大爱”的思想贯穿全文。
  《地底旅行》是鲁迅以笔名“之江索子”发表在《浙江潮》第10期的翻译作品,但只刊登了第一二回。其中,第一回为文言文,第二回为白话文。原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小说主要讲述了研究地质的亚力士与其叔父列曼博士的故事:亚力士与其叔父列曼博士一起生活,叔父邀请他共同实现去地底旅行的夙愿,亚力士在犹豫之中因爱妾洛因劝说,坚定信心,又因叔父的斥责其大彻大悟,之后,二人,离开家乡,正式开始地底冒险之旅。在小说中,鲁迅对科学的推崇与探索欲极强。《浙江潮》中也有相类似的小说,如《海上逸史》,其重点在于冒险,通过斗争事件展现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地底旅行》有方向性的区别。
  三、鲁迅早期小说活动为后来的文学成就奠定重要基础
  鲁迅早期小说活动以对外来小说的编译为主,主要是《浙江潮》上发表的关于文学和科学的译著。在翻译作品过程中,鲁迅极大地体现了“全盘”和“拿来”的思想,采用亦编亦译的方法,在保留作品原貌的同时倾注自己的思想,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鲁迅从事文学与科研付出的努力,对多种现代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其后作更严谨,观点更尖锐,思想更深邃。   (一)以激发国人为使命
  在《斯巴达之魂》中,鲁迅赞扬了斯巴达人的尚武精神、对外来侵略的反抗和爱国主义思想。在《哀尘》的“译者附记”中,鲁迅认为,《哀尘》中揭露的社会罪恶罄竹难书,如果雨果活到今天,仍会续写他的《悲惨世界》,这反映出鲁迅早期现实主义的文艺观。受雨果、契诃夫、高尔基等人的影响,鲁迅的翻译取向逐渐转向被压迫民族的作家作品,从中寻找反抗的呼声,以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打破旧中国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在创作过程中,他的着力点始终在于为社会发声,试图用自己的笔杆喚醒麻木的国人。
  (二)注重科学、关注人性
  鲁迅认为,科学与爱国是紧密相连的,科学可以唤起人民的爱国热忱,也可以找到爱国的途径。在别的留学生的活动大都偏重政治时,他把重点放在了科学上,正如他本人所说,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让他们可以看见“许多很有意义的处所”,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他就觉得是“极大的幸福了”。
  《中国地质略论》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抗争意识和爱国精神,以及民族的自信心。《说鈤》和《地底旅行》体现了鲁迅思想中的科学性和革新精神,同时也伴随着启蒙精神,这些精神始终贯穿在他之后的作品中。该小说编译目的是唤醒沉睡中的国人,对其进行启蒙教育。
  《斯巴达之魂》和《哀尘》是鲁迅接触翻译领域的开端,之后周氏兄弟合著的《域外小说集》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早期翻译活动的影响,表现在民族主义精神和对苦难的关注,以及他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正是如此,鲁迅选译《域外小说集》时避开了当时的流行小说,选取弱小国家的作品,是想通过这些被压迫民族人们的反抗和斗争,唤起国人的斗争热情,同时达到启迪民智、激发民族自信心的目的。
  (三)“直译”翻译理论渐趋形成
  从《浙江潮》到《域外小说集》,鲁迅的“直译”翻译观念渐渐初显。他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注意对外来文学本质性特点的保留,对国民性进行改造。同样,可以看到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的以启蒙为目的的翻译转向了以重构文学、文化、改造国民性为目的的翻译;从早期意译和单纯偏重作品的政治性转向了直译和对作品艺术性的关怀。
  《域外小说集》虽用文言写成,但与林纾不同的是,鲁迅希望通过翻译实现对大众国民性的改造,重在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与抗争精神,而不只停留在文化普及上。鲁迅在文白相争之时选择文言直译,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息息相关,当时爱国主义精神高涨,文言恰恰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弘扬。此外,翻译采用直译,以期“弗失文情”,鲁迅的直译观念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同时,短篇小说译介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早源头之一,开创了现代文学创作的新体裁。
  鲁迅早期小说活动为后来的文学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浙江潮》的文学活动中,无论是文学性作品的编译,还是科学性作品的编译,都反映了鲁迅基于爱国主义立场的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开端,成为鲁迅一生文艺活动的主旋律。
  (指导老师:朱永香)
  参考文献:
  [1]吕旸,姚远.《浙江潮》与其科学思想传播[D].西安:西北大学,2014,(1).
  [2]杨海云.从《浙江潮》看1903年的社会思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3).
  [3]胡高普,王小川.鲁迅全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54.
  [4]孙郁.鲁迅翻译思想之一瞥[J].鲁迅研究月刊,1991,(6).
  [5]黄琼英.鲁迅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6,(3).
其他文献
【摘要】 外交部发言的翻译有着极强的政治敏锐性,而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是给译者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准确地传递发言人使用文化负载词的情感态度至关重要。本文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以王毅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同传稿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释意理论;文化负载词;外交口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明治维新后,日本从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对自己国家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日本不仅保留了自身的传统民族文化,还在这个基础上将民族文化发展得更加浓烈。本文将从近代初期日本的教育改革与民族文化融合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日本;近代初期;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131
期刊
【摘要】 桂北地区有着许多丰富的美食,口味以“酸、辣”为主,在远古时期的珠江河流域桂北就已经种植水稻。“那文化”逐渐走上成熟,饮食文化依靠着农耕文化,相遇共生,一起讲述饮食文化发展的故事。“米粉”是广西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南方稻香文化发展而成的美食。桂林米粉是米粉起源的开始,同时与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梧州河粉以及钦州猪脚粉代表着广西米粉文化的繁荣发展。“东盟博览会”“一带一路”等经济发展,
期刊
【摘要】 从20世纪到21世纪,我国流行音乐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我国的民族音乐也是源远流长,内容 丰富,特别是我国特色的戏曲音乐,更是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流行音乐与我国民族音乐并存与发展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我国的音乐教育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之上,掌握和领会本民族 音乐文化的历史、风格、神韵和气质,引领学生高层次的鉴赏音乐。本文将对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精髓戏曲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作用进行论
期刊
【摘要】 蔡文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作品《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浅谈她传奇悲苦的一生,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 蔡文姬;命运多舛;才艺  【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0-0081-02  蔡文姬(177年- 254年)(确切生卒年不可详知,据多数学者考证大约为
期刊
【摘要】 祥林嫂的悲惨人生是封建礼教和男权社会压榨欺凌的产物,礼教约条对女性的约束在现实中存在阶级差别与自相矛盾。上层人坚定遵守礼教中的重大偏执原则,下层人在现实困难面前往往对约条约束舍小求大,或盲目无知遵守传统文化积累下来的礼教集体无意识。礼教伦理的大小约条之间存在着让人遵大条必犯小条,遵小条必犯大条或遵大条必舍小条的自相矛盾性,所以注定了必将被推翻、被改造的命运。  【关键词】 鲁迅;《祝福》
期刊
【摘要】 “非遗”英译文本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对外传播效果。本研究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宗旨与初衷,尝试对国家“非遗”名录“冼夫人民俗信俗”进行英译。在英译过程中,从“非遗”英译目的及文本特征出发,提出采用重组、增译、减译、音译/音译加注、音译加直译和从意合到形合转换的编译策略。本研究旨在为茂名市“非遗”英译提供蓝本,助力于茂名“非遗”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以及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恐慌》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开高健的处女作。开高健对鼠群和官僚集团入木三分的描写,既隐含了作家对日本社会的忧患意识,也流露出其反战情绪和对群体力量的审慎态度。在战火硝烟依旧密布的当今世界,这部作品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关键词】 开高健;恐慌;群体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2-0014-02  基金项目:中央高
期刊
【摘要】 抗战背景下的昆明,随着战事的发展,逐渐成了文化中心。以《战国策》派为代表的各路思潮,在祖國的边疆,争论这中国何去何从这个历史性的命题。沈从文在昆明时期,于《战国策》上发表过杂文九篇,涉及文学、教育、妇女等若干问题。本文将以沈从文在《战国策》刊物上发表的杂文为例,归纳这一时期沈从文对社会与时代的反思,一探沈从文的忧国之思。  【关键词】 战国策派;沈从文;抗战;杂文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摘要】 新文化运动呼唤人性、鼓吹个性解放,这驱使文学创作去表现人的痛苦,从而解读时代,同时传达出对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的悲悯和焦虑。鲁迅在其小说中刻画了一些精神病态的主人公,《长明灯》中的“疯子”为典型,分析该形象,既有助于探索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关键词】 鲁迅;《长明灯》;“疯子”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