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一段有效教学学习,我的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多思、善疑、不迷信,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多找几条路走,并且敢讲、爱讲、善变、爱争论,这对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几点体会总结出来,仅供参考。
  一、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反思
  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放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探索。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不能把知识的结果强加给学生,不能单纯地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它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因此,我们应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角,教师要放下架子中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引导者,从而要求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化。
  二、对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积极的反思,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使每一位学生的非智力水平都能在有效的智力活动中得到更健康、和谐地发展,进而达到素质的综合提高。
  三、对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反思的多样化
  1.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2.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
  3.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4.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5.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四、对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课后的学习情况及作业情况,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总之,只有教师的转换角色,由教学主宰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同时,注重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把教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其他文献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曲《感恩的心》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让真情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田。这说明了什么?除了词曲之功外,社会上感恩心的缺失是主要原因。送危病之人到医院,你掏了医药费却受到人家家人的怀疑;马路上帮扶老人有人会说你显摆;冒着生命危险救人于水火,被救之人却一走了之……人们迫切需要感恩的心。  一、青少年感恩之心缺失的原因 
期刊
研究背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是这样规定的: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
期刊
师生互动就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情况下,平等沟通、民主交流彼此的观点、看法互相渗透,不断对彼此产生影响的模式。师生互动的具体形式不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而是全方位的沟通,课堂师生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这就需要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动机莫过于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更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善于营造课堂吸引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  一、提高教
期刊
课程改革走过了几年的光景,审视时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确实感觉到它正逐渐褪去往日的浮躁和虚华,匡正固本,朝着“培养语感、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简简单单上语文,唱好听说读写、识记习法八字经、让语文课散发浓浓的语文味”的方向走向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最近听完了我校一轮的常态推门课,也听了一些有准备的展示及评优课。看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
期刊
地理高考简答题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即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地理思维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它要求考生能通过逻辑严密的综合分析,利用所学知识,用简洁而流畅的科学语言来进行表达,要接近或达到这一能力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成绩,平时要注重对学生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指导和培养。如何提高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改革也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孩子”,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  一、在课改中开展数学活动,活跃数学课堂  在新课改中强调发展学生的素质。在小学数学中可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并促使其它素质水平的提高。它不仅应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更应十分重视数学学习中认识活动与伴随产生的
期刊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语是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往往超越了教师的期待或意图,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航作用  教师通过评语,指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像解题方法的简与繁,思路的优与劣,速度的快与慢,并说明需要改进的途径,会使学生明确和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起到很好
期刊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小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