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港尾的回忆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1964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响声,一幢幢老厝被推倒,此刻心情起伏不定,一种被告别的酸楚,排山倒海地涌入心头。想起关于下港尾的回忆,零星却珍贵,“老厝情结”牵动着几代人的心,仿佛对待一个弥留的老人,在凝望的视线里,每一次回眸都是仪式感的告别。老厝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拆迁是我们跟一个时代的话别。
  小时候走街串巷看民俗是我们最喜欢的事,一幕幕儿时回忆的片段在脑海里浮现。老街的深巷都是七拐八拐的,深得很,跟迷宫似的,有的才一米左右,两个路人挨着过都要让一让,我敢打赌,如果哪个贼进了巷子,一时半会儿是别想出来了。虽说巷子深,但路还是相通的,需要的是时间和毅力去完成“探险”。我们一群小伙伴总是结伴去探路,闯遍每一条小巷,每次试探出一条“新”路,都会有“开疆拓土”的自豪感。谢厝街、中秋脚、万寿桥、打铁街、打索街、杀猪巷、簸箕筛街……一道道有着历史符号的巷名沿用至今,尽管它被标上了新门牌,但熟悉下港尾的人还是喜欢这样称呼它们,这些巷名是下港尾历史的一道道痕,就像孩子的乳名,一直被牢牢地记住。而今,随着老巷被拆,这些“乳名式”的传统街名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慢慢淡忘,下港尾的人一代代老去,深巷里老厝的故事也不复存在……
  下港尾的房子大多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修过的,但也有不少是建于四五十年代,至今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老厝都是自建楼房,每一排房屋都相邻,几乎没分隔,家家户户门前都高悬着“一点红”——天公灯,这是老厝独有的风景线,温暖而亲切。
  老厝多数是有前庭后院的,尤其没有翻盖过的老房子更是厅堂院室布局清晰,且有后门。谁家院子比较大,那就是我们聚众的活动场所了,捉迷藏、跳格子、丢沙包、踢毽子等都是我们最爱的游戏。
  那时候没有什么新奇的玩具,街头巷尾随意找一个小砖块在地上画格子,我们也玩得不亦乐乎。还有一些小游戏是一下课就聚众的,越多人玩越好玩,肯定大家也都玩过,那是属于我们70、80这一代人的“传奇”——拍纸片。20世纪80年代中期热播的四大名著电视剧,纸片也跟着流行趋势被成批印刷出售,我们根据印刷规格一幅幅剪下来放兜里,等到放学便相邀去大院子里“决战”,大家围成一堆,各自把“私人财产”拿出来放在一起,然后轮流拍,看谁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押注”全拍成反面,“战利品”就归谁。因为纸片需要钱买,输赢几局就所剩无几,大家又都变戏法一样地找来各种“赌注”,换着材料继续玩,有的去白铁社捡一些做铁废弃的边角料,有的把作业纸叠成豆干或塔型,这样在娱乐的同时大家也得到了不同类型的“收藏”,个个心里特满足。住在深巷老厝里的孩子们就是天天都这么开心,大人们也是如此,“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邻里有空就聚在一起喝茶聊天,非常惬意。
  巷子深,情谊长,路通到哪,大家就熟到哪。个个一照面就能凑在一起谈天说地。七姑八婶你一言我一语,今天谈论菜价肉价,明天谈论娶妻嫁女,后天谈论拜神做戏,大家聚在一起总有聊不尽的话题,这是近邻之间日积月累的默契。
  下港尾的巷子虽小,却隐藏着各式各样的商铺,卖米的、卖肉的、卖菜的、卖水果的……应有尽有,都是街坊邻里,生意都是互相照应的,根本不必担心货品质量或短斤少两,在这充满人情味的小巷里,情谊是真实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心互动。
  下港尾邻里间还保留着“礼尚往来”的好習惯。谁家拜天公做福粿,谁家娶新娘发喜糖,谁家生娃添丁做红包子,都挨家挨户上门,从巷头发到巷尾,福气同享,喜事共沾。
  除了大喜事共享,邻里互赠一些现买现做的东西也是常事。在那个还没有“超市”的年代,深巷的“吆喝声”就是一种流行。一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在天刚蒙蒙亮的清晨,或是红霞满天的黄昏,都会出来卖豆粉粿、豆浆等。他们装备简单却生意红火,有的挑着担,有的用两轮手推车,有的干脆自行车后座安装一个竹编簸箕更省事,每次听到吆喝声临近巷口,大人就匆匆忙地拿出自己的器皿出来盛,然后送一份给邻家的孩子共享,多么温馨的画面。
  在那个没有塑料袋和添加剂的年代,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纯粹。“废品换糖”是小孩最热衷做的事。家喻户晓的“酒干倘卖无”唱的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以前废品大多是酒瓶之类的小物件,用酒瓶换轧糖这种物物交换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那时候一听到敲铁板的声音,就知道有糖吃了,小孩跑得比大人还快,整个小巷一下子热闹起来,个个凑齐没用的“家当”来换,然后在巷子口甜蜜分享。
  时光稍纵即逝,我们就这样在甜蜜的回忆里长大成人,三四十年前还是孩童的我们也将步入不惑之年,父辈也在慢慢老去。几十年的近邻将随着拆迁尘埃落定而天各一方,下港尾的邻里情也只能在回忆里慢慢品读……
  香火味是下港尾特有的味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址都在下港尾片区,下关帝庙、车水口土地公庙、韦陀佛祖庙和观音庙等,一年都是香火旺盛,人潮涌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过年过节,每家每户都会拜神,舞狮舞龙唱大戏,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在夹杂着锣鼓声和鞭炮声的氛围里,我们倚坐在戏台边,一边捂着耳朵一边等着看大戏,吃着云霄古早味的小零食——手工糖人、棉花糖、糖葫芦、地瓜饼、爆米花……应有尽有。舞狮舞龙是潮剧大戏的暖场,也是最吸引眼球的热身表演。舞狮是需要开阔场地的,通常安排在戏台前方,高难度的采青和跳上跳下的轻功,让场面显得惊心动魄,精彩逼人。舞龙的队伍是可以走街串巷的,锣鼓声配乐,从龙头到龙尾要演绎出龙腾急转身的经典功夫,堪称一绝。说不完的精彩,忘不了的回忆,老厝不在,戏台还在,红艳艳的凤凰树下,下港尾的香火味是熟悉的,下港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被传承和保护,老厝拆迁是一场时代告别戏,我们将在故地迎来新的演出。
  下港尾,拆的是老屋,建的是希望。三年以后,一幢幢“闽南水乡”高楼将拔地而起,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时代气息和桑梓情怀;三年以后,熟悉的庙堂边,老树下,我们依然可以寻根怀念这些属于下港尾特有的回忆……
其他文献
“明天上旮旯山!早点睡。”吃晚饭时,母亲嘱咐。  凌晨,当我被母亲从美梦中摇醒时,天还是暗的,日头升起的东山坳背有点白,天上东一颗西一颗地闪着几粒星。  迈出屋门,沿着弯来扭去的山路急行,走过约莫七八里羊肠小道,就到了旮旯山山脚下。  举头望去,旮旯山层叠在两重山冈之上。清晨的云雾团团围绕着她,峰峦若隐若现;她的腰被洁白的雾纱轻轻裹束,分外妖娆。朝霞映照在旮旯山头上,金黄色的峰尖异常美丽。  踏上
期刊
在冷气逼人的日子里,渴望太阳的光和热,暖暖地照在心坎上。而夜间的冷,终究躲也无处躲,尤其是喜欢诗与茶的人,逼迫出一点寒冬独有的思绪。  小寒时节,我看完电视新闻节目到庭院中望月,偶尔掠过一丝怅惘的云。庭院的天空显然狭窄与局促,星星寥寥可数,周围的楼房遮挡天幕,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天仿佛缩小版就在头顶,井底之蛙的眼界大概如此。等到月亮款款移到半空,这才孤单地把清冷的光洒向大地。夜色浩淼,月光如水,朦胧的
期刊
下午茶的水刚沸腾,三妹说准备去爬将军山。这几周一直在朋友圈观赏将军山满山的红杜鹃,虽然家在将军山脚下,奈何感冒在身,丝毫不敢有非分之想。昨天身体稍微清爽一点,赶快去慢道奔走一番,只想尽快恢复体力,居然把杜鹃花抛到九霄云外。  将军山在云霄县城西郊,虽孤峰突起,却圆润秀气。因为交通便捷,上世纪八十年代,县广电局就在山顶设转播台并建屋管理,因此有了一条半米宽的羊肠小路。  大学毕业到乡下任教,有五六个
期刊
故乡常常在向我召唤,内心深处摇曳着一条故乡的水草,让我渴望回归故乡的怀抱。年少时向往流浪,想做天边的云彩浪迹四方。如今却怀念小时的田地、场院、草垛,当然还有那座镇上唯一的电影院。  那时候每逢过节,会有很多露天电影可以看。可是我们更向往能走进电影院,踩着红色地毯去找寻座位。上学时,学校会组织看电影,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上看电影,然后要我们交电影票的费用,再由班长发票,班里总是顿时炸开了锅,各种议论不绝
期刊
东山岛以风动石闻名天下,自古多少文人墨客无不为之驻足,为之吟诵。然而,我更喜欢长年静静耸立于万顷碧波之上的文峰塔。这可能因从小家住海边,每天开门第一眼就望见它的缘故吧。  文峰塔位于铜山古城东面海上东门屿的巅峰之上。因有了塔,东门屿便有了塔屿的俗称。因有了塔,这座小小岛屿遂与台湾的兰屿、温州的江心屿、厦门的鼓浪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塔屿东北与漳浦古雷头隔海相望,构成进入东山湾的门户“大门”,西面距铜
期刊
夕阳西下,燕雀归巢,万家灯火次第闪烁的时候,最是离愁。  这样的节点对我而言,最喜欢也最害怕。生性不喜好繁芜嘈杂,如不是推脱不得的聚餐、聚会之类的,我一般都喜欢独处。或滞留办公室,翻翻网页,码码文字;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溜达,深味溶在时光里淡淡的乡愁。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总会拐进太康路东头的一家三沙美食店。只要让霞浦人知道你是讲闽南话的,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有机会要去三沙走走,那里也讲闽南话,只要在霞浦
期刊
其作者可谓诗群,其作品堪称“诗史”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泉潮间蛮獠啸乱,居民苦之。佥乞镇帅,以靖边方”(《漳州府志》上册卷之十二《秩官志·名宦传·陈元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第879页)。朝廷为解救广大民众与水火,遂任命归德将军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入闽平叛。由于蛮獠势力强大,这场斗争几经反复。陈政、陈元光相继殉职之后,陈珦继承大业,在宿将卢如金
期刊
编者按:  国内学界对何罗娜(Laura Hostetler)的了解,常常始于她的《清之殖民事业——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志与图绘》(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一书。在该书中,她试图破除东西二分的根本成见,认
期刊
这些年随着城市的美化绿化建设,在漳州市区,涌现了不少花园式住宅小区。小区的名字镶上“花园”两个字成了时尚。而能真正冠上“花园”二字的,以为自己居住的小区就是了。当然开发商给取的是“花园”两字谐音,可在我的心目中真的是花园一样的家。  说起这个小区,漳州市区的人都不陌生。它是老城区早年建成的唯一花园式小区。20世纪80年代前,曾经是漳州麻纺厂的旧址。企业改制后,厂区拆迁变为商住用地,在新世纪初开发建
期刊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湫岩看似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庙。它所处的风景绝不是最美的,它的规模也是极小的,它所拥有的僧众也不过几位,但是,有一种叫作文化底蕴的事物却将它装点得流光溢彩,衬托得威仪万方,以至于那吹过龙湫岩的风,都具有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龙湫岩位于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白塔村,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13),已有406年的历史,是明朝潼川府州牧吴燮山告老还乡时所募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