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仁:一生守护三峡大坝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守仁,三峡工程的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的工程设计,郑守仁在这里一待就是26年。三峡坝区一套简陋的工房,成了他永久的家,他的生命“早已和三峡大坝融为了一体”。
  三次挑战截流长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郑守仁主持了乌江渡、葛洲坝工程导流明渠截流设计,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葛洲坝截流时,法国有一家公司提出20万美元做一个大江截流方案,这对于刚刚改革开放、外汇稀少的我国无疑是天文数字。
   担任导流组组长的郑守仁提出用“钢筋石笼”为截流龙口护底,以增强抛投块体的稳定性,大大減少了进占抛投料的流失,确保了大江截流一举成功。人类首次“腰斩”长江,世界为之震惊。
   在葛洲坝崭露头角,郑守仁很快被委以重任。1987年,郑守仁升任长江委副总工程师兼隔河岩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他驻守工地解决各个环节的重大技术问题,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优化设计,节省投资1300万元,使隔河岩工程一次蓄水成功,提前一年发电,被授予工程技术人员唯一的“隔河岩工程特殊贡献者”。
   1993年,在从事水利工程设计30年后,53岁的郑守仁迎来了他一生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荣耀:担任长江委总工程师和长江委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局长,负责三峡工程设计,直接主持长江第二次和第三次截流设计方案工作。
   1997年的大江截流是在葛洲坝工程形成的水库中实施的,水深达60多米,超出一般的特大型工程截流水深的两三倍,江底还有20多米的松软淤沙,截流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难题,郑守仁首创“人造江底,深水变浅”预平抛垫底方案,保证了大江截流顺利实施。2002年11月6日上午,奔流千古的长江再一次被拦腰截断。导流明渠截流在全国院士大会上被评为2002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为了避免血的代价
   对工作的严谨细致,对工程质量近乎严苛的要求,源于他刻骨铭心的经历。
   20世纪70年代,乌江渡工地上一位负责人不讲科学地蛮干,出了大事故。郑守仁回忆说:“1971年4月乌江发大水,预报当天水位要超过导流洞顶,本来应该撤退,但为了抢工期,工地负责人就让用木板挡水,结果水涨上来把导流洞淹了,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事故。”
   “不按照科学办事,就会造成事故。”郑守仁语重心长地说。
  精于工作 疏于为己
   “三峡坝区十四小区4316号”,是郑守仁夫妇在三峡坝区的家,他们一住就是26年。
   两个小房间,分别只有十几平方米。桌上摆满了瓶瓶罐罐的药。有郑守仁的,也有妻子高黛安的。两人都患有癌症,至今还不能断药。不方便生火做饭,坝区食堂就是他们的厨房——每天,郑守仁雷打不动地从宿舍步行去食堂打饭。身为院士和领导,他坚持和普通员工吃一样的三餐。
   甘苦相伴,相濡以沫。郑守仁和高黛安,在工地相遇、相知、相爱,又在工地相守了一辈子。也许,不愿离开,也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已经与大坝、与水利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难舍难分了吧!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张大千艺术圈》  包立民/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最负盛名同时又因多彩人生而极具魅力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方面取得卓绝的成就。然而,张大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全能画家,更是一位精通鉴定、善于模仿的造假高手。不仅他的真画价值不菲,他的仿古书画在书画界、鉴藏界也很有名气,成了公开的秘密。   张大千早年制作的假画以石涛为主,也以“假石涛”著称。张大千反复声称,开初作石涛
期刊
在首都北京的机场高速路、长安街上,市民常看到这样壮观的场景:马达轰鸣,警灯闪烁,穿橄榄绿或雪白礼宾服、戴白色头盔、着乌黑锃亮齐膝马靴的武警国宾护卫队队员,驾驶摩托车呈“V”字队形,护卫国宾车队威武前进。  对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进行专门护卫,是世界许多国家在外交活动中迎送国宾的最高礼仪。2013年3月,随着党中央、习主席决定重新组建国宾护卫队的一声号令,迎着改革强军的滚滚大潮,国宾护卫队掀开了
期刊
在江西修水县义宁镇洪坑村,有一位78岁的老爷爷,名叫陈荣满,他已在亡妻的墓前守护了十年。   “婆婆,喝茶,放在这里,你也喝,我也喝,原来是你泡给我喝,现在我泡给你喝。”每天一大早,陈爷爷都会烧好热水,步行近半个小时来到山里,泡一杯茶放在妻子墓碑前,然后坐在一旁,为妻子念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陈爷爷的妻子名叫朱先兰,生前十分喜欢诗词,尤其喜欢元稹的这首诗。陈爷爷每次念起它,心
期刊
“共产党的政策好!”77岁的彝族罪犯乌尼某某会的汉语不多,当他在民警的搀扶下走出高墙铁门,看到迎接他的亲人那一刻,乌尼某某布满“沟壑”的脸上老泪纵横,嘴里不住地说着“卡沙沙”。   在彝语中,卡沙沙是感谢的意思。   两个多月前,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特赦令,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九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乌尼某某就是其中一员。这些罪犯中,有像乌尼某某一样符合特赦条件的老年人,有丈夫去世、
期刊
这几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食堂火了,因为打饭窗口画风突变。12个打饭的窗口被诗歌刷屏,这些诗,全是食堂师傅宋成宝写的。到目前为止,宋成宝写了上千首完整的诗,虽然写了这么多诗歌,但是一位普通厨师要出版这些作品,還是一个遥远的梦。为了帮他圆梦,食堂经理想出了在打饭橱窗上“发表”诗歌的点子。这下子,宋成宝成了校园网红,学生们纷纷求合影。 (摘自《钱江晚报》9.19)
期刊
“毕爷爷,今天给您榨梨子汁吃好不好?”听到保姆阿姨的询问,躺在床上的九旬老人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简短而含糊地回答:“好呃好呃。”意识到床前来了客人,便摸着自己的头脸,有点幽默地打招呼:“头发胡子全剃光,像和尚了!”自身境遇艰难,却不吝传递温暖。这位疾病缠身、长期卧床的老人,就是前不久刚和老伴一起当选“中国好人”的毕原鸿。  遭遇不幸,却把小爱转化为大爱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一对老人并不陌生。
期刊
●下班以后你在干啥?最近,“副业刚需”成了流行词,有网友感叹,搞副业已经是30岁后成年人该有的自觉,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自己的“B计划”。白天跟你在办公室里面对面或背靠背的同事,夜里可能搖身一变,成为网店的店小二、兼课的老师、网约车司机……“副业刚需”是真的“刚需”吗?   利用碎片时间实现更多价值——之所以选择副业,增加收入无疑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随着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很多年轻人的薪资开始捉襟见
期刊
近日,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专栏文章,妄称“作为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创始人,我对打败当下中国的兴趣,超过了对美国的国家利益的关心。”对此,有评论指出,索罗斯对1998年在中国香港的大败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永远视中国及中国香港為敌人。而从最新的资本市场数据来看,索罗斯再一次在中国香港栽了跟头。   据香港媒体报道,最近几个月香港的持续动荡,与“外部势力”的介入密不可分,其中就包括索罗斯
期刊
“嚓”,随手按下相机快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老县委书记娄依兴拍下一张照片。屏幕里是一名老人,她戴着老花眼镜,在做串珠的活。72岁的娄依兴已经拍了一千余名山里的老人。四年来,这名老共产党员,一双布鞋,一身布衣,走遍了大半个天台的山村。他听民声,访民情,给山里的老人拍照,很多拍了还要洗出照片,装上相框,亲自送上门。   娄依兴不是摄影师,26年前,他做过四年的天台县委书记。2015年底,娄依兴开始走山
期刊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西方国家也纷纷跟上,与中国建交。中国大门打开后,许多西方人士都想了解被封闭了20多年的這个“共产主义大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来华参观游览的西方客人逐渐增多。我(杨冠群,曾在外交部任职)当时被国家旅游局从外交学院借调过来,负责外国游客的接待工作。  误会无处不在   一个美国旅行团刚下飞机,被安顿在北京饭店。吃过晚饭,一对中年夫妇悄悄找到我,带着试探的口吻问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