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随想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_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借黏性的陶、瓷土与釉,通过窑火的历炼,用以表达艺术理念者,谓之“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所谓“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理念与陶瓷科技相结合的新生代。
  犹如水墨画之笔墨与宣纸、油画之油画专用颜料、笔与画布等,陶瓷的土与釉,再通过火,都是借以表达陶瓷艺术的多种媒体,所以陶瓷艺术同水墨画、油画,乃至雕塑等其他艺术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一切只是表达的媒体与方式各有不同而已,其对艺术创作的概念,及对审美理论的追求,则并无二致。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优美的器物,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商周的铜器,以及宋、元、明以来的陶瓷,如仔细地予以分析,其观赏性则远超过实用性。如果一切器物纯以实用为导向,我们可能永远停留在土钵、土瓮的蛮荒岁月;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类文明、文化恐怕永无诞生的可能了。
  作为一个高明有品位的鉴赏者或收藏家,不仅不能为艺术的流派、运动、趋势、名声等左右,更不要迷信名家的作品尽是杰作伟构。而且艺术家的名气愈大,也就愈有人仿造其作品,而仿作、伪作往往也有惟妙惟肖甚至有超越原作的情形,所以,所谓艺术鉴定专家,未必就十分靠得住。
  现代陶艺包括其他艺术在内,在追求所谓“国际化”情势下,不应在世界强势文化主导下舞动。我们常误以为在不当媒体膨胀为最时髦、最“前卫”的艺术,就是最杰出的艺术。但我们应体认,好的艺术作品,是在某一时空下,表现出高水平的文化及美学,不仅使人领略到此一时代与地域性的独特精神,还不失世界性的艺术气概。因地域性文化,其可贵处便是具有它的歧异性与独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特别执著偏狭而粗俗的乡土性表现,或沉迷在层层叠叠的古典风尚,而局限在传统程序的浮浅表象。因为它与不着边际、盲目而又虚无的追求所谓“国际化”,同其愚昧。陶艺贵独创,欧风美丽可借鉴,而不可模拟,更不可因袭;汉、唐传统,欣赏、研究、理解可,不迷恋;以仿制充创作,则万不可取。
  作为一个现代陶艺从事者,与其他艺术工作者一样,在创作的大方面上,一直处于两难的困境。既不能与自己的本位文化一刀两断,也不能扛着传统的包袱挣扎。面对西方各种艺术新潮的不断冲击,既不愿依附追风,也不能漠然视若无睹。如何能从这种困境中突围,开创一条新路,则需要很高的智慧和勇气。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不乏受外来文化影响,而至创新的先例。如唐代著名的三彩贴花带耳瓶,虽富有希腊、印度等异国趣味,却是十足的大唐艺术风貌。元、明的青花瓷,其技艺虽来
  自西亚而胜于西亚。基于此,中国陶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大力地予以创新,不单在制作的技巧方面突破,而尤应在艺术理念的表达上更新。
  作为一个杰出的陶瓷艺术家而言,他的重要使命,是突破传统制式的藩篱,提升陶瓷脱离浮华庸俗的层面。不要沉迷局限于釉色本身变化的小趣味。要放开襟怀,进一步地灵活并扩大“釉”的运用领域,把多变化的釉彩特性,作为表达创意的工具,使它在艺术创作上,扮演一个崭新的角色。因为陶瓷除了釉具有一般绘画材料的色感外,还有绘画颜料所不及的特殊变化的质感。只要你有才情,陶瓷在造型上,更有开发不尽的领域,所以陶瓷在艺术的范畴里,比任何其他视觉艺术具有更广阔的开拓天地。就从事陶艺者而言,怎能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本文摘自王修功相关文章)
其他文献
传统与现代的连接  当蒋琼耳将“玲珑”系列的设计理念娓娓道来时,如同「上下」其它的任何一件作品一样,能让人强烈感受到的是:外表平和,内部绚烂。诞生于清代的内画鼻烟壶工艺,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浓缩了中国古典技法与艺术造诣,但这门传统手工艺俨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格格不入。然而,内画鼻烟壶里外剔透的造型,却成为「上下」“玲珑”首饰系列的创作源泉。从事内画工艺十余年的马师傅为“玲珑”水晶内画坠饰特别制
期刊
于泾大师从事玉雕生涯三十年,羡慕追随者无数,尤其在是80年代后期到2000年代,其作品基本上被台湾、香港的收藏家所珍藏。
期刊
2013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
期刊
1983年,笔者尚在东海大学美术系求学期间,经由复合媒材的课程中学习将非金属素材如砂纸、木头、自然树枝、皮与压克力等等与金属一起纳入作品的创作,体验出复合材质的运用与材质作为创作语汇的多种可能性,引起我对金属材质的注意,并在1987年的毕业制作选择了工艺设计,分别以印染作品与金属饰品制作取得学士学位。在当时,台湾金工学习须透过家传或师徒制的管道,而学院教育中并无完整的金工课程,所以大部分金工制作的
期刊
2013年6月5号,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玻璃与陶瓷专业毕业设计展于上海八号桥创意园区正式开幕。  四年前,时尚设计学院09届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的学子们怀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相聚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去追求艺术的真谛。星转斗移,回首走过寒来暑往的四个春秋,不断的耕耘历练、追求探索,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从素裹到盛装……终于迎来了挥洒青春、张扬自我的豪情六月天。  创作本身是一种不断突
期刊
庄子在其《养生主》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道的生命近乎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这是庄子对于艺术境界最为精妙的阐发。艺术需要技艺,而工艺美术更需要技艺,这种技艺同庖丁解牛一样,是一种人工到天巧的境界,也是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
期刊
用雕琢难度极高的琥珀来雕刻人物,并且一举在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力拔头筹,这在上海青年雕刻家中是不多见的。去年11月,一年一度的工艺美术盛会——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博览会所入选的展品在创作材料的选择、传统工艺技法的表现、作品的艺术品位及功能扩展等方面均有突破,生动地诠释了工艺美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崭新艺术内涵。青年雕刻家郑升帅就是这样一位创新型的艺术大师,他的琥珀雕刻
期刊
本文从新的视角对当代首饰设计的功能做出大胆的假设与推论,通过实践将个人医疗产品与当代首饰设计相结合。将当代首饰设计的造型艺术、材料的内在含义和工艺手段等独特魅力融入产品设计中,使个人医疗产品具有美感和使用性兼备的跨界首饰。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当代首饰设计的外延,使首饰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装饰、保值等传统功能范畴,对于首饰是否能成为可跨界的设计而做出新的尝试与思考。  文中列举现有较为前瞻的跨界首饰
期刊
石雕在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艺术价值颇高,从产生到繁荣,无不深深地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是我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石雕作品种类繁多,各有特色,众多雕刻高手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石雕艺术,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要煞费苦心。摆在每个从艺者面前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技艺水平,创作出高水准的石雕作品,这不仅需要数十年的雕刻积累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还需要读懂石头的“生命”和“语言”。正因为石头
期刊
唐卡是西藏文化美丽的外衣和修饰,像点缀在雪域高原的一颗色彩斑斓的宝石。唐卡是西藏民族主要的绘画形式,它纯朴原始的色调,繁密精致的构图和庄严神秘的造像让我们倾倒和膜拜。它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以至在西方的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唐卡的收藏不用任何标示就可以辨别出它是来自世界最高的雪域绘画。  “唐卡”一名,乃藏文汉译,或称“唐嘎”、“唐喀”等。“唐”字的含义很多,在《法华经》中的解释是“徒然”,如“功不唐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