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曾国藩父子“低头一拜”的人物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4年,经过多年的征战,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对于顶梁柱和救命恩人,清王朝并不吝惜它的赏赐,给了他极高的封赏,此时的曾国藩荣宠至极。然而,这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少快慰,相反,他却有一种临深履薄的惊心。他在一首给其弟曾国荃的诗中,道出了当时的境况和心态: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无独有偶,二十年之后,他的儿子曾纪泽在万里之外的英伦,也写下了意象相似的诗文:
  
  不可淹留是岁华,鬓毛斑白尚天涯。
  深知恋栈空馀豆,颇欲安炉去炼砂。
  故国音书多懊恼,中年诗集半伤嗟。
  低头一拜陶彭泽,万事乘除问酒家。
  
   诗中提到的屠羊说和陶彭泽是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嘉言懿行竟令声名煊赫的曾氏父子对其顶礼膜拜呢?
   屠羊说是《庄子》中的一个人物,故事是说春秋时楚昭王丧失了王位,屠羊说跟随昭王逃难。后来,昭王回国又夺得了王位,要赏赐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包括屠羊说。屠羊说却说:“大王丢失了王位,我失去了屠羊的职业;现在,大王恢复了王位,我也恢复了从前的职业。既然我的俸禄已经恢复了,又何必再行赏赐呢?”
   昭王执意要奖赏他,屠羊说说:“大王失国,不是我的罪过,我不能接受惩罚;大王复国,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也不能接受赏赐。”昭王打算接见屠羊说,屠羊说又说:“根据楚国的法令,只有建立大功的人才能觐见国王,而我的智谋不足以保存国家,勇力不足以杀死敌寇。吴军进攻郢都的时候,我是畏惧艰难而逃避,不是一定要追随大王。现在大王要违背法令来接见我,普天之下,我没有听说过这种做法的。”
   昭王觉得屠羊说虽然地位卑贱,然而陈义甚高,准备让他担任三公的职位。屠羊说说:“我知道这三公的职位比在集市上屠羊地位尊贵得多,所得的俸禄也优厚得多;然而,我怎能贪图高官厚禄而使国王蒙受妄施的恶名呢!我不敢当,还是让我回到集市上继续从事屠羊的职业吧!”最终没有接受昭王的赏赐。
   作为一个重义轻利的典范,屠羊说备受后人推崇,《新唐书》里就记载了一个名叫李渤的人的事迹,展现了与屠羊说同样的精神风貌:
  
   李渤字濬之,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裔。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尝以列御寇拒粟……
   元和初,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交章荐之,诏以右拾遗召。于是河南少尹杜兼遣吏持诏、币即山敦促,渤上书谢:“昔屠羊说有言:‘位三旌,禄万钟,知贵于屠羊,然不可使吾君妄施。’彼贱贾也,犹能忘己爱君。臣虽欲盗荣以济所欲,得无愧屠羊乎?”不拜。
  
   至于曾纪泽诗中的陶彭泽就是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因曾做过彭泽县令,故有此称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他曾自况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他这种不随流俗的心境和行为在后世也深得嘉许。《宋书》说他“少有高趣”。《旧唐书》赞颂他是“慢世逃名,放情肆志,逍遥泉石,无意于出处之间”。宋人洪迈在他的名作《容斋随笔》里更是称誉他“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
   不论是深为曾国藩推重的屠羊说,还是曾纪泽心向往之的陶彭泽,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萦怀个人的名位和待遇,这就使得那些自感人生不如意的人们对其产生了心灵感应。
   时至晚清,政象纷纭,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常有朝不保夕之感。1864年的曾国藩达到他人生的最高峰,然而,所谓名既大,谤亦随之。在他享有极大极高尊崇的时候,非议之音也纷至沓来,“左列钟铭右谤书”。此情此景,他只有逃避和明哲保身,把一切都看淡看轻。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曾国藩,又经过多年宦海沉浮的历练,深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意识到“处兹乱世,凡高位、大名、重权,三者皆在忧危之中”“祸咎之来,本难逆料”“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惟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这样,才能“持盈保泰”。也难怪曾国藩对屠羊说如此崇拜了!
   曾纪泽(1839~1890),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之子。曾国藩死后,曾纪泽袭封“一等毅勇侯”,地位仍然十分尊崇。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熟悉世界政治的干才,他被遴选去从事外交事务。1878~1886年间出使英、法、俄。1879年因崇厚签订的《里瓦基亚条约》丧权太甚,举国哗然,清政府迫于舆论,拒绝批准条约,并于1880年派遣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兼充出使俄国大臣赴俄谈判,力图挽回损失。面对如此不利局面,曾纪泽不避艰辛,决心完成“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的使命(《曾惠敏公遗集》卷三)。他分析形势,认为俄国自攻克土耳其后,财力已大受损伤,且与英国等国有矛盾,不会再对中国发起一场战争,俄皇与其外部丞相都有和平了结之意。而左宗棠手握重兵,驻扎西陲,可以作为后援,因此,事情犹有可为。经过一番艰难的斗争,反复辩驳,终于于1881年重新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争回了部分权益和领土。这是曾氏一生中最为光彩的一件事,为其生前身后赢得了美好的声名。
   但是,在不久以后的中法战争和中法交涉中,曾纪泽的良苦用心就遭到了一次极为痛心的打击。作为行走在外交第一线的使臣,他有责任和权利向政府申述自己对时局的设想,曾纪泽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努力向最高决策者进献忠言,希望能为国家再争得一线生机。本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国力已经颇有些气象,而法国经过普法战争的失败之后,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清政府完全可以统筹全局,周密部署,在疆场上与之一决高下,在谈判桌上与之腾挪周旋。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实在是太孱弱了,它既不能审时又昧于大势,仍是一味地妥协退让,致使曾纪泽的真知灼见在中法交涉中没有发挥积极的效用。交涉的不利结果和来自国内的训示让他懊恼,他深感自己的无力与无奈,思忖年华渐逝,鬓发已衰,他只能随缘了。此时,陶彭泽闲静、淡远的人生态度自然令他心有戚戚了!
   曾氏父子都感到世事无常、祸福难测——“人间随处有乘除”,但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人生遭际不一样,具体的人生态度也稍有差异:曾国藩位尊权重,深忌“楼高易倒,树高易折”,因此很超然——“万事浮云过太虚”;曾纪泽承袭父亲勋名,有才,但不能见重于当道,“一腔愤血,何处可洒”?似有听天由命的味道——“万事乘除问酒家”。不同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他们以后各自的行程:曾国藩谨小慎微,获得善终,死后谥号“文正”,备极哀荣;曾纪泽的主张因与最高当局的决策相抵牾,先是被免掉出使法国大臣兼职,后又被召回国,在京城做着不大不小的闲官,“不得当路之助”(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颇不得意,郁郁以终。
   曾氏父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陶铸出来的精英,在时代潮流的冲击、影响下,他们具备了一些传统士大夫所没有的因素。曾国藩是洋务派的地方首领之一,曾纪泽似乎走得稍远,他精通英语,目光新锐,持节外洋,在中外交涉中折冲樽俎,为国家挽回了些许权利。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充溢着传统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仍属于传统的士人阶层。在晚清诡谲的政局中,他们本能地将思维指向旧有的诗书典籍和他们心目中的名人贤士,在那里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其他文献
[题解]陈独秀入京后首次正式谈现实政治,这也为后来新文化阵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而新青年阵营的分裂也意味着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告一段落。这事现在想来也有些可惜。后来李泽厚写文章以为,是“救亡压倒启蒙”。但实际上,他们内部思想取向上的变化,更是导致分裂的主要原因。笔者在文中主要是突出迁居北京对陈独秀的影响。北京毕竟是政治的中心,如果仍在上海情况可能就是两样。而这个变化的起点就在1917年3月1日。  
期刊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然愿意花费十金
期刊
北宋众多在抗击外族入侵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帅,狄青是最具传奇色彩、最赫赫有名的一个。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汾阳)人。他家无背景,出身卑微。《宋史列传》中的传主,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世家望族,而且都有父母的记载,狄青却与之不同,这是很少见的。但狄青运气不错,据宋代张舜民《画墁录》记载,狄青曾在西河县衙任主办文书的小吏,犯了事就潜逃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来又鬼使神差混进了军队,因勇武
期刊
1949年,随着国内国共战场易势,国民党政权这个千疮百孔的漏船行将倾覆,而当上代理总统不久的李宗仁和被迫下野但仍为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不仅不能合舟共济,争斗反而更趋激烈。因蒋、李两派都视争得美援为救命稻草,于是“同室操戈”的闹剧不仅在国内频频上演,甚至还将舞台延伸到了美国。  闹剧的上演要从李宗仁上台后,为自己寻找外交帮手谈起。众所周知,国民政府外交部历来由蒋系人物把持。1949年元旦后,蒋介石“引
期刊
最近看到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先生在《北京青年报》发表的《蔡和森:湘才子惨烈就义》的文章,文中提及“1931年6月间,原先负责中央保卫工作的叛徒顾顺章,带特务到香港,抓捕了蔡和森,并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在广州狱中,蔡和森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后,他的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胸脯戳烂。他牺牲的日期已不知晓,殉难的惨烈也是很久后才打探出来的”。  关于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是如何牺牲
期刊
明代成化初年,两广总督韩雍在平定广西桂平县大藤峡“瑶乱”后,将俘获的一批幼男阉割后作为战利品送往京师,充当宫廷小内使。其中的一名小内使被分派到昭德宫,专供成化皇帝的至爱——万贵妃使唤。他因伶俐乖巧,善于逢迎,深得万贵妃喜爱。成化皇帝也因他“年少黠谲”,对其宠爱有加。于是,几年后他就升任御马监太监。成化十三年(1477)春,皇帝为侦刺臣民奸情隐事,自东厂外另设西厂,他又被钦命为提督西厂的总管。从此,
期刊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改革派的领袖,也是各国争宠的对象。各国驻华使领人员和商业代表,纷纷聚集在李鸿章周围,利用行贿拉关系等各种手段,推销商品、技术和军事人员,并且通过他们的报告和记者的报道,使李鸿章扬名于外。正如梁启超所说:“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以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物也。”然而德国公使海靖及其夫人伊丽莎白,对李鸿章却是又尊重又憎恶
期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由于国内外的各种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暂时的困难,最主要的是与人民生命息息相关的粮食出现了短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在笔者收藏的老笔记本中,有一册是1960年南京市农产品采购局南京茶厂某位员工的。其中有一些关于当时单位组织学习活动的记录,这些普通工作人员的发言,反映出不少关于粮食问题的历史事实与当时人们的思想与认识。    1960年4月17日下午学习   袁
期刊
前 言   冉昭德先生是20世纪前中期卓有建树的史学家,在“文革”中遭迫害离世。他去世40余年后,笔者有幸在其家人处看到了浩劫中其唯一仅存的一本日记,记载自1959年3月至1960年9月的工作、生活情况。笔者在得到其家属授权后,将这7万余字的日记整理出来,名为《冉昭德日记》。   冉昭德(1906~1969),字晋叔,祖籍山东省曹县。他生于书香世家,1929年自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毕业后,1931
期刊
毛泽东诗词论气势磅礴当属《沁园春·雪》。但是我们现在读的并不是毛泽东的原作。原作写于1936年2月,那是红军长征抵达陕北的第一个冬天。词的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45年9月国共重庆谈判期间。不久后出版的《毛泽东印象》一书收录了这首词(爱泼斯坦等:《毛泽东印象》,山东新华书店出版,1946年4月。柳亚子和毛泽东的诗词共三首,在头两页,无编页)。词的再次公开发表是在1957年,中间相隔了12年。当时有毛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