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儿童大世界·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822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互动型教学、探究式教学,而课堂提问则是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形式。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并且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师生情感交流,并且能够优化课堂效能。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时机和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很多提问的误区。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认识谈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和对策。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等。真正能有效利用课堂提问是一门高明的艺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尽管我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有过无数次的提问,但是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少之又少。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笔者根据调查发现,一堂40分钟的课,有的教师平均每分钟就能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的问题紧跟着,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和应付。
  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有的教师容易犯重复问题的毛病。一旦学生习惯于教师这种“重复”的毛病后,他们往往就不会认真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样就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效率。值得说明的是,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这种“重复”,当教师发现学生没有听清楚或者在特别需要强调的地方还是需要重复的,这是必要的重复。但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的这种“重复”是毫无意义的,必须想办法避免。
  3.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
  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善于提问者,而且还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而要想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需要做好两个方面:肯定的态度和听的技巧。“听”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涉及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还需要心与心的理解。每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无论回答的是对还是错,教师都应该集中注意力听学生的回答,并且用关切和信任的眼神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感受到力量,就会进行更加积极地思维,从而发挥好自己的潜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漠不关心,眼神游离,没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那么学生就会着慌,即使学生回答得再好,他们可能也会认为自己回答得不好,甚至是错误,积极性被严重地打击,那么以后学生的回答兴趣和积极性一定会荡然无存,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了。
  4.习惯于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当我们走进学校,与学生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的学生是非常喜欢老师能够提问自己的,但是,学生的反应往往是“老师从来不提问我”“我们的老师很偏心,就是提问他那几个得意弟子”。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就有一个消极的倾向:反正老师在课堂上不会提问我,不喜欢我,干脆就不用精心准备老师的提问了,课下尽情地玩吧,课上开小差也无所谓,反正老师不会关心到自己的,因此就不会积极认真地听课。这些学生也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5.控制问题的答案。
  根据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在不断地认真提出问题,但是还未等学生回答,教师自己倒是先回答了。有时候,虽然让学生回答了,但是当学生刚一回答,教师就会打断他们的回答,自己说出完整的答案。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自己在讲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却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试想,这样的课堂提问怎么能启发和诱导学生呢?如何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往往是学生缺少参与,缺少思考,没有机会形成自己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消极地对待教师的课堂提问。
  6.忽视学生的提问。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提问的百分比仅为13.3%。有关专家认为,小学生遇到问题之所以不愿意当堂提问,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提问往往会受到教师的指责甚至批评。为了少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就少提问题,甚至是不提问题,老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听。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主要原因。
  二、提升课堂提问效果的对策
  上面提到的种种错误做法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提问的优势无法体现出来,后果堪忧。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科学、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优势,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教师在课堂之上要创造情境,给学生“说话”的自由和权利,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要鼓励、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善于捕捉他们的智慧火花,并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时刻都能够体验到成功和创造的乐趣。
  2.旁敲侧击,善于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通观全局的基础上,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站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到学习的收获和乐趣。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回答。而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把问题分解为几个小的问题,一步步启发诱导学生,设置“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乐趣。否则,一开始就把难题抛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就容易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多问,又要善问和巧问,问得恰到好处,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优势,使小学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施展才华的乐园。
其他文献
琳琳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个子小小的,身体也瘦瘦的,比同龄的小朋友要低一头,快四岁的她看上去就像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身体,每天清晨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背上一个鼓鼓囊囊的大书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琳琳的书包里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她时常感到羞怕,她不想让人知道,可是在幼儿园里,聪明的大人们总是一眼就能看穿她装在书包里的秘密,这让本该充满阳光的小世界多了丝阴郁。  因为一些身
期刊
一、前言  苏州幼儿园的吴文化渗透经过近十年来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园也在吴文化的渗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创新,取得令同行们叹为观止的成就。俗话说:民族的也世界的,地方的也是国家的。经过大量的宣传,吴文化开始蔓延,同时我们也需要吸收,近年来,在笔者所带的班级,开始进行简单的汉学渗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珍贵的民族文化、深邃的民族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通过简单的故事、有趣的游戏走进了幼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巧妙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文实践能力。运用媒体辅助教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一、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
期刊
工作以来,我听过不少课,有惊喜,有失望,有震撼,也有遗憾,收获之余,带来了反思:脑海中总会跳出两个字,“唱读”。  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其他目标都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不断的变更,只有这一条始终存在。这充分说明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可惜的是,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各种弊病,其中以唱读
期刊
在书山学海中,是什么力量激发我们以勤为径、以苦为舟呢?正是缘于有了我们彼此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关爱,相互欣赏,和那彼此间无休止地鼓励与唤醒。使我们在光荣和梦想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使我们在鲜花与掌声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无穷乐趣。  海燕同学是我们班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经常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课堂上,她高举的小手,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她乖巧懂事,文明礼貌,给我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期刊
21世纪是创造的新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创新是决定其命运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应答新世纪挑战的战略目光投向了教育,纷纷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战略,进行教育革命。而革命的焦点和核心都集中在如何进行教育创新,使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不再只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挖掘出隐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创新潜能,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说,
期刊
哭,是人们宣泄情感的常见方式,在学生作文中,较为常见。然而,“哭”要能真正地起到抒发内心真切感受的作用,真正感染读者,还得动一番脑筋,下一番苦功。“哭”也有学问,也是艺术。“哭”得好不好,直接关系作文感染力的高下。  先看一个学生习作片段:  按照当地的风俗,她的遗体摆放四天后,被送去火化。到了火葬场,刚揭开冰棺,叔叔姑妈、兄弟姐妹们一拥而上,跪在棺前,痛哭流涕。(摘自学生习作《她,牵动我的情丝》
期刊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雨铃铛》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美、语言美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下面就这节课的教学简单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课前以“铃儿响叮当”这首乐曲引题,并对课题质疑,激起学生了解课文的急切心理,又让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的发展不但要靠教学,还要靠管理。教学属于一个幼儿园的外在体现,而管理才是幼儿园的内部体现,是办好一个幼儿园的基础。特别是在民办幼儿园中,比起公办的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少了很多优势,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就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注重幼儿园的管理是幼儿园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管理中,更应做到精细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幼儿园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 精细化管理 幼儿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的
期刊
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细致而微小,它不会立竿见影地发生作用,却能润物细无声。这就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细节虽然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因此关注教学细节,灵动落实好教学细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穷。  一、精心预设,打造细节  细节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认真打造出来的细节,它的存在完全有赖于对所学内容、学生、学习氛围的深刻把握和各种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