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毫无疑问,这是党中央赋予党校的新使命。如何抓好基层党校建设、发挥基层党校作用、抓实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如何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决战决胜小康社会,是摆在基层党校人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建设 服务 素质 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T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372-01
一、加强基层党校建设,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
(一)加强基层党校建设,筑牢干部教育基础
基层党校是面对基层干部的教育阵地,也是分布最广、设点最多、最接“地气”的干部教育最前沿。抓好基层党校建设,发挥基层党校作用,抓实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对于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迎接挑战,发挥阵地引领作用
1.强化阵地意识,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党校的办学之魂、立校之基、生存之本。一是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讲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作风、党的传统等等;二是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自觉地增强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中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各方面的工作都自觉从这样一个大局去把握、落实。三是从严治校,严守政治纪律。
2.强化看齐意识,当好“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宣讲者。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主业、主课意识,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基层党员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小康社会。
3.强化担当意识,争当“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当前,应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重点,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4.从严治校是抓好校风、校纪、校规的一个举措,更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党校姓党原则,才能使党校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提升党校的形象和声誉,保证党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历史证明,坚持从严治校,是党校事业发展的传家宝。
二、提高农民素质,决战决胜小康社会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战决胜小康社会”。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校各项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水平;二是以创新精神抓好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政治过硬、业务精熟、作风正派为标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为干部教育事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三是以创新精神抓好主体班教学工作。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研究式、案例式、答疑式和体验式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集体研讨,多与学员交流,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四是以创新精神抓好党校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二)注重全面、突出重点
一是突出基础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性锻炼为专题,坚持党的意识为核心,贯穿于培训始终;二是突出地方性,针对地方经济社會发展的特点,加强理论对本地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三是突出实用性,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实际执政能力。
(三)创新思路,提高农民素质
1.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乡镇、村党员干部。
一是制订计划,抓好落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农村干部培训要求,制定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对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和轮训,切实抓好干部培训的落实,每一期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等都必须认真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使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在党校系统的培训和轮训,全面提高整体素质,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带头人、领头雁。
二是抓好“农经”培训,让农村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挑选初中以上文化,政治思想好,有开拓创新精神,在群众中威信高,有发展前途的农村年轻党员、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退伍军人,到县委党校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养殖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2.统筹结合,科技、教育、文化、卫计、党校等单位结对共建,着力办好农民夜校。
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结合群众现有素质、农时农事、民族民俗等实际,灵活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对外出务工、居住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采取远程教学、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办法,不断提高群众参学率和满意度。
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聘请有丰富种植、养殖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进行什么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的头脑。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第三,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四是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必须通过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一种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
五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软环境的突破口来抓。首先,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增强农民体质。其次,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构筑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第三,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后续劳动力质量。
3.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充分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同时也是为地方农村发展和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的大好事;二是成立就业培训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到沿海发达地区、工厂和当地地方党校办学情况考察,并与部分工作条件、职工福利待遇较好、信誉较高的企业签订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合同。三是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地方党校的办学经验,把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做好宣传动员,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安置情况向群众讲明白,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五是对符合要求的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知识、简单工艺常识等技能培训。 党委政府应予以正确引导,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农民素质将极大提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久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35号)
2.《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
[关键词]建设 服务 素质 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T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372-01
一、加强基层党校建设,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
(一)加强基层党校建设,筑牢干部教育基础
基层党校是面对基层干部的教育阵地,也是分布最广、设点最多、最接“地气”的干部教育最前沿。抓好基层党校建设,发挥基层党校作用,抓实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对于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迎接挑战,发挥阵地引领作用
1.强化阵地意识,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党校的办学之魂、立校之基、生存之本。一是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讲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作风、党的传统等等;二是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自觉地增强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中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各方面的工作都自觉从这样一个大局去把握、落实。三是从严治校,严守政治纪律。
2.强化看齐意识,当好“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活动的宣讲者。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主业、主课意识,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基层党员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小康社会。
3.强化担当意识,争当“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当前,应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重点,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4.从严治校是抓好校风、校纪、校规的一个举措,更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党校姓党原则,才能使党校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提升党校的形象和声誉,保证党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历史证明,坚持从严治校,是党校事业发展的传家宝。
二、提高农民素质,决战决胜小康社会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战决胜小康社会”。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校各项工作,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水平;二是以创新精神抓好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政治过硬、业务精熟、作风正派为标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为干部教育事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三是以创新精神抓好主体班教学工作。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研究式、案例式、答疑式和体验式等现代教学手段,加强集体研讨,多与学员交流,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四是以创新精神抓好党校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二)注重全面、突出重点
一是突出基础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性锻炼为专题,坚持党的意识为核心,贯穿于培训始终;二是突出地方性,针对地方经济社會发展的特点,加强理论对本地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三是突出实用性,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实际执政能力。
(三)创新思路,提高农民素质
1.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的乡镇、村党员干部。
一是制订计划,抓好落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农村干部培训要求,制定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对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和轮训,切实抓好干部培训的落实,每一期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等都必须认真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使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在党校系统的培训和轮训,全面提高整体素质,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带头人、领头雁。
二是抓好“农经”培训,让农村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挑选初中以上文化,政治思想好,有开拓创新精神,在群众中威信高,有发展前途的农村年轻党员、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退伍军人,到县委党校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养殖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2.统筹结合,科技、教育、文化、卫计、党校等单位结对共建,着力办好农民夜校。
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结合群众现有素质、农时农事、民族民俗等实际,灵活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对外出务工、居住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采取远程教学、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办法,不断提高群众参学率和满意度。
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聘请有丰富种植、养殖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进行什么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的头脑。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第三,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四是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必须通过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一种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
五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软环境的突破口来抓。首先,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增强农民体质。其次,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构筑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第三,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后续劳动力质量。
3.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充分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同时也是为地方农村发展和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的大好事;二是成立就业培训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到沿海发达地区、工厂和当地地方党校办学情况考察,并与部分工作条件、职工福利待遇较好、信誉较高的企业签订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合同。三是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地方党校的办学经验,把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做好宣传动员,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安置情况向群众讲明白,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五是对符合要求的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知识、简单工艺常识等技能培训。 党委政府应予以正确引导,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农民素质将极大提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久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35号)
2.《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