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的创意改造方法探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厂房改造为绿色生态办公楼的实践,将生态、节能、经济性与“四节一环保”融入整个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
  关键词:三重空间自然采光被动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的南部工业区,随着工业园区16年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首批进驻区内的工业生产企业逐渐外迁。原工业区优二进三,调整为基础设施完善、规划合理、环境优美的生态高科技产业区。区内大量结构完整的各类厂房,按照使用年限50年计算,还有40年的使用期。如果直接拆除重建,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污染。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此类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融入高效健康人性化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创造改造项目绿色生态设计的新范例。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设计机构,设计人员超过500人。原办公楼位于古城市中心。由于近年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负荷日益增大,拥挤的交通和停车问题给公司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办公楼已不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鉴于以上的原因,在2009年初,公司决定搬迁至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并希望通过对一幢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后作为公司的新办公楼。以此创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暨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的新路子,为全省和全国树立典范。
  二、项目改造前后的概况
  该厂房所在地块共有28亩,原整个地块东部是厂房,西部是仓库和预留用地,厂房是一个层高8.4米(局部单层高达14.5米)的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整个地块的土地利用率非常低。厂房功能是生产航空机械,所以原厂房内吊车林立,还有部分污水处理设备。原有厂区总图布局是以物流运输方便来组织的,立面也比较简单。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改造时结合既有建筑现状和苏州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单层8.4米的特点,在原结构中间加了一层楼板,在原厂房局部14.5米高的空间里,增加了两层楼板,其三层楼面为员工休闲锻炼的健身房和羽毛球场,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6700平米改造为131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创意空间,使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一倍。
  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我们遵循了自然性、经济性、可推广性的设计原则,取得了较大成功。整个改造可以总结为:六个生态主题,多样化创新技术。六个生态主题是指本项目的绿色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生态遮阳、雨水回用、资源再生利用、能量分项计量”这六项成套技术。探索了将旧厂房改造为创意研发空间的经验。运用普通易行的设计手法,结合了多种专利技术和节能措施,对建筑进行的本土化绿色设计实践。将生态、节能、经济性与“四节一环保”融了入整个绿色建筑设计、改造、运行的过程。
  改造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探索了将旧厂房改造为创意研发空间的经验,采用了最切合环境实际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结合了多种专利技术和节能措施,对成熟的绿色技术进行系统集成,而非新材料、新技术的简单堆砌。同时注重各种有效数据的收集、保存、整理。使之成为可推广、可借鉴、可应用的绿色建筑。
  
  改造前厂房
  
  
  改造后效果
  三、创新技术的应用
  改造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始终贯彻绿色建筑的三个理念:1.“自然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2.“经济性”:低成本、低资源消耗;3.“可推广性”:保护环境,有借鉴价值,走出了一条多样性的创新之路。施工过程中重视绿色施工、绿色管理,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主业转型升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范例。
  
  
  
  本项目灵活创新性地运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绿化微喷灌、生态遮阳、活动外遮阳、光导管照明、排风热回收、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现浇混凝土空心板肋梁楼盖、屋顶绿化等绿色建筑技术,实施后节能效果达到并超出原设计的预期目标. 使用者感受到了人性化设计带来的种种好处。舒适和健康的办公条件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设计初期的种种设想都得到了最终的实现,鸟语花香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同时来访的各级领导和同行也给予本项目充分的肯定。
  1.建筑的三重空间与外环境
  厂区总用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左右。改造前厂房为单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近似80 X 80米的一个正方形,中部的采光与通风效果很不理想。改造后的整个建筑由内至外可以分为三重空间——内庭院空间、办公空间、外廊休息空间。在建筑物中部,设置了两个 “Z”形的开放式庭院。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每个房间都有各自可开启的窗户,改善了建筑整体自然通风条件,使得原本闭塞的厂房,拥有了流畅的空气通道。
  中部的第二层空间就是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主要作为办公和会议使用。大部分空间设计成为大空间办公,并采用灵活隔断,避免了今后重新調整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一层为食堂、会议接待、打印、储藏室等房间,此类功能空间对日照的要求相对较低。所有设计部门办公室均安置在二层,这样可以减少各部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流线,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的东、南、西、北四个立面,在原有外维护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圈宽度为2.4米的露天外廊,在二楼形成一圈休息平台,作为建筑的第三重空间。平台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休憩与沟通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的综合遮阳系统。
  东侧沿星海街主干道景观以喷泉为中心,大气开敞,沿路以园林绿化的方式布局,选择易于成活和管理的本地树种,进行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做到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在场地西北侧利用下沉篮球场地的土方平衡,堆坡种植大型常绿植物,遮挡冬季的西北风。建筑屋顶上,还种植了藤蔓类植物与生态蔬菜,既增加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又能为公司提供绿色蔬菜食用,强调色叶乔木与观花观果植物的应用。选配植物种类时注重土地的透水、透气,强调建筑层面上的垂直与屋顶绿化,对场地硬化部分进行充分的绿色生态补偿等,真正实现既有景观效果,又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建筑的小气候环境。改造后,绿地面积达到 4300 平方米,水体面积为111.64平方米。
  2.主体改造
  建筑结合了苏州的自然条件和既有现状,改造中完全保留了旧厂房95%主体结构,少用6700吨混凝土和350吨钢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0吨左右。通过在外部加设绿化外廊、加层、内部开挖内庭院等处理,使原面积6800平方米、单层高8.4米的工业厂房,成为总面积为131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创意空间。在原厂房局部14米高的空间里,还设计了供员工休闲锻炼的健身房和羽毛球场。
  建筑外围设置了大面积的可开启落地玻璃改善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对建筑的自然通风模型进行研究,制定了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采用合理的自然通风措施后,室内自由温度可比非自然通风条件下降低2~3℃,平均减少室内极端温度时间570个小时,室内满意小时数增加720个小时,减少空调开启时间平均约为350小时/年。
  原有建筑外围的实墙也进行了改造:墙体使用了ALC蒸压加气块,加强建筑的整体保温与隔热性能,同时降低建筑荷载,减少结构用钢梁。对原有建筑屋顶的十一个天窗也进行了改造,设置了可开启电动天窗,改善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同时保证设计空间的照明需要。根据办公楼占地面积大、层数少的特点,办公楼照明采用了日光照明系统,日光照明系统可通过高效的光导管和带有紫外线滤除功能的透光罩将屋面四周的日光引入室内,建筑内二层的走道、门厅、大开间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白天利用自然采光,基本不需要额外的人工照明,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照明用电消耗。
  3.外维护结构与生态遮阳系统
  建筑的外廊上部为铝合金遮阳隔栅。建筑的东西立面还增加了竖向木饰遮阳板。种植的凌宵、紫藤等攀缘植物可以通过柱子和竖向遮阳,攀爬至顶部的水平金属隔栅上,形成覆盖形生态遮阳。冬季植物叶子脱落后给室内带来充足的阳光。阳台外围一圈结合景观,还设置了可移动式条形种植槽。
  建筑物墙体外维护采用了自保温的墙体材料,外墙的主色调为白色。白色涂料有90%的高反射率,可反射大部分热辐射。外窗采用了断热铝合金型材和中空隔热玻璃,减少了空调负荷。西侧外墙增加的绿色攀缘植物也加强了建筑的隔热保温效果。
  4.给排水改造
  给排水改造时根据建筑类型及当地供水状况,生活给水充分利用城市供水压力,由城市自来水压直接供水,避免再次增压的供水方式。同时保留了原厂区内的大部分主要给排水管道,并设置雨水回用系统,利用雨水进行景观灌溉绿化、洗车之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22.3%。给水管道采用C-PVC塑料给水管,粘接连接;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避免管道渗漏。用水设备与器具选用节水型卫生设备与器具。小便器及大便器均采用感应冲水器。本建筑生活热水供给全负荷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产生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50%(太阳能资源III类地区)。因苏州属于太阳能资源一般区,所以选用高效太阳能集热板产品,设置太阳能预热储热水箱辅助智能即热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系统满足建筑物内健身淋浴器及餐饮厨房的热水供应。
  5.电气节能改造
  a、原有电气设备的利用
  原有厂房变电所内的变压器、高低压柜等设备,在改造过程中得以充分利用。通过合理的规划用电负荷,将原有的变、配电设备全部保留;通过合理的规划线路走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有的配电电缆。这样既节省了新设备采购的资金,又使将要废弃的设备得到了重复利用,避免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b、电能计量的科学管理
  办公楼装有分项计量远传装置,对建筑内各种耗能环节如空调、照明、办公设备和热水能耗等实现独立按部门计量,其信号传送至物业管理用房,物业定期记录,通过数据软件化管理做到能耗可测量,通过分析避免能耗的浪费。
  
  
  6.暖通空调系统改造
  办公楼中空调能耗约占建筑物全年能耗的50%左右,节约空调的耗能是本项目设计重点,我们为此重点考虑了以下二点:
  a.办公楼内考虑有人员长期停留且滞留时间较长,空调期间需设排风及新风系统,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回收排风部分的能量,我们设置了全热交换式新风换气机。在进行新风换气的同时能回收室内排风的温、湿度所包含的能量,可节约空调能耗的10~15%。为了更进一步节约电能,我们在办公室内设置了CO2浓度探测器,根据室内的CO2浓度决定新风机组的运行时间。
  b.根据设计院办公的特性,房间数量较多,人员加班频繁,同时使用率不高,我们设计使用了变制冷剂多联空调系统,该系统使用灵活,各办公区域温度可独立控制,综合性能系数(IPLV)值大于国家规定的一级能效3.55。并且可根据各核算单位进行分别计量,便于能量的考核、管理。系统运行时使用灵活、空调效果明显、节能性好、运行成本低。
  7.室内设计
  在美观与实用为基础上,积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前期设计、材料选择及节能措施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前期设计时,通过建筑、设备与室内专业的一系列协调准备工作,使设计一步到位,避免不必要的返工,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吊顶系统、给排水系统和天花板内部系统等配合调整设计。另外大部分空间设计为大空间办公,并采用灵活隔断,避免今后重新调整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所有设计部门办公室均安排在同一楼层,减少各部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流线,提高工作效率。
  材料选择上按照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地面采用了环保亚麻地材,它由可再生的纯天然材料制成,健康环保,易于清洁,同时具有可回收利用的特点;在原建筑墙面基础上采用负离子耐水腻子;采用无挥发性有害物质的环保型油漆及涂料;局部采用环保实木复合地板;所有施工使用的辅材均采用低VCO(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低甲醛产品,包括黏合剂、密封剂、胶合板等。另外,我们还将土建施工过程中使用过的废弃木质模板重新加工利用,作为部分房间木地板铺设的基层材料。
  四、实施效果和效益
  目前,整个改造工程已经投入使用,使用者感受到了人性化设计带来的种种好处。舒适和健康的办公条件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设计初期的种种设想都得到了最终的实现,鸟语花香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1、实施效果
  由于本项目本着尽可能的利用被动节能技术,在于满足人的舒适性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省运行成本。根据统计,建筑年耗电量考虑从2011年01月份到2011年12月,共耗电量为99.26万KWh,单位面积耗电量为75.59KWh/m2.a,低于能耗模拟计算的126.83 KWh/m2.a(包括照明用电)。
  本项目全年自来水总用水量为16381m 3/a,实际非传统水源利用(雨水回用)量3653m 3/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22.3%。
  本项目相对与其他绿色建筑设计,在外遮阳处理、旧建筑的利用与改造、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绿化景观的设计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并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建筑整体节能率达到6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中,生活热水量的100%采用太阳能热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22.3%,可再循环建筑材料用量比为10.6%。
  2、经济效益
  新老两栋办公楼能耗比较(用电量)
   面积(实际使用) 用电量(度) 用电量/㎡/月
  原办公楼 7000M2 127907 18.75度/㎡/月
  现改造后新办公楼 11000M2 131251 11.628度/㎡/月
  
  建筑设计部办公室能耗比较(用电量)
   使用面积 照明与
  计算机
  用电量 空调用电量 总用电量 用电量/M2
  /月
  原建筑设计部办公室 761㎡ 4510度 10321度 14831度 19.49度/ M2/月
  改造后
  建筑设计部
  办公室 900㎡ 3887度 5864度 9571度 10.83度/ M2/月
  经济效益1000单位:万元人民币
  项目总投资额 2500万元 回收期(年) 10年
   欄目
  年份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创收外汇
  (美元) 节支总额
  2010 1500 375 建筑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32万
  建筑综合节能达到66%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经测算分析,相对常规建筑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32万。
  其中电费:28万(照明8万,太阳能3万,空调17万)
  水费:4万
  建筑节水率:37.6%,建筑综合节能达到65%。
  3、绿色增量成本分析
  通过对本项目各种绿色技术进行统计,以采用传统技术为基准建筑,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根据项目的相关决算统计,项目总增量成本为104.21万元,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32 万,投资回收期为3.25年。
  表1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
  产品名称 单价 应用量 应用面积(m2) 增量成本(万)
  地源热泵系统 10.6元/ m2 600 m2 600 m2 0.63
  电动外遮阳 800元/ m2 15 m2 200 m2 1.2
  太阳能热水系统 2500元/ m2 50 m2 11000 m2 12.50
  光导管技术 7000 套/元 98套 6000 m2 68.6
  屋顶绿化 100元/ m2 800 m2 6000 m2 8.00
  透水地面 50元/ m2 2657 m2 12262 m2 13.28
  合计 104.21
  4、环境效益
  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等),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保护环境。经过改造后的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不仅整个场地环境取得了极大改善,而且为苏州的城市面貌争光添彩:不仅成为苏州的城市亮点,更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节约型城乡建设、绿色建筑的典范。
  5、社会效益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自完成新办公楼绿色节能改造以来,因在节能、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關注,部分省、市各级领导前来视察。在听取公司领导的详细汇报后,均高度赞扬我公司在暨有建筑节能改造建设中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号召,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雨水回用、生态遮阳等绿色节能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生态特色的绿色建筑新路子。该项目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节约型城乡建设、绿色节能建筑”的典范。
  ⑴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在省住建厅厅长周岚 、苏州市周乃翔市长和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马明龙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我司视察。仇部长对我司的外回廊“复合遮阳系统”的引入、建筑周边环境的“微地形”设计、原有建筑空间的巧妙整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屋顶绿化等既有建筑被动式节能改造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在国内尚属先行,极具社会推广价值。
  ⑵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权在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苏州市副市长朱建胜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我司调研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何省长等领导参观了我司的新办公楼后,对我司建设节约型社会所作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我司在暨有建筑改造中充分运用低碳绿色真正理念,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树立了一个产业转型升级、节约型城乡建设、暨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典范。
  ⑶由法国IKOS协会组织的一行20余名法国建筑师参观了我司新改建的的绿色节能型办公楼后,通过实例切身感受了我司在倡导绿色建筑设计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能力,并表达了多项合作意愿。
  ⑷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执行主任彼得.列纳及南京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一行来我司实地感受了公司新办公场所作为绿色节能示范工程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后对此表达了强烈兴趣,并高度赞扬和肯定我司办公楼作为暨有建筑绿色改造实例,真正体现了绿色低碳理念,成果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采取的绿色路径有很好的示范性。
  ⑸欧洲最大的多专业综合型建筑设计公司英国BDP建筑设计公司Terry Davenport董事/合伙人到访我司后饶有兴趣的实地考察了公司新办公场所作为绿色节能示范工程的实际成果,并对此表达了浓厚兴趣,高度赞扬我司办公楼作为暨有建筑绿色改造实例,真正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借鉴作用。
  ⑹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在东南大学仲德昆教授陪同下,来我司的新办公楼进行了视查指导,周秘书长对我司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⑺住建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现场考察组的专家在苏州市及工业园区的相关领导陪同下莅临我司考察创建工作,现场考察组的专家对我司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希望我司再接再厉,为苏州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全国的绿色节能建筑事业的发展积极先行,多做贡献。
  ⑻多家设计企业和相关单位前来学习与参观,相关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推广。针对本项目,举办了各类宣传培训会议,将项目的特色与成功经验推荐给业主单位和同行。
  五、结语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栗德祥教授认为,在旧厂房中加入绿色建筑概念,从技术指标上来讲与新建筑的绿色节能并无区别。从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看,改造是最有益的一个途径。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厂房改造的成功案例对城市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提供了一个方向,这对国内众多的旧厂房改造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为我国江南地区和周遍地区相似的改造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本项目提出的“自然性”、“经济性”、“可推广性”的设计理念经证明,非常适合江南地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该改造项目获得2011年“中国建研院CABR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2012年度江苏省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中监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我国建筑工程监管体系的完善有所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管;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所谓的建筑工程监理就是有相应建筑工程经验的企事业单位,受建筑工程项目的法人委托,担当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者,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承建单位进行建筑工程控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内容的分析以及加强其管理的措施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内同和措施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的保证我国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内容;要点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公路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的机械也越来越高科技。在使用这些机械的时候,管
期刊
摘 要: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扩大,公路项目质量成为建设单位首要把握的重点。本文根据公路建设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其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建设施工项目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建筑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公路建设水平随着各种技术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其质量控制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影响到整个工程的优劣,因此,严格把好工程施工质量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也在逐渐的完善,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就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做到经济、社会、自然以及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建筑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工程建设也在迅速发展。而国省干线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公路的行车安全。本文就主要对国省道公路质量控制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省道;公路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X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现代公路
期刊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是项目工程施工单位效益的主体及管理的基点。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要想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做好施工管理工程。本文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与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再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投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虽然随着目前相关技术与理论的发展,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由于工程本身难度大及工程管理不当的问题存在,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仍有着很多质量问题的存在。工程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命脉,如做好水电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建设的永恒的主题。本文在分析工程质量与工程项目其它因素联系的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施
期刊
【摘要】: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等几方面的论述,指出高校体育教学要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受益的健康意识。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 A  一、对高中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必要
期刊
摘 要:近些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了严峻的考驗。  关键词:绿色建筑 工程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力保证,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高构筑物的防渗能力。因此本文就针对于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良好的施工对策,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对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