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破钵的生命悲歌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集诗人、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僧人、革命者于一身。他短暂的人生充满了离奇的经历,尤其是信仰与情感之间的抉择与纠结,引发人们深长的思索。而他的诗歌与小说创作,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坎坷身世 情感纠葛 传奇色彩 文学成就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集诗人、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僧人、革命者于一身。他不僧不俗,亦衫亦履,他的人生有如鸾漂凤泊,渡日本,下南洋,四海飘零,屐痕处处。他短暂的人生充满了离奇的经历,他的身世与血统之谜,使他备受煎熬,他的佛教信仰与情感纠结,使他难以抉择……这些难舍的矛盾,构成了他独特而又富有戏剧性的人生,增添了他人生的传奇色彩。
  
  一、悲悯的身世
  
  苏曼殊的童年,是极为不幸的童年,是他一生中难以抹去的心结。
  苏曼殊的父亲是广东香山人,为继承父亲的遗产到日本经商。由于深谙经商做生意的诀窍,故家资一度颇为丰厚。
  苏曼殊的生母是一位日本女子,名叫若子,苏杰生与河合仙的胞妺河合若私通,有了苏曼殊这个不幸的混血儿。几个月后,由于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河合若被迫弃子返乡。四岁时,苏曼殊随河合仙暂住东京,六岁时,已改名为戬的曼殊随嫡母黄氏飘洋过海,回到了广东香山老家,在村塾中读书开蒙,入读乡塾,体质的孱弱,身世的不清,使得他平日受尽族中弟子的奚落和排斥。
  九岁时,苏杰生因生意场上的失意而返归故里,便将河合仙留在横滨。故曼殊在此后的日子里时常想起远方的母亲,无法取得联系,直到24岁,才得以与河合氏再次相见。
  苏曼殊生长的家庭是一个“重宗法”的封建家庭,这里的族人、家人都出于一种“正统”的观念,把他当作“异类”,称作“杂种”,苏曼殊备受各种各样的折磨:婶婶的白眼,庶母的苛刻,姐姐的欺凌,甚至在他重病之时被抬进柴房待毙……种种残忍的行为,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摧残,心境处于极度的压抑状态,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身体也更加虚弱。
  曼殊天性敏感,加上周边环境的排挤和冷落,他内心的悲愤无处诉说,将这种伤痛深藏内心,“如他自己所言:‘思维身世,有难言之痛’,‘每一念及,伤心无极’。童年留给苏曼殊的只有一种感觉:抛弃。这使得曼殊的归属感严重丧失,包括人生归属感的丧失和社会归属感的丧失。①”他既找不到自己生为人子的幸福,也找不到自己在人群之中的位置,这使得曼殊敏感的内心从小便有了一种悲悯、愁怨的情感,并奠定了他一生思想与情感的基调。
  
  二、情与理的纠结
  
  苏曼殊一生有三次出家的经历:
  第一次出家是在他12岁那年,他在重病之后,好不容易活下来,生活的辛酸与家族的冷漠,给幼小的曼殊沉重的打击,以至他小小年纪竟然看破红尘,而去广州长寿寺出了家,削发为僧,这是曼殊在少年时期所做的第一次重大抉择。但生性不受拘束的他,在出家不久后收到养母河合仙的来信,世俗的大门似乎又向他微微开启。他思母心切,难断尘缘,只身东渡扶桑寻母。
  第二次出家则是因为感情的失落。曼殊17岁留学的时候,爱上了日本女子良子,这种感情给了曼殊人生中的另一种温暖,熨烫了曼殊那颗孤独冷寂的心。但因广东家里的强烈反对,加上良子父母对这段感情的阻止,刚刚萌发的爱情始终无法修成正果,后来痴情的良子为他殉情而跳海自杀,曼殊那颗孤寂的心再次受到了重创。回到广州后,他便去蒲涧寺出了家。
  第三次出家,是他在革命热情受挫之后。富有爱国心和正义感的苏曼殊,曾满腔热情地投身救亡图存的活动。为探求真理,他赴日留学,并参加了留日学生的爱国组织青年会。为反帝反清,他考入日本成城学校习陆军,准备投笔从戎。“当这些革命活动遭到失败后,他心灰意冷,面对如此情境,失望至极的曼殊,只有芒鞋破钵,悄然远隐了。”②
  三次出家,三次因故还俗,苏曼殊后来干脆就行走在半僧半俗之间,也挣扎在情感与理智的边缘。如果说他在毫无顾及地爱,但却有碍于佛教信仰,每段感情都以理智占上风,致使爱情不得而终;如果说是宗教信仰限制了他的爱,但他的感情却从未间断,甚至每段感情都值得以生命相托,不屈不挠。苏曼殊便是这样一个徘徊在爱与不得爱、感性与理性的两难抉择境况之中。
  曼殊一生其实是为情所困的一生,他挣扎在世间法与世外法中,情与佛是他无法摆脱的矛盾和痛苦,他既无法通过参佛逃离尘世苦痛,又难以面对人生的惨淡。所以无论他是出世还是入世,无论他是接受还是逃避,都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摆脱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个人经历对他精神上的伤害。
  “三郎的人性在这里遇到了佛性的压抑,欲爱不能,欲不爱亦不能。三郎希望佛能拯救他,佛门的清规能让他心如止水、远离红尘,可人性的躁动让他寻亲情生爱情。可见,所谓清冽的佛性并不能成为人抚平内心创伤的灵药,也不是人自我救赎的法宝,而只是人生苦闷与无奈的载体,与‘自既未度,焉能度人’的嗟叹。”③,《断鸿零燕记》中曼殊所塑造的三郎形象,可以看成是曼殊自身经历的写照。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咀嚼孤独和逃避孤独的一生,他的逃避方法归结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放浪形骸中获得物质的快感,另一种则是在爱的体验中去消除孤独的感觉。
  总之,苏曼殊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漂泊者,一个厌世者。
  
  三、创作上的超俗成就
  
  如此奇特的人生经历与人生感悟,自然要通过艺术创造的形式传递出来。“苏曼殊以哀感顽艳的文风在近代文学史上自成一家。他的作品充溢着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落叶哀蝉般感伤的情调,那如膏自煎、玉碎珠沉的哀情小说,那缥缈迷离、雕肝镂肺的悲凉诗歌,令人久久不能忘怀。”④这是后人对曼殊文学创作的总评价。他的作品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都是清新流丽,俊逸潇洒,有神无物。同时,由于曼殊的气质偏于柔弱,为人多情善感,因此,他的风格体现为缠绵悱恻,凄楚动人。
  苏曼殊的诗在当时就很受重视,尤其是爱情题材方面的作品。“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我再来是人已去,涉江为谁采芙蓉”(《过若松町有感》);“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本事诗十章》之五);“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本事诗十章》之八),这些清新隽永、饱含情感的诗句,正所谓“其哀在心,其艳在骨”(高旭语) ,“却扇一顾,倾城无色”(柳亚子语) ,“嚼蕊吹香,幽艳独绝”(周瘦鹃语),都是指这类诗歌。但正如黄沛功对苏曼殊诗歌的评价:“不知者谓其诗哀艳淫冶,放荡不羁,岂贫衲所宜有;其知者以为寄托绵邈,情致纡回,纯祖香草美人遗意,疑屈子后身也。”⑤读他的诗,只觉得他是一个凡心未泯的出家人,诗中分明透露出生活的困窘,国事的担忧,情感的拘谨和隐痛,他就这样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王德钟曾经这样评说苏曼殊的诗歌:“呜呼,于是而苏子曼殊之诗,可以徂百代已。曼殊天才绝人,早岁悟禅悦,并邃欧罗巴文字,于书无不窥。襟怀洒落,不为物役,淘古所云遁世独立之佳人者。所为诗茜丽绵眇,其神则蹇裳湘渚,幽幽兰馨;其韵则天外云,如往而复;极其神化之境,盖如羚羊挂角而弗可迹也。旷观海内,清艳明隽之才,若曼殊者,殊未有匹焉。” (《燕子龛遗诗序》)的确,“清艳明隽”四个字最能涵盖曼殊诗的精神,“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该诗以白云红梅,湖山倒影为意象,全诗仿佛在悠扬、飘渺、深沉、浑厚的钟声中,塑造了一个不问世事,心敛默坐的和尚形象,全诗寥寥数语,但却绘影绘声,敷彩明丽,在优美的诗笔中透出淡淡法味,这就是曼殊诗的精髓“轻艳明隽”所在。
  “无爱、孤独、流浪、困窘、寄人篱下的生涯,最终使苏曼殊对人生产生悲观主义的认识。联系曼殊大智若愚的单纯性情,他对生命本能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对生命过程“参透”以后的自由和放任。”⑥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使他处于一种诱惑强烈碰撞中既不能无视、又无法抗拒的焦灼和困惑,使得他的创作具有浓郁的诗情,使得他的作品也具有了对生命放纵的渴望。
  曼殊的小说,多是演绎爱情悲剧命运,蕴涵着对不堪重负的人生苦难的沉重体验和对世界真相、生命本质的思考。且多数作品于悲欢离合之间,常常渗透政治时事,故于凄清哀怨的情调中,微露时代的气息。
  苏曼殊完整的小说有五篇:《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碎簪记》、《焚剑记》、《非梦记》,另外还有一篇译著兼而有之的《惨世界》和未完稿《天涯红泪记》。苏曼殊的小说,题材都是男女爱情婚姻问题,而且无一例外地以悲剧告终。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言情小说不同的是,他的作品,都是以感情与佛教的矛盾纠结为主线,而最终以佛法平息化解情结为模式。这种创作方式,无疑是他个人生存方式和情感方式的体验。
  小说《断鸿零雁记》,是一篇自叙性很强的小说,“断鸿零雁”是三郎的自喻,也是苏曼殊飘零无依境遇的自况。小说以其独特的悲剧冲突和挚热的至爱真情感动着读者。由于受宗教教规的影响,造就了三郎一生孤独的飘零命运,三郎以出家人的身份,在红尘情缘的纠葛中挣扎,他心中无时不在的矛盾,使他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无助的挣扎,无谓的抗争,使其更具惹人伤怀的魅力。
  《绛纱记》是苏曼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叙述了四对年青恋人的故事。这四对恋人中,除了庸俗市侩、卖弄风骚的女子卢爱玛和浪荡公子外,其余的主人公都为了追求圣洁的爱情而以悲剧告终。夏五姑得干血症病死、罗霏玉为情自杀,昙鸾、秋云和玉鸾带着满腹伤痛皈依佛门,薛梦珠于寺中坐化成灰,只留下秋云少时所赠的爱情信物绛纱。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以悲剧了结情天恨海不平事,这正是苏曼殊小说中的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的表现。
  《焚剑记》这篇小说叙述了宣统末年,独孤粲在乱世中与美丽而忠贞的少女刘阿兰的恋爱故事,但小说故事情节的推衍都是围绕着国家遭受战乱的蹂躏,人民饱受天灾人祸的苦难,以及包括男女主人公在内的青年男女的不幸际遇来进行的,小说结局以“生默不一言,出腰间剑令周大焚之,如焚纸焉”。因此《焚剑记》不是一部纯粹的爱情小说,而是一部关乎国家动荡时局的著作。
  他的小说清新而又不卖弄,热情奔放而又不浅露,以情感人而又不哗众取宠,笔调优美而又不以文饰实,典雅脱俗,绝非一般的小说可以比拟。
  
  结语
  近70年来,人们并不是把苏曼殊当作一个传奇人物来看待,而是将他看作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来尊敬和膜拜。苏曼殊是一个身披袈裟而心恋凡尘的情僧,深陷情感泥淖却又以戒律自律的矛盾结合体,更是一位心无尘滓、率性正直的性情中人。在其短暂仓促的一生中,他的思想和创作都不可避免地烙下了时代的印痕,甚至于他的困惑和追求、颓废和抗争都带着个时代的特点。在浪漫而艰辛的漂泊生涯中,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对生命和情感的独特思考,而自己却带着情感的伤痛和羸弱的身体,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皆无挂碍”,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遗憾。
  曼殊圆寂长栖于西湖之阳,孤山之阴,繁华消尽,烟雨楼空,历史烟云飘散处,只余下曼殊的一袭袈裟,半是脂痕半是泪痕。■
  
  注释:
  ①张娟.与自卑较量——解构苏曼殊[J].海内与海外.2009(3):70-72.
  ②萧涤非 刘乃昌.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诗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602.
  ③黄红春.情佛两难的矛盾与天性自然的和谐——苏曼殊《断鸿零雁记》与汪曾祺《受戒》文化意识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1):111-116.
  ④林威.苏曼殊作品的感伤之因[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4):61-64.
  ⑤刘斯奋.曼殊诗笺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⑥彭映艳.论佛学思想对苏曼殊诗歌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44-47.
其他文献
“福兴楼的鱼翅,一元一大盘,物美价廉,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这是鲁迅离开鲁四老爷家之前的一段内心的想法。这与本文通过祥林嫂的命运悲剧展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一主旨并无多少关联。然而,这一闲淡无奇之笔却是作者极用心之处。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赏析这一闲笔,体会作者这一用心之处。    一、极闲之笔尽极苦之人    祥林嫂“比勤快的男人还
期刊
明代文学家李贽曾写过一篇《童心说》,文中讲:“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天下所有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没有不出于童心的。如果心如枯井,感情麻木,童心泯灭,虚妄不实,是难于为文的。  是的,童心太重要了。童心,是作家禀赋的一个方面,是诗人气质的一项质素。意大利哲学家维克说:“在世界的儿童
期刊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不少问题:写抒情类文章时,有的学生无情可抒,苍白单薄,只追求语句华丽,情感失真;有的机械模仿端着架子好像很有气势,言之无物,使情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记事类的文章时,主要是转述别人的故事,只有结尾几句是写自己的东西,机械呆板。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如何科学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下面就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一、贴近生活,寻真情
期刊
从新课改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帮助学生消除“恐文”心理,指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多读结合多写,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是走好初中作文教学之路关键的“四步”。走好了这“四步”,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作文教学将会迈进一片广阔的天地。    一、帮助学生消除“恐文”心理    “我不会写”、“我写不好”,这是初中学生上作文课时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他们一听说写作就感到头疼,
期刊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虽说“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头开得好,能引人入胜;但是尾收得好,更能使人感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正如明人谢榛所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下面我们来赏析一组有韵味的结尾。    一、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期刊
所谓命题作文,就是给出指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按照题目规定的范围、文体等进行写作。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它限制严格,指向明确,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检测出考生实际作文水平,因而十分重要。从中考实践看,话题作文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已盛极而衰,命题作文再度回归并倍受青睐。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命题作文已稳坐“第一把交椅”,当之无愧地成为“龙头老大”。中考命题作文的形式,有三种类型:
期刊
摘 要:儿歌之所以吸引、感染幼儿的主要魅力在于其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童趣美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儿歌 幼儿 艺术魅力     儿歌,是指流传于低幼儿中间,主要供学龄前儿童欣赏吟唱的一种短歌,它是幼儿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被称为“天籁之音”。当婴儿尚在襁褓之中时,就已开始听成人吟唱歌谣。歌谣的内容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但那甜美动听的语音、舒缓和谐的节奏却可以给他们以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期刊
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概括起来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一、梅花是高洁情操、理想人格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里梅花作为美的化身,作为一种高洁情操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她是我们民族精神品格的生动映现和真实投影。在众多
期刊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心中那根易感易动的弦,唤起他们心中的感动,从而体现情感的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科的教育功能呢?    一、首先教师自身要“带情”    
期刊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朱自清先生既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又是一位进步爱国、有正义感的民主战士。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对黑暗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但思想中又充满矛盾。因而当1927年中国南方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中国大地陷于血海之中时,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感到迷惘、彷徨、苦闷。他说自己“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