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beil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黑”是一头老母猪。
  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十几,村子里就开始杀年猪,三十几户人家,杀年猪的能有十来户。唯独我家猪圈里的大黑猪,年年活蹦乱跳的。我问母亲:“人家都杀猪了,咱们家咋不杀?”母亲说:“咱家养的是老母猪,不能杀。”开始,母亲还耐心地给我解释,后来有些烦了,就向我吼道:“不能杀就是不能杀,滚一边玩去。”见母亲发火了,我也不敢再追问了,蔫蔫地往门外走,一回头,正与母亲的目光相遇,发现母亲的眼圈红了。
  稍大些,我才知道,老母猪为什么不能杀。那时,农村家庭饲养的猪,分为老母猪、种猪和壳郎猪。幼猪被劁,阉割去睾丸或卵巢后,被称之为壳郎猪,是专门用来育肥杀了吃肉的。未被阉割去睾丸称之为种猪。未被阉割去卵巢的称之为老母猪。老母猪是专门留下来饲养繁殖后代的,是不能杀的。一头老母猪,两年能下五窝猪崽,一年最少能保证两窝。父母把卖一窝猪崽的钱还生产队,另一窝的钱,是全家一年的零花钱。
  养老母猪,要比养壳郎猪操心受累,要花费很多心血。父亲说,好老母猪人们舍不得卖,要饲养老母猪,就得自己买小母猪崽,不劁。挑选小母猪,一要看身材,身材要扯条,成猪后才会“个”大,产下的崽才会扯条相人,好卖。二要看乳头,乳头要多,这样的老母猪产崽才会多。另外,还要温驯。父亲还说,我家饲养的那头老母猪,他是在集市上转悠了一个上午,挑选了一个上午,才选中买下的。“大黑”虽是本地猪,身材却比本地猪高大,身长有一米五左右,高有七八十厘米,两只耳朵犹如两枚芭蕉叶,忽闪忽闪的,长长的嘴巴,嗅嗅这拱拱那,性情温驯,不挑食。特别是它的两只眼睛,即使是在吃食的时候,也不停地扫瞄小猪崽,时刻警惕,关注着它“孩子”们的安全。
  那一年,“大黑”生猪崽,正好赶到三九天的夜里,滴水成冰。父亲根据“大黑”的预产期,提前把猪圈清理干净,抱一抱细软的黍草,给“大黑”铺上。又在猪圈里点燃一盆火,给“大黑”取暖。在冷冽的寒风中,父亲一边照看着“大黑”,一边数着生下的猪崽,一个、兩个……一共13个。“大黑”产完崽了,母亲也把黄豆汤熬好了。一会工夫,半锅黄豆汤,就被“大黑”喝光。母亲说,黄豆汤补身子,催奶,奶水好。
  那几天,没事我就趴在墙头上,看猪崽们抢奶吃,他们围着侧躺着的“大黑”嘴里发出悦耳的“哼哼”声,似在说,我饿了,我先吃。各不相让,奋不顾身,有趴着的,有骑着的,还有被挤在边上、急得来回走溜儿。有的刚刚抢到奶头,没吃几口,就又被抢走了。“大黑”一动不动,任凭猪崽们你抢我夺,躺在那里享受天伦之乐。猪崽刚出生那几天,那场景特别有意思,看着让人舒心发笑。
  渐渐地,猪崽们的“哼哼”声,就变了调,有些声嘶力竭了,听着让人揪心。“大黑”的奶水,已填不饱猪崽们的肚囊。“大黑”也急躁不安起来,乳头被猪崽的幼牙咬得疼痛不已。此时,母亲就给猪崽们另起锅灶了。把红高粱煮熟烀烂,放到木制的小猪槽里。开始时小猪崽们不爱吃,后来习惯了,吃着还挺香。一小瓢红高粱,十三头小猪崽,你争我抢,一会就被吃光。
  吃红高粱的小猪崽,毛色发红发黄,不相人。吃了十几天红高粱的猪崽们的食谱换了,变成了煮熟的黑豆。黑豆具有补肾黑发功效。吃十天左右,猪崽的毛色就变得油黑发亮。十三头小猪崽,一个个虎头虎脑的,特别强壮,相人,人见人夸。此时,一个月左右,猪崽长到10斤上下,该出售了。
  父亲很少在本乡集市上卖猪崽。在距家五十多里,有个叫北公营子的地方,要比家乡集市贵毛八的。冬天,父亲怀揣两个玉米面饼子,把猪崽分装两个麻袋,放到驴身上驮架两侧的大槐条篮子里。走两三个小时,到达集市时天也亮了。讲价还价,一番忙碌。父亲卖完猪崽,到饭店要碗豆腐汤,嚼几口大饼子,就往回赶。到家后数数钱,还了债,虽所剩无几,但父母还是一脸的轻松。
  “大黑”两年生五窝小猪崽,从没少过,一窝少则八九头,多则十三四头,卖时多都赶上高价钱。我曾算过,那时小猪崽七八角一斤,一窝小猪崽能收入百元左右,两窝能收入二百元左右,当时一个工人的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元,那可是半年收入啊。
  母亲时常这样叮嘱我们:“大黑与咱们家有缘呢,对咱们家也有恩,要好好善待大黑。”
  春夏秋,全家出动,薅野菜,苣荬菜、灰菜,嫩嫩青草、榆树叶,这些野菜“大黑”爱吃。秋天,母亲把生产队菜地里,没人要的白菜帮子,捡起运回家,晒干碾碎,有三四麻袋,再加上几袋子米糠谷糠,每次给大黑舀一瓢,够“大黑”吃一个冬天。“大黑”生猪崽时,母亲会给“大黑”吃几天小灶——在泔水放几把玉米面。母亲说,“大黑”生猪崽,和人坐月子一样,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子。那时人吃饱肚子都难,“大黑”多吃一口,就意味着全家人少吃一口。
  有一次,“大黑”病了,开始时没在意,到晚饭时发现“大黑”张着大嘴喘,还不停地咳嗽,不吃不喝。父亲一路小跑,到镇上兽医站买药。打针灌药,第二天仍不见好。父亲再次来到兽医站,请兽医亲自到家诊治。兽医看了看,说,得了“猪喘气病”,可能不行了。给开了服中药,说,试试吧。煎药后,父亲一手抓住猪耳朵,一脚踩在猪身上。我手拿木棍卡着猪嘴。母亲端着药,一匙一匙地灌,灌药后接着灌小米粥,一连灌了七天,才把“大黑”从死神里拖回来。
  “大黑 ”在我家,生活了12年,最后两年没有下仔,也找了几次种猪,就是怀不上。其实,“大黑”老了,已没了生殖能力。
  “大黑”是得急病死的。死的那天早晨,“大黑”还吃了食,比平时略少些,家里人也没在意。中午,再喂它时就不吃食了,下午两三点就没了气息。我们把它葬在河边的树林里,全家人的心情都很沉痛。我们把坑挖得很深,把土埋得很厚,唯恐“大黑”的尸体被野狗扒了出来。
  “大黑”死后,我们家再没饲养老母猪,开始饲养壳郎猪。父母像饲养“大黑”一样,精心照料饲养每头壳郎猪,成猪后都卖给了猪贩子,过年了还是不杀猪。
  母亲说,一提杀猪就想起了“大黑”,心里就不好受。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仲秋的周四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就打定主意要回乡下看母亲,但却被父亲很坚决地阻拦了。  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出来,穿着因长得太快裤腿吊得老高的长裤,急匆匆地赶往长江边的码头。可赶到江边时,所有的客船都已经停航,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停靠在岸边,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安详而又温柔。远远看去,船的桅杆在暮色中直指长天。江风簇拥着水腥味,拍打着木船,旋即又裹挟着木船特有的、淡淡的桐油香味向我飘来,直往
期刊
我家最显眼的就是那两棵大果树,它把整个院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走进院子,有种进入林子般的感觉,凉凉爽爽,很舒服。每当此刻,就会想起我的公婆。  那年,那天我和婆婆坐在树下的青石桌前做针线,与婆婆拉起了家常,说着说着就绕到当年栽树的事儿上。她说,当年和你爸成亲后,他想送我个礼物,可没钱买,说种点花草吧。我说那花花草草又不当吃喝,没啥实用价值,再说纺花织布也没时间去管理它们,种两棵树吧,你一棵,我一棵,扎
期刊
再下一个坡就到家了。暮色四合,小路七弯八拐连着家,牵起座座山峰做栅栏。我老远瞅见窗纸上映着的煤油灯光,两肩变得轻松许多,走夜路的惶恐感消失了。扁担在肩头“吱吱嘎嘎”唱歌,脚也打起飘。  其时,我8岁,山上砍柴晚归。  那时,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就着灯光,母亲总一手拿着新鞋底,一手挥着尖针在头发上擦一下,咬牙用力将针穿透鞋底。那鞋底太厚太硬,针总只能冒出个头,像拱出嘴的新笋。母亲会用牙齿咬着针头用力
期刊
这是一篇忧患感狂飙的散文力作。  作者李旭的生长地,乃江苏省徐州市,中国北方小麦、南方稻米种植区域的过渡带,徐州人有种植小麦、大麦、元麦、燕麦的农耕文明历史,故,作者叫这里“四麦之地”。往西,往北,还是往南,徐州都是中原地区的一块“肥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谁都想吃,这是后话。  这块生长地,也是“流火之地”“麦子王国的没落之地”,农耕文明的消失,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化肥、农药、除草剂对于土壤的
期刊
过年回家,走进灶间想要帮父母亲一起烧饭,父亲说难得回来一趟,还是他烧吧。看到母亲也在灶前忙碌着,自己就坐在土灶边烧火。  花生叶放进去,再抓几片玉米叶引火。擦亮火柴,放在玉米叶下,火苗呼的一下燃起来,伴着花生叶的噼啪声,火势很快就旺了。火苗被空气的吸力往灶台后方吸,时而回旋,时而跳跃着,变幻着不同的形状。看着炽热而又稳健的火焰,内心渴望回家的躁动得以释然。那种渴望,依然强烈,却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可
期刊
我的母亲和中国许多旧式农村妇女一样,没上过几天学,但她却语出惊人——  “有事不推明早,今日就讲就行,恐防明日下雨,又等后一天晴,后日又有别事,此事却做不成。”  “什么是福?觉着是福就是福;你有一碗饭,给别人吃了,是你帮人,你有十碗饭,给别人吃一碗,那是人帮你。”  “什么事,倒个个儿想,就想通了。”  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大白话,细想起来却深有哲理。皇上整天三宫六院、龙肝凤胆地享受着,可他们
期刊
一个人一生究竟穿多少双鞋,不得而知。但我想不论你穿多少双,大约有什么时期穿什么鞋的阶段性吧!  我就有阶段性。读小学时,学校举办运动会,我第一次穿上了白色球鞋,因是球鞋,乃至严冬将至,我仍穿着。眼看着脚快冻伤,母亲着急了,将许多布片用浆糊粘贴在门板上,她说那叫“壳叶”,是作鞋底的。许多层“壳叶”晒干之后,剪成鞋底,然后一针针地缝纳,那针脚是密密的,大针不易穿过厚厚的鞋底,母亲就用顶针抵着拉,挺费力
期刊
那年,我十五岁,背着柴米到狗街小镇上住校读初中,由于村里的猪得了瘟疫,我家的猪已全部死光。可猪是我读书的“摇钱树”,怎么办呢?  急中生智的母亲眼看邻居大婶家那窝“满双月”的猪崽快卖完了,只剩下最小的那头像我一样排行末位数的“骸肋巴”猪崽。母亲暗想,那头猪崽虽然便宜,但自己手头无钱,就厚着脸皮试探着登门找大婶商量,央求先从大婶家赊回那头猪崽饲养。大婶看着我家揭不开锅,便把那头猪崽赊给了母亲。  那
期刊
我信步来到黄河边,不觉已是夕阳西下,周围的黄土坡与广袤的沙滩以及眼前的河水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一切的色彩都被这浑黄给遮盖了。此时,忽闻一阵悠扬而粗放的黄河船歌。寻声眺望,一眼瞥见浑黄朦胧的河面上,飘着一个羊腰子形的扁舟。舟上一位头戴圆顶斗笠的男人,身板硬朗,正挥舞着一杆长长的船桨,时左时右。随之浪花四泛,噪声塞耳。俄顷,艄公一点木桨,扁舟泊岸。他把“指挥棒”一长杆桨往地里一插,杆梢上拖着一条红红的
期刊
一  母亲是个很会藏东西的人。  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如果客人留下来吃客饭,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支出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