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胥绳武竹枝词看清代萍乡风俗民情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胥绳武,乾隆时任萍乡县知县一职。余在《楚萍竹枝词》一书中上读其《萍乡竹枝词九首并序》,深深地被他的诗情所打动。日前在查找关于胥绳武的资料时,竟意外发现他写的文章《萍乡行》和填的一首《满江红·九日携友登冠山阁》一首:“雨洗秋空,刚是为、重阳此日。临眺处、萍城如缯,寒烟萧瑟。流水咽残斜照影,西风吹老青山色。倚兰干、不语自生愁,心谁识?循故事,携嘉客;品好景,舒胸臆。看金鳌洲畔,芙蓉新折。独对黄花开口笑,问君可记陶彭泽?向尊前、醉倒赋归来,今犹昔。”
   《萍乡县志》云:“胥绳武,字燕亭,山西凤台拨贡【注1】。乾隆时知萍乡,治事果决;修先农坛,建龙神庙,重民事也,新学校,兴书院,崇文教也。纂辑邑乘,搜罗校阅,不遗余力;剞劂【注2】甫竣,书未上呈,以诖误【注3】去。”(《萍乡县志》卷十列传·名宦)
   在萍期间,胥绳武勤政爱民,体察民情,确实为萍乡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深得民心;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竹枝词,下面就试着从其《萍鄉竹枝词九首并序》的赏析中去了解当时萍乡地方的风俗民情。
   “竹枝巴渝也,刘梦得居建平作新词,仿屈子《九歌》意扬之讴声。厥后吴侬楚些迭谱成词,多袭竹枝之名,不必巴郡也。余宰萍以来,日与民亲,其地其时其人皆所稔历,征诸土俗,间以方言,亦成竹枝九首,谓藉为咨访也可,即谓代为歌谣也可。”
   这一段序引,胥绳武把竹枝词的来历作了简单的介绍:说竹枝词产生于巴渝(今重庆奉节至宜宾一带),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建平(郡名,三国吴置。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摹仿屈原的《九歌》抑扬顿挫的伴奏声。厥,他的;厥后,他的那个以后,即是说在刘禹锡“仿屈子《九歌》意扬之讴声”之后,吴、楚这些地方也有谱成了可以吟唱的诗词,且多沿袭“竹枝”一说,自此,各地就有各地的竹枝词了。可见到了乾隆年间,竹枝词的发展已经到了鼎盛时期。
  (一)
  萍乡城小山环城,萍乡乡远山纵横。
  人家日【注4】在画图中,多少青山不识名。
   清乾隆时萍乡县是一个小城,四面有青山环绕,把萍乡城围在中间,萍乡人就好象是天天生活在美丽的图画里似的。
   胥绳武虽然不是萍乡人,但此诗道出了作者的心已经与萍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看得出来,胥绳武对萍乡有了深厚的感情,不然怎么会把四面青山环绕的萍乡比做一幅美丽的画卷呢?他看到他所管辖的全县黎民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共享太平,那些个山叫不叫得上名字也就不怎么重要了。
  (二)
  东去江西写官板【注5】,西下湘东装倒划【注6】。
  中五十里船不到, 满路桐油兼苎麻。
   芦溪是座小镇,位于萍乡县以东约50里,属萍乡县管辖,该镇有连绵的高山,袁河水就发源于此。萍乡县还有一条河叫萍水河,它是往西流进湖南湘江的。因此,萍乡至芦溪这一段路就没有水道了。官板,泛指由官府刻板刊行的书籍;当时萍乡县的印刷不发达,要刻印书籍必须到州、府以上的大城市去。“江西”这里指的是赣江以西。“西下湘东”是指去萍乡的西边,也就是湘江的东边,因为来的时候是逆流而上,回去就是顺流而下,所以就称作“西下”,这个时候就要把摇船的橹装在船的另外一头,俗称“装倒划”。“湘东”指的是湘江以东,不是现在的萍乡市的湘东。
   这首诗还反映了萍乡在清朝时的印刷业、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一些特点。由于地理环境和土壤的特点,萍乡盛产桐油与苎麻。“满路”两字足可见当时人民勤劳,社会发展,物资丰富。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由于它的造价低,使用方法简单,而且防腐的技术比较好掌握,因此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车船、渔具、家具、生活生产等用具上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等。现在萍乡各地仍然还流传有这种手工漆艺及以上漆具等。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苎麻的茎皮纤维长,柔韧色白,不皱不缩,拉力强,富弹性,耐水湿,耐热力大,富绝缘性,为优良纺织原料,用途较广;主要用来做衣服、蚊帐、搓作纳鞋子的细线等。有些地方现在仍然还可以看到这些物品。可见当时萍乡的印刷、印染技术、漆器工艺还比较落后,仅停留在手工操作上。
   (三)
  五隅【注7】年例【注8】扮迎春,忙煞【注9】城中城外人。
  说道大平毛【注10】个事,颃【注11】随衡【注12】去跳傩神。
   据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萍乡县志》记载:“先春三日,乡人乃傩,魅面朱衣,执戈扬盾,驱疫疠以达阳气。”道光年间重修的《昭萍志略》写道:“立春先日,乡人舁(yú[說文]共舉也)傩集于城,俟(sì等待)官迎春后,驱疫于衙中及各民户。”萍乡自古至今就有跳傩神的民俗,诸傩神由人用轿子抬着,踩傩将军左右穿梭,大锣、花锣鼓、鞭炮应之,鲤鱼灯尾随照明。游傩到迎神户大门口,即把傩神老爷恭敬地安放在正门前,十三方相起舞,接神户焚香点烛、顶礼膜拜,并大量燃放鞭炮,以示迎神,踩傩四大将持戟进行武戏表演,其场面热烈壮观。游傩队伍一则"除尽阴气、为之阳异",二则宣泄欢庆丰收的喜悦,正如元朝学者沈贞所描述:“晦而十三方相兮,去傩神巫进兮,舞且歌。”踩傩,以驱逐疫鬼、降瑞呈祥;娱者喜庆丰收,人神共娱。
   “竹枝歌”是有地区性的民歌,所以其第一个特征是地方色彩。刘禹锡在建平初次听到竹枝歌,仿效屈原九章作竹枝词九首,也就是运用了这个地区的山水、古迹、风土、人物。他歌咏到白帝城、白盐山、瀼溪、昭君坊、永安宫,滟滪堆,瞿塘峡中的十二滩、巫峡,都是从夔州到归州这一段长江两岸的山水古迹。
   胥绳武也不例外,他更是把地方色彩特色发挥到了极致。如“忙煞”,现在我们当地还有说“忙煞哩”,就是忙得很的意思;“毛”是没有,“颃”即是我,“衡”即是你,“跳傩神”等这些个方言依然传承了下来。
   此诗还反映了当时的萍乡有着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
  湘东水长好撑篙,渡口船排半里遥。
  各取小红旗子挂,客来争问买鱼苗。
  (五)
  插秧刈稻费工夫,闽广谁家要佃无。
  议定批规闲【注13】自管,秋来见贴【注14】拨新租。
  (六)
  比半【注15】铜钱赴大街,街南小店正新开。
  不须细数零星货, 贩得衡州【注16】烟酒来。
   萍乡河往西流入湘江,特别是雨水季节,水面变得愈加宽大,很适合用船篙撑船,所以岸边的渡口就有好多的船载着货物往返而行,远远看去排列起来的船都有半里长的船队。由于萍乡是丘陵地貌特征,许多的低洼地经过积水后就象是水塘一样,当地的人们干脆就把这些个蓄了水的洼地修整成一眼眼鱼塘,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鱼塘,鱼塘多了,那鱼苗的需求量就大了。为了方便买家认识自己家的上好鱼苗,出售鱼苗的船家就在自己的船上插上一面小红旗以示区别他家,好让曾经买过自家鱼苗的人远远就可以分辨出来,及时找到。萍乡地多人少,而且萍乡人经商的也多,每年到了插秧和收割稻谷的时候就忙不过来,插秧与收割稻谷费时又费力,闽南和广东两地的谁要想租种土地的,他们只要双方事先议定按照县衙规定的要求,双方约定好,至于怎么种那就是佃户自己的事,你也不用去操心,秋天一到,官府征租就按照典贴交租就是了。
   第六首诗反映的也是经商的画面:说有一个人带了一百多文铜钱去萍乡城进货,没想到正赶上南街有个小店开张,货架上有上好的从衡州(州、路、府名,即现在的衡阳市)进来的烟酒,为了多贩些好烟好酒回去,其他要进的零零碎碎的货物也就懒得去细细验看了。想必衡州的烟酒能卖个好价钱啊。说来也真的奇怪,你看现在,我们萍乡市的烟民还是喜欢抽湖南生产的烟,天生与湖南有割不舍的缘结。
  (七)
  村妇肩挑石炭【注17】还,蓬头【注18】赤脚汗颜斑。
   道旁一让行人俏,不采山花插鬓间。
   福建、广东两地的妇人多做农活、重活,男人在家里不做重体力活的,而这些村妇们做得最多的就是来萍乡担石炭赚钱养家,她们个个都很能吃苦,经常往来萍乡肩挑石炭,常常是一双赤脚、蓬头盖面,那被汗水浸透的脸经手擦过后成了黑乎乎的大花脸了,衣服上更是汗迹斑斑,她们也顾及不了。可以想象得到这样一个场景:挑着石炭的这些村妇,正低着头在路上快速行走,当对面来人需要让道的时候,挑炭者猛然抬头与行人一个对视,行人看到的是一张黑不拉几的脸,忍俊不住的路人定会哈哈大笑,挑炭的妇女此时知道是自己的形象把人惊吓的。因此他们在路边采到的山花都不敢往鬓发间戴了,不然别人会说她们是神经病呢。
  (八)
  黄花渡头黄花稀,金鱼洲嘴金鱼肥。
  凤凰池边看月上,横龙寺里探泉归。
   黄花渡,在县西三十里,旧有湘东驿,宋建炎间移于县西三十五里之黄花渡,有黄花桥。清查慎行有《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为证:“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金鱼洲,即金鳌洲。有史记载:萍乡城南,萍实桥下,里许有洲,长二里,广可十余丈,如鱼昂首波浪中,旧名“金鱼”,以其形修且巨著鳌然,又曰“金鳌”。康熙四十八年,知县贺邦祯重修“占鳌”,召僧入供并奉佛于后堂。越数十年,“占鳌”栋折垣颓,又在冷落荒烟蔓草中倾毁。
   关于金鱼洲就是金鳌洲的说话,在胥绳武的《满江红·九日携友登冠山阁》中有句:“循故事,携嘉客;品好景,舒胸臆。看金鳌洲畔,芙蓉新折。”可见当时萍乡的金鳌洲是杨柳依依、芙蓉争秀……
   乾隆二十一年,知县沈廷标新建鳌洲书院,构堂舍数楹,焕然一新。其大门瞰江湄,额题:“金鳌书院”,中祀昌黎韩子,濂溪周子,考亭朱子以及孔子。两廊构学舍左右,分别挂匾为“敬业阁”、“乐群阁”,下设讲堂,“于是进士之秀者相与肄业其中”,“睹山水之回环,树木之葱郁,鸢飞鱼跃之昭著,上下有心旷神怡”,“诸生敬业乐群于斯洲也”。
   乾隆四十七年,知县胥绳武重建鳌洲书院,“易名堂曰观水阁曰冠山,东西置三十六舍,迁僧归于旧庵,改后堂为祠,增祀周子于中,额曰六贤祠。”有记为证:“建高阁悬当城西一面,阁以外沓嶂环青,修林染黛,朝旭夕阴,悠然天际,俯视其下,但见平桥浅岸,沙碛水陂,小艇一篙,波光人影,亦槛前韵致也。”书院匾曰:“学钓鳌手”。联曰:“以诗书作线,将笔墨为钩。”观水阁联曰:“于此中寻活泼,就如许问源头。”堂之后有庭,庭前翠柏当阶,绿蕉侵牖,境静人闲。中设为祠,祀周程朱张胡六先生,曰宋六贤祠,其联曰:“五姓六贤师友也兄弟也,千年一脉俎豆之馨香之。”堂东西偏为小院,倚阶为两廊,“竹榻临风,疏帘待月,烟炉茶盏,笔匣书灯,诸生得无适意乎!”以后,鳌洲书院几经水淹倒塌,几经重修矗立。直至科举废止,公学替代书院,鳌洲书院才退出历史舞台。
   萍乡,文化历史渊远,文化底蕴深厚,就说书院吧,宋朝开始就有九个,分别是:鳌洲书院、濂溪书院、东轩书院、南轩书院、昌文书院、焕文书院、凌云书院、南台书院和栗江书院。
   凤凰池,在萍乡古城图上,有两口井,在凤池街的一左一右,一口叫凤井,一口叫凰井,被人合称为凤凰池。据《昭萍志略》上说,在宋朝宣和年间,知县因为萍城老百姓多患眼疾,于是在地形如凤的县衙门前不远处凿了二池,象征凤凰的双眼。凤凰池凿成后,老百姓的眼疾也就好了。凤凰池曾经瑞莲生花,红翠交映。长夏风蒸,池边听曲,最是传统文人认可的意境。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池早已湮灭不见,惟余这个美好的名字留人遐想……
   横龙寺,萍乡横龙寺位于萍城西郊,距城中心约三公里。寺中有栩栩如生的观音塑像,还有庄重威严的玉皇大帝,许愿的话,很灵验。寺中有个许愿池,里面有千年金龟,数尾金鲤。如果成功的把硬币抛到池中央的龙头上,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寺中为尼姑管理,她们会看病,并且很灵。寺庙座落在城郊的山脚下,环境幽雅。寺后有茂盛的竹林,景色怡人。各届尼姑师太就在此长眠,保佑着这方水土这方人。寺前有一神泉,水从湖南长沙那边流过来,水质清纯,冰凉爽口,长流不懈,胜过一般矿泉水,据说有祛病强身之效,很多人不远千里过来取水。寺庙还被多次作为电视剧的拍摄场景,享有盛名。到横龙寺一游,一定会陶醉在它那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风景的,口渴的话,别忘了可口的清泉。
  (九)
  “萍乡风物似幽诗。”【注19】此语前人不我欺。
  五载长官亲阅尽,公余为谱竹枝词。
   这首诗是作者在萍乡从政为民五年来的心得体会,“萍乡风物似幽诗”此句虽是借用刘后村语,也正是胥绳武要抒发的感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胥绳武所作的这九首竹枝中都是涉及到萍乡的风土习俗、地方风物,更大胆地把地方方言运用到诗中,极大的丰富了竹枝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正因为使用了方言俚语,从而使竹枝词在吟唱上更加朗朗上口,倍感亲切,这与他常常接近百姓,了解民情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余宰萍以来,日与民亲”。从而使得竹枝词创作和吟唱拉近了距离,贴近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胥绳武为竹枝词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他把这九首竹枝词命题为“萍乡竹枝词”也自有他的特殊用意:其一,内容是萍乡这里的风土习俗、地方风物,也是他熟悉的和他所经历的;其二,他用的是萍乡本地的方言俗语,可以进一步印证诗中所涉及的风土民情。
   注释
   【注1】:拔贡,即明之选贡。清制,自乾隆七年定每十二年(逢酉年)由学臣于府、州、县学禀生内,选拔文行优秀者与督抚汇考核定,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后赴会考,择优者再赴朝考。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五"清史称选举志一)
   【注2】:剞劂,指刻印书籍。
   【注3】:诖(guà)误,因受他人连累而被查处。《说文》:“诖,误也。” 《汉书"文帝纪》 :“诖误吏民。” 《战国策"韩策》:“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
   【注4】:日,每一天。
   【注5】:官板,ɡuān bǎn 指官府刻板刊行的书籍。如宋秘书监﹑茶盐司﹑漕司﹑郡庠﹑县斋及府州县学,元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署,明南北监以及清武英殿等诸官书局所刻的书,称藩刻本,也称官板。
   【注6】:“装倒划”,萍乡方言。由于河面窄,在船多又不便于掉头的情况下,把撸装在船的另外一头,俗称“装倒划”。
   【注7】:五隅(yú),意四面八方。隅,角落,如:城隅。墙隅。屋隅。五隅,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注8】:年例,每年如此。唐《孟浩然集》早梅诗“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注9】:忙煞(shà),萍乡方言,忙得很的意思。
   【注10】:毛(máo),萍乡方言,没有的意思。
   【注11】:颃(hánɡ),萍乡方言,我的意思。
   【注12】:衡(héng),萍乡方言,你的意思。
   【注13】:闲(han),萍乡方言,他的意思。
   【注14】:贴,通“帖”,票券,收入财物登记的单字。
   【注15】:比半,钱以七十九文为一比,四十文为半比。
   【注16】:衡州,洲、路、府名,隋开皇中置州,以衡山得名。
   【注17】:石炭,煤炭的一种;萍乡盛产煤炭,有“煤城”之称。
   【注18】:蓬头,萍乡俗语,头发杂乱,有“蓬头盖面”之说。
   【注19】:“萍乡风物似幽诗”系胥绳武引用刘后村句。
   参考书目:
   1.《萍鄉县志》卷十
   2.《昭萍志略》卷十二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4.《辞源》(商务印书馆 1992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赣龙铁路瑞金站房屋面改造工程,本工程设计施工特点是大面积(4000㎡)大跨度(40m)高空大弧型(高度25m、弧半径325m ),针对本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抓住关键所在。在弧形相交接处的构造,弧形屋面构造及各处防水采取一系列相对应的措施,达到了质量和功能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彩钢屋面深化设计施工技术  【 Abstract 】 The railway station of
期刊
摘要:现今社会,城市建设目新月异,各种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做到结构设计优化,使设计的整体结果分布更均匀、设计更合理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是作者结合某高层建筑设计实例,对该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Abstract: Nowadays, urban construction items crescent differen
期刊
摘要:本文以居住区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居住区规划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并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实现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 居住环境人性化实现方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article anal
期刊
摘要:经过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受污染的室外空气、室内的污染源、气流组织、新风量、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是为了避免病态的建筑、实现健康的建筑。人们也开始探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途径。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ollution of
期刊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能源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为重要的能源---热能与动力工程,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低碳社会”理念的提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与人才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所以,高校建设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模式进行探讨。  Abstract: At p
期刊
【摘要】钻孔灌注桩属于水下混凝土工程,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桩基和最终质量带来严重的损害。论述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验收三个阶段。本文阐述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以保证每道工序都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管理  【 Abstract 】 Bored piles belong to underwater concrete engine
期刊
摘要: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位于藏滇交界节点,当地村民信仰的宗教除了藏传佛教,还有天主教,体现在物质载体——西藏唯一的教堂建筑——拉贡教堂。东西方宗教文化从冲突抵制到和谐共生,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天主教;教堂;东西文化  Abstract: The Naxi nationality of Tibet Mangkang county is located in Yunnan y
期刊
摘要:钦州港金港花园三期●领海尚层住宅小区是一项新建规划项目,设计者以小区公共空间组织社区活动,演绎纯美园林风格为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用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相互借用,形成多层次的自然景观和居住文化,将整个住宅小区设计成了一个“阳光、碧水、绿林”的景观小区,得到了项目开发方的肯定。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钦州港金港花园  Abstract: Qinzhou port Jingang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安装施工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抗震性能的重要部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已作用到各个角落,建筑企业面临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将愈来愈大,顾客对企业質量保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体制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