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点辨析(三)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碳单质的辨别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易错点,下面对这三个易错点进行辨析。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易错指数:★★★★★
  易错点辨析:1.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能发生(或原理的应用是否正确),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2.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要注意以下三点。(1)“四查”,即一查化学式,二查配平,三查条件,四查符号(↑、↓)。(2)要正确区分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如“点燃”和“通电”是反应条件,“燃烧”和“电解”是反应过程。(3)注意区分反应条件“点燃”“△”与“高温”,“点燃”是物质燃烧时必需的温度条件,一旦反应开始就不再需要了;若一个化学反应必须在有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就用加热符号“△”表示;若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反应条件则为“高温”。
  3. 对于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推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第二步,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进行书写,可简记为:“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一线,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头要标气和淀”。
  【过关训练1】(2021·湖南·邵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Mg + O2 [    点燃    ] MgO2                      B. 2KClO3 [MnO2   △    ] 2KCl + 3O2↑
  C. CaCO3 [                ] CaO + CO2                        D. CO + Fe2O3 [    高溫    ] Fe + CO2
  答案:B
  【过关训练2】(2021·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
  (2)锌与稀硫酸反应 ;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 。
  答案:(1)S + O2 [    点燃    ] SO2 (2)Zn + H2SO4 [                ] ZnSO4 + H2↑ (3)2H2O2 [    MnO2    ] 2H2O + O2↑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易错指数:★★★★★
  易错点辨析: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2. 注意:(1)正确理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反应物的总质量”,因为反应物不一定完全参加反应,可能有剩余,解答时必须明确判断物质是否参加反应;(2)一些反应可能有气体参加,也可能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各状态的物质都要包括,不能遗漏;(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过关检测3】(2020·贵州·毕节)在距地面10~50 km的高空有一层臭氧(O3),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 (填选项序号)。
  A. 总质量            B. 原子数            C. 分子数
  答案:C
  三、金刚石、石墨、C60的辨别
  易错指数:★★★★
  易错点辨析: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这些碳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它们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其互相混合属于混合物。石墨和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过关训练4】(2021·湖北·宜昌)下列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 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 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答案:C
  【过关训练5】(2021·湖南·株洲)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1)请写出另一组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
  (2)石墨具有优良的 ,常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答案:(1)红磷、白磷(或氧气、臭氧等) (2)导电性
其他文献
most有“最多的”含义,它的用法也不少。它可用作形容词,表示“最多的”;也可用作副词,表示“很、十分”;还可以用作名词,表示“大多数、大部分”。  一、most用作形容词  1. 用作many,much的最高级,其前可加the,也可不加the,表示“最多的”,后接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例如:  That boy had the most food for breakfast. 那男孩早餐吃的食物
生活就像咖啡一樣,入口渐苦渐涩,但细细品尝,苦与涩又藏了起来,舌尖处一股芳香冒出。现实的生活便是如此,当你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之时,要学会自己去调解。  A group of university students visited their old professor(教授). During their visit, the conversation turned to work. The stud
爱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能力,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呵护别人。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愈发彰显爱的伟大。  How do you like the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a big city or a small village? Why?  Last month, I took my son to s
利用相似求物体的高度是中考的考点之一,相对于图形变换和综合问题中的相似,这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性更强,需要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现将中考题的三种题型总结如下,希望能給同学们带来帮助.  一、利用光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例1(2021·浙江·绍兴)如图1,树AB在路灯O的照射下形成投影AC,已知路灯高PO=5 m,树影AC=3 m,树AB与路灯O的水平距离AP=4.5 m,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这一定律是由两个重要实验得出的,一个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一个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下面针对第二个实验通过两道中考题进行解读,以帮助同学们从中受到启发,领悟内涵。  例1(2020·山东·青岛)如图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实验次数 1 2 电阻R/Ω 5 10 电流I/A 0.40 0.20 ]  图1  (1)闭合
电学实验中的故障分析是中考的热点,下面举例介绍此类题目的解题策略。  例1(2020·黑龙江·绥化)如图1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两灯都不发光,于是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图中AB、BC及AC处,测得数据分别是UAB = 3 V,UBC = 0 V,UAC = 3 V。小明检查发现只有灯L1和灯L2中的一盏出现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  解析:串联的两
1. R1、R2两个电阻分别标有“5 Ω 1 A”和“10 Ω 0.6 A”,将它们串联时电源电压最多为 V;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最大是 A。  2.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4.5 V且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5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选择“0~0.6 A”和“0~3 V”量程,闭合开关S,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的范围是 Ω。 
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之一——R=[UI]是欧姆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许多同学受此式的影响,经常误以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关,造成解题错误。现以两道例题进行详述。  例1 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20 V的电压,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 A,则其阻值为 Ω;若电压为0 V,则它的阻值为 Ω。  错解:10 0  剖析:有些同学由欧姆定律变形式R=[UI],直接计算得出第一空填10,
动态电路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下面举例介绍其破解思路。  一、定性分析  例1(2020·四川·凉山)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S闭合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改装成实际测量仪表是欧姆定律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此类题既可以考查对欧姆定律应用的理解,又可以考查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两道例题简单分析。  一、电流表改装成油量表  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油量表一般是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阻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即此时油量表示数也发生相应变化。  例1 如图1所示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原理图,O为杠杆支点,油量表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