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蝴蝶梦》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本文试从对《蝴蝶梦》中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形象的解析中,探求她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展现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作者在人物设定等方面的叙事策略及所要传达的女性观。
关键词:《蝴蝶梦》 丹弗斯太太 吕蓓卡 叙事策略 女性观
《蝴蝶梦》发表于1938年,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吕蓓卡和以第一人称叙述者身份出现的“我”。吕蓓卡虽在书中从未露面,却时时处处影响着“我”的精神和生活。她之所以能像个幽灵一样影响着书中各个人物,主导着“我”和曼陀丽山庄的最终命运,全靠文中另一位女性人物——丹弗斯太太。她可以说是吕蓓卡的代言人,在文中起着对话桥梁的作用,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将作者匠心独运的叙事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对这一人物的分析及其所体现的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女性观是本文论述的主要方向。
一 “我”眼中的丹弗斯太太
作者在文中成功塑造了两位女性人物形象,“我”既是故事的主角,又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读者都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描述来了解故事的情节。而另一女性主角吕蓓卡在文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作者一开始就对她的角色裁定为“已经死亡”,“我”对她的认知都是通过别人的描述,特别是通过与丹弗斯太太的接触,“我”对吕蓓卡有了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丹弗斯太太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且鲜有除冷漠、高傲以外的其它表情,她每次如幽灵般的现身都会让“我”感到莫名的不安和恐惧。
初次见到丹弗斯太太是在“我”首次回到曼陀丽山庄时,她瘦高身材,身穿深黑色衣服,“惨白的骷髅脸……与死一样冰冷、无力而沉重下垂的手,还有与手一样冷冰冰、毫无生气的声音,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如‘死人’一般”。跟“我”说话时,她那“两只深陷的眼睛始终直勾勾地盯着我的眼睛”,迫使“我”不敢直视她,我能感觉到她的这种眼神除了含有嘲弄、蔑视的意味外,还有仇恨与恶意。在为数不多的“出镜”机会中,她总是用这种眼神和嘲讽的语气对“我”进行精神上的打击和折磨,也只有在提到吕蓓卡这个名字时,她才会出现其它表情,说话的语气也才会有起伏;她将吕蓓卡生前住的卧室维持原样,保留吕蓓卡的遗物并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她设计让“我”在化妆舞会上与当年的吕蓓卡打扮成同一人物,以此来报复迈克西姆,离间他们之间的感情。她让“我”觉得吕蓓卡的灵魂存在于山庄各处,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使“我”在曼陀丽山庄的生活整日处在惶恐之中。
吕蓓卡之所以能阴魂不散,时时处处影响着“我”本该平静的生活,全是丹弗斯太太造成的,她也成功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已故的人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丹弗斯太太对一位以前从未有过交集的“我”如此厌恶?在这里,本文不得不探究一下她与吕蓓卡之间的关系,相信一定能揭开谜底。
二 丹弗斯太太与吕蓓卡之间的关系
表面上看,丹弗斯太太是吕蓓卡的贴身仆人,是山庄的女管家,但她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主仆。她是吕蓓卡的代言人,是她灵魂的化身。
吕蓓卡的母亲早逝,她从小是由丹弗斯太太一手拉扯长大的。丹弗斯太太熟悉吕蓓卡的一切,吕蓓卡也只信任她。对吕蓓卡而言,丹弗斯太太犹如母亲一般,同样,丹弗斯太太也对吕蓓卡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在提到吕蓓卡时,她的语气是那样宠溺与崇拜。很多次,她都用“我那位德温特太太”、“我那位太太”来称呼吕蓓卡,可见,吕蓓卡是她的精神寄托,是她的目标和信仰。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她心中似神一般存在的人却无情的被大海吞没了。失去精神支柱的丹弗斯太太其实是非常可怜的,她不得不掩盖内心的痛苦、孤独与绝望,换上一张冷漠、毫无表情的面孔继续留在山庄,目的就是维护吕蓓卡的身份地位,“我”的出现让她觉得“我”想占有这个位置,所以才会对“我”充满仇恨,一次又一次从精神上打击、恐吓“我”。与其说丹弗斯太太是吕蓓卡忠实的守护神,不如说她已经把吕蓓卡当成了想象中的自己,是自己的延续,她希望通过吕蓓卡来实现自己想做却无法完成的事情。“它传达的是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对潜藏的、革命性的、不可言说的自我身份的渴求、认定和理想化实现”。
作者为什么要设定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形象来充当主人公的代言者,而不让真正的主人公活着,亲身向读者展现自己呢?下面本文对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女性观进行探析。
三 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女性观
1 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女性观
对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作者面对传统性别关系,以及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时女性作家的身份困惑与焦虑。
在父权制社会,女性在对自我身份进行选择时,要么“顺应潮流”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做一位符合社会习俗的传统女性,要么“离经叛道”,成为社会主体眼中的“异端”被社会所排挤,最终走向灭亡。“我”与吕蓓卡就是这样两个极端。“我”代表当时绝大多数女性,长期在社会男权压抑下表现出对社会准则“自然而然”的顺从和对男性的依赖。而吕蓓卡这一人物设定是作者对父权社会中女性身份地位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是对当时社会下女性理想角色的一种定义:美丽、自信、力量、学识、胆识。但作者对吕蓓卡最终命运的裁定还是让她输在男人手上,一开始就以死亡的形态出现,体现出作者对男权做出的妥协和让步。作者在抛开性别身份干扰,借用作品表达心声的同时,还要顾忌作品是否符合社会主体的欣赏心理,为社会所接受。对吕蓓卡这一人物角色既认同又颠覆的塑造,正是作者进行文学创造时女性作家身份困惑与焦虑的体现。
女性作家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父权制下文学创作标准的影响,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只能通过作品中的人物间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吕蓓卡死亡的设定正是出于这种创造意图。读者不会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给予过多的批判和谴责,作者正是抓住读者这种心理,让吕蓓卡充当自己的社会替身,以此向读者传达“对男权统治的权利话语的拒绝与反抗”。为了让一个已死之人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作者特地塑造了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形象,充当话语桥梁作用。从丹弗斯太太对“我”的叫嚣和指责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吕蓓卡的灵魂在叫喊,听到了作者内心真正的呐喊与渴望。将自己的话语权交给一个已经死去的代言人,能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主体读者的认同,为作品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人物话语替代”的写作策略恰恰体现了女性作家在父权社会下文学创作的焦虑与无奈。 2 女性权利实现的途径
作品一开始对吕蓓卡这一角色死亡的设定和丹弗斯太太与“我”几次交锋后以失败而告终的结果,实际上是作者在传达自己对父权社会下女性权利实现途径的一种暗示。
丹弗斯太太的“情感消耗殆尽”实际上是作者在表达女性在父权社会下,争取女性权利时所面临种种困难阻碍的一种心力交瘁的状态,也暗示了当时父权社会的强大和父权制的根基稳固,同时,也暗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并不是普遍现象,少数女性“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缺少后盾”的斗争并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吕蓓卡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女性角色的一种理想设定,从作品中其他女性包括“我”都对她持有赞美与崇拜之情可以看出,作者对她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但作者对这位女主人公死亡身份的设定除了暗示作者对社会男权的一种妥协和无奈外,本文认为作者也通过这一写作手法来向我们传达女性权利实现的途径。女性权利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经过反复的斗争;女性权利的实现途径不是“离经叛道”,成为社会的“异端”,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过激行为,公然挑衅和蔑视社会男权。所以作者才会设定让吕蓓卡死在男人手上这样的结局。
但是吕蓓卡的死并不意味着作者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否定和批判,相反,作者是想通过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激起更多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认知,女性的肉体可以消亡,但是女性力量是不会被战胜和消灭的,“女人不但要生存,更重要的是存在”,迈克西姆杀害吕蓓卡罪行的最终的揭露,也暗示了“女性力量是不会被消灭的”这一主题。为了不使作品所传达的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认同和赞扬被社会男权扼杀在“摇篮”中,争取更多读者的认同,作者特地借助文中其貌不扬,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强大的“我”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读者对作品故事情节的了解都是通过以第一人称叙述者身份出现的“我”这一视角,这一身份的设定让“我”与读者有了平等对话的权利,因而“我”的话语和行为就更有可信度。文中开头的“我”是一个其貌不扬,缺乏自信,羞怯胆小的人,顺从并且依赖男性,遵从男权社会为女性定义的道德标准,并且为社会主体所接受。同时,“我”也对吕蓓卡这种“新型”女性充满崇拜,甚至是嫉妒,为此而常常迷失自我。经过与丹弗斯太太,以及吕蓓卡灵魂的几次交锋后,“我”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信,“自信是我十分珍视的品格……使我摆脱了自卑、胆寒与怯生的羞态”;经过与吕蓓卡灵魂的几次交锋,“我”最终得以成长并走向成熟,女性主体意识被唤醒的同时,实现了婚姻中的男女平等。表面上看,神形俱在的“我”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实际上,正是吕蓓卡在婚姻中的失败让“我”逐步实现了“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与超越。”虽然在“认知”的路上,“我”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阻挠,但“我”还是以自己的坚强和坚韧,完成了对吕蓓卡,更是对自我女性性别的全新认知和超越,暗示了“女性从无知走向成熟和智慧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过程是无法遏制的。”“我”的这种改变也被作品中父权力量的代表者迈克西姆所接受,“他(迈克西姆)毕竟依靠着我了”;“我俩之间再没有任何要瞒着对方的隐私,真是个同甘共苦、息息相通了”。两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携手共进暗示了两性在生活中的依赖性、互容性及平等。作者在“我”传统女性的性别特征里加入了吕蓓卡的自信、坚强、勇敢等超越女性性别的特征,两者的融合让作者对女性理想人格特征的表达更趋于完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丹弗斯太太在推动作品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展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存在将已经过世的“吕蓓卡‘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来”,让“我”得以从无知走向成熟,也将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自己女性作家身份的困惑与焦虑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她,作者宣泄着社会男权对女性压抑的不满,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不得不对社会男权做出妥协与让步的无奈,同时也让自己的写作技巧及所要传达的女性观得以充分的展现。正是丹弗斯太太联系着书中所有的情节线索,是《蝴蝶梦》这部作品中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
参考文献:
[1] 达夫妮·杜穆里埃,林智玲、程德译:《蝴蝶梦》,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2] 叶超:《女性哥特视野下的〈蝴蝶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 高岩:《曼陀丽庄园中的幽灵——小说〈蝴蝶梦〉中丹弗斯太太的人物形象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4] 胡晓华:《重新解读丽蓓卡》,《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5] 范晓航:《对立、依存与和谐——女性哥特视域下的〈蝴蝶梦〉及作者的女性观》,《作家》(下半月),2011年第7期。
[6] 王腊宝、沈韬:《重读〈吕蓓卡〉》,《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张静静,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关键词:《蝴蝶梦》 丹弗斯太太 吕蓓卡 叙事策略 女性观
《蝴蝶梦》发表于1938年,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吕蓓卡和以第一人称叙述者身份出现的“我”。吕蓓卡虽在书中从未露面,却时时处处影响着“我”的精神和生活。她之所以能像个幽灵一样影响着书中各个人物,主导着“我”和曼陀丽山庄的最终命运,全靠文中另一位女性人物——丹弗斯太太。她可以说是吕蓓卡的代言人,在文中起着对话桥梁的作用,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将作者匠心独运的叙事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对这一人物的分析及其所体现的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女性观是本文论述的主要方向。
一 “我”眼中的丹弗斯太太
作者在文中成功塑造了两位女性人物形象,“我”既是故事的主角,又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读者都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描述来了解故事的情节。而另一女性主角吕蓓卡在文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作者一开始就对她的角色裁定为“已经死亡”,“我”对她的认知都是通过别人的描述,特别是通过与丹弗斯太太的接触,“我”对吕蓓卡有了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丹弗斯太太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且鲜有除冷漠、高傲以外的其它表情,她每次如幽灵般的现身都会让“我”感到莫名的不安和恐惧。
初次见到丹弗斯太太是在“我”首次回到曼陀丽山庄时,她瘦高身材,身穿深黑色衣服,“惨白的骷髅脸……与死一样冰冷、无力而沉重下垂的手,还有与手一样冷冰冰、毫无生气的声音,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如‘死人’一般”。跟“我”说话时,她那“两只深陷的眼睛始终直勾勾地盯着我的眼睛”,迫使“我”不敢直视她,我能感觉到她的这种眼神除了含有嘲弄、蔑视的意味外,还有仇恨与恶意。在为数不多的“出镜”机会中,她总是用这种眼神和嘲讽的语气对“我”进行精神上的打击和折磨,也只有在提到吕蓓卡这个名字时,她才会出现其它表情,说话的语气也才会有起伏;她将吕蓓卡生前住的卧室维持原样,保留吕蓓卡的遗物并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她设计让“我”在化妆舞会上与当年的吕蓓卡打扮成同一人物,以此来报复迈克西姆,离间他们之间的感情。她让“我”觉得吕蓓卡的灵魂存在于山庄各处,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使“我”在曼陀丽山庄的生活整日处在惶恐之中。
吕蓓卡之所以能阴魂不散,时时处处影响着“我”本该平静的生活,全是丹弗斯太太造成的,她也成功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已故的人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丹弗斯太太对一位以前从未有过交集的“我”如此厌恶?在这里,本文不得不探究一下她与吕蓓卡之间的关系,相信一定能揭开谜底。
二 丹弗斯太太与吕蓓卡之间的关系
表面上看,丹弗斯太太是吕蓓卡的贴身仆人,是山庄的女管家,但她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主仆。她是吕蓓卡的代言人,是她灵魂的化身。
吕蓓卡的母亲早逝,她从小是由丹弗斯太太一手拉扯长大的。丹弗斯太太熟悉吕蓓卡的一切,吕蓓卡也只信任她。对吕蓓卡而言,丹弗斯太太犹如母亲一般,同样,丹弗斯太太也对吕蓓卡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在提到吕蓓卡时,她的语气是那样宠溺与崇拜。很多次,她都用“我那位德温特太太”、“我那位太太”来称呼吕蓓卡,可见,吕蓓卡是她的精神寄托,是她的目标和信仰。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她心中似神一般存在的人却无情的被大海吞没了。失去精神支柱的丹弗斯太太其实是非常可怜的,她不得不掩盖内心的痛苦、孤独与绝望,换上一张冷漠、毫无表情的面孔继续留在山庄,目的就是维护吕蓓卡的身份地位,“我”的出现让她觉得“我”想占有这个位置,所以才会对“我”充满仇恨,一次又一次从精神上打击、恐吓“我”。与其说丹弗斯太太是吕蓓卡忠实的守护神,不如说她已经把吕蓓卡当成了想象中的自己,是自己的延续,她希望通过吕蓓卡来实现自己想做却无法完成的事情。“它传达的是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对潜藏的、革命性的、不可言说的自我身份的渴求、认定和理想化实现”。
作者为什么要设定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形象来充当主人公的代言者,而不让真正的主人公活着,亲身向读者展现自己呢?下面本文对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女性观进行探析。
三 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女性观
1 作者的叙事策略和女性观
对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作者面对传统性别关系,以及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时女性作家的身份困惑与焦虑。
在父权制社会,女性在对自我身份进行选择时,要么“顺应潮流”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做一位符合社会习俗的传统女性,要么“离经叛道”,成为社会主体眼中的“异端”被社会所排挤,最终走向灭亡。“我”与吕蓓卡就是这样两个极端。“我”代表当时绝大多数女性,长期在社会男权压抑下表现出对社会准则“自然而然”的顺从和对男性的依赖。而吕蓓卡这一人物设定是作者对父权社会中女性身份地位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是对当时社会下女性理想角色的一种定义:美丽、自信、力量、学识、胆识。但作者对吕蓓卡最终命运的裁定还是让她输在男人手上,一开始就以死亡的形态出现,体现出作者对男权做出的妥协和让步。作者在抛开性别身份干扰,借用作品表达心声的同时,还要顾忌作品是否符合社会主体的欣赏心理,为社会所接受。对吕蓓卡这一人物角色既认同又颠覆的塑造,正是作者进行文学创造时女性作家身份困惑与焦虑的体现。
女性作家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父权制下文学创作标准的影响,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只能通过作品中的人物间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吕蓓卡死亡的设定正是出于这种创造意图。读者不会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给予过多的批判和谴责,作者正是抓住读者这种心理,让吕蓓卡充当自己的社会替身,以此向读者传达“对男权统治的权利话语的拒绝与反抗”。为了让一个已死之人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作者特地塑造了丹弗斯太太这一人物形象,充当话语桥梁作用。从丹弗斯太太对“我”的叫嚣和指责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吕蓓卡的灵魂在叫喊,听到了作者内心真正的呐喊与渴望。将自己的话语权交给一个已经死去的代言人,能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主体读者的认同,为作品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人物话语替代”的写作策略恰恰体现了女性作家在父权社会下文学创作的焦虑与无奈。 2 女性权利实现的途径
作品一开始对吕蓓卡这一角色死亡的设定和丹弗斯太太与“我”几次交锋后以失败而告终的结果,实际上是作者在传达自己对父权社会下女性权利实现途径的一种暗示。
丹弗斯太太的“情感消耗殆尽”实际上是作者在表达女性在父权社会下,争取女性权利时所面临种种困难阻碍的一种心力交瘁的状态,也暗示了当时父权社会的强大和父权制的根基稳固,同时,也暗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并不是普遍现象,少数女性“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缺少后盾”的斗争并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吕蓓卡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女性角色的一种理想设定,从作品中其他女性包括“我”都对她持有赞美与崇拜之情可以看出,作者对她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但作者对这位女主人公死亡身份的设定除了暗示作者对社会男权的一种妥协和无奈外,本文认为作者也通过这一写作手法来向我们传达女性权利实现的途径。女性权利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经过反复的斗争;女性权利的实现途径不是“离经叛道”,成为社会的“异端”,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过激行为,公然挑衅和蔑视社会男权。所以作者才会设定让吕蓓卡死在男人手上这样的结局。
但是吕蓓卡的死并不意味着作者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否定和批判,相反,作者是想通过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激起更多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认知,女性的肉体可以消亡,但是女性力量是不会被战胜和消灭的,“女人不但要生存,更重要的是存在”,迈克西姆杀害吕蓓卡罪行的最终的揭露,也暗示了“女性力量是不会被消灭的”这一主题。为了不使作品所传达的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认同和赞扬被社会男权扼杀在“摇篮”中,争取更多读者的认同,作者特地借助文中其貌不扬,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强大的“我”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读者对作品故事情节的了解都是通过以第一人称叙述者身份出现的“我”这一视角,这一身份的设定让“我”与读者有了平等对话的权利,因而“我”的话语和行为就更有可信度。文中开头的“我”是一个其貌不扬,缺乏自信,羞怯胆小的人,顺从并且依赖男性,遵从男权社会为女性定义的道德标准,并且为社会主体所接受。同时,“我”也对吕蓓卡这种“新型”女性充满崇拜,甚至是嫉妒,为此而常常迷失自我。经过与丹弗斯太太,以及吕蓓卡灵魂的几次交锋后,“我”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信,“自信是我十分珍视的品格……使我摆脱了自卑、胆寒与怯生的羞态”;经过与吕蓓卡灵魂的几次交锋,“我”最终得以成长并走向成熟,女性主体意识被唤醒的同时,实现了婚姻中的男女平等。表面上看,神形俱在的“我”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实际上,正是吕蓓卡在婚姻中的失败让“我”逐步实现了“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与超越。”虽然在“认知”的路上,“我”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阻挠,但“我”还是以自己的坚强和坚韧,完成了对吕蓓卡,更是对自我女性性别的全新认知和超越,暗示了“女性从无知走向成熟和智慧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过程是无法遏制的。”“我”的这种改变也被作品中父权力量的代表者迈克西姆所接受,“他(迈克西姆)毕竟依靠着我了”;“我俩之间再没有任何要瞒着对方的隐私,真是个同甘共苦、息息相通了”。两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携手共进暗示了两性在生活中的依赖性、互容性及平等。作者在“我”传统女性的性别特征里加入了吕蓓卡的自信、坚强、勇敢等超越女性性别的特征,两者的融合让作者对女性理想人格特征的表达更趋于完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丹弗斯太太在推动作品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展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存在将已经过世的“吕蓓卡‘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来”,让“我”得以从无知走向成熟,也将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自己女性作家身份的困惑与焦虑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她,作者宣泄着社会男权对女性压抑的不满,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不得不对社会男权做出妥协与让步的无奈,同时也让自己的写作技巧及所要传达的女性观得以充分的展现。正是丹弗斯太太联系着书中所有的情节线索,是《蝴蝶梦》这部作品中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
参考文献:
[1] 达夫妮·杜穆里埃,林智玲、程德译:《蝴蝶梦》,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2] 叶超:《女性哥特视野下的〈蝴蝶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 高岩:《曼陀丽庄园中的幽灵——小说〈蝴蝶梦〉中丹弗斯太太的人物形象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4] 胡晓华:《重新解读丽蓓卡》,《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5] 范晓航:《对立、依存与和谐——女性哥特视域下的〈蝴蝶梦〉及作者的女性观》,《作家》(下半月),2011年第7期。
[6] 王腊宝、沈韬:《重读〈吕蓓卡〉》,《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张静静,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