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将班主任层称作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领导落实各项教育决策、管理任务的强有力的助手。在新课改下,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班级管理工作得以落实的主体。由此,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任务的时候,需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学生力量的发挥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建构出自主式班级管理模式。我们为什么要建构自主式班级管理模式呢?如何建构出自主式班级管理模式呢?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大部分班主任扮演着严师的角色。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智发展尚处于优质时期,但是他们却渴盼充分的自由,由此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而班主任要想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将学生的越軌思想、行为等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有秉持严厉的态度,采取严格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镇压”。如此使得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甚至是对立的状态。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我国的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一直扮演着控制者的角色,认为只有将学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对其进行监控、管理,班级管理质量才会有所提升。而新课改却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班主任由传统的控制者转变为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对班级进行管理。由此,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强与学生的合作,甚至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其在自主管理下,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初中自主式班级管理的落实
以生为本,推进自主式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可以说是班级管理活动得以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从其字面上可以看出,其含有两层含义,一是管,一是理,但其重点在理,而非管。在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自主权之后,教师方可采用极具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去疏通一个班级的内部组织,理顺班级管理工作,在如此有章法的管理下,班级管理质量自然会有所提升。那么要如何变传统的“管”为“理”呢?我认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才是由“管”到“理”的有效途径。所谓的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主要是指,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其自主地对自己的班级进行管理,并学会有效的方式,自己对自己施加管理。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中,班主任不再扮演控制者这一角色,由传统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调控。
我在落实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学生身上,由学生自主地选出符合自己意愿的班干部和小组长。然后,我将班级管理规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一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班干部或小组长需要按照班级管理规定的内容对其他学生进行监督。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班干部或小组长需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要求其他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作出榜样。在进行班级任务或者小组任务的时候,需要做到责任到人。比如说:在刚开学的大扫除中,一、二组负责擦窗户。由于我们班级里的窗户较多,小组长按照人头以两人为一组负责一块玻璃,这两个人再自主地分工,谁负责里面,谁负责外面。如此,在明确的分工下,大扫除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在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并不是对学生完全放手,而是要站在幕后对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监督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以赏识的态度来对学生的管理进行表扬,借此增强他们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推行自主式班级管理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尚不健全,他们在进行自主式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班主任所要做的不是把学生的漏洞补上,而是要借助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使其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直观的感知,借此丰富其认知。比如我们班在推行自主式班级管理的时候,班干部和小组长是轮换担任的。每一波班干部和小组长在一段时间的管理之后,我们会组织“回头看”的活动,引导这些班干部和小组长来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并在与其他成员的工作对比的基础上,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借此为其管理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班主任应当将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下,主动地进行班级管理,并在管理反思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
在传统的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大部分班主任扮演着严师的角色。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智发展尚处于优质时期,但是他们却渴盼充分的自由,由此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行为。而班主任要想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将学生的越軌思想、行为等扼杀在摇篮之中,只有秉持严厉的态度,采取严格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镇压”。如此使得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甚至是对立的状态。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我国的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一直扮演着控制者的角色,认为只有将学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对其进行监控、管理,班级管理质量才会有所提升。而新课改却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班主任由传统的控制者转变为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对班级进行管理。由此,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强与学生的合作,甚至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其在自主管理下,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初中自主式班级管理的落实
以生为本,推进自主式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可以说是班级管理活动得以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从其字面上可以看出,其含有两层含义,一是管,一是理,但其重点在理,而非管。在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自主权之后,教师方可采用极具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去疏通一个班级的内部组织,理顺班级管理工作,在如此有章法的管理下,班级管理质量自然会有所提升。那么要如何变传统的“管”为“理”呢?我认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才是由“管”到“理”的有效途径。所谓的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主要是指,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其自主地对自己的班级进行管理,并学会有效的方式,自己对自己施加管理。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中,班主任不再扮演控制者这一角色,由传统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调控。
我在落实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活动的时候,会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学生身上,由学生自主地选出符合自己意愿的班干部和小组长。然后,我将班级管理规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一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班干部或小组长需要按照班级管理规定的内容对其他学生进行监督。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班干部或小组长需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要求其他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作出榜样。在进行班级任务或者小组任务的时候,需要做到责任到人。比如说:在刚开学的大扫除中,一、二组负责擦窗户。由于我们班级里的窗户较多,小组长按照人头以两人为一组负责一块玻璃,这两个人再自主地分工,谁负责里面,谁负责外面。如此,在明确的分工下,大扫除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在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并不是对学生完全放手,而是要站在幕后对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监督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以赏识的态度来对学生的管理进行表扬,借此增强他们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推行自主式班级管理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尚不健全,他们在进行自主式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班主任所要做的不是把学生的漏洞补上,而是要借助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使其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直观的感知,借此丰富其认知。比如我们班在推行自主式班级管理的时候,班干部和小组长是轮换担任的。每一波班干部和小组长在一段时间的管理之后,我们会组织“回头看”的活动,引导这些班干部和小组长来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并在与其他成员的工作对比的基础上,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借此为其管理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班主任应当将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下,主动地进行班级管理,并在管理反思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提升班级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