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2006年趋势预测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虽然全国钢产量首次突破3亿吨,但近几年投资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逐步显现,导致钢铁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产能集中释放,供求关系逆转。在产能加快释放的同时,针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限制的政策也开始实施,钢铁行业新增资源大量转向国内市场。截至2005年末,新增钢的资源流向国际市场的比例持续减少到20.3%,也就意味着全年增钢6888万吨中有5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资源投向国内市场,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国内钢材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使供大于求的状况加剧。
  二是利润空间缩小,亏损企业增加。2005年由于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以及煤电油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的深度下跌,一些品种跌进成本区,不少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出现亏损。钢铁行业和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逐月下降趋势,3月份当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51亿元,重点企业93亿元,从9月份开始,全行业利润负增长,亏损企业随之增加。全行业亏损企业个数增长34.58%,亏损额增加1.54倍。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额增长1.85倍。
  三是板材价格跌幅高于长材,加剧结构调整困难。近几年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有了长足进步,板材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增长幅度一直大于长材,板管比不断提高,尤其是宏观调控以来,企业新增能力多为板带材,而长材的生产能力的增长则低于板带材。从发展角度看,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材的消费水平肯定将要提高。但目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对板材的消费需求也呈阶段性特点,今年国内钢材市场板材的跌幅大大高于长材也是这种消费需求的反映。相对于市场调节能力较强的长材,板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也为下一步结构调整增加了难度。
  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预计钢材需求将稳定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也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大规模地展开,投资需求将持续扩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收入的不断增长,将推动住宅、汽车等消费的持续扩大。可以预料国内对钢材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钢材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可能持久。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国内对钢材的需求将由前两年的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历经几年高速发展,钢铁产能快速扩张,供需形势发生变化,产能的增长快于需求的增长,供大于求的压力不断加大,今年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据初步调查统计2005年我国已形成4.7亿吨炼钢能力,还有在建能力0.7亿吨,今年的炼钢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即使考虑需求增长,产能释放也将对钢材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
  二是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存在。2005年进口铁矿石上涨71.5%,今年将继续在高位徘徊,且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煤电油运等原燃料价格也呈上升之势,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加大。
  因此2006年的钢材价格将面临两头的挤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的空间会进一步缩小。
   (德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广州制造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广州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状况分析    (一)投资方式  2004年,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在广州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利用外资额中的比重分别为21.5%、7.1%和70.6%,外商独资企业占绝对优势,广州FDI呈现独资化倾向。截至2004年末,广州
期刊
最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2005’改革攻坚评估——中改院年度改革形势分析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来自中央部委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一、2005年改革形势的基本分析    与会专家认为,2005年拉开了改革攻坚的序幕,某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一定突破,改革攻坚的全面态势已经形成。2005年既是改革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也
期刊
令人瞩目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将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中国经贸导刊将采访两会,我们预祝两会圆满成功!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一年。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将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这将为我国今年以及今后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一、2006年我国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向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将超越3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过3次高速增长周期。第一个高速增长周期是1983—1985年,第二个高速增长周期是1992—1994年,其特点是高速增长期都没有超过3年,到第四年就产生较大的波动,经济下滑两个以上百分点。从2003年开
期刊
2006年中央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预计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全面协调较快健康发展的势头,使价格运行有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价格的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从目前来看,拉动价格上升和抑制价格上升的因素都客观存在。    一、拉动价格上涨的因素    (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主导价格总水平的平缓上升。从发展趋势来看,2006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预计仍在9%左右,
期刊
党中央、国务院把2005年作为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并于年初作了总体部署。一年来,我国改革攻坚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多年酝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  一是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国务院发布《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从上年的8个扩大到28个,其他3个省份的国家级贫困县也免征农业税,全年减轻农民负担约220亿元,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预计可以
期刊
一、农村综合改革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胡锦涛总书记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就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落实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二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
期刊
新一轮以防止经济过热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实施近两年时间,两年来宏观调控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经济形势课题组就此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近几年增长迅速的杭州市萧山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在土地、信贷双紧环境下萧山区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自2003年实施宏观调控以来,萧山区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使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构建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西方各种科学管理方法论纷纷被介绍进来。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管理学界面临着如何将西方科学管理方法中国化、本土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管理学科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虑:一是科学管理方法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怎样适应中国社会文化?二是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例如行业、地区、人员素质等等。我们该学习西方管理科学
期刊
一、2005年我国就业的主要特征    特征一: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有效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  2005年是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资源比上年约增加了1600万人。同时,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增长,全年GDP增长达到9.9%,有效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完成全年900万就业增长目标任务的108%。  特征二:下岗失业并轨顺利进行,失业增加趋缓  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