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求胜己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2017年5月,格斗狂人徐晓冬击败太极武师雷雷的视频在网络疯传,之后徐晓冬网络喊话,声称要约战武林各大门派。一时间,关于中国传统武术的讨论甚嚣尘上。


  2017年5月,一位太极运动业余“爱好者”和一位“准专业”的自由搏击选手的“打戏”吸引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这本是民间的“私斗”,但是借助互联网媒体,居然引起了各大“武林门派”之争。
  我也是一个热爱太极和自由搏击多年的伪拳迷。从小到大,即使看两只鸡打架我也愿意赶几里路去看。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小说我读过无数遍,无论是MMA(综合格斗)还是UFC(终极格斗冠军赛)比赛,我打开电视根本就关不了,大学到现在太极拳老师跟过不下8位。习拳很久,一直业余,不过从21岁后我没有机会参与过“斗殴”,因此也就几十年没有一场败绩。所以像所有男人那样,我也经常在孩子面前唾沫横飞地吹嘘当年的辉煌。
  太极拳能不能实战?回答是肯定的,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肯定是能实战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确实不多,成为技击高手的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其实是练太极操,或者只是太极拳公园江湖的爱好者。太极拳原本不是为了技击而创造出来的,它是用拳来阐述太极哲学思想的一种运动。
  技击只是太极拳中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太极拳用拳术来体会阴阳变化,虚实转换,动静结合,上下相随,舍己从人……真正的太极高手每次走架、推手和散打练拳就是在活动身体的同时,反复揣摩体验太极哲学思想。至于要把太极拳练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这样的神技之人,乃百年不出之奇才,少之又少。
  人人觉得太极是四两拨千斤,此四两是太极的四两,非蛮力四两。这是一种修为,天下能真正修到太极四两的人幾乎没有。
  至于公园太极,本身是一种“早锻炼文化”,嘻嘻哈哈地在一帮老头老太里鹤立鸡群一下,切磋交流,最后在众多老头老太羡慕仰望的眼神下,扬长离开,回家多喝一口酒。尽管说有点“拳打南山养老院,脚踢北海托儿所”的豪气,但是老有所乐,多好啊,干吗一定要说人是“骗子”啊?这是人家沉浸在自己的YY中的江湖文化而已。
  这场“打斗”是否公平?说实话,这是一个典型的由斗嘴引发的街斗,连普通的比赛都称不上,既没有技法也没有观赏性,唯一的特殊之处是围观群众特别多,而且吃瓜群众起哄希望看更大的戏,起哄到后来上升到太极能不能打,武术是否有用,传统文化是否有作用的问题。
  太极拳不是为了搏击而生,但现代自由搏击第一天就是为搏击而生的。如果真的为了打斗,自由搏击确实进展速度来得快,效果明显。但如果你希望50岁以后还能打,还有乐趣,那太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50岁以后,练自由搏击的人那时候的速度和力量已经不太行了,而太极讲究柔性技巧,练到50岁以后也许正当壮年。
  一场街斗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何况用自由搏击的搏擊能力去和太极拳的搏击比,规则不一致,根本无从谈起,这就好像一定要拿篮球的进球数和足球的进球数相比,说足球不如篮球,这是拿鸭和鸡比。
  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乐趣,自己的规矩。击剑原来是欧洲早期的决斗之术,剑术决定生死,现在仅是一项体育项目;现代文明里,拳剑刀棍基本就都是一种运动乐趣。在枪炮甚至导弹、核弹面前,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所以,今天练武之人,与其在武功当中求胜人,不如在武功当中求胜己。
其他文献
妈妈要来北京看我,这是计划了近两年的事情,终于成行。  来之前,我苦口婆心劝她说,你就带上身份证好了,别的都不用,这儿啥都有。她点头如捣蒜,好的,好的。  妈妈从小不听话,姥爷说得果然没错。去车站接她,我左等右等,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出来了,才看到她慢吞吞地移动过来,背着锅碗瓢盆,提着大包小裹,像一座山丘那样移动了过来。  那一刻,我真想“翻脸不认妈”,扭头就走啊。  有这么坑儿子的吗?你说,我这是接
期刊
第一镜头: 2017年5月2日、3日晚,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汤显祖》(音乐会版)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学院的一名学生看完后在朋友圈发了主题为“《汤显祖》七大硬伤”的评价。然而这名学生在评完《汤显祖》之后不久,又发出了一封致歉信,认为自己批评《汤显祖》的做法“是极其愚昧无知的错误行为”。这件事引发了很多相关从业人员的关注。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评论:“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而编剧史航、北京戏剧评论家协
期刊
新闻回放>>·原创·  2017年5月6日下午,广州地铁区庄站上演暖心一幕,一位独自出行的70多岁女乘客下车时不慎失足踏空,脚卡进了列车与站台的间隙,无力自救,紧急关头,很多身强力壮的男乘客立马自发下车,顷刻间就在车门外站成一排,开始徒手奋力推重量超过100吨的地铁;站务员伏在地上,往女乘客被卡住的腿上倒润滑剂……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地铁终于被推开足够的空间,女乘客的右腿被成功拉出,列车也迅速恢复通
期刊
在我小时候,外公的某个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得了新品种的樱桃树苗,拿了两棵给外公。他拿回来之后,一棵种在自家的屋后,一棵送了我栽在我家的屋前。于是我就有了自己冠名的一棵樱桃树,而外公家那棵樱桃树在三舅名下,我可以帮吃。  外公说,小女孩吃了樱桃,长大嘴甜。  我不知道自己长大后符不符合外公的“嘴甜”,但是我自己吃樱桃的时候嘴里的确是甜的。后来看书,说江南有习俗,生女儿后在院子里种香樟树,出嫁时就用这树做
期刊
人最应学会的本领,即是自重。自重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批准自己犯贱。  骆以军在散文集《我爱罗》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受了些情伤,夜夜笙歌,过着每天坐在酒吧等天亮的日子。一天,她又喝得烂醉,蹲在巷口吐得满地都是。颓废中,突然听到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抬头望去,才发现是一群人,正背对阳光朝气蓬勃地跑步。“他们已经开始了今天的生活,”女孩长叹道,“而我还留在昨夜。”  这个短故事令人看了很难过。一来
期刊
【观点速递·积极心态】面对喜欢的事物觉得为时已晚、不敢尝试?请看看年过八旬的喜美子吧——蹒跚的老者面对自己喜欢的摄影,积极行动,不断尝试,终运用自如!即便过程中充满艰辛,她也总是神采飞扬。她用行动在证明:积极乐观的态度才是人生永远年轻的秘密。  【适用话题】兴趣;年轻与年龄;人生不设限  话说,最近有一位老太太,频频霸屏日本社会版新闻头条——《震惊!八旬老太竟被装入垃圾袋,像垃圾一样惨遭遗弃!》《
期刊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是无权无势
期刊
阳光如水银泻地的时候,她总是坐在家门口,安静地看着村里从她门口路过的人。看见和我一样大小的孩子,就微笑着问:“孙儿,你吃饭了吗?”  那时候我大概十歲,她大概有六十岁了吧。我听外婆家附近的小伙伴说,几年前,她的孙子去村外的池塘玩水,淹死了。村里的人都说她有神经病。因为她把所有的小孩子都当成她的孙子。但村里的人都知道,她从未伤害过任何一个人。大家或许只是不知道怎么形容她,于是只好说她是神经病。外婆曾
期刊
上周的《奔跑吧兄弟》,跑男们在义乌撕名牌,我看得触景生情。我想起我大三的暑假,虽然我本科是生物方向,但对国际贸易极感兴趣,于是潇洒地揣着好奇心,拎着奖学金,决定去义乌见见世面。  我事先在网上联系了几家互有意向的公司,到义乌后直接到外贸公司集中的地段,找家中介带着我租房,看了几处最后定了一间楼下有派出所的单间,与房东谈好短租一个月,当晚便住了下来。  第二天就去面试,刚开始有点命途多舛,要么是公司
期刊
“家長群”这种神物,是这两年随着微信在中国的大范围普及而迅猛发展起来的。老妈便先后加入了初中的四个家长群:一个是拥有全校家长的学校群,一个年级群,还有一个有班主任的班级群,以及一个没有班主任的班级小群……  而我,作为在各种“群”里潜伏了多年的老司机,总结出家长群中以下几种奇葩家长。  一星级奇葩家长:心灵鸡汤型  “人这一辈子,最难跨越的山,并非外面的哪座山峰,而是内心随时打翻的五味瓶;人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