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后5年艰难前行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拉克战争结束已经5年有余,从最初的反美抵抗活动到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恐怖袭击,再到教派冲突,安全局势的持续恶化使伊拉克成为人间炼狱,几乎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然而,战后5周年,伊拉克局势似乎出现了好转迹象,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日本放送协会等著名媒体在伊拉克联合进行了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5%的被访者认为他们的生活正在变好,而2007年8月,这个数字仅为39%。
  
  安全局势有所好转
  
  2006年初,萨马拉的阿里·哈迪清真寺遭袭,引发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教派冲突,导致大量平民伤亡。此后,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和每况愈下的安全局势迫使280万伊拉克人背井离乡,另有220万人逃往国外。2007年初,为改善伊拉克安全局势,布什政府实施对伊增兵计划,派遣3万人增援伊拉克,新增兵力部署在巴格达、迪亚拉、萨拉丁等教派混居、安全局势恶劣的中部地区。尽管许多人质疑增兵计划的有效性,但一年后,增兵计划的效果逐步显现。2008年5月,共有752名伊拉克平民和警察遇袭死亡,尽管这个数字仍然惊人,但已经比2007年夏天下降了60%。同时,美军的伤亡人数也明显减少。5月份,共有19名美军士兵遇袭身亡,仅为2007年单月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战后伊拉克暴力活动的4种主要形式——逊尼派反美抵抗、基地组织的自杀性袭击、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冲突,以及什叶派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冲突均有不同程度的缓和。BBC的民调结果显示,36%的人认为伊拉克总体安全状况比以前好,而半年前,仅有11%的人持这种看法。
  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曾是伊拉克动荡的肇因,伊绝大多数自杀性袭击由该组织发动,它还通过在什叶派地区制造事端,挑起教派冲突。在美军严厉打击下,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遭到重创,特别是扎卡维被击毙后,该组织更是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海登认为,“基地伊拉克分支已经在战略上被击败了”。目前,该组织仍在迪亚拉、摩苏尔、尼维维等地区活动,但实力已大不如前。伊拉克逊尼派也认识到该组织的危险性,不再与其合作。一些逊尼派部落还建立了地方武装——“觉醒运动”,与驻伊美军联手打击极端势力,维护逊尼派聚居区的治安。“觉醒运动”吸引了大批逊尼派穆斯林加入,目前伊拉克共有约300个“觉醒运动”组织,成员约8万人,已成为维护逊尼派聚居区治安的重要力量。
  迈赫迪军和巴德尔旅等什叶派民兵放下武器,也为安全局势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什叶派民兵是教派冲突的主要参与者,对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月10日,“萨德尔运动”与伊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其他什叶派民兵也纷纷宣布停火。萨德尔还曾表示,他希望将“萨德尔运动”转变为一个宗教政党。但是,围绕战后权力分配的激烈较量及各方为各种利益的博弈并未停止,伊武装冲突并未停息,目前伊拉克安全局势依然严峻。
  此外,伊拉克武装部队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作战能力显著提高,控制范围不断扩大。伊政府军已进驻萨德尔控制的什叶派“国中之国”——巴格达郊外的萨德尔城。在暴力事件频发的北部摩苏尔地区,政府军正在逐渐控制局面。
  
  政治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伊拉克战后政治进程中,长期处于领导地位的逊尼派被边缘化,一些复兴党低级官员也跟着遭殃,被革去公职。失意的逊尼派仇恨什叶派主导的政府,并对政治进程漠不关心。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些逊尼派政治人物认识到采取“鸵鸟政策”和犬儒主义,拒绝加入政治进程,不仅无助于逊尼派地位的改善,反而会使他们失去更多。于是,一些逊尼派官员开始重返政坛。在战后激进的“去复兴党化”运动中被扫地出门的中下层复兴党官员,开始重新进入官僚体系。2008年7月19日,2007年退出政府的逊尼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共识阵线”的6名内阁成员宣布他们将重返政府,这标志着伊民族和解迈出重要一步。
  伊拉克经济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油价成为影响经济的“单一变量”。马利基政府生逢其时,从他上任到现在,国际油价上涨了一倍有余,高油价使伊石油收入猛增。同时,伊石油产量也稳步恢复,目前已达每天253万桶,略微超过战前的最高水平。美国国务院估计,如果油价继续保持目前水平,伊2008年的石油收入将超过700亿美元,伊经济状况和财政状况将大为改观。伊拉克2008年的财政预算是根据石油日产量170万桶,油价每桶57美元制定的,由于油价暴涨,产量增加,伊财政收入有望超出预算一倍之多。
  尽管将石油收入转化为基础设施需要一段时间,但伊拉克的基本服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伊拉克移动电话用户达1200万,因特网用户达26万。而在战前,手机在伊拉克难觅踪迹,互联网服务更是几乎没有。
  
  重建之路充满坎坷
  
  当然,现在说伊拉克就此走上稳定和发展的轨道还为时尚早。诸多因素制约着伊拉克局势的全面改善。
  首先,安全局势仍然严峻。目前,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仍在巴格达、巴古拜、摩苏尔等地制造恐怖事件。什叶派民兵并未解除武装,随时可能重返战场。逊尼派抵抗武装也有重新拿起武器的可能。美军扶植“觉醒运动”是饮鸩止渴的做法,可能养虎为患,使其最终演变为地方割据武装。前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警告说,伊拉克安全局势非常脆弱,并随时可能恶化。
  其次,经济和社会状况仍然恶劣。伊拉克经济的改善几乎完全归功于油价上涨,由于石油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贡献不大。伊拉克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15~40%,实际失业率可能更高。同时,伊安全局势依然动荡,难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商人前往伊拉克投资兴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则更令人忧虑,国际红十字会的一份报告称,由于缺乏清洁的饮用水,伊拉克一些家庭每个月需要花费150美元买水,这相当于这些家庭平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供电状况尚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巴格达目前每天供电时间仅有8小时。医疗设施和服务仍旧很差,医院缺乏合格医务人员和药品。伊公立医院共有3万张病床,远远低于所需的8万张水平。该报告还指出,伊拉克人权状况也很糟糕。伊政府和驻伊联军扣押着数萬名伊拉克人。
  再次,重建缺乏人才。由于大批中产阶级和高端人才逃往国外,复兴党政权中的技术官僚和公务员被赶出政府,留在国内的人才缺乏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些甚至在战争和暴力活动中丧生,使得伊重建面临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人力资源缺乏使政府部门效率低下,甚至处于半瘫痪状态。2007年伊多个部委仅花掉财政拨款的一半,一些省级政府甚至只花掉拨款的三分之一。
  此外,伊族群呈分化和对立状态,民族构建困难重重。伊教派冲突留下的伤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目前教派矛盾虽有缓和迹象,但一路磕磕绊绊的省级选举,可能再次引发教派冲突。9月25日,伊拉克再次通过省级选举法,并决定在2009年1月前举行地方选举。对此,联合国及美国都表示欢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这是伊迈向政治正常化的重要一步。如果逊尼派对选举结果不满,许多逊尼派穆斯林将重新拿起武器。什叶派民兵停火是为了参加省级选举,如果选举结果不能令萨德尔派满意,他们会再次揭竿而起,反对马利基政府。库尔德人高度自治的要求如得不到满足,库尔德区可能陷入动乱。基尔库克的最终地位问题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库尔德人一直希望将盛产石油的基尔库克划入库尔德区,要求尽快举行决定基尔库克地位的全民公决,然而这项公投却被一再推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伊拉克局势目前只是出现了些许缓和的迹象,距离恢复全面稳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伊各派和国际社会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将伊拉克从动乱的深渊拯救出来,还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伊拉克人民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责任编辑:文博英
其他文献
书讯  《我不要三天的光明:尼玛旺堆的成长故事》  作者:罗松格列/车刚  内容简介:  尼玛旺堆身世悲惨,出生3个月失明,4个月丧父,7个月被母亲抛弃。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孩子竟然可以读书求学、出国深造、担任校长甚至登上TEDx演讲舞台,成为哈佛、北大、清华、人大、哥伦比亚等世界名校的演讲嘉宾。  作者专访上百人,深入走进尼玛旺堆的生活,以细腻笔触、翔实细节,讲述尼玛旺堆的故事,传递不屈不挠、
《格萨尔》史诗作为青藏高原牧业文明的代表作,不仅在藏族民众中口耳相传,蒙古族、土族、白族、纳西族等很多民族,也都传诵着格萨尔的故事,它已经成为了这些族群几千年来的集体记忆。  公元13~15世纪以前,《格萨尔》史诗完全凭口传,没有文字的记载;那时基本上也没有专门说唱的艺人,处于“集体记忆时代”。一些与格萨尔相关的故事,像我们小时候爷爷奶奶讲故事一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讲一点。  公元15世纪开始,藏
2005年9月27日,加拿大渥太华国会大厦内热闹非凡,加拿大国家广播公司(CBC)著名女记者兼节目主持人米歇尔让(Michaelle Jean),正式接替前任华裔女总督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即伍冰枝),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7任总督,成为加拿大历史上最年轻、同时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总督,翻开了加拿大历史新的一页。     家境贫困,奋发苦读闯出新天地    米歇尔让现年49岁,出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父亲是一
直到有一天,我在手機里翻弄高德地图,忽然被一个地名吸引——古布纳。问了周围许多拉萨人,居然没人知道它,甚至没人听说过它,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和一位叫石头的大二女生开始了一场主题为“寻找古布纳”的徒步行程。  当然,大致方向我是清楚的,就是向北向北再向北!全程往返35公里,量小,正适合单日行走。  从江苏路16号出发,拐入林廓路,继续走,接上夺底路。穿过热闹拥挤的路段,空气
生活在雪域之邦的黑发藏民,遭受深重的苦难;天神发慈悲心,决定派格萨尔到人间,降妖伏魔,造福百姓;于是,格萨尔在岭国诞生,之后是赛马称王,降妖伏魔,救护生灵,安定三界。其间大小数百战,岭国山下,战旗飞舞,刀枪并举,马嘶人喊,激越慷慨。在生生死死的战火中,有壮士悲歌,也有儿女情长,一场场气吞山河的神魔大战,宛如一幕幕雄浑壮阔的历史剧和充满奇异想象的神话剧,英雄、美人、圣者、魔王、暴君、奸臣等纷纷登场…
以色列执政党前进党举行的党主席选举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不仅仅因为这是年轻的前进党自2005年11月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主席选举,更在于它发生在地处中东风暴中心的以色列,而且当选者极有可能取代党主席埃胡德·奥尔默特成为以色列新一任总理。  选前,各界都认为这将是一次没有悬念的选举,第一副总理、外长利夫尼在各项民调中均遥遥领先于其他三名候选人,最有可能对她形成威胁的副总理兼交通运输部长莫法兹也落后她2
文献记载,藏药材加持仪轨最早可追溯到7世纪宇拓宁玛·云丹贡布时期,时断时续。藏历第十二饶迥火鸡年(1696年),第司·桑杰嘉措创办药王山迦惹日结卓潘林藏医学校时,决定定期开展藏药材加持仪轨使之得到较快的发展;藏历第十五饶迥土鸡年(1888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委托德木·呼图克图洛桑赤烈饶杰为了政教大业和众生的安康,将这一活动固定下来;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藏医院院长强巴赤烈主持,于
(学名:Tetraogallus) 鸡形目雉科雪鸡属鸟类的通称。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雉类,一般分布于海拔3000~6000米,直至雪线以上,能终年留居山顶,平原少见。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属分布于亚洲中部和南部的高山地带,从高加索、土耳其向东至苏蒙边界。在中国,雪鸡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西部。  外形特征 外貌很像鹌鹑,但个体大得多,是鹑类中最
2008年4月20日,巴拉圭反对派联盟“爱国变革联盟”候选人费尔南多·卢戈以40.83%的得票率当选巴还政于民以来第五任民选总统,以10个百分点的优势战胜主要对手、执政的红党候选人布兰卡.奥维拉尔,从而结束了1947年以来红党连续执政的历史。卢戈将于8月15日宣誓就职,任期4年。获胜后,卢戈满怀激情地对支持者说:“今天,我们的胜利是巴拉圭人民的胜利,是民主的胜利。”“我要向巴拉圭人民作出一个新的承
错那县的北部依旧是西藏常见的高原风光,但离开县城不远的勒布沟却被誉为是“距离拉萨最近的森林氧气”,而生活在这里的门巴人,在这高山峡谷之中,形成了门巴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并创造了内涵丰富的门巴文化。从错那县城一直到勒布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留下的遗迹与传奇故事,如同喜马拉雅一道绚丽的烟云,成为千古绝唱。  以湖之名  远远地,我们站在从错那县通往曲卓木乡的公路山口上,往下方眺望,只见一汪碧绿的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