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min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立足于课内,辐射于课外,展示于课内,激趣于课外,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桥梁 课内 课外 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言下之义,就是要告诉我们,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光靠课内这三四百篇、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重视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起来。
  一、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素养培养,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堂教学不应仅满足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之道”,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有所“得”。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加强课内阅读方法的指导,应用于课外阅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提高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的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在课堂学习中加强和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注重朗读与默读相结合,从四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习惯,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用默读来提高阅读速度,用朗读来体验情感。第二,注重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学生具备一定默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快速浏览,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梗概,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品读:对文中的人物感兴趣就着重品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所处环境和细节描写;对事情感兴趣就弄清事情经过,弄清高潮情节,分析环境场所,分析相关人物;对文中的景物感兴趣,就抓住景物特点的细腻描写,身临其境体会意境,体验语言的丰富妙用,从而品味积累吸收。第三,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只能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以我们主张阅读要边读边想,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教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时,就先让学生看题质疑,从中梳理出“徐霞客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徐霞客是如何阅读大地的?”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第四,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展开想象的双翼,一定会给文本带来更多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解读。
  读物众多,方法各异,以上所提仅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些许感悟,更多的阅读方法还有待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形成。只要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渗透,让学生一课能得一“法”,再把这些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独立阅读上,相信有“法”可依,他们定能“读得更快,读得更多,读得更深,读得更透。”
  二、立足于课内,辐射于课外。
  牛顿、爱迪生等伟大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学校课内习得,而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外学到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了课内学习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老师们要树立“大语文”观,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突破课堂的禁锢,突破课本的约束,强化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挖掘开辟阅读内容,丰富阅读信息,把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辐射到课外。
  1、课前铺垫式阅读。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的作者、背景、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时,课前布置查找普罗米修斯的相关资料,有的从网上查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事迹,有的从书上了解到与普罗米修斯有关的神话传说,交流时,还有学生提出他找到了与课文内容不同的多个传说版本。虽然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甚至出现争鸣,但无一例外,他们都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加深了对普罗米修斯这位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的理解。
  2、课中推荐式阅读。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穿插阅读一个或多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本,再以点带面,推荐阅读,既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如教学冰心的《忆读书》一文时,引导学生感悟“读好书”的好处时,冰心多次提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好书,教师顺势而导:《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你看过这几部作品吗?你是否与作者有相同的感受呢?紧接着教师随手拿出事先准备的《水浒传》,选择“虎松打虎”片断,声情并茂地读起来,高潮处却戛然而止,幽默地说:“欲知下文,请自己看书!”下课后老师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几部名著放在图书角让同学们借阅,老师欣喜地发现,这“虎松打虎”果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3、课后延伸式阅读。下课铃声的响起,决不意味着学生阅读的结束,在很多时候,恰恰是新一轮阅读的开始。延伸就是以课文为基点,向更深更远更广的阅读空间扩展。如学习《房兵曹胡马》和《马诗》两首古诗,引导学生发现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课后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学习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后,老师根据寓言的出处,课后向学生推荐《韩非子》;学习《孔子和学生》后,向学生推荐孔子的《论语》……学生在课本中所学到的课文内容,有时想更加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求知欲望极高。这时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课外读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了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盼望着读,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三、展示于课内,激趣于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两千年前的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润滑剂”,它能推动学生从课外有益读物中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不管是何种课外阅读方式,关键在于课堂上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激发他们课外继续阅读的兴趣而乐此不疲并持之以恒。
  展示阅读成果可以是带着一本好书,大方地向同学们推荐;可以是师生就一部或一系列作品交流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最喜欢的阅读摘抄;可以是把读后的真情实感写成读后感;可以是为阅读的文本配上美丽的图画;可以是把自己的阅读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电子简报……阅读成果的展示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也燃起了更多同学主动课外阅读的激情,而且展示的形式越是丰富多彩,就越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如果仅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喻成“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内”,放眼于“课外”,引领学生低头捡“芝麻”的同时,去发现“芝麻”旁边的“瓜藤”,好顺藤摸瓜,抓起那更吸引人的“大西瓜”,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育界中,“以人为本”这一理论可以说教育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管理班级的班主任来说也应该顺应发展的潮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教育观。在班主任管理发展趋势、社会的需求、学生身心特征这些方面来看,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实行以人为本理论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以人为本;班主任管理  一、对班主任工作以人为本的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西南地区1018名中小学教师实施问卷调查发现: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各维度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对心理健康有显著解释力的变量有“主观幸福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家庭支持”、“自我灵活性”,其解释变异量依次为30.6%、6.2%、1.6%、1%。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走向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发展、强国富民的需要,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昌盛的需要,这是社会稳定、长久治安的需要,这也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不会被开除球籍,永远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  [
期刊
[摘 要]:一年一度高考,举国大事,情系千万学子十二载艰辛努力,成名成才在此,独木桥上站数万学子在……  [关键词]:高考题,欣赏,数学思想陶冶。  高考的基本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同时也是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全面检测,许多高考题的确出得非常的好,它对考生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作为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题,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为今后教学提供有用信息;  二、对新
期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到底要培养孩子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
期刊
[摘 要]:学校是进行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中,教师要大胆探索。教育学生,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任务。以往我们可能都注重从思想的层面来进行转化,忽视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进行,这其实是一个失误。用“启发引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来配合“说教制约”的纯思想道德理论教育,蹲下来,走进学生心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关键词]:后进生 感情倾注 扬长避短
期刊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环保教育的内容、途径无所不在,我们要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就要把环境教育的种子撒向每个幼儿的心田。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环境美,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滋生爱护大自然的渴望和责任感,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而实现幼儿园对幼儿
期刊
教育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它和认知能力、教学能力一样,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素质的保证。下面就小学教师研究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有关的探索和研究。  一、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关键  小学教师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小学教育也是民族的奠基工程。其质量如何,直接关
期刊
[摘 要]:在中学几何教学中,启发学生灵活添作辅助线,解决不同的或同一的问题,可培养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几何教学 辅助线 创新思维  平面几何证明过程中经常要作辅助线,什么叫辅助线?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常用虚线表示。辅助线添作正确与否,有时是解题的关键。每一道题添作的辅助线都不同,有时不止一条,但却有一定的规律,这也是解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