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一军旗辉映大旗山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省广宁县,有一座郁葱美丽的大旗山,她是东方红村的“母亲山”,养育了该村2000多户的村民。时值大暑,记者在广宁县老促会领导、螺岗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支书潘岐汉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旗山上一座简易的平房。从搭建的棚架里向四处眺望,只见山坡上是一片片青绿的沙糖桔树,枝杈上结满了细小的青黛色幼果,微风吹过,一阵清凉,令人心旷神怡,暑气全消。潘支书告诉我们,这片近40亩的沙糖桔树,是由两次入伍的退伍军人李显明种植的,到今年年底果实成熟,青绿的枝条上就会挂满了金黄色的果实,估计会有10万元的收入。
  说话中,一位中等身材、腰板结实、年近六旬的汉子走上前来,招呼我们在棚架下的方桌前坐下,他就是首先在广宁县成功种植沙糖柑树,并带动螺岗镇成为沙糖桔专业镇的复员军人李显明。8年来,他以一名退伍军人的英勇胆色和顽强毅力,艰苦创业,带动全镇农民自主创业,发展沙糖桔,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他1998年被评为县“双拥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肇庆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县“退伍军人劳动致富先进个人”,多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2008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是肇庆市12万党员中被评上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唯一的农村党员。人们说,李显明是无愧于这些荣誉的,他以开拓和奉献精神,让鲜艳的“八一”军旗映红了大旗山。
  两次从军,报效祖国
  1954年李显明生于东方红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东方红村是一个有着良好革命传统的村,上世纪20年代广宁县农民举行“红色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英雄事迹,先辈们为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使李显明从小就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1975年他年仅19岁就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服役。他所在的守备1团驻守在南澳岛上,他刻苦学习杀敌本领,勤勤恳恳工作。岛上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遇到台风天,连续多日吃不上新鲜蔬菜,食用的淡水也是限量供应的。李显明和战友们一起,在烈日下训练,在风雨中巡逻站岗。由于表现突出,1977年被部队吸收为共产党员。1978年服役期满,李显明回到了家乡,被安排在镇上一个单位工作。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我国开展自卫反击战。退役未满一年的李显明得知前线需要后备军人时,不顾家人反对,毫不犹豫地重新入伍并主动要求上前线。他被编入广州军区某部前线补训三团,和其他重新入伍的老兵一起,对200名新兵进行训练。随后他所在部队被调到凭祥市,在广西前线驻守。李显明自愿重返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事迹在螺岗镇广泛传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家乡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开拓创业,成功引进沙糖桔
  李显明1980年第二次退伍复员后,在螺岗镇开了一间餐馆。由于经营有方,餐馆收入较好,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尽管如此,受过部队锻炼的李显明,依然时刻牢记一名革命军人和共产党员的职责,胸怀革命理想,决心将一人富变成众人富,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广宁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同时也是一个贫困山区县,比较贫穷落后。随着城市民工潮的兴起,不少青壮年外出打工,例如李显明兄弟七人就有五人外出打工,山林和农田缺少管理,一片荒凉。李显明每次从镇上回到村里,总会为家乡的落后和村民的贫困担忧,总想为家乡为村民出点力。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能否在山上开展种养业呢?他尝试过种药材、养美国青蛙、养蛇,但效果都不理想。上世纪90年代,一个偶然机会,李显明到四会黄田镇办事,看到漫山遍野的沙糖桔,直觉告诉他,机会来了。但螺岗没有种植沙糖桔的先例,自己又没技术,为闯出一条新路,李显明毅然放弃了经营多年的餐馆,只身到四会果场打工、学技术。1999年,深谙沙糖桔种植技术的李显明根据东方红村的实际地理气候条件,先行先试,在自己的“自留山”上种植了400棵沙糖桔,在大旗山上创办了全县第一个柑桔场。当年冬天,雪灾袭击粤北山区,沙糖桔树被冻死,镇党委得知后补助600元给李显明买沙糖桔树苗,并派来技术员指导他补种。李显明没有被霜冬吓倒,信心更足,使补种的沙糖桔长势旺盛。2000年,李显明全面创业,在大旗山上承包了40亩种植沙糖桔,2003年沙糖桔開始挂果,李显明销售沙糖桔获得万元收入,从而增强了村民的信心,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推广种植沙糖桔,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如今李显明的农场一片兴旺景象,去年种桔和养猪的收入,已达到15万元。李显明致富不忘群众,他通过村党支部积极向村民们宣传种植沙糖桔树的优势和前景,并用对比算账的办法比较经济效益。村民通过了解,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李显明的带领下,开始大面积种植沙糖桔。初次种植沙糖桔,村民不懂技术,李显明出资买回大量有关沙糖桔种植的资料、图书送给村民们学习,并组织东方红村10多个党员到四会果场参观。2004年,李显明垫资买回价值5200元的4000株果苗给村民们种植,把在四会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每年他还自己出资聘请农技专家来村授课,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就是村里的“常客”。如今,全村有规模的果场由过去的1个发展到今天的20多个,面积由40亩发展到1200多亩,全村增加了100万元收入。在李显明的带动下,有些外出的小老板也回乡创业,成了种植沙糖桔的专业户。例如李金城原来在外做生意,回乡后种植了100亩沙糖桔树,还办了一个养猪场,养了40头猪。沙糖桔成了东方红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村民都盖起了两层楼房,有的还坐上了小汽车,日子过得很滋润。
  心系公益,永葆先进
  有着30年党龄的李显明,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于家乡的公益事业。通往大旗山的一条公路的两旁,群众种植了三、四百亩的沙糖桔,公路因年久失修,路不好走,影响了沙糖桔的运输。李显明牵头捐款,走村进户,发动群众捐款,筹资5万元,并通过各方集资,共筹集了30多万元,修好了这条1.5公里的道路。
  李显明还响应省市县“创建卫生村”的号召,致力改善村居环境。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配合村“两委”上门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群众出钱出力搞卫生村建设。李显明又上下沟通,得到县创建卫生村镇办公室的支持,批准了东方红村创建卫生村的计划,并获得村民主大会的通过,开始实施这一计划,实行人畜分居,厕入屋,水分流,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李显明认为,只有党员干部都有了创业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充分动员和引导全村群众共同创业、发展致富。为此他向镇党委申请成立了“螺岗镇东方红村党支部大旗山创业小组”,同时经上级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了创业党小组。目前创业党小组由5名党员组成,其中包括他的儿女,5名党员每人每年挂钩帮扶一个贫困户创业,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帮扶一户,脱贫一户。沙糖桔的生长和挂果一般只有20年,过了这个期限,原来种过的田地就不能再种沙糖桔。为了保证村民们能够继续创收不返穷,李显明开始二次创业,从今年开始在沙糖桔树的缝隙试种大肉山楂。李显明讲到这里,站起来走出棚外,带领记者登上山坡实地观察,只见经过嫁接的一尺多高的大肉山楂树苗已经成活,枝条昂扬向上,嫩叶青翠欲滴,充满勃勃生机。这时,李显明满脸含笑,看着一望无际青绿的果林,双眼露出坚定的神情,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其他文献
11月11日,清远市老促会会同清新老促会在赵伯杰会长带领下,到清新职校颁发该校100名老区子弟优秀学生奖学金共3万元。  颁奖会上,赵伯杰会长、何志强副会长发表了讲话,希望奖学这朵小浪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引起全社会关爱老区、帮扶老区。同时也希望老区来的同学珍惜荣誉,奋发读书,学一技之长,将来走上社会为社会服务,为家庭经济增加收入,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受奖励的同学表
期刊
今年以来,《源流》杂志策划和刊发了大量关于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专题文章和实践探索的成功实例。例如,第2期《我们期盼老区跨越式发展》,指出老区要跟上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既需要上级给予老区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老区的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当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带领老区的群众奋起直追。第3期《民生与经济并重,推动老区跨越式发展》,介绍了“两会”代表积极为广东发展建言献策,指出
期刊
广东实现“两个率先”,短板在粤东西北,在珠三角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际,土地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50%的粤东西北12市的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粤东西北12个市人均GDP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梅州、河源、汕尾、云浮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以粤东西北发展之现状,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即在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翻番,谈何容易?更逞论“两个率先”?  粤
期刊
新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全省范围內展开后,在清远市,市委书记葛长伟作出批示:“新一轮扶贫开发中,要把革命老区作为一个重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这一批示,深得民心。如今,在清远市,上下喜气洋洋,出现了要脱贫、谋发展,形成共识的大好局面,大家都在努力地为老区的脱贫致富和老区建设提速作贡献。  他们在对革命老区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紧密地结合老区的实际,弄清老区群众的普遍诉求,找准要
期刊
坐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小城;  粤北第一古郡、中国历史名人的故里;  中国围楼文化之乡,恐龙之乡,温泉之乡;  这里,就是始兴!  始兴县地处广东省北部浈江中游,居岭南交通要冲,建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是粤北第一古郡。始兴县辖区面积2174平方公里,人口25万,10个乡镇,113个行政村。始兴县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是盛唐名相张九龄、明
期刊
7月2日,素有“黄烟之乡”美誉的南雄市11个烟站同时开磅收烟,拉开了一年一度的烟叶收购工作序幕。今年,南雄市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面积10.1万亩,将实现预计收购烟叶29万担以上,收购资金3.5亿元以上目标。  开磅的第一天,南雄市古市烟站就出现了烟农踊跃交烟的热闹场面,不少烟农都用拖拉机拉着满满的一车烟叶停靠在站内,等待交售烟叶。记者再也看不到以往传统的收购方式了,取而代之的是滾筒流水线收购模式,
期刊
清远辖内有着众多革命老区,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缺乏依托,成为制约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清远的革命老区本身就缺乏资源禀赋,需要得到项目、资金、政策的长效支持。同时,清远革命老区与欠发达地区高度重合,革命老区的问题也是扶贫开发的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去年12月,在《源流》杂志第12期的《特稿》专栏中,发表了《加快老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步伐——〈源流〉记者访清远市
期刊
鹤山市龙口镇历来以种粮为主,老区农民收入不高。2000年初,该镇从福建引入了几个花卉专业户在湴蓼村种植花卉,取得了较好效果。一花引得百花香,带动了当地一批村民种植花卉。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镇花卉种植已逐步形成规模,迄今遍及全镇15个村委会中的14个,种植面积4000多亩,种植农户达500户。种植花卉的品种由初期的8個发展到30多个,主要有绿宝、幌伞枫等阴生观赏植物,近年还发展九里香、罗汉松、金钻
期刊
宽阔平坦的水泥村道,一幢幢新颖别致的洋房坐落在枝繁叶茂的桔树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若一幅绝美的田园诗画,勾画出老区人民的美好生活。日前,肇庆市老促会会长陈端率领市老促会班子成员一行5人到封开县调研革命老区发展,该县平凤镇范村发生的变化让老干部们赞不绝口。  村道硬底化,家用电器、电脑、摩托车、汽车进了寻常百姓家……“这些都是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后带来的新变化,现在范村老百姓也过上了‘城里人’的
期刊
2012年,德庆老区以争当全省山区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县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老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经济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在硬件配套上,德庆县以“一园三区五基地”引领新型工业化,大力抓好园区建设,升级改造省道、县道,有效跟踪落实广佛肇、汕湛、怀阳等高速公路和柳肇铁路立项规划建设,密切关注南广铁路德庆火车站建
期刊